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十日谈

一部不朽的著作——薄伽丘《十日谈》刚开始听说《十日谈》这本书,是在高中的世界历史课本上,当时也只是为了背诵这些死板的知识才记住了这本书。
去年生日的时候,同学突然送我一本,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十日谈》这本书,生日之后就把这本书扔到了一边。
这学期西方政治思想史要求写一篇读书笔记,本来当时正在读一本《大爱无形》,想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但是想想,这本书和这门课也没有什么联系,就放弃了。
在书架上又看到《十日谈》这本书,翻开看了看,发现里面的故事很吸引人,就突然想到可以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作者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热心研究古籍的人文主义者,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多产作。
著有长篇小说《菲洛柯洛》,史诗《苔塞伊达》、《菲洛特拉托》,牧歌《亚梅托》,长诗《爱情的幻影》、《菲索塔诺的女神》等,其最重要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及早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他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十日谈》这本书是薄伽丘最主要的作品之一。
看了作者的简介,以前也就知道这一部作品,看了上面这么多的作品,一部都没有读过。
我想这可能归咎于我不喜欢读一些外国作品,也就错过了许多外国的注明作品。
在《十日谈》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十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十天,他们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还每人每天讲了一个故事,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
这一百个故事,在现今看来其实真的不算什么特别惊为天人的故事,但在当时文艺复兴时期,这绝对是对于人自身欲望的一种勇敢的疏解与诠释。
修女们的耐不住寂寞,教父勾搭女信徒,女子的红杏出墙等等,真的不过是粗俗的故事,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将人们心底最深沉的欲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十个人当中既有男友有女,其中还有情人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批判他们是如何的不知礼节与道德,因为在当时宗教与教会的枷锁之下,他们不管世俗,不管伦理,只讲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思的故事。
《十日谈》读后感

《十日谈》读后感
《十日谈》是一部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梦想、智慧、勇气和勇敢的态度如何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
这本书给了我最好的教训:任何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管困苦多么漫长,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
《十日谈》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被称为“十日”的小村庄,村庄里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其中一位古老寡妇对村子里的居民们说了一段神奇的故事,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宽广而又充满了梦想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它所唤起的激情感染着。
《十日谈》让我认识到,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贫穷、困难,生活其实是可以拥有美好的,在梦想存在的地方,生活就是梦想的歌唱。
正如寡妇在书中所说的,“梦想是实现希望的种子;勇气是唤醒梦想的尖叫。
当你用智慧调和梦想与勇气,它们之间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力量——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我们只要懂得坚持,不断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通过寡妇的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由于其诚实的品格,寡妇获得了众人的尊敬。
即使失去了孩子,被外人嫌弃,但她依然面对生活充满希望,勇敢地生活,最终以安享晚年的形象而终结。
《十日谈》也正是这样,它把真实的情感、涵养、勇气和生活态度融入了这本书,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
让我们对于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感悟。
总之,《十日谈》是一本非常精彩、有文化内涵的好书,它告诉我们,梦想和勇气可以让人不断面对挑战,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充实自己的生活。
阅读十日谈的读后感(精选5篇)

阅读十日谈的读后感(精选5篇)阅读十日谈的读后感(精选5篇)薄伽丘在这本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主义。
提倡人文主义。
他抨击了虚伪丑恶的封建社会,揭露了贵族官僚的罪恶。
下面给您带来阅读十日谈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阅读十日谈的读后感【篇1】这本书不是阐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是替弱势群体发声,向我们阐述我们潜意识下的弱势群体的不同一面……《十日谈》有十章,每一章有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启示……(一)有个女性受访者,59岁,她说自己是精神病,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冤枉,被人趋赶,在她心里,已经认了这样的命运,她说:“因为自己有精神病,所以被歧视是应该的。
”看到这里,突然觉得非常心酸,就如作者在书上写的,她心里非常难过,她想告诉那个受访者,其实是不应该的,世界不该是这样的,这样是错的。
精神病人或者在别人看来不同的人,你有什麽错,你只是跟平常人不同而已,如果这个世界连“不同”这个词都承载不起,那麼怎麼载得起万千事物的所有悲欢离合?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如果那个“不同”的人,就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想?是不是希望他们能得到同等的公平对待?那么,难道因为是别人,所以我们就要去歧视?到那一刻,我想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她的人生中,她希望得到的是我们平时容易拥有的快乐,只是很简单的快乐啊!(二)这是我最为感动的一章,这章的主人翁是一个中年受访者,芳芳,没有病之前是一个美女,热爱跳舞,有浓烈的艺术情结。
结婚以后,原本围绕在她身边的幸福霎时由一个个厄运所取代,突如其来的病,抑郁症和精神失常,这使原来爱她的老公渐渐不回家,在外面花天酒地,在她得病后,得到的不是温暖的祝福,而是世人所给予的冷漠,在医院被禁锢,被放出来后,只是她孤身一人,什么都失去了……有时觉得世界可以很残忍,残忍到在你的世界只剩下孤独,冷漠……就这样,跳舞渐渐成为芳芳唯一的依靠。
她说,艺术是世界上最美的。
在访问的过程中,芳芳曾失声哭了起来,她说:“自己没希望了,什么都没了,自己过得根本不开心,只能用跳舞来医学专用自己,自己没儿没女,无父无母,没了什么都没了……”每个人都试过孤独的滋味,但是她的孤独人生路是漫长的,是没有尽头的,想到这里,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我们还不满足现有的生活呢!看着芳芳翩翩起舞,她笑的很开心,越跳越有感觉,好久都没这样尽情地展示着艺术的魅力?她在这个陌生人面前居然能显得那麼自在,或者是她也根本感受到了来访者对她的深深关切和慈悲之心。
《十日谈》读书笔记

《十日谈》读书笔记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幸福的社会,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我有着自己的自由,有着跟大家一样的权利。
这是我看过《十日谈》后第一个的感受。
然而,不幸的年代和人们,全是不幸的过去,幸运的人们在今天这幸运的年代里,难道不会在明天尝到昨天的不幸吧?虽然今天的幸运还只是一种趋向,但是还是不完全的。
因为在现在,政府的腐败还存在,人们的素质还没得到普遍提高。
《十日谈》是乔万尼·薄伽丘所著。
情节的开头是这样的,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原本住在城市的男女,经过一阵的讨论,最后决定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
在暑气逼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拿起书的时候,就感觉到书的厚重。
然而,在书中,作者则是以轻松的方式来描写着他心中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开头,薄伽丘就写了很多他写这本书的目的。
我总结是这样的,作者看到女性的地位在社会上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从小就没有得到公平的教育,而且成长过程中,会被家人关在家里,或是被社会的种种关系下,而不敢出门。
所以,在书中有很多女性角色是主角的故事,写这本书是在强调女性的社会地位。
然而,书中也有一些这样的情节:教会的教徒或是教主在做些违反教义的事情。
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天和第九天无主题。
第二天初饱经忧患、后来又逢凶化吉、喜出望外的故事。
第三天凭着个人机智,终于如愿以偿,或者是物归原主。
第四天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第五天历尽艰难折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第六天一个富于机智的故事:或者针锋相对,驳倒了别人的非难,或者急中生智,逃避了当前的危险和耻辱。
第七天妻子为了偷情,或是为了救急,对丈夫使用种种诡计,有的被丈夫发觉了,有的把丈夫瞒过了。
《十日谈》读后感

《十日谈》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十日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日谈》读后感篇1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叫《十日谈》的世界文学名著。
这本书让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些趣味,让我不再感到无聊。
当翻开它时,就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你继续读下去。
这本书以当时的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为背景,讲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灾难,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几天,其中的十天,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消遣,共讲了一百个故事。
这些故事涉及上至国王。
贵族。
教士,下至商人。
手工业者。
农民等各阶层社会人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薄伽丘在这本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主义。
提倡人文主义。
他抨击了虚伪丑恶的封建社会,揭露了贵族官僚的罪恶。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叫《忏悔》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临死前做了一番假忏悔,骗得神父的信任。
神父向人们宣传坏蛋的“忏悔”,结果,坏蛋成了圣徒。
这个故事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又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管你做过什么样的坏事,只要你能改正错误,不再干坏事,是一定可以让别人对你有好的'评价的。
其次就是一个叫《画“慷慨”》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位贵力木先生用一句话讽刺了吝啬鬼,使他成为了大方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遇事要想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十日谈这本书里写的故事既生活化有形象化。
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这真是一本好书呀!《十日谈》读后感篇2《十日谈》在西方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开启了人性复苏的新时代。
但我怎么看,都觉得文中十位男女嘴上排拒低俗,骨子里却少了贵族应有的高贵之气,他们只不过比醉生梦死的神父们略好一点。
第一,我反对因为一个男人贫穷但是智慧、有学识便是一个出生卑微、内心崇高的人。
好像他们使用计谋偷来别人的腌肉饱食一顿或是捉弄吝啬鬼就是正义的行为。
十日谈读书笔记优质范文(二篇)

十日谈读书笔记优质范文《十日谈》读书笔记《十日谈》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作家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品,通过一系列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本书共包含了99个故事,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故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以下为对其中几个故事的读书笔记。
故事一:第一日温柔的玛尔梅当娜这个故事以一个关于婚姻的讨论为引子,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种种偏见和误解。
故事中的情节设置巧妙,通过玛尔梅当娜的坚持和胆识,成功地解决了婚姻中的矛盾。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思考婚姻中的平等与尊重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对别人进行歧视和评判。
故事二:第二日贝尔蒙庄园这个故事以一个关于科学与迷信的辩论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科学与迷信观念之间的冲突。
通过故事中拜伦和悉尼古斯的对话,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迷信的批判态度,并强调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崇尚,以及对迷信的警醒。
故事三:第三日祖母的情书这个故事以一个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爱情和婚姻的复杂性。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从最初的爱情憧憬,到后来的婚姻不幸,再到最终的重新找到爱情,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婚姻中的内心变化和人生追求。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思考婚姻和爱情的真正意义,以及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故事四:第四日菲尔木克小姐的善心这个故事以一个关于善良和欺骗的故事为主题,通过讲述菲尔木克小姐的故事来展示了一个人的善良之心和真实性格。
故事中的菲尔木克小姐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欺骗后,仍然保持自己的善良和正直,最终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善良品质的推崇,以及对欺骗行为的批判。
故事五:第五日聪明才女的结局这个故事以一个关于女性地位和才智的故事为主题,通过描写才女朱丽娅的遭遇,展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
故事中的朱丽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不公平待遇后,最终选择了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十日谈读书笔记

十日谈读书笔记第一篇:十日谈读书笔记一部不朽的著作——薄伽丘《十日谈》刚开始听说《十日谈》这本书,是在高中的世界历史课本上,当时也只是为了背诵这些死板的知识才记住了这本书。
去年生日的时候,同学突然送我一本,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十日谈》这本书,生日之后就把这本书扔到了一边。
这学期西方政治思想史要求写一篇读书笔记,本来当时正在读一本《大爱无形》,想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但是想想,这本书和这门课也没有什么联系,就放弃了。
在书架上又看到《十日谈》这本书,翻开看了看,发现里面的故事很吸引人,就突然想到可以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作者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热心研究古籍的人文主义者,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多产作。
著有长篇小说《菲洛柯洛》,史诗《苔塞伊达》、《菲洛特拉托》,牧歌《亚梅托》,长诗《爱情的幻影》、《菲索塔诺的女神》等,其最重要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及早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
他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十日谈》这本书是薄伽丘最主要的作品之一。
看了作者的简介,以前也就知道这一部作品,看了上面这么多的作品,一部都没有读过。
我想这可能归咎于我不喜欢读一些外国作品,也就错过了许多外国的注明作品。
在《十日谈》这部作品的开端叙述十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十天,他们除了唱歌跳舞之外,还每人每天讲了一个故事,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
这一百个故事,在现今看来其实真的不算什么特别惊为天人的故事,但在当时文艺复兴时期,这绝对是对于人自身欲望的一种勇敢的疏解与诠释。
修女们的耐不住寂寞,教父勾搭女信徒,女子的红杏出墙等等,真的不过是粗俗的故事,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将人们心底最深沉的欲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十个人当中既有男友有女,其中还有情人的关系,但是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批判他们是如何的不知礼节与道德,因为在当时宗教与教会的枷锁之下,他们不管世俗,不管伦理,只讲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思的故事。
《十日谈》读后感

《十日谈》读后感【篇一:《十日谈》读后感】在一段并不短的时间内。
我阅读了一本名著,那就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
这本书借助十位年轻男女的十天生活,叙述了一百个关于的人的假丑恶和精神的人的真善美的故事。
在这一百个故事中,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不免是对残暴的人的批判,对善良的人的崇敬。
在书本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那时候的人民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置之不理,还有不少人是被误以为得了瘟疫而被活埋而死。
就在这样的景况,七位年轻少女和三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
他们选出了伯姆皮内娅当他们的女王,就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在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切伯雷诺达普拉托的人,他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一辈子做尽了坏事,他在为穆夏托做事时来到了佛罗伦萨但却病倒了,但他得了不治之症,已病入膏肓。
他请来了一为清纯得修士,他胆怯自己的罪行得不到赦免,所以用一大串谎言蒙骗了他,最后,他在临死前受了圣礼和涂油礼,那位清纯的修士八他所忏悔的谎言信以为真,将他的圣行告诉了人们,他的圣洁也越穿越远。
切伯雷诺达普拉托就是这样活着,这样死去,这样成为了圣徒。
他虽然一辈子作恶多端,但在临死的一刻良心发现,真心悔罪,获得天主得宽恕,把他收进了天国。
从这个故事可见作者薄伽丘对弃恶向善的人也怀有崇尚之心。
但书中不免也体现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是不容易转化的东西。
但所谓好人和坏人,虽然品质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
因为都是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需要,只是满足需要时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坏人的区别。
【篇二:《十日谈》读后感】在书本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那时候的人民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置之不理,还有不少人是被误以为得了瘟疫而被活埋而死。
就在这样的景况,七位年轻少女和三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日谈》读书笔记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叫《十日谈》的世界文学名著。
这本书让我的寒假生活又增添了些趣味,让我不再感到无聊。
当翻开它时,就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你继续读下去。
这本书以当时的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为背景,讲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灾难,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几天,其中的十天,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消遣,共讲了一百个故事。
这些故事涉及上至国王.贵族.教士,下至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各阶层社会人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薄伽丘在这本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主义.提倡人文主义。
他抨击了虚伪丑恶的封建社会,揭露了贵族官僚的罪恶。
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叫《忏悔》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临死前做了一番假忏悔,骗得神父的信任。
神父向人们宣传坏蛋的忏悔,结果,坏蛋成了圣徒。
这个故事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又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不管你做过什么样的坏事,只要你能改正错误,不再干坏事,是一定可以让别人对你有好的评价的。
其次就是一个叫《画慷慨》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位贵力木先生用一句话讽刺了吝啬鬼,使他成为了大方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遇事要想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才能做到事倍功半。
十日谈这本书里写的故事既生活化有形象化。
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这真是一本好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