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最忌讳的几个坏习惯
机械设计禁忌大全

机械设计禁忌大全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1.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2.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3.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4.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5.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6.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合理选定操作姿势1.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2.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3.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4.按键应便于操作.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5.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6.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7.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2.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3.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4.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5.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6.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7.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8.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9.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10.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11.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1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铸造结构设计1.分型面力求简单.铸件表面避免内凹2.表面凸台尽量集中.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3.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4.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5.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分型面要尽量少6.铸件壁厚力求均匀.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7.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8.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9.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不用或少用型芯撑10.尽量不用型芯.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11.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12.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合理布置加强肋13.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注意肋的受力14.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去掉不必要的圆角15.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锻造和冲压件结构设计.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1.相贯形体力求简化.避免用肋板2.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3.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模锻件形状应对称4.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模锻件应适于脱模5.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6.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7.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8.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注意设计斜度9.防止孔变形.简化展开图10.注意支撑不应太薄.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11.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12.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13.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定位销、联接销结构设计.两定位销之间距离应尽可能远1.对称结构的零件,定位销不宜布置在对称的位置.两个定位销不宜布置在两个零件上2.相配零件的销钉孔要同时加工.淬火零件的销钉孔也应配作3.定位销要垂直于接合面.必须保证销钉容易拔出4.在过盈配合面上不宜装定位销.对不易观察的销钉装配要采用适当措施5.安装定位销不应使零件拆卸困难.用销钉传力时要避免产生不平衡力粘接件结构设计.两圆柱对接时应加套管或内部加附加连接柱1.改进粘接接头结构,减少粘接面受力.对剥离力较大部分采用增强措施2.粘接结构与铸、焊件有不同特点.粘接用于修复时不能简单地粘合,要加大粘接面积3.修复重型零件除粘接外,应加波形键.修复产生裂纹的零件除胶粘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键与花键结构设计.键槽底部圆角半径应该够大1.平键两侧应该有较紧密的配合.当一个轴上零件用两个平键时,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2.采用两个斜键时要相距90。
(完整免费!)机械设计禁忌500例要点

机械设计禁忌500例第1章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1避免受力点和支持点距离太远1.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1.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1.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1.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1.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1.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1.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1.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1.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1.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1.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1.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1.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1.15避免预变形和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1.16钢丝绳的滑轮和卷筒直径不能太小1.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1.18起重时钢丝绳和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1.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1.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1.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第2章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2.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2.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2.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2.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2.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2.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2.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2.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2.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2.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2.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2.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2.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2.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2.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2.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2.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2.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第3章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3.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3.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3.3避免加工误差和磨损量互相叠加3.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3.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3.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3.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3.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3.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3.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3.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3.12当推杆和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3.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第4章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4.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4.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和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4.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4.4机械的操纵、控制和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4.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4.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4.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4.8按键应便于操作4.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4.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和发力4.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4.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4.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4.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第5章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5.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5.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5.3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5.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5.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5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5.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5.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5.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5.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5.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5.12和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5.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5.14注意避免轴和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5.1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5.16钢管和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5.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5.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5.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5.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5.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5.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第6章铸造结构设计6.1分型面力求简单6.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6.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6。
去日本留学哪些事不能做

去日本留学哪些事不能做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国民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以及素质,所以日本现在仍然能够保存着很多传统文化,那去日本留学哪些事不能做?听我为各位介绍吧!1. 进屋不脱鞋在家门口脱鞋是日本特有的习惯之一。
由于日本属于温度高,湿度大的国家,并且日本房屋地面通常的材质都是木地板或榻榻米,两种材质都不善于散发潮气。
如果我们穿着鞋进房间的话,鞋底会附上很多水分和污垢,很容易损坏木地板或者是榻榻米。
所以在进屋之前一定记得脱鞋哦。
2. 公共场合打电话或者大声说话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是很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在日本的电车或者是公车里都是不能接打电话,手机也必须调成静音。
也很少看到大声交谈的画面。
在电车内一般都是看书,玩手机或者是睡觉。
如果我们想和身边的朋友聊天,一定记得要小声哦。
上车之前也记得检查一下手机是否静音。
不然会被投来异样的眼光。
3. 垃圾不分类去过日本的小伙伴都知道,日本的街道是非常干净的,街道上没有一点垃圾。
不知道细心的小伙伴有没有发现,日本街道上的垃圾少,垃圾桶也少。
有时候甚至找不到垃圾桶,所以我们在出门之前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把垃圾暂时存放在塑料袋里。
等找到垃圾桶之后在把垃圾扔掉。
当然,我们在扔垃圾的时候,不是把整个垃圾甚至是塑料袋一起扔到垃圾桶,而是要先按照可燃,不可燃,生垃圾等来进行分类,分类好了再丢到相应的垃圾桶里面。
4. 插话打断在与日本人交谈的时候,不要边说边指手画脚。
别人讲话时一定不要打断,或者是从旁插话。
因为这在日本人眼里是非常不礼貌的。
也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比较私人的问题。
5. 颜色忌讳日本大多数人信奉神道和佛道,所以很大一部分日本人不喜欢紫色,他们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看到紫色会不禁让人悲伤或者是伤感;当然,最忌讳的颜色要属绿色,他们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
不光是颜色,对花也有一定的禁忌。
在探望病人的时候不能用山茶花以及淡黄色、白色的花,也不愿意收到有菊花或者是菊花图案的东西。
必须杜绝的10个使用Photoshop的坏习惯

必须杜绝的10个使用Photoshop的坏习惯必须杜绝的10个使用Photoshop的坏习惯Photoshop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应用程序,使用Photoshop完成同样一个任务有无数种方法。
对于 Photoshop 用户而言,想搞清楚完成一项任务的最佳方法是很困难的。
该教程中,我们将和大家分享10个需要摒弃的Photoshop坏习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工作。
1.在单一图层上工作无论使用Photoshop完成什么任务,通常我们都建议大家将工作分布在独立的图层上,而不是将所有的任务都堆在背景层上。
在单一图层上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你无法灵活的修改或返回。
所谓的无损操作,其基础就是为每一种效果或装饰创建新的图层,并将其分别命名,这样在以后的修改过程中会更简便灵活。
尽可能使用独立图层来编辑2.删除而非隐藏这个坏习惯在Photoshop用户中也非常常见。
删除一个图层的部分内容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编辑方法。
为避免丢失图像内容,可以考虑利用以下几种Photoshop功能:蒙版、矢量蒙版或剪贴蒙版。
最简单的方法是给图层添加蒙版以掩盖该图层的部分内容。
并且蒙版能暂时性的掩盖图层所选部分的内容,当禁用该蒙版后这部分内容又会可见。
使用蒙版而非删除部分图层3.太多的点击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Photoshop中不使用快捷键就像用叉子喝汤一样的蹩脚。
一个真正的Photoshop用户应该是一只手用鼠标(如果是Wacom手写板则是一只手用笔),而另一只手操作键盘。
这里我给大家列举了应该熟记的最有用的默认快捷键。
Cmd/Ctrl + T –自由变换Cmd/Ctrl + Enter –确认输入的文本Cmd/Ctrl + S –保存文档Cmd/Ctrl + A –全选Cmd/Ctrl + D –取消选择Cmd/Ctrl + I –反转颜色Cmd/Ctrl + Shift + I –反选Cmd/Ctrl + 点击图层的缩略图–基于图层内容选择Cmd/Ctrl + Option/Alt + A –选择所有图层Option/Alt + 在两个图层之间单击鼠标–剪贴蒙版Cmd/Ctrl + G –图层组Cmd/Ctrl + Shift + G –取消图层组此外,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基于键盘分布的所有Photoshop默认快捷键的指南(点此下载高清图)。
SU使用技巧范文

SU使用技巧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数字信息的管理和处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SU(辅助工具)就成为了人们处理信息、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SU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管理、整理、分析和呈现数据的软件,它提供了各种功能和工具,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完成工作。
在使用SU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一些技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下面将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一些SU使用技巧。
首先,熟悉SU的界面和功能。
在开始使用SU之前,建议用户先仔细阅读软件的操作手册,了解软件的各项功能和工具的具体用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熟悉软件的界面布局、工具栏的位置和功能按钮的作用,这样可以更快地找到需要的工具和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掌握SU的快捷键。
SU提供了丰富的快捷键,通过简单的组合按键就可以实现许多操作,比如复制、粘贴、撤销等。
熟练掌握这些快捷键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鼠标操作的时间消耗。
再次,合理规划SU项目结构。
在使用SU进行大型项目管理时,建议用户合理规划项目文件的结构,按照功能或者时间顺序进行归类、整理和管理,可以使得项目文件更加清晰、有序。
同时,建议用户及时保存和备份项目文件,避免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另外,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使用SU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因为数据错误导致的分析结果不准确。
可以在导入数据之前进行数据清洗和验证,确保数据的质量。
最后,不断学习和探索SU的新功能。
SU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不断推出新的功能和工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因此,建议用户不断学习和探索SU的新功能,及时了解并尝试这些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总的来说,SU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加便捷地处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掌握一些使用技巧可以更好地发挥SU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
希望以上分享的SU使用技巧对用户有所帮助,让大家在使用SU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机械设计中的500个应禁忌问题

机械设计500例禁忌第1章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1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1.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1.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1.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1.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1.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1.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1.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1.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1.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1.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1.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1.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1.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1.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1.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1.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1.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1.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1.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1.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第2章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2.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2.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2.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2.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2.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2.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2.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2.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2.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2.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2.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2.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2.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2.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2.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2.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2.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2.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第3章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3.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3.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3.3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3.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3.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3.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3.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3.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3.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3.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3.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3.12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3.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第4章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4.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4.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4.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4.4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4.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4.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4.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4.8按键应便于操作4.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4.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4.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4.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4.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4.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第5章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5.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5.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5.3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5.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5.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5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5.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5.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5.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5.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5.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5.12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5.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5.14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5.1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5.16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5.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5.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5.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5.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5.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5.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第6章铸造结构设计6.1分型面力求简单6.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6.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6。
注意的的5个禁忌-

近几年文玩市场较火,绿松石也跟着市场热了一把。
盘玩绿松盘坏的几个地方跟大家说说必须注意的5个点:
一、硬度问题。
绿松有点像蜜蜡,硬度比较低,挂、碰这种情况都会损伤蜜蜡,不要把蜜蜡的把件或串跟硬物放在一起,像我就是大意了,把把件跟钥匙串放在一个口袋了,只用了一个下午,面目全非。
二、绿松不能沾其他油脂,尤其是平时吃饭的时候要注意,玩了一年多的一个穿,浸了几滴大盘鸡的油,巨丑无比。
三、吸水。
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摘下,不要听一些人说可以不摘,洗澡不可避免要接触洗发膏、香皂等,这些物质是一定不能跟绿松接触的。
四、绿松易染色。
绿松不能跟易褪色的物品接触,如有的牛仔裤掉色、有色液体、国画颜料等。
个人工作跟国画有关,很容易染上这东西,一旦染了色是不可逆的,我无奈之下配了两颗新珠子,跟已经盘出包浆的串在一串上,格格不入。
五、绿松不能晒。
高温(如火烤、暴晒)会让绿松快速失水,结晶水失去后使绿松变脆,容易开裂。
毁掉PMC的30个坏习惯

毁掉PMC的30个坏习惯∙∙言辞方面01.喜欢说「可能」「也许」「应该」。
没有人会喜欢说话过分谨慎的人,因为这意味着不自信,不敢为自己的发言负责。
你的客户不会喜欢。
因为对他来说,「不确定」就等于「做不到」。
所以,不要说自己不确定的话。
你的上级更不会喜欢。
因为对他来说,「不确定」就等于「不知道」,不要尝试挑战他的耐心。
02.微信/**永远都先问「在吗」。
有话就直说,不要只抛出一句「在吗」,就等着别人回复如果想委婉一点,可以这样说:「Hi,在吗?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balabala……」03.习惯性地说「不好意思」「抱歉」「打扰了」。
在职场里面,除非你真的给别人添了麻烦——比如把咖啡泼到别人身上,否则不要轻易说「不好意思」。
因为这意味着你把自己放在了较低的地位。
长此以往,你会传递出一种信号:你是在求人办事,求别人配合你。
理直气壮一点,工作上的事对别人永远不是一种打扰。
04.争论时习惯用「你」。
无论你说什么话,加上「你」,就很容易变得具有攻击性。
本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如果双方都用「你」来指责,就很容易吵起来——因为听起来,像是在把责任完全推给对方。
尽量减少用「你」开头的句子,而是用「我」。
比如说,别说「你没给我」,而是说「我没收到」。
这样会好很多。
05.习惯使用语气词,如「嗯」「呃」。
如果你不知道说什么,或者需要思考,记住,直接停顿,不要使用任何语气词。
这会使你显得十分拖沓、拘谨、含糊。
反之,讲话时放慢语速,多用停顿,会提高你的控制感——别人会感到,你对自己说的话是有自信的,是肯定确凿的。
06.说完话之后习惯加「对吧」「不是吗」。
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希望从别人处得到肯定」的态度,它会使你显得胆怯、不够确定。
记住,你不需要别人肯定你,你要做的是说服别人。
07.爱用「这个文档」「那个事情」做指代绝大多数时候,对方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样的沟通,往往都会出现问题。
所以,传达清楚信息,确保双方讲的是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效提高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最忌讳的几个坏习惯第一季第一条:不重设快捷键。
先声明,我绝对不是个依赖自设快捷键论者,比如我用CAD,PS,我是绝对不重设快捷键的,因为在我看来,CAD和PS的快捷键本身有其合理性,加之这两种软件特殊的作图习惯(你懂的),所以我个人不主张重设。
但是SU,我打心里觉得这软件的原始快捷键很有问题,比如,L,P,O,这几个的原始命令在做SU模型的时候用得相当普遍(也许你说O不算),但是却跑到最右边去了,又比如,Z,在几乎很多软件里,都已经默认为一个标准的窗口缩放命令,但是在SU里呢,它的原始命令很蛋疼所谓实时缩放(我估计它的本身作用是在动画里用处大),反正我个人是喜欢把窗口缩放设成Z,再比如,象隐藏剩余模型的这个命令,绝对是关键中的关键,你不设的话,那绝对是个蛋疼能够形容,你会发现你在编辑组建或者群组的时候,各种痛苦。
还有许多,诸如隐藏我喜欢设成T,就不多说了。
SU模型的作用在于经常可以反复推敲,可能要经常快速切换各种命令,如果不重设快捷键,那你做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可能差的不是一般的。
第二条:不喜欢编组组建或者群组。
这是很多新手的一个烂习惯(包括最开始我也有),我估计这可能和最初不成熟的建模思维有关,反正我看到有些人建个模型,象搞雕刻一样,拿着整个模型转来转去,很蛋疼,一旦需要修改的话,简直没法,因为这和SU的建模机制有关,在不编组的情况下,把两部份模型放一起之后,它重合的点,线,面会“粘”在一起,没法分离。
所以为了方便选取、修改、变换,一定要注意经常编组组建和群组。
第三条:喜欢随意缩放组件。
可能很多童鞋没注意,这绝对是个相当不好的习惯。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省事,喜欢拿别的模型上的组件到自己模型上用,然后发现尺寸不对,比如长短有问题,或者是高矮不符合等等,这时候,他们觉得最省事的莫过于一个“S”,不瞒大家说,我以前也老干这样的事,它有它的好处,如果是需要完全等比例缩放(比如1000比例的树缩放成1比例的)的时候,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概念推敲的时候,可以这么用,但是大多数时候吃了很多亏,发现相当不好。
比如我们做建筑的都知道,窗子长度有长有短,你如果拿个1200长的窗子来直接拿长成1700的窗子来用,你可以想象,那个窗框的尺寸就失真了,可能本来只有50,被你拉成80多了,看起来就没对了。
又比如你拿一些带檐口线角的两坡屋顶,来进行随意缩放的话,问题就更大了,因为你可能会高度,厚度,宽度,任一进行缩放,最后线角被你拉得惨不忍睹,尺寸感严重不协调,甚至会损坏组件。
所以遇到这种时候呢,为了模型的精确性,最好不要用缩放这个命令了,应该进入组件进行编辑,通过M等对模型实际操作的延伸命令来进行修改。
第四条:不喜欢对“平行投影显示”和“透视显示”这两个命令适当切换。
也许很多朋友会说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平时也没注意,这两种显示模式随便嘛,爱用那个用那个。
其实有过很多次切身体会之后,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是很有区别的,平行投影显.0示,主要意义是单平面而言,可视化准确度比较高,比如,你经常可以凭感觉把握一条线的中间点,这个显示经常用在导出一个模型的各个立面图以及顶视图。
透视显示的作用,也不言而喻,主要用在导出具有真实透视效果的图片以及推敲模型效果的时候用,尤其是在对模型进行局部建模的时候,不会让你画面转动很吃力,而且让你对局部的观察更清楚。
这里我要说一下,这两个模式切换的必要性了,在一个规划性项目的建模过程中,用透视显示,会比平行投影显示好,原因是,在众多建筑中,你单独对其中一个进行观察,如果你用平行投影显示的话,你会经常“跑”到另外个建筑的“内部”去了很麻烦(这里我提醒下,用“充满视窗”脱离),而且,你会发现,鼠标转动很吃力,因为在这个模式下,你的鼠标移动“距离感很差”,导致,建模吃力以及不准确,总之一句话,相当不科学。
当然,有时候又需要切换回平行投影显示模式,在一些建筑或者景观定位的时候,不会象透视显示模式下容易失真,影响定位判断。
第五条:缺乏归类思想。
怎么理解这一点呢,也许很多人会提到图层,没错,图层思想也是我要强调的(在SU里完全不分图层是个很不好的习惯),它属于归类思想其中之一,但是这里我要提到的不仅限于此,我要说的是一个更宽泛的建模思维。
相信很多童鞋都遇到过类似我说的这种情况:有时我们需要将SU模型导出CAD立面,并要求去掉一切植物(比如阳台,花池上的),但是呢,因为植物组件没有统一打组或者统一在一个植物图层,导致了我们需要一个一个隐藏植物,才能实现最终目的(导无植物立面)。
这时候有人会跳出来说,这也没什么嘛,就一个个的隐藏呗,OK,但是下面这种情况我遇到了,有次帮同事做个文本,当时有10多个别墅模型需要导立面,可是植物没打组,这下可就蛋疼了,我极尽仔细地去找出这一朵朵“小花”,但是,你懂的,模型是个三维的东西,各个角度都可能有花,我就算火眼金睛也最终百密一疏,导出来的立面当然就要不得了,于是返工,于是浪费时间。
我们的SU模型,有时建筑数量多,模型庞大、复杂,如果不对相同属性的组件进行归类,就会出现问题:要么是在你想隐藏某些组件(如人物,花草)的时候,找不全并且费力;要么是当你想统一改某类组件(如甲方要你统一改线角形式)的时候,遗忘了某些需要改的而被批。
这种情况是是很让人蛋疼的,这种错误你确实也避免不了,因为你毕竟是人不是机器。
那么,怎么办呢?其实,并不要求对每个组件都细分图层(我认为没必要,因为SU不像CAD是个精确制图软件,不用考虑线型等问题,而且SU也没有专业的图层管理命令),但是,请记住,同类型的东西,尽量分类编组到一起绝对是个好习惯,这样的话,当你想编辑修改的时候,这类组件就都在这个组里面,想漏都漏不掉。
第六条:过分依赖鼠标滚轮的镜头缩放功能。
关于这一条,如果看官是菜鸟或者是刚入门不久,那么我觉得你也可以略过,但是有想法做建模高手的朋友,有必要注意了。
其实,这可以说是SU里面最不让人察觉的一个习惯,从学校学生到在职领导,大家对于用鼠标滚轮,在观察SU模型的时候转来转去,缩进拉远,已经习以为常,对于一名观察者而言,无可厚非,这个确实是一项“很正常的功能”。
但是,对于一名建模者而言,则不是。
大家可以去看看,但凡专业的建模公司,无论它是用SU,3D,MAYA,别人都是怎么建模的?会不会成天拿鼠标滚轮不停的缩近拉远调整角度?为什么他们不这样?其实原因有三点:第一:作为一名建模者,你会频繁地在不同的模型局部之间切换视角;第二:除非你的电脑是神机,否则在一个稍微复杂点的模型面前,你的鼠标滚轮功能就“不给力”了(这样的情况,遇到越复杂越大的模型,会越糟糕,因为估计这个操作占用的显卡内存会很大,甚至你都不敢“滚”滑轮了),也就是说会让你有种缩放很慢,甚至卡得一B的感觉,这样,你大部分的建模时间其实是去和鼠标滚轮纠结了;第三:没法把握准确度,毕竟滚轮这东西,又没什么参数指导,手重的人可能滚得多,手轻的人滚得少,不同鼠标还不一样,滚的角度不对的话,你还得重新调整,这对于需要快速确定作图角度来说很不科学。
所以,学会利用窗口缩放命令以及诸如充满视窗、各立面视图等命令来调整作图角度,才是专业的。
第七条:作图不干净。
其实关于这一点,是我到了我后面这个单位之后发觉的。
当时因为某个项目的配合,我们部门老大发了项目模型给我(他自己做的),我一打开看了之后,我完全被震撼了,这个模型做得之干净,可以说你根本找不出一根多余的线,在我以前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后来同事告诉我,我们老大的SU水平早就被惊为天人。
你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强大而干净的作图习惯。
我们都知道,SU跟3D有一个不同,在于SU支持“面”作图,这个意思就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任一模型局部,随意的用铅笔画三角形(或者其他)的形式,画出你想添加的任何东西,这项功能在学生时代被广泛接受,因为那是个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把SU当作雕刻来雕的时代(你懂的)。
我也经历过那个时代,一些坏习惯的养成让你一开始不觉得,但是越到后来却叫苦不迭:一是,随意的作图,很可能给你带来很多SU建模机制下一些不允许的错误问题,比如,一些反复而错误的重合面,或者一些杂乱的模型的随意交错,或者是一些难以捕捉的重合度极高的端点,都可能让SU系统出现一些难以识别的情况(懂一点点编程的我是这么认为的)而导致用户无法实现预期目的(比如线成面),或者系统出错、崩溃、死机。
二是,不干净的作图,因为随意性的添加某些体块原因,会导致,在出最终成果的时候,你总有些“无法解释”的线或者面,到了那时候,你已经很难处理了,就算你选择隐藏也会有明显瑕疵,这对于效果来说是硬伤。
三,一个SU模型可以说是由各条线构成的,线的多少,密集程度,不规则程度,可以说是绝对影响了一个模型在电脑系统上的“大小”以及读取速率,一个收拾得很干净的模型显然比一个到处都是乱线的模型用起来轻巧,越复杂的模型越体现这点。
所以,不多说了,做模型时一定要头脑清晰,手法干净,多余的线就删掉,不该加的“块块”就别乱加。
第八条:随意定尺寸,缺乏精确性。
也许很多朋友会说,“我没这个习惯”,但是别急,看一下,你可能发现或多或少自己有些毛病。
这一条的意思是,比如,你在建某一线角的时候你对尺寸很随意,明明要你突出200,你“凭感觉”随便“推”了一哈,结果可能280多或者300多,不是整数;又比如,给一个墙面加扇窗,你从模型库里调了个窗子出来,你“凭感觉”随便缩放了一哈,貌似OK了,可能800,可能900,也可能1000,反正你自己都说不清楚,反正不是整数;再比如,你画个圆,对于图面,你凭感觉随便“C”了一哈,有多大反正你还是说不清楚,反正就不是整数。
再比如,你要把某个组件在某建筑的正面居中,你凭感觉随便“M”了一哈移了个位置,到底有没有对齐中点,你说“应该对上了”。
这些,也许在某些“设计大师”心中觉得不屑一顾,“我们搞设计的,就是要思维发散,就是要天马行空,就是要不拘小节”,OK,但是,我就想问,当你在随意建模过程中,出现了“好几种尺寸”的同一线角,连你自己都不确定应该是哪种,连你自己都不敢读那个尺寸的数(小数点后还有4位让你读),连你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模型里面线角“五花八门”时,你尴尬不?如果施工图部门同事找到你说,“你设计的窗子尺寸怎么都是乱的,我该用哪一个,。
你这屋顶高度到底是多少。
坡度是多少,我完全没法确定。
你这个设计根本实现不了”,你尴尬不?当你的领导找到你,劈头盖脸的说,“你的模型,这对不齐,那对不齐,别个同事拿到根本没法用”的时候,你尴尬不?为自己,也为别人,请注意这个不良习惯,精确地输入尺寸,并不会耗费你多少时间,反而让你以后修改的时候更加便利准确,模型也更具质量和说服力。
这是这个系列帖子的第三季,我想了想,可以称之为“SU最忌讳的几个坏习惯”的坏习惯也就主要能讲就这么多了,其他一些细枝末节小东西不想拿来讲,没什么意义(好的电影也不能老出狗血的续集,你说是不?),我尽量把最精华的展现给各位,所以本次帖子应该是这个系列的一个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