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相似度分析

合集下载

完整_大雅简单报告

完整_大雅简单报告

大雅相似度分析论文标题: 完整检测日期: 2016年06月15日正文字符数: 19123正文字数: 16070检测范围: 大雅全文库一、总体结论过滤参考文献后的相似度:27.16% 过滤参考文献后的重复字符数:5193二、相似片段分布三、典型相似文献相似图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06 1.76%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1.7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1.10 1.74%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10.08 1.74%相似报纸相似期刊赵广元Proteus辅助的单片机原理实践基础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091.74%安康51单片机初级入门实战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5.01 1.74%张修达图解电子电路识图快速入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3.05 1.74%《无线电》编辑部无线电 2013年合订本 上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4.03 1.73%刘娟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单片机技术应用项目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1.09 1.73%廖惜春高频电子线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0.02 1.72%杨永ATmega16单片机项目驱动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1.10 1.71%姜治臻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9.07 1.7%李俊无师自通51单片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4.031.69%刘雪雪单片机技术与设备检修技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2.08 1.66%郭海文单片机原理及智能仪表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2013.10 1.66%祁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4.011.65%张元良单片机综合设计实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3.09 1.64%张元良 王建军单片机开发技术实例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0.11 1.64%廖惜春高频电子线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07 1.63%齐永奇;张涛;申杰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07 1.62%洪志刚 杜维玲 井娥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1.04 1.62%张兰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07 1.62%刘焕平;童一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2013.01 1.62%邵淑华单片机C语言设计100例北京:金盾出版社 , 2013.09 1.48%刘平深入浅出玩转51单片机 工程师经验手记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4.051.48%赵巍 冯娜单片机基础及应用 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4.03 1.47%李明亮Arduino项目DIY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5.01 1.45%陈良电子工程师常用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10 1.38%陶冶 王晓东 刘君玩转Arduino物联网应用篇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071.31%王学屯 秦根红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0.10 1.3%张鹏单片机开发板制作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4.04 1.29%张齐 朱宁西 毕盛单片机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原理、应用、Protues仿真、实验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1.08 1.27%张永红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实现 基于Keil C和Proteus开发仿真平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4.011.23%出处相似度无线电 , 2010 , 第9期 4.32%石油仪器 , 2014 , 第1期 2.94%电力学报 , 2007 , 第4期1.88%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 第4期1.78%朱高中IC卡考勤系统设计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第12期1.78%尤文;张昕数字化无线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2006 , 第1期1.72%朱巍峰基于单片机的数显转速计设计内江科技 , 2010 , 第11期 1.6%陈静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设计科技信息 , 2011 , 第28期 1.45%陈新兴;林其伟;高银基于nRF24L01无线巷道离层仪设计福建电脑 , 2008 , 第1期 1.25%徐俊秒;戚宇林基于GPS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在线定位的研究与实现电力科学与工程 , 2010 , 第1期1.16%廖婧璇;杨新华一种智能电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甘肃科技纵横 , 2010 , 第6期 1.14%赵龙基于STC89C52的瓦斯检测及红外控制系统煤炭技术 , 2012 , 第5期 1.12%李琳琳;黄锐;方同秀基于nRF2401的汽车发动机转速遥测系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2005 , 第5期1.11%李建奇;曹斌芳;王文虎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人机接口设计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2007 , 第7期1.11%赵洪华基于ARM1138的自动电铃控制器设计大众科技 , 2011 , 第11期 1.03%韩耀振;周风余;温龙旺基于ATmega16的变电站高压开关柜无线温度采集器设计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 , 2009 , 第8期1.02%麻则运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时间间隔测量仪的研制大众科技 , 2010 , 第4期 1.01%李建奇;资道周一种新型加速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电子技术应用 , 2008 , 第5期0.96%资道周;葛召炎;李建奇;贺渊明LabVIEW在汽车加速度传感器性能测试台中的应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2007 , 第5期0.96%李建奇射频技术在无局部放电调频谐振特高压试验装置中的应用绝缘材料 , 2007 , 第4期0.96%李建奇射频技术在调频谐振特高压试验装置中的应用电力系统通信 , 2007 , 第11期0.96%马跃坤;应时彦;杨文君;肖林荣基于nRF24LE1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实现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 2010 , 第6期0.93%潘传勇;陈世夏;丁国臣基于SPCE061A的出租车计价器的设计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 2013 , 第8期0.9%刘文吉;李健;孙运强基于射频收发芯片nRF2401的近距离射频研究自动化与仪表 , 2006 , 第1期0.89%尹茜基于PSD的微小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青年文学家 , 2011 , 第9期0.87%倪水平;孙秋萍;陈素霞基于RFID与CAN总线的井下人员跟踪系统微计算机信息杂志 , 2009 , 第17期0.82%赵石磊;张旭;李金刚基于ZigBee的智能窗控制系统设计电子设计工程 , 2013 , 第24期0.82%朱勤基于STC 89C 52RC的数显温度计设计内江科技 , 2011 , 第11期0.79%鞠永胜;李兴凯;包君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自动灌溉系统研究设计农机化研究 , 2012 , 第10期0.75%冯晓辉IT电网中西门子变频器显示故障浅析微处理机 , 2013 , 第3期0.74%熊再荣;雷建龙;李汉玲数码管动态显示乱码现象分析液晶与显示 , 2009 , 第5期0.74%祝志威;蔡乐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棚温度采集存储系统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 第4期0.73%刘晓红;盛魏巍基于ARM和nRF2401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电信交换 , 2008 , 第3期0.72%田芳明;杨丽茹;金松海;曹猛基于PIC单片机的分布式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 , 第1期0.68%袁先念;边晓明家庭恒温保湿芽菜机电子制作 , 2012 , 第2期0.63%杜海艳;张永德;姜金刚基于单片机的主从式声音导引系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2010 , 第6期0.59%王旭刚;胡珊逢;潘日敏基于nRF2401的无线USB串口转换模块电子器件 , 2009 , 第4期0.58%沈永明4×0系列卫星接收机MCU电路的控制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2006, 第9期0.57%陈博炜基于单片机的转速测量系统设计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 第3期0.57%其他网络文档景军;牛英勃;景桂芳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人体脉搏采集分析系统微处理机 , 2009 , 第6期0.57%王峰;王健;郭忠文基于uCOS-Ⅱ的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的设计计算机科学 , 2010 , 第6期0.56%何循来高性能八位单片机AT89C51半导体技术 , 1997 , 第4期0.55%王华斌;孟立凡;孟凡勇;郝亮基于ADuC841的无线应变测试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电子测试 , 2009 , 第8期0.54%王延伟;芦汉生CCD测量系统的无线数据传输接口的设计光学技术 , 2005 , 第5期0.52%邓敏;李林;何兴;陈林飞;王康;姜春波;王永建干涉条纹计数电路设计及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2 , 第8期0.52%韩镄;李宏伟;诸荩锋设计一款HI-FI音响电源电子制作 , 2013 , 第3期0.51%江安琪;李天骄;孙铁刚;李公羽亮度可调的LED点阵书写显示屏的设计与制作电子设计工程 , 2013 , 第15期0.5%吴海文;钱碧波LNG加气机流量波动对重复性影响的研究计量与测试技术 , 2014 , 第7期0.5%杨馥源对婴儿培养箱校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计量与测试技术 , 2014 , 第7期0.5%田芳明;李腾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 , 第4期0.49%。

大雅相似度分析软件使用说明——个人单篇检测

大雅相似度分析软件使用说明——个人单篇检测

大雅相似度分析软件使用说明——个人单篇检测1、网址:2、首先通过首页“个人用户”按钮进入个人检测页面3、点击“登陆”弹出用户登陆界面,用户名为“sjdjj_学号”,初始密码为“jd_学号”。

例如,你的学号是HY,那么用户名就是sjdjj_HY,密码就是jd_HY。

注:请尽快修改账号中的邮箱,以便之后忘记密码方便找回。

4、进入系统后,请尽快修改密码,以免用户名被盗用,通过点击“大雅全部全文对比库”开始比对论文的相似度,点击左边“历史记录”可以查看之前检测的记录,点击账号信息绑定邮箱,以便之后忘记密码方便找回。

你可以在这里直接上传原文文档进行检测,也可以点击“文字粘贴”直接粘贴待检测内容。

5、点击“查看”会弹出提示“本次可使用您所在单位提供的免费权限,查看、下载详细对比报告,是否使用?”如果确定使用点击“使用”。

每个帐号一天最多免费检测3次,每个帐号共有5次免费检测的权限,点击确定即可以看到文章的相似度检测结果。

如果超过5次需按要求付费,是否继续查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来定。

6、检测报告中,一些统计数据与学院论文审查要求的对应关系(这里看到的检测结果不包括你引用学院以前的毕业论文,最终定稿相似度检测的文献库包含大雅文献库以及学院以前的毕业论文):a)毕业论文正文要求的字数:正文字数b)正文中累计文献引用比例(含中、英文):文献相似度c)正文中单篇文献引用字数(含中、英文):点击典型相似文献,详细情况见第7点。

点击下载报告查看相关相似度详细报告7、点击典型相似文献后,弹出以下界面,图中显示相似图书列表,最上面即为图书相似度最高的图书,点击题名就可以看到重复字符数,该字符数就是单篇引用最多的图书字符数。

依此类推,分别可以查看相似报纸、相似期刊论文和其他网络文档的相似度检测结果。

这4类中单篇引用最多的就是论文正文单篇引用字符数例如:一篇论文4类相似度检查出来的重复字符数分别如下,那么这篇论文正文单篇引用字符数为:3900●相似图书:489●相似报纸:567●相似期刊论文:758●其他网络文档:3900。

大雅相似度分析

大雅相似度分析

大雅相似度分析
大雅是通过相似度分析的检测系统,相似文献主要有期刊、论文等类型,通过检测文档与文献进行对比,得出检测HTML报告和PDF报告,大雅检测系统可以自动排除参考文献、引文等内容,大雅支持单篇检测和批量检测,会与高校合作使用。

大雅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初稿时使用大雅检测可以对论文进行修改,但不能完全依赖于大雅,对于定稿查重,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更有权威性,准确率更高的知网检测软件。

知网的检测系统对论文更具针对性,检测更为精准,目前在高校使用率90%以上。

大雅公司简介:
北京大雅因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的企业。

大雅公司致力于图书馆、情报、教育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服务。

发展能力强劲,成立以来,连续推出面向图书馆服务的、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平台”项目性产品,面向毕业生、科研人员的“大雅相似度分析”即论文检测系统,均已获得了众多用户的好评。

公司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团队人员实践经验丰富,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

针对用户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公司会定制适合的、完善的专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大雅相似度分析

大雅相似度分析

大雅相似度分析大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古典文学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大雅的特点是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这使得大雅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在现代社会,大雅仍然被广泛地研究和传承,而大雅相似度分析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雅相似度分析是指对大雅诗歌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大雅诗歌的特点和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大雅诗歌的艺术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大雅相似度分析进行深入探讨,探寻大雅诗歌的魅力所在。

首先,大雅相似度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大雅诗歌,而大雅诗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谨的结构。

大雅诗歌通常采用五言或七言古诗的形式,每首诗都有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这使得大雅诗歌具有非常规整的结构。

二是优美的语言。

大雅诗歌的语言优美、华丽,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是深刻的意境。

大雅诗歌通常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进行大雅相似度分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格律和韵律的比较。

大雅诗歌的格律和韵律是其最基本的特征,通过比较不同大雅诗歌的格律和韵律,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二是主题和意境的比较。

大雅诗歌的主题和意境通常都是与自然和人生相关的,通过比较不同大雅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三是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的比较。

大雅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是其语言优美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不同大雅诗歌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雅诗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首先,大雅诗歌之间的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具有严谨的格律和韵律要求,都表现出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

这些相似性使得大雅诗歌具有一种共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使得大雅诗歌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大雅检测详细报告

大雅检测详细报告

大雅相似度分析检测日期: 2014年12月27日送检文档标题: 闽南师范大学_校园二手信息平台_毕业论文修改作者:字数: 13835一、总体结论过滤参考文献后的相似度:9.95% 过滤参考文献后的重复字数:827二、相似片段分布三、典型相似文献相似图书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04 1.19%北京市: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9.07 1.19%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1.19%北京市: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1.19%北京市: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09.100.98%相似期刊刘婕 张琳 温才燚 2.0+SQL Server动态网站开发从基础到实践北京市: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70.83%潘凯华PHP项目案例分析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2.010.77%王小宁 张广彬 尚新生JSP课程设计案例精编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1.090.77%刘志 佟晓 许银龙网站策划师成长之路 网站策划与设计实战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1.060.77%李珍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0.110.75%王勋数据库系统原理杭州市: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0.110.75%李跃贞电子商务概论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0.060.75%赵国栋大学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030.75%张峋 杨三成关键技术 JSP与JDBC应用详解北京市: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10.100.75%伍之昂 汤楠 庄毅Linux服务器架设与管理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80.75%胡明计算机学科概论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1.070.75%怡丹科技工作室电脑综合应用实用技法大全1200例北京市: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2009.110.75%孔昊Java Web设计实用教程 基于Eclipse环境的应用开发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040.75%前沿文化电脑安全与黑客攻防从新手到高手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2012.050.75%赵呈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武汉市: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0.58%张剑平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市:中国铁道出版社 , 19970.58%张剑平管理信息系统及教育应用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2008.110.58%张剑平地理信息系统与MapInfo应用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19990.58%倪金生导航定位技术理论与实践北京市: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7.100.58%林天峰Linux服务器架设指南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0.010.54%《网络工程应用职业技术培训教程》编写组专业与技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0.45%密君英21世纪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规划教材 2005中文版 经典实例教程北京市: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8.080.45%刘书伦 孙建国 冯高峰 徐海霞计算机系列 Java程序设计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010.45%李立功 丛书编委会SQL Server 2005实例教程北京市: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80.44%张勤开源IT系统及应用架构宝典 系统、工具、案例北京市: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0.060.44%王继刚揭秘Web应用程序攻击技术北京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050.44%高敬阳 朱群雄大学计算机基础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1.060.44%1.05%0.77%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 第8期0.75%品牌与标准化 , 2012 , 第2期0.75%数字技术与应用 , 2012 , 第7期0.54%科协论坛(下半月) , 2012 , 第5期0.54%其他网络文档张媛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技信息 , 2012 , 第18期0.25%叶浩波基于Struts和Hibernate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科技信息 , 2012 , 第18期0.25%0.75%0.75%0.75%0.75%0.75%0.75%四、典型相似内容对比mysql教程PPT0.75%任宏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0.58%童吉基于Agent及软构件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0.58%司玉萍辽电大连培训中心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0.58%庞古乾GIS在雷电业务系统中的应用0.54%mysql 0.54%参考手册0.54%符丽姹基于P2P的流媒体系统研究与实现0.47%龚卫雄基于组件的动物检免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0.45%当前位置: 36.11% 重复字数: 28 本段(页)重复比例: 48.24%由于其社区版的性能卓越,搭配php和apache可组成良好的开发环境。

学术期刊编辑应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策略

学术期刊编辑应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策略

学术期刊编辑应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策略袁源【摘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期刊编辑的审稿流程提供了便利,但却不能成为判定抄袭与否的惟一标准.在编辑工作中,应对多种检测系统综合运用,对漏检和误检引起足够的重视,酌情处理特殊类型文稿,设身处地为作者着想,帮助他们远离学术不端的泥淖.【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作者】袁源【作者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职业教育论坛》编辑部,广东广州5114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5.2学术不端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一种顽疾,具体到与学术期刊有关的学术不端问题,其内涵和外延还包括了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术造假,关系到学术伦理与学术道德的建设.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最明显和最频繁的学术不端来自于稿件的抄袭、剽窃、篡改伪造数据、对于他人或本人的低水平重复以及一稿多投等.这样的内容一旦发表,不仅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更会给学术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肆意践踏纳税人的贡献,侵蚀公共利益.与此同时,低质量的文章一旦发表必然会挤占那些高水平成果发表的空间,滞后其问世的时间,对于诚实做科研的人来讲,也无疑是一种伤害.如果不在实践中加大对学术不端论文的甄别,那么慧眼辨识真正有价值的精品便无从谈起.2008年起,中国知网逐步开发了一系列的科研诚信管理系统,AMLC(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SMLC(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成为了学术期刊快速排查抄袭、剽窃、篡改、一稿多投等不端行为的利器.然而,虽然中国知网的检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给编辑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其系统自身显现出的不完善性也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调研,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部排查重合稿件的做法往往较为简单:常规做法是由编辑部设定一个阀值,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中超过阀值的自然来稿一律作退稿处理.由于不少刊物来稿量较大,编辑工作繁重,很多被录用的文章仅是收稿时被检测过一次.多数编辑既没有时间深究重合比中哪些内容被标红,究竟有没有误差,也不会考虑从收稿到发表的时间段文章重合比有没有变化,以及修改稿是否可能比原稿的重合率更高.因此,仅依靠单一的查重系统,用一次检测结果为稿件“定终身”的做法似乎有失公允.如何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如何采用多种方法合理判定抄袭与否,如何更加慎重地对多种情况进行分析,考验着大数据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笔者试从编辑的日常工作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检测系统.由于中国知网给绝大多数有合作关系的公开出版刊物分配了学术不端检索账号,而这些期刊社、编辑部基本都会使用该系统.但是,中国知网的系统虽然一直在升级和完善中,其检索依据的主要的资源库还是基于知网数据库本身.对于网络文献,近年来其检索范围有所扩大,尤其是对于百度网相关信息的搜索有所增强,然而对于海量的网络文献的检索范围仍是相当有限.而对一些未录入知网的文献,例如各类图书、会议论文,或是已公开发表暂未录入知网资源库的、或仅录入其他数据库的文献基本是无法实现搜索的.这就需要编辑配合其他查重检测系统进行多方比对. 目前来讲,学术期刊编辑部尝试使用,推广得较好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还有另外三种.第一种是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万方公司这个系统推出的时间与中国知网相近,不少编辑部已经长期使用.如玛格泰克公司的稿件远程处理系统与万方公司进行合作,只要采用该系统的期刊在自然收稿的过程中,不需手动上传,可实现稿件自动传至万方的系统的查重.该系统也与知网一样有相似片段的对比,还提供“相似论文作者”和“典型相似论文”列表.在这些列表中,有些与被检文献几乎没有文字上的重合,只是研究方向相似,题目相近,这个功能有助于编辑对于该领域研究是否具有原创性产生初步的认识.但是,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比例一般低于知网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因此仅能作为辅助的参考.第二种是维普论文检测平台.这个平台的推出略迟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检测原理与前两者大同小异,也是基于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检测系统相似的是,维普和万方系统对英文文献的检测能力略逊于知网系统.第四种是超星公司推出的大雅相似度分析系统,虽然推出的时间不长,但是对前三种期刊数据检测系统却是有力的补充.因为超星公司一直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的开发,而其数据库中约280万种电子书.应该说,四种平台各有长短,数据库各有特色.对于可疑文献,编辑人员应当至少使用其中的2~3种系统进行综合比对,才能更好地对文章的重合情况有所掌握.此外,针对国内查重系统目前对于外文文献查重效果普遍不理想的情况,还可以配合Turnitin,CrossCheck,PlagiarismFinder等系统进一步进行重合率检索.每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都有自己的缺陷.此处主要以中国知网的AMLC和SMLC系统为例谈谈如何发现和避免这些问题.对于漏检,其中一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拟用稿的重合比例远远高于当初收稿初审时的比例.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数据库不断丰富,最新的研究成果成文,且网络传播有一定的迟滞性.因而,在正式出版前,对拟用稿再次进行查重,把握时间节点,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漏检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以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为例,有些语句的语序、文字稍作调整,重合率便可能有所变化,且该系统对于图表、公式、符号等远不如对文字敏感.因而,如果遇到可疑的稿件,不仅仅应求助于检测平台,或者仅仅以检测报告的比例为惟一依据,而应当找到检测报告中提示的相似文献,下载后进行初步比较,有必要时还应当在网络上搜索更多与问题相近的参考资料继续比对.例如部分作者很可能将外文文献翻译为中文投稿或是将中文文献翻译为外文发表,这样的情况一般国内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无法识别,需辅助使用其他外文检索系统,并尽量找到外文文献进行分析.至于误检现象,不同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以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为例,PDF格式的文件和WORD格式的文件检测出的比例可能有所差异.有编辑人员尝试将含数学公式较多的文献分别以上述两种格式检测,效果均很不理想[1].同时,该系统由于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辨识不清,有时会将其作为正文部分处理,检测报告时而会出现参考文献的序号以及其中文字大面积标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人员有必要仔细查看“全文对比”报告单,明确稿件中的参考文献是否直接复制粘贴他人参考文献,如果不是,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也有必要在遵循“三审制”的同时,将每一稿的重合比报告保存,供编辑部查阅,并附给下一阶段审稿人作为参考[2],说明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学术期刊编辑在应用检测系统时应明确,除了上述漏检测与误检的情况外,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给出的报告应仅仅是参考,这些系统所显示的是重合比例而非抄袭比例,真正的判定权在自己手上.虽然每种学术刊物对于投稿的重合率都有自己设定的阀值标准,但是仅仅依据系统检测的量化数据为惟一标准显然有失偏颇.那么,就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学科、特殊类型的文章.第一类是综述类、引用法律条文和原著较多的文章所出现的问题.就编辑部的普遍经验来看,文献综述类投稿的重合比往往会较其他类投稿的更高.由于在归纳整理他人研究成果时,直接引用他人文献中的观点、原文的机会较多,这类文章确实存在被各类文献不端检测系统标识出重合率偏高的情况.而法律专业以及政策分析类论文相对来讲也容易被检测系统“标红”.因为很多法律法规、政策、领导人讲话均已被其他人引用在自己的文献中,也见诸各大网络媒体,所以政法类论文有时的检测比例也会略高于其他类型论文.此外,像文学作品分析等一些引用原著较多的文章也容易被检测系统标识出较高的重合率.对于这些重合的文字,编辑应当首先意识到不属于抄袭范围,可以适当对文章重合比的要求放宽5%左右.但是,同时应当明确的是,一旦重合比过高,原创内容太少,还应当酌情做退修等处理.第二类是学位论文的再出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自从中国知网出现了学术文献不端检测系统以来,出版界对于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发表在纸质期刊的做法存有争议.中国知网也曾一度明确表示不支持投稿人的这种做法,甚至将这一类文章列入影响因子年报中的不端文献.因此,越来越多的期刊拒收这类稿件.而后,对于该话题的学术探讨不断持续,不少业内人士研读《著作权法》,并借鉴国外学术期刊界的做法提出了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期刊实务界普遍将这种做法称之为“再发表”,实际上是有误区的.准确的说法应是网络出版后通过纸质载体的再出版.而学位论文由于存在其特殊性,不能仅依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结果决定采用与否[3].近年来,中国知网下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出版授权做出了如下通告:该电子杂志社“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使用为非独家使用,学位论文在CDFD、CMFD出版后,仍可在纸质期刊、报纸、图书等媒体上再次出版发表.”这一通告无疑给传统学术期刊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出版界直接将学位论文再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划等号的观念日趋式微.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对学位论文再出版较为排斥,或完全不知晓中国知网的这个声明.事实上,很多编辑是比较反感学位论文原封不动地拆分为小论文投稿的.对此,我国学术期刊界不少人已达成共识,认为应当适当在投稿版本上做一定比例的修改和创新,而具体的新增比例可由编辑部自行决定.第三类是一些常用表述和常用方法的重合引发的问题.在某些学科中,常识性的表述、研究路径、经典理论、常用的方法,尤其是一些统计学方法、一般性资料的比较会频繁地出现在不同投稿人的论文中.而中国知网及其他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一般会将这些文字判定为重合.具体到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中,就不可简单粗暴地仅仅只看重合率便将有见地的文章拒之门外.有必要时,可以将具有普适性的、权威性的某些判定为雷同的文字去除再次检测[4].与此同时,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全局观,从全文的总体学术水平去判断文章的原创性究竟有几何,找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创新点,是否可能构成侵权,一定要仔细分辨[5].在不少既有研究中,学术期刊的从业人员对于投稿人的学术不端行为均立场鲜明,并希望采用各种手段遏制、惩戒这类行为.但是作为编辑,如永远扮演与投稿人对立的角色,无助于这类问题的解决.相反,在现实工作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编辑长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状态,势必又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学术期刊编辑还一直持有一旦发生任何纠纷与学术不端问题的投诉,作者全权“文责自负”,那么也就意味着自身的责任意识将永远淡薄.在此,我们更加提倡在编辑工作中引入心理学中“共情”的理念,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想法,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行为.学术期刊编辑如要与作者“共情”,首先应了解的是,投稿人虽然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是其中不少人实际并未接触过正规的学术规范培训,他们忙于职称评审,课题申报与结题,其中不少人还承担着繁重的课时量.而水涨船高的科研要求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学习提高,只注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对投稿抱有侥幸心理.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明白个人高比例自我重复为何会被退稿;一些人以为只要标注了引文出处,无论引文占多少比例都不应该被退稿;还有一些人甚至为了防止被退稿提前违规做文献检测,却不知道这可能成为被期刊怀疑为一稿多投的依据.基于“共情”的理念,学术期刊编辑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作者进行宣传教育,认真沟通.而非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警示.宣传教育可以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形式除了可在线投审稿系统和期刊网站放置一些有关学术不端问题的声明外,还可以如在网站上与作者互动,在线解答他们相关的疑问,设置一些期刊学术不端相关内容的常识介绍板块.例如何种情况构成自我抄袭,何种情况下不构成自我抄袭等等.宣传教育的线下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例如与作者正面沟通,直接打电话而非通过邮件询问文章的具体情况.对于那些立意新颖、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的文章,如果重合比例稍高能够争取修改后发表的话,在沟通时既不应武断和生硬地将这些文字定性为“抄袭”,也不应直接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的详细报告发给作者,而是应告知作者总体重合比例,大致哪些部分重合文字较多[6].此外,条件允许的话,期刊社或者编辑部的人员也可以走出办公室,走向课堂,面对主要作者和潜在作者群体开展一些培训、宣讲会等活动,揭开他们心中对于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神秘的面纱”,切实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同时也可对自己的刊物起到正面宣传,树立品牌的作用.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体现的重要载体,而期刊编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学术不端检索系统这一在初审环节作用很大的工具,如果能更好地认识其优点与缺陷,掌握好其特性,真正灵活运用,是对作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发挥编辑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应用好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是学术期刊解决学术不端若干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将这个环节处理好,刊物的质量和品牌才能真正树立,才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文献】[1]史成娣.论“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以“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24(4):82-84.[2]谢文亮,李俊吉,张宜军.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误检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126-1129.[3]余筱瑶.学位论文再出版与学术不端行为探析——基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视角[J].出版广角,2015(1):92-94.[4]江霞,方玉桂,陈伶俐,等.医学科技期刊应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判断抄袭时应慎重对待的几种情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71-472.[5]谭华,崔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建议[J].编辑学报,2010,22(2):153-155. [6]柯文辉,林海青,张梅,等.从责任编辑视角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使用[J].编辑学报,2013,25(3):276-278.。

【精品文档】大雅论文检测系统-范文模板 (8页)

【精品文档】大雅论文检测系统-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大雅论文检测系统篇一:大雅相似度分析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大雅相似度分析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论文的格式方面,请不要上传有格式转换的文档,如PDF转word等等,以免造成系统无法识别,上传失败。

2.文献的命名,可以以“标题_作者_学号_院系”的格式,通常学号就能看出是哪个院系的,所以院系可以改为导师。

下划线的输入方法:英文输入法下“shift”加“减号”。

例:管理员登录在单位ip内访问大雅相似度分析,选择“机构批量论文检测”进入登陆页面。

选择“管理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

注:学院老师使用时,在点击“机构批量论文检测”进入登录页面后,选择“子帐号”进行登陆。

上传检测文献使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后,进入检测上传页面。

管理员可以选择“单篇检测”或“批量检测”进行使用。

单篇检测点击“单篇检测”进入单篇检测页面。

可以选择检测范围,只勾选“大雅全文库”检测是在大雅所有的全文库中进行比对;若选择“仅与图书全文进行对比”检测是只与大雅的图书全文库进行比对。

在最后的检测报告中可显示出本次检测的检测范围单篇检测可以直接选择文件上传,也可将论文内容复制在粘贴内容框内上传,选择“开始检测”。

批量检测点击“批量检测”进入批量检测页面。

点击“选择文件”按钮,打开检测文献存放的目录夹,可以一次选择多个文件,选择完后点击“上传”按钮。

注:上传的文献建议使用这几种格式命名“标题_作者_学号”、“标题_作者”(不使用下划线分隔则文件名判断为标题)。

上传完成后进入历史记录页面中,可以按批次或文章查看上传的论文检测记录。

选择“按批次查看”,点击任务名称,查看到该任务中的全部文检测文献及其检测结果,在这里可以进行批量下载检测报告、批量检测结果列表导出等多种操作。

点击任务名“工商管理系10382班”进入下面这个页面篇二:商学院关于开展201X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前相似度检测工作的通知商学院关于开展201X届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前相似度检测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学位[201X]9号)文件精神,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培养本科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防范和杜绝弄虚作假、抄袭与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使用“大雅论文相似度检测系统”对201X届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答辩前免费检测,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测范围拟参加论文答辩的201X届本科毕业生(包括201X届会计学双学位)所撰写的毕业论文。

从人的一致性角度分析中外文学作品的相似之处

从人的一致性角度分析中外文学作品的相似之处

从人的一致性角度分析中外文学作品的相似之处本文首先对于中西两种相似的观点“文如其人”以及“风格即人”做了比较与阐述,从中得出其不足之处以及“文人相悖”的优点。

通过这一系列的说明,再对现代的市场化社会中为何更需要“文人相悖”做出了相应解释。

这样,从中可以得出“文人相悖”对其的重要作用关于文学作品与其作者之间的关系,向来都是文论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尽管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我国以“文如其人”为主,西方即主张“风格即人”。

这两种观点虽不可妄自比附与等同,但基本都把作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简化:品德和文学水平,个性与风格,息息相关而万变不离其宗。

即使有个别的所谓“潘岳现象”者,仅做特例而附后。

笔者在这里首先对中西两种观点作一如是观,而后慢慢把内中的很多未及探讨之处姑且牢骚一番,以博抛砖引玉矣。

“文如其人”是我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传统命题,我国最早的把“人”和“辞”相联系的文字,出现在《周易系辞下传》,后来多加发展,直到苏轼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最早提出“文如其人”这一命题,便议论研究无数,到当今都被广泛认可,各家自有说法。

总的来说,一是指: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与作者人格修养的一致性,一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与作者性格气质的相符性。

(文人相悖论探因),再简单点就是观其文而知其人,即人物品行可从文章中反映出来,由文品可知人品。

(风格即人和文如其人辩)这样一个有着传统的观点,至今仍在左右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体系,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发挥出了另外的意味,至于现在,亦还有很多人把它当做文论的规则,对新时期的变化认识不足,这样的话,“文如其人”又有什么必要的意义呢?那么,既然中国的观点“文如其人”似乎有一个适用限度,但又有人说作家的风格再丰富有一致性,那么像西方的布封那样说“风格即人”,总是可以的吧。

“风格即人”指出了作品的风格不可以与作者本身的创作个性、个体精神相分离来理解,也就是说两者是彼此不可分的、互为依存的。

(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辨析)这样一来,是说作家的个性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即使是现实和创作中间有所偏离,甚至相悖,归根到底也是脱离不了他自身的局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雅相似度分析
个人用户帐号使用说明
目录
1. 个人登录 (3)
2.上传检测文献 (3)
2.1单篇检测 (3)
3.查看上传文献的总体相似度分析情况 (6)
3.1过滤参考文献 (7)
3.2过滤文献 (8)
3.3过滤发表年 (8)
3.4过滤自引 (9)
3.5报告下载 (9)
3.6量化表格 (11)
3.7位置分布条 (11)
3.8相似段落 (11)
3.9典型相似文献 (12)
1. 个人登录
访问大雅相似度分析,选择“个人用户”进入个人用户检测页面。

2.上传检测文献
2.1单篇检测
在检测页面可对文章的检测范围进行选择。

只选择“大雅全文库”为检测的范围是在大雅所有的全文库中进行比对;若选择“仅与图书全文进行对比”为检测的范围是在与图书进行比对。

系统提供两种上传方式,可以直接选择文件上传,也可将论文内容复制在粘贴内容框内上传,选择“上传”。

检测完成后自动进入检测记录界面,在这里可以看到送检文献的检测状态,未登录用户点击“查看报告”系统提示需要登录(没有个人账号的可以进行免费注册),已登录用户点击“查看”支付费用后查看报告页面。

个人用户注册:
点击登录框中的“立即注册”链接,按要求填写注册信息,完成后点击注册,并进入邮箱验证,即可注册成功。

3.查看上传文献的总体相似度分析情况通过“查看”进入到上传文献的网页报告页面。

3.1过滤参考文献
勾选参考文献过滤,系统自动将上传文献参考文献部分,按标准格式列明的参考文献进行过滤,消除参考文献对相似度的影响。

3.2过滤文献
勾选过滤文献,填写需要过滤的文献题名,只要这篇文章被大雅收录,就可以过滤所填写的文献也可过滤文献本身。

3.3过滤发表年
选择一个时间范围内的参考年限,待检文献只与所选时间及之前的文献进行对比检测。

3.4过滤自引
填写需要过滤的作者姓名,则该作者的文章都将从检测范围内过滤掉,不参与与送检论文的对比。

3.5报告下载
相似度分析系统,通过对上传文献的详细分析后自动生成检测报告,用户可下载PDF
报告和HTML报告进行查看和打印。

(PDF报告和HTML报告都提供相似度检测专用印章。

)PDF报告:不仅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基本信息、相似情况分布条、典型相似文献列表,同时也展现了全文段落,体现相似处;
(PDF报告)
HTML报告:在“全文对比”中,用户可点击全文中的每个相似段落,查看具体相似情况。

(HTML报告)
在“综合评估”中,用户可查看到送检文章的基本信息和检测总体结论,论文基本信息
包括文档名称、提交时间、正文字符数、检测范围等论文信息,检测结论总体包括文献相似度、重复字数、去除参考文献相似度、去除本人已发表论文相似度、单篇最大相似度等检测数据。

在“相似片段”中,用户可查看到每个相似段落在全文中的分布情况,每段的重复比例和重复字符数。

3.6量化表格
在量化表格中,通过数字揭示上传文献的总体相似度、相似字数,及相似处的密集程度分布和分布位置。

3.7位置分布条
通过分布条直观反映相似的段落或语句在全文中的分布情况,红色代表相似处,蓝色代表当前查看的相似处在文中的位置。

可以通过用鼠标点击红色位置,跳转到相似段落,查看其详细对比情况。

3.8相似段落
相似部分的具体对比在左侧显示上传文献内容,右侧显示相似文献内容。

上传文献可能与多个相似段落有重合之处,右侧依次列出,可分别展开查看。

左侧标红文字是与右侧当前展开的段落对应的重复文字,标蓝文字是与当前段落不重复,但与未展开段落重复的文字。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上下键“↑↓”翻页。

3.9典型相似文献
点击分布条右下方的“典型相似文献”可以按文献类型查看所有的相似文献列表。

点击题名的链接即可进入该文献与上传文献的详细相似度分析结果页面,查看这两文献的相似度对比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