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件苏少版二年级下册《报春》ppt
报春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轻快、明朗的圆舞曲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尝试用连贯与断顿的唱法演唱歌曲,并注意节奏准确。
活动准备:
1、活动之前带领幼儿观看视频或阅读图书,增进对布谷鸟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了解。
2、布谷鸟叫声录音,节奏卡片。
3、《报春》音乐CD(盒带)、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游戏激趣,快乐练声。
播放布谷鸟叫声录音请幼儿倾听,鼓励幼儿自由模仿。
利用布谷鸟叫声及节奏卡,带领幼儿玩不同节奏的“山谷回音”游戏。
2、播放《报春》音乐CD,请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有什么感受?里面都唱了什么?
3、演示教师教学资源,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进行演唱。
第一段歌词里唱的是什么?试一试,你能跟着唱出来么?
听听第二段歌词里,布谷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跟着录音一起唱出来吧。
第三段歌词是怎么夸布谷鸟的?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夸夸布谷鸟。
4、组织“赛歌”游戏,引导幼儿唱准空拍,并用轻快、断顿的声音演唱歌曲。
(1)教师交代赛歌要求:小组集体演唱一段歌曲,要唱准空拍,声音优美、轻快。
(2)小组预备准备:幼儿自由组合分为两组,选取一段歌曲进行练习。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怎样常准空拍,怎样让声音优美、轻快。
(3)幼儿赛歌。
(4)赛歌评价。
活动延伸
将音乐《报春》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自主跟唱或表演。
苏少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报春》教案

《报春》教学内容:唱《报春》。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报春》。
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报春》。
教学难点: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
教学过程:一、趣味律动猜谜导入: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个谜语:“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字”(春),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到处都是,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哪些变化呀?(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方式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从这么多地方都看到春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春天终于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让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活动活动,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二、学唱歌曲《报春》师:春天到来了,杜鹃不光高兴地跳起了舞,它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呢!你们听!杜鹃唱的歌好听吗?1、播放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教学,学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难点。
A、随音乐声轻声唱词。
B、随音乐声复唱歌词。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音乐记号。
(2)找出歌曲中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歌曲中不懂的地方,让他们善于勇敢地提出问题,以便更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3、解决难点。
(1)学生找出不认识的音乐记号:顿音记号▼。
作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解决方法:①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其他同学认识,就由会的同学说出此音乐记号的名称和作用并鼓励其利用歌中旋律演示其唱法。
②学生提出的音乐记号,如果大家都不认识,就老师说出其名称和作用,并演示其唱法。
(2)学生找出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①学生提出难唱和唱不准的旋律,老师先鼓励会唱、唱得准的同学示范演唱,然后集体训练演唱。
②学生没提出来,但唱不准的旋律,老师要进行范唱、教唱。
4、音乐表现。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歌表演、绘画、打击乐伴奏、歌唱等形式)5、练习形式。
A、小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各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
二下音乐 《报春》

反思
建湖实小城南校区
二年级音乐学科二轮备课手记
教学内容
单元/课时
第一单元第1课
课型
课题
报春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报春》,较好地表现三
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春来了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欢乐、活跃的情绪,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化律动。
教学流程
二次复备
【课前准备】
完成目标,创设情境。
1.老师弹唱<<小燕子>>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
师:恩,同学门说的很好,那么老师现在有一个关于鸟的谜语要给大家猜一猜,你们能猜中吗?谜语:一只小小鸟,冬去春又来,布谷布谷叫,催着春耕忙。
2.发声练习:请学生跟琴声学布谷鸟的叫声,请同学分别模仿在远处(高音)的叫声和近处(低音)的叫声。
3.请同学再次欣赏歌曲《报春》,思考几个问题:
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愉快活泼、旋律优美)
师点评:说的很好,这首歌曲愉快活泼,旋律优美舒展,歌词布谷鸟的叫声使整首曲子充满了趣味。
二、组内交流
1.请每一组派出一名同学做代表跟音乐表演《报春》
生:布谷鸟
3.恩,同学们真棒!布谷鸟的叫声就仿佛告诉大家春天来了,美丽的景色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课中导学】
一、依案自学
1.初听歌曲<<报春>。(提醒孩子们安静的听音乐。)
苏少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一单元《唱:报春 》教学设计

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报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报春》。
2. 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3.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中的春天,乐于表达对音乐、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报春》。
2. 难点在歌声中表达对春天、对音乐的喜爱。
教学准备:PPT课件、钢琴、碰铃、双响筒等教学方法:听唱法等教学过程:一、用《问好歌》问好!二、导入。
1. 聆听音效,提问:这是谁在歌唱?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
听,这是谁在歌唱?生:布谷鸟。
2. 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1)指名生模仿。
师:你能模仿吗?(学生模仿)师:模仿得真好!你们模仿的是大自然中的布谷鸟叫,在音乐里,它是这么叫的?(2)教师模仿,让学生对比大自然中的布谷鸟叫和音乐中的布谷鸟叫。
师:老师模仿的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生1:一个短,一个长。
生2:有停顿。
(3)全班同学一起模仿。
(4)边模仿边律动。
师:想象我们就是那一群布谷鸟一边飞着,一边叫着,相互交流。
3. 揭示课题《报春》。
师:布谷鸟叫得这么欢,你们知道它们在忙什么吗?生1:布谷鸟声声叫,向我们报告春的消息。
生2: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向我们报告春的来临,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了。
生3: 布谷布谷,布谷鸟提醒农民伯伯春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师:布谷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正忙着给我们报春呢!听……(播放音乐《报春》)三、新歌教学。
1.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1)师: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生1:我感觉是优美的。
生2:我感觉是抒情的。
生3:我感觉是美妙的。
生4:我感觉是轻盈的。
生5:听了以后,我就想唱。
生6:听起来很愉快。
(2)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生:三拍子。
师:强弱规律是什么?生:强弱弱。
(3)跟着老师用声势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再听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随音乐律动。
师:孩子们,布谷鸟正随着三拍子的强弱快乐地飞翔呢!让我们听音乐跟随布谷鸟一起动起来吧!(师生共同律动)3. 学唱歌谱。
《报春》

《报春》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能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歌唱,用灵巧、清晰的咬字吐字表示歌曲,并通过动作表示三拍子。
2、通过读、听、唱的结合表现歌曲,让学生在演唱中体会春天的情趣。
3、学唱歌曲,体验春天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维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教学难点:三拍子的动作表示与节奏表示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初听歌曲《报春》,引出主题----春天。
2.教师分别出示“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春天的景象)3.聆听布谷鸟的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也叫它报春鸟。
4.师:那么除了布谷鸟的叫声,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引导学生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都是春天的使者,并让学生要维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二)歌曲学唱:1、聆听歌曲,感受旋律(初听歌曲)师:请大家说说你们的感受,听完后有什么感觉呢?2、读歌词(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3、聆听歌曲,寻找春天(复听歌曲)(1)播放声音效果:青蛙齐鸣、流水淙淙、布谷鸟叫、小雨沙沙、蜜蜂嗡嗡等。
(2)教师引导学生考虑:这些声音,你在哪个季节里能听到?你喜欢春天吗?(3)把春天领进课堂(启发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示春天到了)a、模仿小鸟飞;学青蛙叫;扮演小芽破土而出;用人声表示春雨沙沙;诗歌朗诵“春眠不觉晓……”等。
b、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音乐问答。
师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生唱: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歌声里…(三)歌曲处置1、教师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应用什么声音来演唱歌曲?(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2、老师唱的时候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活泼)唱的时候也要跳跃点,唱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3、学生齐唱,教师弹琴伴奏4、配词演唱,提示节奏5、学生听伴奏齐唱。
6、合唱。
苏少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唱:报春春天的小河》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唱:报春春天的小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报春春天的小河》这首歌曲是苏少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教学曲目。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春天小河的美景,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音符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引导他们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唱:报春春天的小河》。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并用歌声表达出来。
3.能够通过学习歌曲,培养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唱:报春春天的小河》。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以及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采用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景,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教学歌曲: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指导学生唱准音准和节奏。
3.歌曲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展示环节:学生进行演唱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可以设计如下:歌曲名称:《唱:报春春天的小河》主题:春天的美景情感:欢快、喜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课堂参与度来进行。
苏少版音乐二下第一单元报春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二下第一单元报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二下第一单元报春》是一首富有春天气息的合唱曲。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欣赏和合唱实践。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合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准、节奏、简单的声乐技巧等。
他们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春天的美好景象还需要通过音乐来进一步感受。
此外,学生对于合唱的形式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本节课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苏少版音乐二下第一单元报春》,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合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合唱技巧的运用,如呼吸、音色和谐等。
3.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歌曲演唱和合唱示范。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3.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合唱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苏少版音乐二下第一单元报春》音频、视频资料。
2.合唱谱:打印给学生进行练习。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欣赏。
4.教学道具:如春天的图片、花朵等,用于营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播放相关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苏少版音乐二下第一单元报春》,并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分组练习,相互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不断提高。
中班音乐报春课件

中班音乐报春课件《春天来了》是大班的一个音乐欣赏活动。
乐曲用弦乐演奏,显得比较优美、温柔。
乐曲共有四个乐段,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是旋律基本相同的两个乐段,第二乐段从十六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到渐高的乐汇,音乐显得较为欢快,而第四乐段又是第一乐段的再现,音乐再次显得优美、舒缓。
从以往对大班幼儿的音乐欣赏来看,幼儿较难完整地感受全曲,往往东一下西一下,对单独的乐段较为熟悉,而对其中变化不大或根本不一样的乐段就不太容易辨别,反复倾听的持久性较差。
因此,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我尝试以“春天的变化”为主线,引导幼儿从树叶的变化中来辨别不同的乐段。
感受分辨乐曲的四个乐段,尝试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说的是春天来了的故事。
春天究竟是怎么样的?小树叶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乐段:小树叶慢慢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弯腰手缩成树叶从肩膀上往下落的动作)第二乐段:小树叶越飘越多,地上出现了许多树叶。
(模仿树叶宝宝从肩膀上往下落的动作)第三乐段:小树叶越飘越少,树上长出了嫩芽。
(做小树叶慢慢爬上树的动态)第四乐段:树上长出了许多嫩芽,嫩芽越长越大。
(双手托住两颊从头上往左右分开的动作)小树叶是怎么从树上飘下来的?飘下来以后它们做了什么?(跳舞)那我们一起来看着小树叶跳舞吧。
(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小树叶跳舞的时候我们的手还可以怎么动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听音乐做手部的动作)手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一做)小树叶越飘越多树上还长出了嫩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欣赏第二遍音乐)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试着跳一跳吧。
(听音乐做一做身体动作)手上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一做)小树叶越飘越少,树上长出了许多嫩芽。
最后小树叶变成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欣赏第三遍音乐)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试着跳一跳吧。
(听音乐做一做身体和手部的动作)手上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一做)现在小树叶都变成了大树的肥料,大树有营养了就会长出更多的树叶和小树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