十日谈第五天第四故事 (1)
【经典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十日谈》译者导读

十日谈(经典译林)薄迦丘十日谈译序钱鸿嘉一《十日谈》是意大利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艺术的样板,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十日谈》的一百篇故事,有的虽取材于古罗马及东方的一些传说,但相当大的一部分都以佛罗伦萨为背景,栩栩如生地反映了14世纪佛罗伦萨丰富多彩的社会动态,不愧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
《十日谈》的故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令人有百读不厌之感。
作者刻画了千姿百态的人物,有美丽多情的淑女,有淫荡泼辣的寡妇,有风流倜傥的骑士,有贪婪好色的神父,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与荒诞不经的轶事传奇穿插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不论就文体还是内容来说,《十日谈》与中世纪的传统文学作品迥然不同,因而它于1471年问世后,在意大利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可以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十日谈》在15世纪印行达十版以上,16世纪又印了七十七版,同时相继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对16、17世纪西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例如英国大作家乔叟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有不少地方受到《十日谈》的启发;他的三个故事,即管家的故事、学者的故事和商人的故事,均取材于《十日谈》。
16世纪法国作家那伐尔的《七日谈》,在格局上仿效《十日谈》的痕迹更其明显。
17世纪,意大利作家贾姆巴蒂斯塔·巴西莱写了一部故事集,原名《供小人们消遣的故事集》,后俗称《五日谈》,其模式和框形结构也完全模仿《十日谈》,后来成为传世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两部喜剧即《辛白林》和《善始善终》,法国莫里哀的喜剧《受气丈夫》,德国大作家莱辛的著名诗剧《智者纳旦》,其题材亦莫不以《十日谈》的故事为依据。
此外,西班牙的杰出作家维加所写的喜剧,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故事诗》,以及英国诗人德莱顿、济慈和丁尼生等人,均从《十日谈》中汲取了创作的源泉。
《十日谈》第四天故事1-10

《⼗⽇谈》第四天故事1-10第四天的故事结局都很悲惨,不过⼤部分甚是⽆聊。
第⼀个故事:⽗母横加⼲涉亲王丧夫的⼥⼉回到娘家居住,爱上了⼀个男⼦,幽会的时候被亲王看到,杀死了男⼦,⽽⼥⼉也因悲痛⽽死。
第⼆个故事:⼀个恶棍,在⾃⼰城市混不下去,到了威尼斯化⾝修⼠并获得了⼈们普遍敬重。
然⽽恶性难移的他看上了⼀个蠢⼥⼈,骗他天使加百列会化⾝成⾃⼰的模样去和蠢⼥⼈幽会,蠢⼥⼈信以为真。
⼆⼈的约会到底被⼈发现,恶棍情急之下跳窗逃跑,逃到邻居家。
邻居把他化装成动物,戴上⾯具,在第⼆天的⼴场上揭穿了他的真⾯⽬,修道院的⼈把他领回去,郁郁⽽死。
第三个故事:三个青年爱上三个姐妹。
⼤姐夫出轨,⼤姐从⽼太婆那⾥弄来毒药,毒死了丈夫被关进监狱。
⼆姐为救⼤姐委⾝法官,被⼆姐夫杀掉,带着⼤姐跑掉,不知所终。
法官得知⼆姐被杀,抓住三妹和妹夫,⼆⼈屈打成招,买通了看守逃跑到岛上潦倒⽽死。
愤怒、嫉妒害死⼈。
第四个故事:王孙英明外传,被⼀个公主爱上;公主雍容娴静,同样被王孙爱上。
然⽽公主却被⽗亲嫁给别⼈,公主⽗亲还和王孙的爷爷国王约定不要让王孙截船。
然⽽王孙为了爱情还是去了。
截船时,公主船上的⼈杀了公主。
王孙的爷爷为了信守诺⾔,杀了王孙。
第五个故事:三个哥哥杀了妹妹的情⼈埋了。
妹妹找到情⼈,割下头种在花盆⾥,⽇⽇以泪洗⾯。
哥哥们把花盆偷⾛,妹妹郁郁⽽死。
第六个故事:姑娘和邻居青年秘密结为夫妻,青年和妻⼦花园约会时⾎管破裂猝死,姑娘出家当了修⼥。
第七个故事:姑娘和情⼈在花园约会,情⼈误打误撞擦了丹参的叶⼦中毒⽽死。
姑娘为了给法官演⽰,也同样死去。
没有毒的丹参怎么会毒死⼈呢?原来丹参下⾯有⼀个有毒的蟾蜍,丹参被污染了。
第⼋个故事:青梅⽵马的年轻⼈和姑娘被年轻⼈的母亲被迫拆开。
多年后年轻⼈回来,姑娘嫁⼈了。
年轻⼈晚上溜到姑娘家,丈夫已经睡着,他躺在姑娘⾝边悲痛⽽死。
姑娘和丈夫把年轻⼈抬到教堂。
第⼆天姑娘在教堂扑在情⼈⾝上也悲痛⽽死。
第九个故事:朋友妻不可欺,阿⽠却爱上了朋友阿罗的妻⼦。
薄伽丘十日谈是什么

薄伽丘十日谈是什么乔万尼·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家、诗人及文学家。
以故事集《十日谈》留名后世。
那你知道《十日谈》是讲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薄伽丘《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意大利近代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
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
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
7位小姐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
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
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
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
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
在暑气逼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其中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5天,共计15天,但是就讲故事的时间而言还是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十日谈》的主题第一天无主题。
第二天初饱经忧患、后来又逢凶化吉、喜出望外的故事。
第三天凭着个人机智,终于如愿以偿,或者是物归原主。
第四天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第五天历尽艰难折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第六天一个富于机智的故事:或者针锋相对,驳倒了别人的非难,或者急中生智,逃避了当前的危险和耻辱。
故事精选薄伽丘与《十日谈》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薄伽丘与《十日谈》。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与但丁、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著有大量的十四行抒情诗)并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三大文豪.薄伽丘的父亲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富商,母亲是法国人.1313年薄伽丘出生在法国,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把他带回佛罗伦萨,由继母抚养.家境的富裕,使薄伽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薄伽丘从小就喜爱文学,特别是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七岁的时候,就能随口说出儿歌似的小诗,被小伙伴们称为“诗人”.十四岁时,父亲把他送到那不勒斯学习经商,当推销员.但是薄伽丘酷爱读书,对推销商品毫无兴趣.“这个小淘气,”父亲抱怨道,“买的书比他卖的货要多.”薄伽丘不仅熟悉文学作品,也熟悉生活.他喜欢与书籍为伴,也喜欢与女孩子在一起.至于薄伽丘家的生意,“让我爸爸去料理吧——他的血管里流着金黄色的液体,我的血可是红的.”父亲没有能把儿子培养成商人,失望之余,决心让他成为律师,便把他送进那不勒斯大学.薄伽丘对法律课程感到厌烦.当时,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在但丁的影响下,都在探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奥秘.在这三门课程外,薄伽丘还加了一门功课——探索人间的奥秘.这时的那不勒斯国王是一位开明君主,他的宫廷里聚集着一大批文人学者,著名诗人彼特拉克也是宫廷的座上客.薄伽丘有机会参加宫廷的社交活动,结识了许多文人学者,扩大了文化方面的见识,特别是他与彼特拉克志同道合,情谊深厚.在那不勒斯,薄伽丘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同时,他又狂热地爱上了罗伯特国王的私生女玛丽亚.这一段浪漫生活,在他后来的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他给玛丽亚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菲亚美达(意为小小的火焰).薄伽丘写了一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说;在《十日谈》里,有一个主人公也用了她的名字.1348年到1353年,薄伽丘完成了他最出色的作品《十日谈》,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故事生动有趣,情节离奇,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十日谈》的书名有什么来历呢?原来,在1348年,一场可怕的鼠疫降临到佛罗伦萨,城内十室九空.在一个夏日的黄昏,城里的七个少女到教堂去祈祷,她们又碰到三个男青年.这三男七女决定离开这恐怖的城市,一起到郊外一处风景优美的别墅避难.他们在乡间终日闲暇无事,为了消遣时光和排忧解闷,除了欢宴歌舞、欣赏风景之外,便是讲故事,每人每天轮流讲一个故事,十天之内,总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十日谈》里的故事,像《天方夜谭》那样,取材于许多国家的民间故事.但是薄伽丘把这些故事情节移到意大利,注入了新的人文主义血液,增加了生活的气息.《十日谈》是欧洲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嘲笑了教会的丑恶,歌颂了爱情的真诚,赞扬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其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国王想勾引一个女人.他急于想得到这个女人,于是就把她的丈夫送到十字军里,而且,不经邀请到她家里来吃饭.女主人无法违背国王的命令,又不愿屈服于他的淫威,就准备了一桌全鸡宴.摆在桌上的鸡,每一只都用不同的方法烹调.当国王看到满桌的鸡,没有其他菜时,感到很诧异:“夫人,你们这里除了鸡就没有别的食品了吗?”“有的,陛下.但是天下的女人,也像鸡一样,尽管穿着不同的衣服,其实都是一样的.”国王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刻回到了自己妻子的身旁.还有一个犹太人亚伯拉罕的故事.有个商人叫亚伯拉罕,他诚实可靠.亚伯拉罕是犹太教徒,他的朋友杨诺想让他改信基督教.杨诺对亚伯拉罕说,只有信基督教,死了以后才不会下地狱受罪.亚伯拉罕表示,他只信仰自己的宗教,不愿意改变信仰.几天后,杨诺又来劝说亚伯拉罕改信基督教.亚伯拉罕经不起好朋友的相劝,同意改变信仰,做个基督教徒.“但是在这以前,”亚伯拉罕说,“我要到罗马去一趟,去见见教皇和红衣主教,看看他们的作风.如果他们的所作所为,比犹太教神圣和高明,我就改信基督教.否则,我还是信奉我的犹太教.”杨诺听了,十分不安.“我算是前功尽弃了.”他自言自语道,“如果亚伯拉罕到了罗马,看到教士们的种种罪恶,他不仅不肯做基督徒,即使是个基督徒,也要改信犹太教了.”所以,杨诺就劝他不要去罗马,说是路途遥远,要花不少钱,但亚伯拉罕决心已定.亚伯拉罕骑马来到罗马,开始观察教皇和红衣主教们的言行,也仔细地了解教士们的日常生活.他惊奇地发现,教会里的人,上上下下都在干坏事.他们搜刮钱财,敲诈勒索,买卖人口,迷恋美色,无恶不作.“他们不仅拿普通人的血做交易,甚至也拿基督徒的血做交易”.亚伯拉罕认清了基督教会的罪恶本质后,就回到家乡.合乎逻辑的结尾应该是这犹太人从此远离基督徒.但是,薄伽丘最后来了个惊人之笔,把一则故事变成了一篇杰作.亚伯拉罕对他的朋友说:“我要成为基督徒!”他解释说:“因为,既然教士们这样地败坏基督教,想使基督教信誉扫地,但是事实上基督教却发展得很迅速,这就不难看出,是上帝把基督教作为最神圣的一种宗教在加以保护的.”《十日谈》问世以后,受到封建教会的极端仇视.教会还时常派人上门去辱骂和威胁薄伽丘.他有一次愤怒极了,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好他的朋友彼特拉克苦苦相劝,《十日谈》才得以留存至今.1374年,彼特拉克去世,薄伽丘非常悲痛,忧郁成疾.第二年,这位文学大师也与世长辞了.以上是为您提供的小故事:薄伽丘与《十日谈》。
薄伽丘和《十日谈》

文学史家帕扎里亚认为,“爱情”和“智慧”是 《十日谈》的两个基本中心思想,它们像两条红 线贯穿整个作品。
2、对后来作家文学形式提供了借鉴
例如英国乔叟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莎士比亚的喜剧《善始善终》、法国莫里哀的喜 剧《受气丈夫》等
薄伽丘和《十日谈》
• 思想主题: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讽教会的黑暗和
罪恶;赞美爱情是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 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 思想 。
• 结构特色:框架式结构,串连,十个故事一组。效法
《一千零一夜》
薄伽丘和《十日谈》
• 文学史上的地位 1、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人曲”
薄伽丘和《十日谈》
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 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 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教会借机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击人文 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成了文艺 复兴运动中的一次逆流。此时,薄伽 丘的《十日谈》问世,它以对现实幸 福的大胆追求,给禁欲主义神学以迎 头痛击,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来自薄伽丘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为作 家赢得了“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讲的 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 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这就 是《十日谈》书 名的由来。
故事选述
• 第一天,作者以讽喻的手法透视了人类的罪愆,特别是上流社会人们 的罪愆。 • 第二天,作者显示了命运驾驭男人女人的力量,认为人们无不受到命 运的主宰与摆布。 • 第三天,作者认为人类的意志和努力可以战胜命运,而爱情和智慧在 其间起了不小作用。 • 第四天和第五天,作者强调揭示了爱情的悲欢,先是痛苦,后是欢乐。 • 第六天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和聪明的言词 往往能使人在尴尬的局面下应付裕如,度过难关。 • 第七天和第八天,则着重叙述了女人如何巧言令色地捉弄丈夫,以及 男人如何捉弄女人和男人们相互之间捉弄戏谑的情况。 • 第九天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思想。 • 第十天则宣扬了人类应有的德性,即宽容与忍耐等等。
《十日谈》故事节选

《十日谈》故事节选《十日谈》是英国作家萨缪尔·约翰逊所写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50篇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作者借助不同的故事主线,揭示了社会上不同的问题,并给人以启示。
本文将分别介绍《十日谈》中的五个故事节选。
第一节:《特里菲德的伪君子》主线:教养的伪装人物:特里菲德、上帝评价:本篇小说极富哲学思辨,作者通过特里菲德一人的行为和言语,探究人性善恶两面性,以及教养对人的影响。
小说情节曲折,思路清晰,值得一读。
第二节:《政治家的尾巴》主线:选民的无知人物:政治家、选民、马评价:这篇小说通过政治家和选民之间的对话,暴露了选民的无知和政治操纵的现实,反映出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平等。
作者运用典故和幽默手法,使文章不失深度,又不失轻松愉悦。
第三节:《微小的饥饿》主线:幸福有时很短暂人物:大妈、小姑娘评价:这篇小说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对人的影响。
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小姑娘由饥饿到满足,再到失去,让人深切感受到幸福的短暂。
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四节:《一位聪明的吝啬鬼》主线:财富的盲目追求人物:吝啬鬼、贫苦人评价:这篇小说让读者感受到财富的盲目追求会让人变得短视和自私。
作者通过吝啬鬼的言行,表现出其对金钱执着的一面。
故事结尾寓意深刻,警示人们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失去对人生的真正追求。
第五节:《肥皂泡》主线:爱情的空中楼阁人物:约瑟夫、卡罗琳、汤姆评价:这篇小说描绘了爱情的纯洁与脆弱,以及人们在选择时的思想斗争。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
作者用肥皂泡比喻爱情,虽然脆弱但值得珍视,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真谛。
总评:《十日谈》中的这五个故事节选,都各自具有启示性和深刻的社会寓意。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传达出人情世故和亲情友情的真谛,对读者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第四讲2卜伽丘《十日谈》详解教学文案

5
2020/7/2
6
2020/7/2
7
2020/7/2
8
2020/7/2
9
2020/7/2
10
2020/7/2
11
2020/7/2
12
2020/7/2
13
2020/7/2
14
西方文学发展基本脉络 第一讲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概况--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古罗马文学
2020/7/2
15
第六讲 浪漫主义学:
拜伦与雪莱--雨果及其小说创作--普希金及俄国浪漫 主义文学
第七讲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八讲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苏联文学
第九讲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略)第二学期
第四讲2卜伽丘《十日谈》详解
三、故事选讲 1、第一天的第二个故事:杨诺的故事; 2、第四天的第一个故事:绿鹅的故事; 3、修士费利斯的故事 4、第九天第二个故事:伊莎贝达的故事 5、青年加列索的故事 6、青年费德里哥的故事
四、卜伽丘的妇女观 1、男女平等;“为苦苦相思的少女少妇们而写”。 2、妇女自我发现的先声。早中国六个世纪。 3、鼓吹婚姻自由,爱情自由。(马恩观一致)
2020/7/2
23
三代12主神:
2020/7/2
24
二代神:
2020/7/2
25
第一代老神:
2020/7/2
26
欧罗巴-宙斯与伊俄
2020/7/2
27
宙斯与达妮
2020/7/2
28
丽达与天鹅
2020/7/2
关于十日谈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十日谈的心得体会(6篇)关于十日谈的心得体会(篇1)或许应该感谢那场瘟疫让我们十个可爱的青年人相聚,我一直觉得《十日谈》开篇所述的瘟疫是有寓意的。
瘟疫折射出的是14世纪教会统治下的腐化和黑暗,而十个相聚而谈的青年人则是黑暗中的醒悟者。
就像一句话所说,当全世界都在沉睡时,你的清醒就像一场梦,但是这种清醒也是一种趋势,人们真正看清自己的趋势。
爱情本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但是在薄伽丘的笔下,文中的主人公想享受自己真正的爱情则并非易事。
以第四天第五个故事为例,这一天的主题是讲述结局悲惨的爱情故事,爱情本该是件自由的事,但是这十个故事的爱情却使我们充满了悸痛和无奈。
痛的是一对对有情人悲惨的结局,无奈的是他们遭受的爱情悲剧在我们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因为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如若放在今天都不会产生那样悲惨的结局。
故事向我们展示的哲理有很多,但无论是那个年代的爱情不自由亦或是男女不平等都不是我想谈的。
我想说的是14世纪教会影响下的人自我意识的丧失和人性同封建禁锢的对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坠入爱河的丽莎贝塔和洛伦左根本就忘记了封建思想对他们的威胁,依旧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心迹,这是人性恢复之后产生的强大力量,它能使人更加大胆地享受自我。
而丽莎贝塔的哥哥们却完全依照封建传统的认识,盲目地认为妹妹的行为为家族蒙羞而想杀死洛伦佐。
这种反应是可怕的,也是可笑的。
他们完全忽略了自己妹妹的感受,将亲情置之度外,而固执地杀死洛伦佐,这是封建思想凌驾于自我意识之上的反应。
《十日谈》以看似轻佻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深刻的哲理,也正是这些闪烁着理想光辉的故事,让本书更具有可读性。
关于十日谈的心得体会(篇2)我读书习惯于直接看内容,最后再读后记和序言。
于是,当我津津有味的把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全部读完,十分纳罕:薄伽丘的这本书为什么会世界著名?我真心认为,书中的故事和我们平日看的童话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取材单一的成人化。
如果是在考试卷上,我则会这样回答:这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的神父、修士、修女的道貌岸然,表面纯净实则肮脏的灵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利齐奥
贾康米娜(其妻)
卡德莉娜(其女)
理查
在罗马纳地方住着一位很有修养的高贵绅士,叫做利齐奥·达·伐朋纳。
在将近晚年的时候,他的妻子贾康米娜给他养了一位千金;这女儿长大成人,出落得十分秀丽,常到利齐奥家里来走动的,有一个人才出众的后生,他是勃莱蒂诺洛地方玛纳第家的子弟,名字叫做理查;他和这家人家来往熟了,所以老夫妇俩都不当地外人看待,视同自己的儿子一般。
谁想这个后生看见他家的闺女正当豆蔻年华,模样儿长得标致,一举一动、又活泼优雅,见了几面就深深爱上了她。
几次三番想向她吐露衷情,可又怕说错了话;有一次他找到机会,鼓起勇气向她说道
理:“卡德莉娜,救救我吧,我害相思病快要死啦!”
卡:“天哪,你也别叫我想死了吧!”
理向卡说:“只要能博得你高兴,我什么事都乐意去做;只是要救活你我两人的性命,全得靠你想个办法才好。
”
卡:“理查,你看,我父母管得我多么紧,我真不知道你怎么能够来亲近我,但是,如果你有什么好办法,又不至于叫我蒙受羞耻,那么就请你告诉我吧,我一定照办。
”
理(想了想):“我的好卡德莉娜,旁的办法我也没有,你家不是有个面临花园的阳台吗?如果你能设法睡到那个阳台上去,或是到阳台上去等我,事先跟我约好,那么不管那阳台有多高,我一定想法爬上来会你。
”
卡:“只要你有胆量爬上来。
那我准有办法睡到那边去的。
”
理查一口答应,两人拥抱一下,就分别了。
那时候正好五月将尽,第二天,那姑娘去向她母亲撒娇,说是昨晚上可真热,害得她觉都睡不着。
贾:“我的孩子,你说热,是指什么呀?天气可一点不热啊。
”
卡:“妈,你应该添上一句‘我觉得,天气一点也不热’,那么或许你这话才对了。
你不能忘了年青的姑娘比上了年纪的女人体质要热得多啊。
”
贾:“我的孩子,话是不错,可是我不能依着你的心意要天气热就热,要它冷就冷呀,我们年年都得过一个夏天,你还是忍耐些吧。
今儿晚上也许可以凉爽些,那你就能好好地睡一觉了。
”
卡:“这就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不过季节渐渐入夏了,天气怎么会反而一夜比一夜凉快呢?”
贾“那么你要我怎么办呢?”
卡:“要是你和爸爸同意的话,我想在他卧室外边临花园的阳台上放一张小床,晚上我就睡在那里,听着夜鸳歌唱,又凉快得多,那一定比睡在你的房里来得舒适。
”
贾:“孩子,你放心吧,我会去跟你爸爸说的,只要他答应,我们就这么办。
”
利(听了他老伴的话之后),说:“夜鸳是样什么好东西呀,她要听着它唱歌才能睡觉?我倒要叫她听着蟋蟀叫睡觉呢。
”
卡德莉娜得知了她父亲这么说,那一夜,她不但自己不睡,并且也不让她母亲安心睡觉,口口声声说是天气太热,跟她唠叨个没完——其实哪里是天气热,只是她心里有着气恼罢了。
第二天早晨,她母亲就去向利齐奥说道:
贾:“老头儿,你真是太不知道爱怜自己的孩子了,她要到阳台上去睡,又碍你什么事呢?昨儿晚上她为了天热,整整一夜不曾安睡。
再说,你如果想到她还只是个小孩子,那么她爱听夜莺唱歌,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年青人自有他们年青人的一套玩意儿。
”
利:“好吧,就照你的意思给她在那儿摆一张床吧,再替她挂上一顶帐子,让她睡在那儿、称心如意地去听夜莺唱歌吧。
”
那姑娘一听得父亲答应了,赶忙在阳台上把床搭起来,准备当夜就睡在那儿。
一切安排停当,等到理查一来,照着事先的约定,向他打了一个暗号,他看到她的表示,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到晚上,利齐奥听得女儿上床睡觉之后,就把那扇由卧室通向阳台的门上了锁,自己也跟着上床安睡了。
理查等到夜深入静之后,就在利齐奥家的围墙上搁了一张梯子,爬到墙顶,也顾不得一失手跌下来有多么危险,只是紧扳着另一垛墙、爬了过去。
就这样好不容易的给他爬到了阳台上,跳了进去。
天亮了,这对青年却正睡得十分香甜。
利齐奥起得身来,想起女儿睡在阳台上,就轻轻开了门,自言自语道:“让我去看看昨儿晚上,夜莺叫卡德莉娜睡得怎样了。
”
于是他走上阳台,上前去轻轻揭开了帐子,一眼看见他的女儿正跟一个男子拥抱着睡在一起。
利到他妻子房里去叫醒了她,说道:“你这位妈妈,快快起来,去看看你的女儿吧!你的女儿喜欢夜莺到这么个地步。
”
贾:“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利:“你赶快去还可以看得到。
”
贾康米娜听得这话,赶紧穿好衣服,跟着丈夫悄悄来到女儿床边,揭开帐子,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么一只夜莺,难怪她要听夜莺唱歌了。
她顿时又怒又恨,觉得理查欺侮了她的女儿,就要喊闹起来,斥责他一顿,可是她的丈夫拦住了她。
利对贾说:“孩子的妈,要是你愿意听我的话,那就别闹。
说真话,她既然把他捉到手了,就不该把他放掉。
理查是一个世家子弟,家产又殷实,我们认他做女婿没有什么不好啊。
他想从我这里平平安安走出去,就先得娶了她。
那他就会明白他是把夜莺放进自己的笼子,并不是胡乱放在别人的笼子里。
”
理查一觉醒来,看见天已大亮,不由得喊了一声哎呀,就慌忙把身边的卡德莉娜推醒了说道:
理:“不好了,我们怎么办?天已亮了,我还想溜得了吗?”
他话刚说完,利齐奥已走了过来,一手揭开蚊帐喝道:“你们干的好事!”
理:“先生,求你看在天主面上,饶了我这一次吧!我知道我做了对不起人的事,死有余辜。
我听凭你发落;只是请你可怜可怜我,饶了我这条命吧。
”
利:“理查,我一向器重你,拿你当一个人看待,不想你竟要出这一手来回报我!现在木已成舟,年青人已经干下了糊涂事,这里只有一条路给你走,既可以保全你的性命,也可以遮盖我的羞耻,那就是说,要你正式娶了卡德莉娜,那么不只是这一夜她是属于你的,她从此永远是你的人了。
只有走这条路才能使你获得我的饶赦、你自己的安全。
否则的话,快向天主作最后一次祷告吧!”
理查又羞惭又害怕,一方面想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一方面又想逃命——单凭这两层,也不提他多么爱慕卡德莉娜、只想跟她做个终身伴侣,就够叫他毫无困难、心甘意愿地把利齐奥的条件答应下来了。
利齐奥就从他太太手上捋下一只戒指交给了理查。
利:“再安睡一会吧,或许你们还不想起来呢。
”
等二老一走,这一对年青人又拥抱在一块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