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最新信息卷试题(一)
(精校版)2019年全国3卷地理高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地理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高三地理最新信息卷三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三)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涌现了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形成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
读下图,回答~题。
.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气候变化.河流整治.交通便利.新的运营模式().增加产品库存.依赖信息联系.增加销售环节.增加销售成本.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①提高人口迁出率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①②.①③.③④.②③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
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
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
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
据此完成~题。
.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绿洲边缘的荒漠.荒漠边缘的绿洲.绿洲中心.荒漠中心.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导致沙漠扩大.改善土壤条件.导致降水增多.加剧风力侵蚀加利利湖(下图)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内陆湖,四周为山岭及台地,湖岸地势多陡峭。
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水量在较长的历史时间里是比较稳定的。
近年来,湖区周边的开发导致水量减少,有时达到危险的低水平。
2019年全国II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 C.能源 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届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试卷(含答案)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2019.4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小题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
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
2、【小题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荒芜、浪费,A对。
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
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
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
考点: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B、12:00C、14:00D、18:00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答案】3、A4、D3、【小题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
2019年全国3卷地理卷及参考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Ⅲ卷)地理部分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 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 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 2 反映2014 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 题。
图2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 D .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 积雪期超过一年) 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6~8 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 B .气温降低 C .降水增多 D .降水减少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 .洪水暴涨B .退耕还湿C .地面沉降D .冻土融化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 .林地B .湿地C .草地D .寒漠我国某公路长500 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 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 月底至次年 5 月底封路禁行。
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地理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本试卷共4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全国3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全国卷Ⅲ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4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肥料B.原料 C.能源 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2019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地理(附答案解析)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12.(1)(数量多,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密集(建成区连片,城市间距离近)。 (2)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环境污染 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求大。 (3)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 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市边缘,环 境较优,安静。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工业区位因素,保 健园的合理布局。 【详解】 (1)读材料可知,鲁尔区目前有 500 多万人口,50 多座城市,说明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 特征是城市数量多,计算可知平均每座城市 10 万人,城市规模小,以中小城市为主;鲁尔 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图例可知,建成区连片,说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近,区内城 市分布密集。 (2)医疗保健业的发展受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是由 于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而鲁尔区又是德国“工业的心脏”,经济发达,材料中指 出鲁尔区境内有“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说明其医学研究水平高;鲁尔区医疗保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地理(一)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柳州市地处珠江水系上游,一条蜿蜒的柳江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壶形,导致柳州市几乎每年都遭遇洪水威胁。
上世纪末柳州市修建了大量防洪堤,将柳江与城区隔离开来。
下图所示为防洪堤一段,在一定季节,河漫滩和部分防洪堤上被附近居民种满了自给为主的蔬菜,此时蔬菜长势旺盛。
回答1~3题。
1.下图所示照片拍摄的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2.居民可以在此地种植蔬菜最主要是()A.因为河漫滩土壤肥沃,蔬菜品质好B.因为河漫滩面积广阔,且属于未利用荒地C.因为蔬菜需水量大,此地灌溉水源充足D.因为靠近城市,市场广阔,取得经济效益3.相关部门会铲除防洪堤上的蔬菜和其他农作物,主要是因为其会()A.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B.施农药化肥带来环境污染C.给防洪堤带来安全隐患D.遮挡道路影响居民通行【解析】第1题,据图示意,此时蔬菜种植在防洪堤下方的河漫滩上,河水水位较低,根据我国季风性气候特征判断此时为河流枯水期,应为冬季,选择D。
第2题,河漫滩土地虽然肥沃但不是在此种植蔬菜的主要原因,A错误。
当地为城市,可用于种植蔬菜的裸地较少,此时正值枯水期河漫滩露出,属于未利用荒地,可以种植蔬菜,B正确。
该地属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大并不缺水,不需要使用河水进行灌溉,C错误。
此地种植的蔬菜主要用于自家食用,一般不会进入市场销售,因此D错误。
故选择B。
第3题,防洪堤上种植蔬菜会破坏表土稳定,雨季会导致水土流失致防洪堤出现安全隐患,C正确。
该地不属于城市景观的一部分,A错误。
菜地面积较小且为自家种植较少施加农药和化肥,对环境污染较小,B错误。
该处不属于城市道路区域,不会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D错误。
故选择C。
【答案】1.D 2.B 3.C某科考队考察中央谷地及其附近区域,考察发现:中央谷地年降水量不足1mm;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周围岩石性质差异明显。
下图示意中央谷地所在区域及沿ab两地地形剖面。
据此完成4~6题。
4.科考队员发现图中海岸山脉西部沿海地区大气能见度常年较低,推测其形成原因为该地区()A.常年高温多雨,水汽较充足 B.荒漠广布,沙尘暴多发C.沿岸寒流流经,水汽易凝结 D.工业发达,雾和霾严重5.中央谷地沙丘数量较少,可能因为该区域()A.南北高差大,长期处侵蚀环境 B.谷地较狭窄,沉积物分选性好C.西风强劲,搬运走沙质沉积物 D.河流落差小,搬运来的泥沙少6.P地与M地农业发展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分别是()A.雨水、湖泊水 B.积雪融水、地下水C.雾水、地下水 D.冰川融水、河流水【解析】第4题,西海岸附近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导致水蒸气凝结形成海雾,C正确。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多晴天,水汽较少,不易形成大雾,A错误。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风力小,沙尘暴较少,B错误。
南美洲沙漠地区工业不发达,D错误。
第5题,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河流落差大,以侵蚀搬运为主,A正确,D错误。
谷地较狭窄,水流速度快,分选性差,B错误。
山脉阻挡受西风影响小,C错误。
第6题,P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晴天,降水较少,附近有寒流流经,多海雾,P地水分主要来源是雾水,A错误,C正确。
P地地处热带没有积雪,B错误。
中央谷地的阻挡,冰川融水影响小,D错误。
【答案】4.C 5.A 6.C“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
下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大 B.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C.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低 D.集约化程度高,受市场影响小8.发展“富碳农业”,能够()A.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 B.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价格C.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D.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解析】第7题,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工厂是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紧密联系的,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其生产规模不会很大,集约化程度和商品率应很高。
B正确。
第8题,根据富碳农业的生产原理,主要是将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富集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既能提高农业产出,又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能为全球变暖问题做出贡献,A正确。
【答案】7.B 8.A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的交界处,有两座神秘的盐湖,它们紧挨着火山,湖水中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富含钠、钾元素),使得湖面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以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使得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却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
下图为纳特龙湖和马加迪湖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马加迪湖形成于()A.火山口集水 B.河流改道C.滑坡阻断河流 D.地壳断陷集水10.马加迪湖水源主要是盐水温泉(温度高达86℃),该湖高盐度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碳酸盐火山灰随东南信风落入湖中B.汇入淡水较少C.蒸发量较小D.湖泊没有出口11.小火烈鸟每年干季迁徙到此觅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A.干季天敌少利于繁殖B.嗜盐微生物、卤虫生长繁殖快,饵料丰富C.气候干燥,不利于疾病传播D.入湖河流多,饵料丰富【解析】第9题,东非大裂谷是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据题中“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可知,该湖泊是断裂下陷湖,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第10题,从图中的纬度可看出该地在1°S 附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故该湖高盐度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C,C符合题意。
通过该地的纬度可知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汇入淡水较少,由于湖泊没有出口(地表或地下),因此水分流失仅能通过蒸发产生。
其余选项都是可能的,可排除。
故选C。
第11题,小火烈鸟每年干季迁徙到此觅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嗜盐微生物、卤虫生长繁殖快,饵料丰富,B 正确;干季天敌依旧多,A错;气候干燥,不利于疾病传播,但这并不是在该处觅食的主要原因;入湖河流少,D错。
故选B。
【答案】9.D 10.C 11.B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制种要选择在空间隔离的地块上(防止不同品种作物互相传粉)播种良种,种子收获之后要及时晾晒并储藏。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甘肃省充分利用河西走廊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制种业,目前是我国三大制种基地之一。
甘肃省生产的玉米种子,可以满足全国70%以上玉米用种需要,甘肃省也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种子出口量占全国的75%。
目前,有四十多家中国种子公司在兰州建立了培育中心或加工基地,全球前五家种子公司中有四家落户兰州。
下图为甘肃省主要制种基地分布图。
(1)分析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有利条件。
(10分)(2)指出种子公司集中分布于兰州的原因。
(4分)(3)说明在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
(4分)(4)简述甘肃省大力发展制种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6分)【解析】(1)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有利条件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
根据材料提示可知,制种需要优越的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还需要保持一定的隔离条件和良好的储存、运输条件。
局部地形复杂,有利于制种进行空间隔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加之(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种子病虫害少,种子质量好;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晾晒和储藏;戈壁滩涂多,种子晾晒场地多;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种子作物需水盛期正是冰川融化最快、融水量最大的时期,可以充分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有铁路、高速公路经过,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种子的运输;是我国三大制种基地之一,有国家政策支持。
(2)制种公司集中分布在兰州的原因主要从科技、基础设施及距离等角度分析。
读图可知,兰州接近制种基地;科技较发达、信息较灵敏;基础设施较完善。
(3)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主要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制种业比普通种植业单位面积产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有利于控制耕地面积,节约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4)甘肃省大力发展制种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主要从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等方面分析。
大力发展制种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粮食安全。
【答案】(1)局部地形复杂,有利于制种进行空间隔离;(2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加之(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种子病虫害少,种子质量好;(2分)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晾晒和储藏;(2分)戈壁滩涂多,种子晾晒场地多;(2分)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种子作物需水盛期正是冰川融化最快、融水量最大的时期,可以充分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2分)有铁路、高速公路经过,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种子的运输;(2分)是我国三大制种基地之一,有国家政策支持。
(2分)(答对5点即可)(2)接近制种基地;(2分)科技较发达、信息较灵敏;(2分)基础设施较完善。
(2分)(答对2点即可)(3)制种业比普通种植业单位面积产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2分)有利于控制耕地面积,节约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2分)(4)增加农民收入;(2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2分)增加就业机会;(2分)维护粮食安全。
(2分)(答对3点即可)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万km2,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在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上,河道蜿蜒曲折,流经多沼泽与湖泊的宽谷中。
自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
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
伊犁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斯坦在伊犁河中游修建了一座多目标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卡普恰盖(伊犁村)水库,每年从水库调配41亿立方米的水量用于供水和灌溉,主要供给阿拉木图。
多年来,随着伊犁河流域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河水污染、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1)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4分)(2)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6分)(3)分析卡普恰盖水库的修建对巴尔喀什湖的不利影响。
(6分)(4)从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简述保护该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6分)【解析】(1)河水清澈说明含沙量低,含沙量低的原因除与植被覆盖率有关外,还与沼泽,上游水库的修建有关。
当河流流经沼泽地时,流速变慢,泥沙会沉积在沼泽地中,沼泽对泥沙起过滤的作用,这样河流的泥沙含量减少。
上游有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