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基于OPC技术的工业通讯应用

基于OPC技术的工业通讯应用

基于OPC技术的工业通讯应用一、OPC技术简介OPC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缩写,是由微软公司提出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数据通信规范。

它基于微软的COM技术,允许不同厂家的设备、控制器和系统之间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和通讯。

OPC技术旨在解决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不同设备、控制器或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和集成问题,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共享性,加速工业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和发展。

1. 数据采集与监控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各种传感器、仪器仪表、PLC等设备产生大量实时数据,需要进行采集和监控。

基于OPC技术的工业通讯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数据采集和监控,通过OPC Server将实时数据传输至上位系统,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设备数据的统一采集和集中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设备控制与调度3. 数据存储与分析4. 系统集成与互联1. 大型工业制造企业2. 石化化工企业某石化化工企业利用OPC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远程控制和调度。

他们使用OPC Server和OPC Client之间的数据通讯,实现了对远程设备和控制器的远程控制和调度。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和调度,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3. 能源电力企业某能源电力企业利用OPC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据存储和分析。

他们使用OPC Server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库系统,然后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基于OPC技术的工业通讯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OPC技术的工业通讯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OPC详细说明

OPC详细说明

OPC概述1.什么是OPC?OPC是一种利用微软的COM/DCOM技术来达成自动化控制的协定。

OPC全称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ing(OLE)for Process Control,它的出现为基于Windows 的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建立了桥梁。

在现今的工业自动化中,我们需要一套整合的信息系统,由底层的各项装置采集信息(Field Management),中层的控制系统或图控应用程序进行程序的控制(Process Management),再由最上层的整合软件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以供企业决策或效能提升,如下图所示:OPC 为硬件制造商与软件开发商提供了一条桥梁,透过硬件厂商提供的OPC Server 接口,软件开发者不必考虑各项不同硬件间的差异,便可自硬件端取得所需的信息,所以软件开发者仅需专注于程序本身的控制流程的运作。

此外,由于COM/DCOM 实作并隐藏了网络的细节,透过OPC 可以很容易地达成远程控制的理想。

2.OPC是如何工作的?在说明OPC Server/Client 运作方式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Microsoft 发展的COM/DCOM 是什么?COM 是一种发展软件组件的方法,所谓的软件组件,是指一个可以提供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其它组件服务的二进制可执行程序。

事实上,发展自订的COM 对象就好象是在建构一套可以动态执行的对象导向API 一般。

你可以在应用程序执行的时期随意拼上或移除所需要的组件。

依据COM 这样的概念,发展应用程序就像是堆积木一样,每一个COM 组件就是一块积木,你可以利用各式各样不同的积木,拼凑出你所需要的应用程序。

在实作上,COM 透过一组一组的接口(Interface) 提供服务,所有COM 组件的使用者,都必须透过这些Interface 来使用组件提供的功能。

OPC 的规格中便定义了许多OPC Server 应该提供的Interface,要撰写一个OPC Server 的COM 组件,你必须在你的组件中加入这些接口,并提供它们的实作,Client 便可以透过这些接口,操作连接到OPC Server 的硬件装置,这也就是OPC Server/Client 运作的方式。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

背景简介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为过程控制专门设计的OLE 技术,由一些世界上技术占领先地位的自动化系统和硬件、软件公司与微软公司(Microsoft)合作而建立的,并且成立了专门的OPC 基金会来管理,OPC 基金会负责OPC 规范的制定和发布。

OPC 提出了一套统一的标准,采用典型的C/S 模式。

厂商可以开发一个高度优化的、可重用的OPC Server 访问底层的硬件,并将数据以OPC 接口方式提供给任何支持OPC规范的客户端软件,客户就可以按照统一的数据访问标准访问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

(IEC61850/MODBUS/DNP) 。

OPC 技术本质是采用了Microsoft 的COM/DCOM(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COM 主要是为了实现软件复用和互操作,并且为基于WINDOWS的程序提供了统一的、可扩充的、面向对象的通讯协议,DCOM 是COM技术在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扩展,使COM 可以支持在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 上不同计算机上的对象之间的通讯。

OPC规范简介OPC 规范作为一个工业标准,是开发OPC 服务器与OPC 客户软件之间数据传输的规范,并已形成一个体系。

根据开发软件功能的不同,OPC 制定了以下领域单独规范:➢数据访问规范:定义了OPC 服务器中一组COM 对象及其接口,并规定了客户对服务器程序进行数据存取时需要遵循的标准。

借助Microsoft 的DCOM 技术,OPC 实现了高性能的远程数据访问能力。

➢报警和事件处理规范:该规范提供了一种通知机制,在指定事件或报警条件发生时,OPC 服务器能够主动通知客户程序。

➢历史数据访问规范:该规范提供一种通用历史数据引擎,可以向感兴趣的用户和客户程序提供数据汇总和数据分析等额外的信息。

➢安全性规范:该规范提供了一种专门的机制来保护OPC 服务器中的现场数据,防止未授权的操作误修改这些参数。

opc纯化方法

opc纯化方法

opc纯化方法OPC (Orthogonal Protein Complex)纯化方法是一种高效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它可以分离出高纯度的蛋白质复合物,并且不会对蛋白质的天然结构和活性造成损坏。

该方法基于严格的分离原则,根据蛋白质组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不同,通过多重步骤的分离纯化过程,将复合物中的非特异性结合蛋白和溶液中的杂质去除,最终得到高质量的蛋白质复合物。

OPC纯化方法实现高质量蛋白质复合物分离的原理是利用多种互补的分离手段,比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逆向高效液相色谱等,通过“拆分——识别——恢复”三步骤对蛋白质复合物进行分离纯化。

在拆分过程中,通过选择体积分辨率高的分离剂梯度(如葡萄糖和甘露醇混合样品),将复合物拆分为单一的蛋白质亚单位;在识别过程中,利用亲和层析、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等方法将目标蛋白质与杂质分子识别分离;在恢复过程中,利用逆向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将目标蛋白质从亲和层析筛选得到的标定成分中进行回收。

该方法的优点包括: 1. 不会对蛋白质的天然结构和活性造成损害。

它是一种结合多个纯化步骤的综合性技术,既能识别复合物中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也能除去非特异性结合蛋白,从而得到精细的目标蛋白复合物和高效的分离纯化结果。

2. 可高效应用于复合物样品。

相比于传统的柱式纯化方法,OPC纯化方法通过多种互补的分离手段,可以有效拆分蛋白质复合物,从而只需使用少量的样品即可得到高质量的蛋白质复合物。

3. 技术移植性强。

OPC纯化方法基于多步骤的分离纯化原则,使用的分离剂液、柱式材料和设备,都是相对简单的实验用品,因此具有很高的移植性。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包括: OPC纯化方法是一项操作较为繁琐的技术,分离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悬浮液浓度、pH值等参数,往往需要多人协同操作,工作量较大,操作难度较高。

此外,该方法涉及到的Chemical kits较多,成本也较高。

OPC技术介绍

OPC技术介绍

OPC技术介绍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应用于自动化领域的通信技术,它允许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之间进行实时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OPC技术的引入大大简化了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和集成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OPC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来实现数据通信。

它建立在微软的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技术之上,利用了OLE的功能来连接各种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系统。

OPC技术的核心是OPC服务器,它可以连接到各种设备(如PLC、DCS、传感器等),并提供统一的接口和协议来进行数据交换。

1.开放性:OPC技术采用了开放的标准接口和协议,可以与各种不同的设备和系统进行通信。

这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软件可以轻松地进行集成和交互。

2.可靠性:OPC技术使用了高效的通信协议,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还提供了数据质量检查和错误处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灵活性:OPC技术提供了灵活的配置和管理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它支持不同的数据类型和通信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业环境和设备要求。

4.易用性:OPC技术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接口,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配置和管理。

它还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库,支持开发人员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测试。

OPC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能源管理、建筑自动化、物联网等。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OPC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系统,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调。

它还可以与其他系统(如MES、ERP等)进行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管理。

在能源管理领域,OPC 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提高能效和减少排放。

在建筑自动化领域,OPC技术可以用于楼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状态监测。

在物联网领域,OPC技术可以用于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

OPC简介与开发总结背景简介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为过程控制专门设计的OLE 技术,由一些世界上技术占领先地位的自动化系统和硬件、软件公司与微软公司(Microsoft)合作而建立的,并且成立了专门的OPC 基金会来管理,OPC 基金会负责OPC 规范的制定和发布。

OPC 提出了一套统一的标准,采用典型的C/S 模式。

厂商可以开发一个高度优化的、可重用的OPC Server 访问底层的硬件,并将数据以OPC 接口方式提供给任何支持OPC规范的客户端软件,客户就可以按照统一的数据访问标准访问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

(IEC61850/MODBUS/DNP) 。

OPC 技术本质是采用了Microsoft 的COM/DCOM(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COM 主要是为了实现软件复用和互操作,并且为基于WINDOWS的程序提供了统一的、可扩充的、面向对象的通讯协议,DCOM 是COM技术在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扩展,使COM 可以支持在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 上不同计算机上的对象之间的通讯。

OPC规范简介OPC 规范作为一个工业标准,是开发OPC 服务器与OPC 客户软件之间数据传输的规范,并已形成一个体系。

根据开发软件功能的不同,OPC 制定了以下领域单独规范:数据访问规范:定义了OPC 服务器中一组COM 对象及其接口,并规定了客户对服务器程序进行数据存取时需要遵循的标准。

借助Microsoft 的DCOM 技术,OPC 实现了高性能的远程数据访问能力。

报警和事件处理规范:该规范提供了一种通知机制,在指定事件或报警条件发生时,OPC 服务器能够主动通知客户程序。

历史数据访问规范:该规范提供一种通用历史数据引擎,可以向感兴趣的用户和客户程序提供数据汇总和数据分析等额外的信息。

安全性规范:该规范提供了一种专门的机制来保护OPC 服务器中的现场数据,防止未授权的操作误修改这些参数。

OPC技术简介

OPC技术简介

2OPC 技术简介OP(技术的研究正式开始于1996年8月,0P(基金会的成立。

如今,国内外有许多公司和团体都在从事OPC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OPC在国外的发展比较迅速,美国、欧洲、日本等己将OPC技术应用于电力、交通、航空、楼宇等许多行业。

国内由于起步较晚,现在在OPS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就更少了。

2.1 OPC 的历史早期的OP(标准是由提供工业制造软件的五家公司所组成的OP(特别工作小组所开发的。

Fisher-Rosement 、Intellution 、Rockwell Software 、Intuitive Technology以及Opto22早在1995年开发了原始的OPC标准,微软同时作为技术顾问给予了支持。

OP基金会,(OPC Foundation,OPC-F,是在1996年9月24日在美国的达拉斯举行了第一次理事会,并在同年10月7日在美国的芝加哥举行了第一次全体大会上宣告正式成立的。

之后为了普及和进一步改进于1996年8月完成的OP数据访问标准版本1.0,开始了全球范围的活动。

现在的OPCS金会的理事会是由Fisher-Rosement 、Honeywell 、Intellution 、Rockwell Software 、National Instrument以及欧洲代表的Siements和远东代表的东芝所组成。

在日本为响应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标准活动,由11家公司作为发起人,于1996年6月开始基金会成立的准备活动,1996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了日本OP协会(OPC-J。

几乎与此同时欧洲OP协会(OPC-E也相继成立。

在中国也于有五家公司作为发起人于2001年12月正式成立了中国OP促进会(OPC-C。

OPC S金会从成立开始会员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近300家公司加入了这个国际标准组织。

同时由控制设备厂商和控制软件供应商提供的OPC T品也日益增加,目前已有600种以上的OPC K务器产品和OPC应用程序出现在OPC基金会发行的OPC产品目录上。

OPC技术介绍一

OPC技术介绍一

OPC专栏OPC技术介绍(一)◆基于COM技术的OPC微软公司为了提供商业应用程序和特定用途的软件包间的相互连接性,开发了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技术。

COM是一种软件组件间相互数据交换的有效方法。

COM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COM并不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它与运行的机器(只要互相连接),机器的操作系统(只要支持COM)以及软件开发的语言无关,而是在任意的两个软件组件之间都可以相互通信的二进制和网络的标准。

• COM服务器是根据COM客户的要求提供COM服务的可执行程序,作为Win32上可执行的文件发布。

• COM客户程序和COM服务器可以用完全不同的语言开发。

这样使利用C++,Visual Basic以及Excel所开发的程序可以相互连接。

• COM组件可以以二进制的形式发布给用户。

•与过去DLL版本管理非常困难的问题相比,COM技术可以提供不同版本的COM服务器和COM客户程序之间的最大的兼容性。

作为COM技术扩展的分布式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技术,更可以使COM组件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通过网络互连并互相交换数据。

所以对于COM客户程序来说,同样象连接本地计算机上的COM服务器一样,去连接远程计算机上的COM服务器,当然通信的速度不太一样,但是重要的是不必对服务器程序进行修正就可以在网络上自由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利用COM和分布式COM达成的组件间的互相连接COM技术的出现为简单地实现控制设备和控制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技术基础。

但是如果不提供一个工业标准化的COM接口,各个控制设备厂家开发的COM组件之间的互连仍然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工业标准的提供,乃是OPC 的目的所在。

总而言之,OPC是作为工业标准定义的特殊的COM接口。

OPC是以提供容易移植并具有可以满足大多数设备厂家要求的灵活性和高水平的机能性为目标而开发的,对于制造厂商和用户来说,分别可以从OPC得到以下的实惠:•设备开发者:可以使设备驱动器开发的单一化成为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数据的最低层,它们同样可以应用于从SCADA或者DCS系统中获取数
据到应用程序中。OPC的结构和设计使得它可以构建这样一个OPC服务 器,这个OPC服务器允许客户程序只经过一个单一的对象从许多由不同 的OPC硬件供应商提供且运行于不同节点上的OPC服务器上获取数据。如 图所示:
OPC接口 OPC接口 物理接口 物理接口 应用 程序
(DeadBand)而且OPC项的数据类型是模拟量的情况,只有现在值与前
次值的差的绝对值超过一定限度时,才更新缓冲器数据并通知OPC应用
程序。由此可以忽略模拟值的微小变化,从而减轻OPC服务器和OPC 应
用程序的负荷。
图4-3 订阅方式数据访问
上述的 OPC 数据访问的功能可总结成表4-1。这些功能是否被支持 将随供应厂商的具体的服务器类型而定。
OPC标准的制定虽然主要由少数几家公司所推动,但是己制定的OPC 标准由来自90多家公司的专家参与,并参考了来自200多个合作伙伴的 评论意见,所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批国际知名的控制类公司 如:ABB、 AspenTech、Eurotherm、Foxboro、Honeywell、National Instruments、Siemens、Toshiba、Johnson-Yokogawa、 GE Fanuc等相 继宣布支持OPC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OPC将会在控制领域发挥 重大的作用,OPC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2.3 OPC特点
OPC标准己经是公开出版的技术标准,根据其目标,拥有以下几个 突出的特点:
(1)开放性 因为OPC标准接纳所有类型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并且OPC标准支持所 有的编程语言(如C, C++, VB, Java, HTML, DHTML等),所以利用OPC可 以轻松获取实时工业数据。另外,OPC基于COM技术,支持Internet,能 从远程机器访问OPC服务器,这无疑也大大增加OPC的开放性。 (2)互联性 最终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与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连接,而且 可以在诸多的自动化设备系统中自由使用OPC客户应用程序,比如可以 使用同一应用软件界面程序集成不同的现场总线系统等。 (3)高效性 OPC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OPC的即插即用功能(Plug and Play Function)使得系统集成变得轻而易举,更主要的是OPC能够优化快速地 传输数据。根据OPC基金会对OPC传输效率的测试结果,在本地以及两台 计算机之间,5000个过程变量的
数据存取规范提供了应用程序之间传送单个数据的灵活、高效的方 法,但对于传送结构数据和可执行的命令串并不合适。例如当OPC服务 器传送一个大的二进制对象(如设备的组态配置信息,PLC的梯形图程 序、或高速采样设备获得的信号波形数据)时,OPC客户将不知道如何对 此对象进行解码,或者命令串可能包含保留的变量名。复杂数据工作组 的工作就是对OPC数据存取规范(Data Access Specification)进行扩展 或定义一个新的接口集,这些新的接口将允许OPC客户和服务器能够识 别、交换和解码结构性数据,并能够传送命令串和监视命令串在设备中 的实行情况。新的接口集应是对现有的接口的补充,而且不能与现有的 接口重复。
图4-2 异步方式数据访问
订阅方式是指OPC 应用程序并不需要向OPC 服务器要求,就可以自
动接到从OPC
服务器送来的变化通知的订阅方式数据采集
(Subscription)。服务器按一定的更新周期(UpdateRate)更新OPC
服务器的数据缓冲器的数值时,如果发现数值有变化,就会以数据变化
事件(DataChange)通知OPC应用程序。如果OPC服务器支持不敏感带
OPC基金会从成立开始会员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已 有近300家公司加入了这个国际标准组织。同时由控制设备厂商和控制 软件供应商提供的OPC厂品也日益增加,目前已有600种以上的OPC服务 器产品和OPC应用程序出现在OPC基金会发行的OPC产品目录上。
2.2 OPC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OPC诞生之前,硬件的驱动器和与其连接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没 有统一的标准。OPC的产生是为了不同供应厂商的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 的软件接口标准化,使其间的数据交换更加简单化的目的而提出的。作 为结果,可以向用户提供不依靠于特定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的可以自由 组合使用的过程控制软件组件产品。
同步方式是指客户在发出数据请求后,需要一直等待,直到数据返 回为止。OPC服务器把按照OPC应用程序的要求得到的数据访问结果作为 方法的参数返回给OPC应用程序,OPC应用程序在结果被返回之前必须处 于等待状态。如图4-1所示:
图4-1 同步方式数据访问
异步方式是指OPC服务器接到OPC 应用程序的要求后,几乎立即将方 法返回。OPC 应用程序随后可以进行其他处理。当 OPC 服务器完成数 据访问时,触发 OPC 应用程序的异步访问完成事件,将数据访问结果 传送给 OPC 应用程序。OPC 应用程序在事件处理程序中接受从 OPC 服 务器传送来的数据。如图4-2所示:

会成员,在推行OPC标准方面始终是不遗余力,现已利用OPC技术开发出 了VisualBatch、FIXDynamics等组件产品。
OPC技术作为一项工业标准在国内也得到了逐步推广和应用,特别 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制造厂商都开 展了对OPC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00年12月正式成立了中国OPC促进会。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加入了OPC基金会,成为其会员单位,如北京华富 惠通、北京华控、浙大中控、北京中瑞泰等。
2 OPC技术简介
OPC技术的研究正式开始于1996年8月,OPC基金会的成立。如今,国 内外有许多公司和团体都在从事OPC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OPC在国外的 发展比较迅速,美国、欧洲、日本等己将OPC技术应用于电力、交通、 航空、楼宇等许多行业。国内由于起步较晚,现在在OPC方面的研究还 比较少,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就更少了。
现在许多公司正在致力于利用OPC标准开发产品。Wonderware公司 原来一直采用NetDDE开发其软件产品,并且做得相当成功,但鉴于OPC 正在成为业界标准的形式,现在正逐步转向采用OPC标准开发其软件产 品。US DATA公司开发了一种叫做OPC友好插座的产品,该产品允许任何 符合OPC标准的对象加入到该公司的软件中。在已开发成功的FisherRosemount的Delta V系统中采用了OPC技术。Intellution作为OPC董事
写入 异步方 式
写入指定 OPC 项对应的过程数据。应用程 序发出写入要求后立即返回,写入完成时发 生写入完成事件,OPC应用程序被调出。
同步和异步访问的特征可以总结如表4-2,在开发OPC应用程序时可 按照应用程序的用途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访问方法。
表4-2 OPC同步和异步数据访问的特征
特征 同步访问
在日本为响应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标准活动,由11家公司作为发起 人,于1996年6月开始基金会成立的准备活动,1996年10月17日正式成 立了日本OPC协会(OPC-J)。几乎与此同时欧洲OPC协会(OPC-E)也相 继成立。在中国也于有五家公司作为发起人于2001年12月正式成立了中 国OPC促进会(OPC-C)。
OPC
Server SCADA 系统 物理 设备 物理 设备
图4-4 OPC客户/服务器的关系
当客户访问数据时,物理设备的原始数据或经物理接口直接递交给 服务器,或通过物理接口发送至SCADA /DCS系统,再通过OPC接口递交 服务器,最后由服务器完成与客户的数据交换。在此过程中,服务器统 一并优化不同客户的数据访间,以达到与物理设备的有效通信。输入 (读)时,由设备返回的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的缓冲区中,以满足不同OPC 客户的异步数据分配或同步数据采集要求。输出(写)时,OPC服务器代 替OPC客户刷新物理设备数据。
能,开发比较难。
远 程 只要分布式 COM 启动 除了分布式 COM 启动权限
连接的 权限和访问权限就可以 和访问权限以外,还必须
分布式 运行,设置比较简单。 设置身份标志,设置比较
COM 设
复杂。

2.5 OPC的适用场合
尽管OPC主要被用来访问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但OPC接口可以应用
在许多程序中。它们可以应用于从SCADA或者DCS系统的物理设备中获取
2.1 OPC的历史
早期的OPC标准是由提供工业制造软件的五家公司所组成的OPC特别 工作小组所开发的。Fisher-Rosement、Intellution、Rockwell Software、Intuitive Technology以及Opto22早在1995年开发了原始的 OPC标准,微软同时作为技术顾问给予了支持。
读取所有活动的 OPC 项对应的过程数据。 应用程序发出更新要求后立即返回,更新完 成时发生数据变化事件,OPC应用程序被调 出。
服务器用一定的周期检查过程数据,如发现 数据变化超过一定的幅度时,则更新数据缓 冲器,并自动通知 OPC 应用程序。
写入指定 OPC 项对应的过程数据。应用程 序一直等待到写入完成为止。
功能 方式 同步方 式 异步方 式
过程 数据 刷新 读取
订阅方 式
同步方 过程 式 数据
表4-1 OPC数据访问的功能
说明
读取指定 OPC 项对应的过程数据。应用程 序一直等待到读取完成为止。
读取指定 OPC 项对应的过程数据。应用程 序发出读取要求后立即返回,读取完成时发 生读取完成事件,OPC应用程序被调出。
变化值能够在1s之内从OPC服务器传输到OPC客户端,而对于500个变 量,只需要looms左右。因此,OPC被认为能够非常高效地传输数据。
(4)产业性
OPC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建立在己普遍使用的微软标准基础上,最终 用户及供货商无需在集成方面花费过多时间。
2.4 OPC的主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