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课时)》语文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侧、欣”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有意识地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有条理性的安排。
1.引导学生读文回答: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再次读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画下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四、练写生字,布置作业
1.课件演示生字的笔顺。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的书写方法。重点指导“脑、严”的写法。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4.组织学生互相检测生字的识记情况。
5.指导学习多音字“舍、兴”。
6.指导学生再次读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案

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
(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3.写:参考书后《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表》,自学本课新笔画、新偏旁和生字笔顺,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识字方法,能正确认读“侧、欣、乳、剑、梢、显、材、眠、库、浸、膝”10个生字,会写“脑、袋、严、实、挡、视、线、坛、显、材、软、刮、库”14个生字。
2.通过圈关键词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美丽景色,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圈关键词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美丽景色,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美丽景色,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
观看地图,感知祖国美。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的地方数不胜数。
(出示地图)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
(教师简单介绍见教参,学生补充。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让我们随课文走进小兴安岭。
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以及概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二、新授。
探究一:读通课文,初知四季美1.自由读书,自主识字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要求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开始读书吧!2.(课件出示生字)生自由拼读,小老师带读,师隐去拼音读。
3.检查词语,读准字音(1)巩固: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当美餐、乳白色、没过膝盖、宿舍、又松又软等。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通用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四教学媒体录像投影图片课文配乐录音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清层次,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第三课时:学习第六自然段,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点:1.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课后第3题(2)(3)(4)句3.感情朗读课文。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用“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学习了这一课“春天”的部分,让我们欣赏到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可是,我们还没有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录像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位可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据学法导读⑴这一段描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⑵夏天的树木是怎样,读有关句子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又喜欢哪句?(3)第二句:“浓雾”①出示这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四季的变化。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2.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
2.学生分享朗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指导。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兴安岭的美丽。
三、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a.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b.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流过森林。
c.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山花烂漫,小溪流淌,百鸟争鸣。
d.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森林里飘满了落叶,松柏显得更苍翠,秋天的景色多么迷人。
e.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雪花飘落,松柏披上白雪,山岭变得银装素裹。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课外作业:观察家乡的四季变化,用日记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小兴安岭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问:“你们能从这张图片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很美,有很多树,好像还有小溪。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5篇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美丽的小兴安岭》三年级语文教案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
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小兴安岭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融化献出人参酸甜可口”等。
(2)(指导记忆难写的字:浸献赏映软(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下列词语:浸在抽出欣赏苍翠宝库葱葱茏茏严严实实三、细读课文,思考: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由练习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理解“景色很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
3.齐读。
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现将教学反思如下:一、围绕中心,展开学习,注意写法的学习。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2. 教学难点:对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理解和信息整合。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和物产的理解。
4. 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2. 重点词语: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物产3. 提问: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小兴安岭有哪些丰富的物产?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兴安岭的短文,描述其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3. 收集更多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 图片和视频展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兴安岭四季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自然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第1篇】今天展示的这节阅读教学课,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五组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课的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从激趣导如入手,再从细读课文、深入读文、总结全文几个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本环节主要是利用播放精美的媒体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等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大饱眼福,从而激发起学生审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精美的课件中欣赏到祖国美丽的小兴安岭的风光。
二、细读课文这个环节学生细读课文后,结合课件,图文结合,说说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学生陶醉在美丽的图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深入读文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品读、精读美文佳句,结合美丽多彩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媒体课件,让学生置身于精美的图文之中,走入画卷细细品味美文美境,浓浓感受大自然的美。
真正领会句子的含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这个环节利用媒体课件再现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美丽的课件,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也再次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本环节使用幻灯片展示精美的作业设置,要求学生整理积累本课的所思所得加以应用,延伸到课外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教法:“情景教学法”、“比较法”、“欣赏法”、“展示法”等。
如:播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创新教案第【1】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走进森林”的第一篇主题课文。
课文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先总写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树多的特点,因为地处“我国东北”,所以有下面描写的气候特点;因为树多,所以有下面描写的美丽景色。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如何美丽,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
最后概括小兴安岭既是“花园”又是“宝库”,“花园”是说美丽,“宝库”是说富饶,这两个词语是全文的重点词。
学习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感悟树和其它景物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性,体会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3、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学习重点:1、抓住关键词,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性。
2、感情朗读与积累;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性;2、体会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内容:1、熟读课文,解决所有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弄清每个季节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二课时一、视频导入,知树多: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2、师:文中哪个自然段总的在写树?请翻开书P118。
过渡:小兴安岭不仅树多,而且一年四季的树各有各的特点。
请用“——”画出春夏秋冬描写树的句子。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小兴安岭树多的这一特点)2、品词析句,赏树美——“悟法”(一)、出示春天树的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换词对比理解“抽出”学生自主回答2、指导朗读!3、师: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小兴安岭春天树的这一特点(二)、出示夏天树: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课时)》语文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理清文脉。
2.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感受本文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季节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尝试模仿表达。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并且学习课文写法,尝试模仿表达。
教学流程:
一、了解位置,初识兴安岭景之美
前两天我们跟着作者游览了雄伟的天门山,美丽的西湖,如镜的洞庭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今天我们继续来到祖国的东北(出示图片)
1.读准字音:
板书“小兴安岭”
指导读准“兴”。
“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跟我读。
“兴安”是一个词,在满语中,意思为“小山”,兴安岭是清朝时用满语命名的。
说说“兴”还可以怎么读?
2.了解位置:
有小兴安岭可能还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统称内兴安岭,兴安岭还有一部分在俄罗斯,猜一猜叫什么?
看地图,找出小兴安岭的位置。
3.感受特点:
欣赏小兴安岭视频,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板书“美丽”)指导读好课题。
二、梳理文脉,感受文章结构之美
(一)学生自读,完成预习单
1.读课文,我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有_________
2.课文有许多长句子,请在文中划出来,读准字音,找到停顿处练一练。
3.再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完成下列图。
(完成表格后想一想:课文是按照______顺序描写小兴安岭。
课文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二)检查预习,分类识字
1.认读词语,书写生字
浸着显得
乳白色树梢膝盖侧着脑袋
(1)书写“脑袋”
脑:月字旁写的瘦瘦的,文字头下面的笔顺可得注意哦,先撇再点。
袋:上面的“代”不要多一撇,斜勾要向外伸展,给“衣”的点让出空间。
下面的“衣”撇捺要舒展,竖提的起笔位置不在横上,而在撇上。
(2)书写“脑袋”各两个,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2.理解词语,尝试运用
(1)嫩绿鲜嫩
生字词语能写会读,现在得考考你们会不会用!
(出示小草和蘑菇图)这两个词,你分别送给谁?
(出示:嫩绿的小草鲜嫩的蘑菇)学生齐读。
(2)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先出示词语)
这组词都是描写树木多的,但是又有区别。
树木长得很茂盛,就是--葱葱茏茏;枝叶很密很多,一层叠着一层,就是--密密层层;枝叶之间几乎不留空隙,森林被封得--严严实实。
这几个词会运用吗?
3. 长句子过关检查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指名读,然后师示范读中间部分: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方法总结:要读好长句子,就要多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词语间的停顿。
(2)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4.交流学习单第3题
三、聚焦树木,领略树之美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
小兴安岭树木很多,课文开头就这样描写那里的树木。
(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1)指名读,特别注意读准“栎”字
(2)读准关键词:作者写树多,用了很多很重要的词语,你发现哪些关键词?你能读出来吗?聚焦: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等。
(3)读准标点符号:学生试着读好停顿,读出顿号、逗号、省略号的不同。
顿号,读起来停顿要比逗号短,连得快一点。
后面的省略号停顿要长。
(范读--齐读)
关注省略号,猜猜看,可能还会有哪些树?
出示资料: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是我们国家的绿色宝库、重点林区。
那里有,广袤的原始森林。
它的植物种类在数量上仅次于云南的热带雨林。
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桦树、榆树、椴树一百多种树木。
(4)在句子中加上其他树名,再次进行朗读。
2.快速读课文,画出文中写树木的句子。
交流找到的句子。
(1)出示整篇课文,把描写树木的句子标红。
(2)你发现了什么表达秘密?
交流每段开头都写树,体现树的多,树是小兴安岭最有特点的景物。
文章是总分总的方式。
(二)品读关键词,读中发现写法
1.自由品读写树木的句子
2.交流分享:
(1)采访学生:这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儿?
(2)比较句子:把“抽出”改为“长出”,行吗?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2)图文识字,理解“抽”表示用手从事物中抽取。
动作表演“抽”感受抽的生机勃勃。
(4)观看视频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得多么快,多么有力!边欣赏(播放树木发芽动感视频)边读这句话。
(1)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你强调了“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挡住了”“遮住了”等词语,突出树木很多。
(3)体会“浸”的妙用
(出示两幅图)哪幅图的森林浸在雾里了?为什么选这幅?--雾多,到处都是;雾很浓,整个森林都笼罩了。
(4)尝试背诵:浓雾把文字遮住了。
你还能描绘夏天的树木吗?
你觉得这两句中哪些词语也用得好?你能来试着换词读一读,体会一下吗?
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将:“飞舞”换成“飘落”读一读,比一比。
4.整理:这几个写树木的句子排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每个季节树木有变化。
预设二:每个语段都是先写季节,再写树木。
(板书:季节树木)
课堂小结:
(1)读句子: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小兴安岭还有哪些美景,藏着些什么宝物呢?就让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吧!谢谢孩子们,今天的课上到这里就结束咯!下次再见!
作业布置:积累背诵写树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