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笔记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笔记(省考)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笔记位置规律位置类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同平移1.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绕圈(顺时针、逆时针)2.步数:恒定、递增(等差)旋转、翻转1.旋转(1)方向:顺时针、逆时针(2)常见角度:45°、90°、180°2.翻转(1)左右翻转:图形沿竖轴对称(2)上下翻转:图形沿横轴对称样式规律样式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似(元素重复出现、线条重复出现)遍历:缺啥补啥遍历图形特征:相同元素重复出现(九宫格和两组图中居多)加减同异加减同异图形特征:相同线条重复出现1.相加、相减2.求异:不同线条被保留3.求同:相同线条被保留“黑白”运算1.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不同区域“黑白”颜色不同,且黑块数量不成规律2.方法:形同位置运算注意区分:黑块数量相同,优先位置平移;黑块数量不同,优先黑白运算。
属性规律属性类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对称性1.轴对称:五角星2.中心对称:N Z S 平行四边形,有垂直的轴线考法1:区分轴对称、中心对称考法2.细化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曲直性1.全曲线2.全直线3.曲线+直线分组分类题优先考虑两组都有各自共同的规律,不优先考虑一组有规律一组没有规律。
开闭性开闭性特征:完整的图形留了小开口,可以考虑开闭性1.全封闭2.全开放数量规律数量类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数量规律明显考点:点、线、角、面、素点数量(线与线的交点、曲线与线的切点)数点图形特征:(1)线条交叉明显(大树杈)(2)乱糟糟一团线交点(3)相切较多(4)多边形中加线条点的细化考法:曲直交点。
出现数点特征图,但整体数点无规律,且存在曲直相交,考虑点的细化,数曲直交点。
线数量(线条数)直线数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数直线只要不拐弯,就算一条曲线数特征图: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线的特殊考点:笔画问题笔画数常见特征图:五角星;日、田及其变形;圆相交/相切一笔画:图形由一笔画成,线条不能重复来回画可以一笔画的同时满足:线条之间连通;奇点数=0或2多笔画=奇点数/2(奇点数一定是偶数个)角数量a.直线与直线相交的角;b.小于180度的角;c.角不重复数数角特征图:(1)扇形(2)折线较多(3)改造图:构图不完整,留小缺口面数量数面的图形特征:(1)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2)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白区域1.每个面的形状2.最大(最小)面的形状面就是封闭空间;面是白的,不能数黑色的区域素数量素数量图形特征:出现多个独立小图形1.元素种类2.元素个数3.部分数(线条与线条连在一起叫一分部)部分数的图形特征:生活化图形、黑色粗线条图形生活化、粗线条图形常见考法:1.部分数;2.面(黑线条内部留白较多);3.属性(对称、开闭)空间重构相对面:相对面不可能同时出现,一组相对面同时出现的时候,排除展开图中如何判断相对面1.同行或者同列相隔一个面2.Z字形两端(紧邻Z字中线的面)相邻面相邻面方法1:看相对位置(图形指向明显),注折叠前后相邻关系保持不变相邻面方法2:画边法。
阿里木江超详细笔记|24 判断推理一一逻辑论证知识点

1 阿里木江 24 判断推理一一逻辑论证知识点
基础知识
前提(论据)→论证过程→结论
论点:作者所论述的问题提出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结论)一定有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判断(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时有时无
论证过程:作者脑子里的想法(不体现)
削弱类
/反驳/削弱上述论断的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什么时候考虑削弱论点:①只有结论:Y
②前提和结论话题一致:Y →Y
直接削弱 反例削弱
注意事项:话题要一致、主体要一致、表述要明确、直接>间接
什么时候用拆桥:①前提与结论话题不一致:X →Y
②提问方式包含“削弱上述论断”,优先考虑
前提:A ——B
结论:A 一一——C
拆桥目的:斩断B ——C
选项预设话语:①通过B 是得不到C 的
②B 和C 没有必然联系
③就算有B ,也不能得到C
④B 不是衡量C 的标准
⑤B 不是衡量C 的唯一标准
什么时候考虑削弱论据:
①找不到削弱论点、拆桥的时候
②题干论点是给出“建议”时,可以考虑。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一、逻辑推理基本概念。
1. 命题。
-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今天是晴天”就是一个命题。
- 简单命题: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命题的命题。
像“小明是学生”。
-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
如“小明是学生并且小红是老师”,其中“并且”就是逻辑联结词。
2. 逻辑联结词。
- 且(∧):表示两个命题同时成立。
例如,命题p:小明是男生,命题q:小明是学生,那么p∧q表示小明是男生并且是学生。
当p和q都为真时,p∧q才为真。
- 或(∨):表示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
比如命题p:今天是周一,命题q:今天是周二,p∨q表示今天是周一或者是周二。
只要p、q中有一个为真,p∨q就为真。
- 非(¬):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
若命题p:小李是好人,那么¬p:小李不是好人。
p为真时,¬p为假;p为假时,¬p为真。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但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天下雨(A),那么地面湿(B),天下雨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只有年满18周岁(A),才能有选举权(B),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1. 三段论推理。
- 定义: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规则:- 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也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行测-判断推理笔记(上岸必备)

判断推理知识点图形推理⼀、位置规律⼆、样式规律三、属性规律四、特殊规律五、数量规律六、空间重构七、空间类类⽐推理⼀、语义关系⼆、逻辑关系三、语法关系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翻译推理⼆、排列组合三、逻辑论证四、原因解释五、⽇常结论六、真假命题图形推理图形推理的命题形式:⼀组图:(1)顺着看:对图形从左向右依次顺着观察。
(2)跳着看:“图 1、图 3、图 5”和“图 2、图 4、图 6”跳着观察。
两组图:前三幅图是⼀组,来找规律,后三幅图是⼀组,来应⽤规律,即有样学样。
九宫格:观察⽅式:横看、竖看、“⽶”字型看、“O”字型看等。
分组分类:题⼲给出六幅图,要求分成两组,让每⼀组各⾃成规律,如图①②⑤⼀组,图③④⑥⼀组。
每年出题的题量都不同,最多有 5 道题,最少有2-3 道题。
空间类:⼀、位置规律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再观察内部的位置变化。
1、平移(1)⽅向:上下、左右;顺/逆时针;斜对⻆(2)步数:恒定、递增(3)平移的延伸——运动轨迹①位置重合②循环反弹:⾛到头如何继续?循环:从头开始折返:弹回2、旋转(1)⽅向:顺、逆时针(2)常⻅⻆度:45°、90°、180°等3、翻转(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左右变,上下不变(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上下变,左右不变(3)180°旋转:左右变,上下变识别特征:元素组成相似(线条重复出现)1、加减同异(1)技巧:结合选项,找特殊线 (2)运算: ①相加、相减②求异(保留不同)③求同(保留相同)⼆、样式规律2、⿊⽩运算(1)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块数量不同。
(2)⽅法:相同位置运算。
⿊+⽩=⽩⽩+⿊=⽩⽩+⽩=⿊【注意】在确定可能考⿊⽩运算后,从问号处着⼿解题更快,边找边验证。
3、遍历(1)元素数量遍历(2)元素位置遍历三、属性规律识别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1、对称性(1)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折起来后两边⼀致。
图形推理-学习笔记

翻转的方向——左右翻转:竖轴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不变。上下翻转: 横轴对称,上下对调、左右不变。 翻转 翻转的角度——180度旋转:上下左右对调 整体翻转——也整体(6个图)翻转/旋转形成新的图形
1
1.简单叠加,叠加后求同/求异(抓住1-2条线突破);
叠加
2.位置变化(旋转/翻转)+求同/求异;行和列分别用不同的叠加规律。 ⚠要注意辨析:谁叠在谁的上面、谁被覆盖;区分部分叠加VS完全叠加、
优先考虑——切不出来的图形,用排除法。 六面体:六面体只能切出锐角三角形,切不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截面 圆柱:圆柱斜切得到弧线,不可能切出梯形。 图 ⚠️注意:空心没有实线;不同角度的截面无法共存,即刀不能拐弯切(eg. 不能外部横切矩形、同时内部斜切椭圆);刀切过圆柱的弧面得到的是曲 线;关注切面的角(直角/锐角);辨析实心和空心的颜色。
2
数量 规律
交点特征——有出头色彩,如十字形、T字型、L字型 曲直交点特征——图形均为类圆曲线,圆和弧线多且曲直相交 切点特征——类圆曲线+点连接 圆内交点——每幅图都仅有一个圆,线条贯穿圆内外 点 其他考点——曲曲/直直交点数(和/差),内外交点(图形均有外框,内 外分开看:内部交点、外部交点、内外交点的和/差),黑点/白点连接形 成的部分数,线条经过或覆盖的点的数量,点在四个角的位置移动,相连 黑圆圈的数量变化(eg.各行分别有1、2、3个黑圆相连)
3
属性 规律
对称的考点主要有:对称方式,对称轴数量/方向,对称轴两侧空间的形 状,对称轴经过的点/线/面的数量。 1.轴对称——提示点:等腰三角形/梯形、箭头及其变形、五角星、一边一 个相同元素(如Y)。 具体考点——对称轴的方向/数量,对称轴与图形中某点/某线的关系(对 称轴经过交点/直线/与线重合),对称轴的自身的角度,对称轴旋转的角 度,字母和汉字要注意书写笔画长短/大小是否严格符合对称性,对称轴是 对称 否经过所有面,最大/最小面的对称性,两个对称图形要考虑对称轴之间的 关系。 2.中心对称——旋转180度后完全重合;两个相同图形反着放。提示点:平 行四边形,S、N、Z字型,风车及其变形。 3.轴+中心对称——存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4.整体对称:图形米字型整体对称,五个图以第三个图为轴成轴对称,白块 /黑块的整体对称性,对称轴的数量对称(如对称轴数量分别为 4/1/2/2/1/4)。
江苏省考判断推理笔记

判断推理:图形、类比、定义、逻辑图形推理一高频考点一:面的常规考法:1.特征图:(1)图形被分割、封闭空间明显。
(2)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注意】1.面数量喜欢考查复合考法,因为在点、线、角、面、素中,单纯数面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考查细化,就很有可能考查复合考法。
2.需要注意圆,可以考的内容很多:(1)属性规律:出现圆,可以考查曲直性。
(2)数量规律:①面:圆本身是封闭区域。
②线:曲线数。
③点:曲直交点考查较多,或者把圆当作外框,考查内外交点;若切点较多,可以考虑数切点。
④笔画:圆相交/相切。
(3)以上规律只是思考方向,遇到圆,要看圆是怎么出现的,遇到圆都是外框,则看内外;遇到圆作为相交/相切出现,考虑笔画数。
【注意】面的细化考法:图形出现明显的数面特征,但数面无唯一答案,考虑面的细化。
1.所有面:所有面都是几边形,如所有面都是三角形或四边形。
2.部分面:相同面的个数。
3.单个面:最大、最小面(形状(三角形考查较多)、属性)。
相同面(三角形)的个数,B 【注意】1.常考:三角形面。
2.如果做题时没有思路,可以从最简单的图形入手。
【注意】“三角形”的考法:1.所有面都是三角形。
2.最大面是三角形。
3.三角形的面的个数。
中心对称,A【注意】1.做题思维:题干有比较大的面,可以优先盯住最大面看,若选不出答案,可以结合外框看。
2.若考查数面,且分割区域较多,往往会考查细化。
3.上题考查最大面是轴对称图形,此外,还可能考查区分最大面是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对称轴的方向/数量、曲直性。
因为面都是封闭的,所以不会考查开闭性。
6个面,最大面曲直性,C当出现明显数面特征图,整体数面无规律,想细化!【注意】面:注意细化考法,出现双胞胎面,优先看相同形状面;若分割区域均匀,看所有面;若面积不均匀,看最大/最小面,优先看本身,本身没有规律可以结合外框。
高频考点二:线数量线的细化考法,出现数线特征,整体无规律或选不出唯一答案1.分内外:外框和内部线条分开数。
判断推理笔记整理

数列推理原则:1.先看是否幂次数列;
2.二看是否多级数列;
3.三看是否递推数列和多重数列。
幂次数列特征:1.出现幂次数;2.与多级数列为周源数列。
3.幂次数列出现单位分数1/n= ,往往是分数数列。
多次数列特征:和、差、积、商四种类型,以和、差常见。
题型特征:数列有五项或六项,增长速度较平缓—适用于和、差。
解题方法:1.直接对相邻两项做差,保持做差方向一致,做差最多做三次。
2.若有明显的倍数关系则做商处理。
递推数列:就是从数列的某一项起,后面的项具有它前面的项,通过一定的规律得到的数列。
主要的地推类型有和、差、积、商、倍、方六种形式及其修正形式。
解题时注意:要从大的数字开始看,并且结合其他选项来看。
递推数列如何看趋势:
当趋势难以判断,可通过圈3的递推方式:研究三个数字找规律。
多重数列分为:1.交叉数列
2.分组数列
多重数列特征:数列长度较长,有些题目中含有两个以上的括号。
交叉数列: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呈现出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分组数列:数列的两两分组(或三三分组)后,在组内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后,在组与组中才在一个规律。
分数数列:
方法:1个原则:分数数列的分子分母一般是递增递减的。
2中题型:分子分母单独成规律;分子分母交叉成规律。
3种方法:约分、通分、反约分。
【判断】逻辑判断-集合推理(讲义 笔记)

【判断】逻辑判断-集合推理(讲义)1.(2014 北京)某公司有些新入职职工拥有博士学位。
该公司所有拥有博士学位的职工都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而该公司所有甲省的职工都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A.有些新入职职工不是甲省的B.所有新入职职工都是甲省的C.有些新入职职工没有被董事长单独接见过D.有些拥有博士学位的职工是甲省的2.(2018 国考)某公司 30 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中有一部分报名参加了公司在周末举办的外语培训班。
该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致同意在本周末开展野外拓展训练。
所有报名参加外语培训班的员工都反对在本周末开展拓展训练。
由此可以推出:A.所有部门经理年龄都在 30 岁以上B.该公司部门经理中有人报名参加了周末的外语培训班C.报名参加周末外语培训班的员工都是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D.有些 30 岁以下的年轻员工不是部门经理3.(2018 北京)有些参加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的学生获得过青年语言学奖。
所有中文专业的三年级硕士生都参加了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
所有中文专业的一年级硕士生都没有参加语言学暑期高级讲习班。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可以推出A.有些获得过青年语言学奖的学生是中文专业的三年级硕士生B.有些中文专业的三年级硕士生获得过青年语言学奖C.有些获得过青年语言学奖的学生不是中文专业的一年级硕士生D.有些中文专业的一年级硕士生获得过青年语言学奖4.(2018 河南选调)行驶超过 60 万千米的汽车都应当报废处理;有些行驶超过60 万千米的汽车存在设计缺陷;在应当报废的汽车中有些不是T 品牌汽车;所有 T 品牌汽车都不存在设计缺陷。
如果以上判断正确,则必定成立的是:A.有些 T 品牌汽车应当报废B.有些 T 品牌汽车不应当报废C.应当报废的汽车都行驶超过 60 万千米D.有些存在设计缺陷的汽车应当报废5.(2015 山东)所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住在校园内;所有住在校园内的学生,都必须参加运动会;有些中国留学生加入了学生会;有些心理专业的学生也加入了学生会;所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运动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推理第一章图形推理一、位置规律1、题型特征:元素组成相同2、平移①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线)绕圈(顺逆时针)②步数:恒定、递增(等差)3、旋转①方向:顺、逆时针②常见角度:45°、90°、180°4、翻转①左右翻转:竖轴对称②上下翻转:横轴对称1、题型特征:元素组成相似2、加减同异(线条重复出现)①相加、相减②求异(去同求异)③求同(去异求同)★复杂图形从选项的一到两条线条入手3、黑白运算①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内部颜色不同②方法:相同位置运算③区分:黑块数量相同,有限平移;黑块数量不同,优先黑白运算1、题型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属性2、对称性①轴对称(对称轴方向和数量)②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后和原图形完全重合)★图形中有互相垂直的对称轴,那么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3、曲直性①全曲线②全直线③曲线+直线4、开闭性①全封闭②全开放1、图形关系(反复出现多个图形连在一起)①相离②相交相交于面;相交于点;相交于边③相切★细化考法:关注相交部分(数量、位置、形状)1、题型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数量规律明显2、点数量①线与线的交点,切点也属于交点②特征图:多边形与几条线相交(外框一致,数点时可只数多出来的交点)③细化考法1:曲直交点(出现数点特征图,但整体数点无规律,且存在曲直相交,考虑点的细化,数曲直交点)④细化考法2:内外交点(出现数点特征图,但整体数点无规律,且存在明显框架图形,考虑点的细化,数内外交点+内外交点相加相减)3、线数量①直线数特征图:②曲线数特征图:③线的特殊考点1:一笔画问题A、线条之间连通B、奇点数为0或者2(发射出奇数条线的点,所有的端点都是奇点,数奇点时要数上端点)④线的特殊考点2:多笔画问题A、笔画数=奇点数÷2(任何图形的奇点数一定为偶数)⑤笔画数常见特征图(五角星、日、田及其变形,圆相切相交,★出现明显端点):4、面数量①什么时候数面A、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B、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的留空白区域(白的是面,黑的不算)②面的细化考点1:面的形状(出现数面特征图,但整体面数无规律,可以细化观察面的形状,相同形状;最大面形状)③面的细化考点2:与属性/数量复合考察5、素数量(多个独立小图形)①考点:元素个数;元素种类(形状、颜色,不考虑大小);部分数(生活化图形、黑色粗线条图形)★生活化图形、黑色粗线条图形考点:属性(对称、开闭);面;部分六、空间重构1、相对面①一组相对面出现两个的选项——排除②展开图中判断相对面A、同行或同列相隔一个面B、Z字型两端(紧邻Z字中线的面)a-d;b-f;c-e2、相邻面①构成直角的两条边折起来是同一条边②方法1:看相对位置(图形指向明显)③方法2:画边法A、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B、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描边C、题干与选项对应面不一致——排除第二章类比推理一、语义关系1、近义关系与反义关系①近义关系:理想:梦想锲而不舍:坚持不懈②反义关系勇敢:懦弱言而有信:言而无信2、比喻义与象征义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外的事物,或者词语本身的含义同时是另外一种事物的象征(月亮:玉盘松鹤:长寿)1、全同关系两个表达含义完全相同的词语(浪漫:罗曼蒂克老鼠:耗子)2、并列关系①矛盾关系:对立的两种情况,无第三种情况存在,二者为非此即彼的关系(生:死)②反对关系: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的情况,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苹果:香蕉)★并列要求二者在同一层面才能并列,不存在香蕉和红色这样的并列3、包容关系①种属关系:A是B的一种(苹果:水果)②组成关系:A是B的组成部分(轮胎:汽车)★能用“是”造句的是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①题干特征: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类事物(女人:公务员)②判定技巧:造句子,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5、对应关系一定范围事件包含的各词语要素之间构成的相互对应,包括物品、职业、地点、原因、结果、方式、行为、工具、功能等多种对应。
常见的对应关系:①配套使用:牙膏和牙刷②物品和原材料、制作工艺:家具和木材③物品与功能:汽车和运输④属性关系:盐与咸⑤因果关系:下雨和地湿1、主谓关系2、动宾关系3、主宾关系★造句原则:能不加字就不加字,能少加字就少加字,加字尽量加一样的★常考的二级辨析:(优先一级关系)①语义关系——感情色彩(贬义、褒义、中性)②工艺对应——物理/化学变化③功能对应——主要/次要关系④属性关系——必然/或然属性一、解题思维1、看提问: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定义等2、看题干: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3、看选项:当纠结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二、快速识别有效信息1、关键词——主体、客体①主体:行为、活动的发出者②客体:行为、活动的作用对象③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④不是每个题都有主体和客体,但是出现了要重点看2、句式①方式:通过/利用…②目的:以/达到…③原因:因为/由于…④结果:导致/从而…⑤条件:当…时/在…位置3、句号与补充说明①优先看到概念所在的那句话的句号②注意阅读补充说明(即、也就是说、包括)4、原理效应类①故事+总结:优先看定义的总结②故事:提炼总结5、多定义①问那个定义优先看哪个定义②在两个选项中纠结时,在与其他定义做对比三、小技巧——同构选项排除法1、同构选项——意思相似、结构相似的选项2、解题思维——同构选项出现,直接排除一、日常结论1、题目特征题干:类言语、无逻辑关键词问题: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2、解题思路①不选:A、逻辑错误(注意如果选项和题干讲的差不多,很可能会有坑)B、无中生有C、偷换概念②慎选:A、比较关系:比…,越来越…,更…(题中无比较,选项则无比较)B、绝对词:一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C、程度:最/极大/很…D、范围的扩大③优选:可能性的词汇:可能、有的、有些…★警惕:更!最!越!首!极!★根据题干长度,选择是否选项带入来做★警惕偷换概念二、翻译推理1、题目特征①题干和选项中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关联词②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2、翻译规则之“前推后”典型关联词: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则…;所有…都…;为了…一定(必须)…;…是…的充分条件★如果、就、都、一定:必然是前推后3、推理规则之“逆否等价”①符号表示:A→B=-B→-A②文字表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不确定(可能、可能不)4、翻译规则之“后推前”典型关联词:只有…才…;不…不…;…才…;除非…否则不…;…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后推前”变形1:除非A,否则不B:B→A除非A,否则B:-B→A★“后推前”变形2:基础/前提/关键;不可缺少/必不可少;必要条件谁必不可少谁放在箭头后面5、且和或①A且B:二者同时成立等价关联词: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②A或B:二者至少有一个成立(A、B、AB)等价关联词:或者、或者…或者…、…和…至少一个★或的翻译:否1→1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我不抽烟或不喝酒(否一推一):抽烟→不喝酒(先打X,再不变)③要么A,要么B:二者只有一个成立(A、B)等价关联词:…和…只能有一个可翻译为:A→-B且-A→B★若A→-A,则-A必然成立(可以直接用)如果前后符号不同,一定是后面的成立(-A→A,则A成立)④A和B至多有一个:-A或-B6、推理规则之“德·摩根定律”①-(A且B)=-A或-B②-(A或B)=-A且-B“-”进去,“且”、“或”互变★需要背诵内容:①“前推后”的四种情况:“如果”、“就”、“一定”、“都”②“后推前”的三种情况:“才”、“除非及其变形”、“谁必不可少,谁在箭头后”③“且”关系表示二者同时成立,“或”关系表示二者至少有一个成立④否1→1⑤A→-A,-A一定成立三、集合推理1、题型特征①题干和选项中出现“所有”、“有的”②提问方式是“可以推出”、“不能推出”所有:100% 有的:1-全部某个:具体个数2、“所有”和“有的”①四组翻译:所有A都是B:A→B所有A都不是B:A→-B有的A是B:有的A→B有的A不是B:有的A→-B②三组换位:所有A都是B→有的B是A(所有老虎都是动物→有的动物是老虎)所有A都不是B←→所有B都不是A(所有男人都不是女←→所有女人都不是男)有的A是B←→有的B是A(有的公务员是党员←→有的党员是公务员)☆③两组推理所有A都是B→某个A是B→有的A是B(所同学都是公务员→小明是公务员→有的同学是公务员)所有A都不是B→某个A不是B→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有的A是B/有的B是A★有的A是B不能推出有的A不是B☆④一组递推A→B,B→C A→C有的A→B,B→C 有的A→C3、同义替换①原则:任何一句话都等于他的矛盾命题前加一个负号不必然=可能不必然不=不可能②方法:句子前面去掉负号所有、有的互相换必然、可能互相换肯定、否定互相换★未必=不必然;都=所有四、逻辑论证1、论证基础知识①论据→论证→论点论点:观点、态度、结论论据:证明观点正确的条件、原因、例子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②找论点A、论点提示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可知,据此认为B、首尾句原则C、结合提问方式(问啥找啥)③找论据A、关键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从…中推出、其理由是…2、加强之搭桥(力度最强)①题型特征:论点和论据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提问方式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支持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②选项特征: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肯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如果论证题中选项考翻译,考察搭桥方向(论据→论点)3、加强之补充论据①必要条件: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他不行)常考必要条件:做法可行②原因解释: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③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加强力度: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支持4、削弱之否定论点(力度最强&最常考)①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②解题步骤:A、读题问:明确加强/削弱题型B、读题干:找到论点和论据C、做预设:根据论点和论据的特征,预设削弱方式D、读选项:带着预设确定答案③文段特征:文段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文段的论点和论据完全对应④易错选项特征:A、跑题项:讨论主体不一致,讨论话题不一致B、论点在讨论一种比较关系,选项只说其中一个,错的可能性比较大5、削弱之拆桥(力度仅次于削弱论点)①选项特征: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否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②什么时候考虑拆桥:A、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B、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优先考虑拆桥C、没有否定论点的选项6、削弱之否定论据①题型特征:A、题干中出现支持方、反对方观点相反的情况,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B、结论是推测(推测无法验证的历史或者未来)或者建议(典型提示词:建议、应该等)时,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②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当论点明确说人的时候,选项不能选动物;当论点针对所有动物,选项可以选择动物★对策和建议不能加强或者削弱7、因果论证①什么是因果论证A、论点包含因果关系:…是…的原因、…导致/使得/有助于…、…增加/降低/加强/减轻…B、给出一个已知问题或现象,论点是讨论其产生的原因②他因削弱承认结果,同一个主体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若论点是其中一种原因,则可用另外一种原因进行削弱③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一般情况下,出现因果倒置的选项,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