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汇
历史标志性事件汇总

历史标志性事件汇总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公元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5.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6.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7.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秦朝与元朝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3.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的中英《南京条约》4.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都有的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5.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赔款最多的条约;6.1895年威海卫战役——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7.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8.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9.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历史标志性事件一览

历史标志性事件一览人类的历史充满了各种意义深远的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本文将为您带来历史上一些标志性的事件,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些重要的时刻。
1. 古埃及法老兴衰古埃及是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其法老的兴衰影响着整个埃及历史。
法老在统治期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决策对古埃及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法老克夫骨灰盒制度的建立使得埃及人民可以更好地处理死者之骨。
同时,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壮丽景观也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2.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一,其崛起和衰落与人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罗马帝国通过其庞大的军队和强大的行政体系统治整个欧洲地区,对文化、政治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面临着内部政治腐败和外部威胁的挑战,最终导致了其衰落和分裂。
3. 世界大航海时代16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这一时期见证了欧洲国家的远洋探险和殖民活动。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荷兰等国家通过航海家的探险活动,扩展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这一时期的航海活动也推动了亚洲和欧洲的文化交流,为现代世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的事件。
这场革命打破了法国的封建制度,推翻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为民主政治和人权观念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和革命浪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毁灭性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大片土地的破坏,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引发了其他一系列事件,如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和纳粹兴起等,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6. 1945年的广岛和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于1945年8月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分别袭击了日本广岛和长崎。
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的具体介绍

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的具体介绍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6.十年探索时期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7.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中国近现代的宪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中华民国约法》(1914,袁世凯)内容: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193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过渡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西部的交通,东北的重工业)2.十年探索时期:一铁二钢三油田;两大科技成果(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十年动乱: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新三民主义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与中共纲领相比:相同点:都主张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不同点:(1)中共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共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2)中共在民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原因: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2)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1)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影响: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根本原因: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原因:(为何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2)影响: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是失败的根本原因)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结:日本侵华问题1.侵华方针和主要内容:大陆政策:(明治维新后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田中奏折:(1927年制定)确立侵略中国满蒙的方针国策基准:(1936年制定)确保日本东亚霸主地位,并向南方海洋发展2.侵华事件: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今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侵华暴行:两次大屠杀:旅顺、南京对根据地:三光政策、毒气战、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4.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
必修1中的标志性事件

必修1中的标志性事件1.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王朝——夏。
2. 禹死后,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4. 6世纪,《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5.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6.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7. 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8. 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制共和制的确立。
9.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确立。
1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11. 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13. 1856年,太平天国西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14. 1856年,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5.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
16. 1894年,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挑起战端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17. 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18.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标志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19. 《辛丑条约》中“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20.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21.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高中必背历史事件表

高中必背历史事件表以下是高中历史学科中的一些必背的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对于理解历史的进程以及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至关重要。
1. 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于1919年。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抗议巴黎和约中中国未能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权。
这场运动奠定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现代化运动的开端。
2. 五卅运动 (1925年)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次大规模抗议,发生于1925年。
这场运动起因于对于外国特权和资本主义剥削的不满,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五卅运动对于中国的崛起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 九一八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一次重大事件,发生于1931年。
日本军队炸毁了沈阳的一条铁路,以此为借口占领了东北,并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
这一事件导致了中国国内的大规模抗日运动,并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4. 南京大 (1937-1938年)南京大是指日本军队在中国南京进行的一系列暴行,发生于1937年至1938年间。
在这场中,日本军队对南京城内的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强奸和掠夺。
这一事件导致了数十万中国人的死亡,成为二战期间的重要战争罪行之一。
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日本侵略的全面抗战,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间。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联合对抗日本,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国家意识的觉醒、人民意志的统一以及中日关系的演变都具有重要影响。
6. 建国后的中国 (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成立,结束了长期的国共内战。
建国后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
中国的发展与变革对于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必背的一些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涵盖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非常重要。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标志性事件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标志性事件必修一1.《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因为它基本上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
3.《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因为它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4.美国《1787年宪法》标志着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因为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确立了有力的中央政府。
5.法国《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6.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7.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8.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9.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要依据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因为宣言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1.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标志。
因为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从此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时期。
12.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因为国民党一大上通过的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3.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
14.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策略的转变,即从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转向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16.1935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因为会议在与共产国际断绝联系的情况下,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7.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18.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标志性事件整理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标志性事件整理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是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标志性事件的角度,对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整理和选择。
一、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末中国的一项现代化改革运动,旨在推动国家工业和军事现代化,加强对外抵御侵略。
该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洋务大臣”曾国藩开始主持洋务运动,着手兴办海军和创办船政局。
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国防实力,这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1900年代末清朝政权中的一次改革运动。
其标志性事件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在海外制定了《戊戌变法策》,并回国推动变法,试图推动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
但由于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外部压力和中国现实政治和经济条件的不利因素,最终失败了。
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运动,该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北京学生们为支援巴黎和约签署的抗议示威,后演变为全国性的运动。
运动期间,学生们纷纷下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形成爱国、民主、科学的口号。
五四运动的发生引发了中国的时代性变革,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政治运动,它的标志性事件是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吹响文化大革命的旗帜和号角。
该运动的宣传口号是“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号召群众“造反”,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和革命。
但由于其过于极端和错误,导致了中国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荡,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五、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历史事件,是中国领导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决定开放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并进行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和政治改革。
其标志性事件是1978年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改革开放”并阐述其具体思路,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大门,使中国踏上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历史之最汇总(标志、第一、开端、转折点、导火线等)

高考历史“之最”一、世界史标志性事件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
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4.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
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8.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标志性事件总汇必修一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清朝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
3、1856年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4、1861年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8、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9、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的失败。
11、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也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1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1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的命结束。
19、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20、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许多新规定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21、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22、《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3、《民法大全》的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4、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5、《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6、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7、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实现了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目标。
28、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9、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0、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3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33、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4、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必修二1、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6、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7、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8、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9、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11、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12、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4、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1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6、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17、1999年1月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18、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必修三1、圆周率的精确度曾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
2、《诗经》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3、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4、1898年9月21日的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7、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1992年南方谈话。
8、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
9、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0、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11、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是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1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
13、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公映其拍摄的影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14、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艺术的诞生历史之最(第一、开端、转折点、导火线等)集锦1、公元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涉及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6、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都有的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7、有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8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9、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李大钊。
10、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11、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中英鸦片战争。
1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13、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的中英《南京条约》14、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运动。
15、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是《天津条约》(10处)16、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公里)。
17、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8、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19、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0、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1、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会议是1922年中共二大。
23、辛亥革命的开端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
24、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25、中国现代史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6、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840年鸦片战争。
27、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
28、太平天国运动开端: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
结束:1864年7月天京陷落。
29、第二次鸦片战争开端: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结束: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定。
30、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
3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
3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
3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定。
3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甲午中日战争后。
35、戊戌变法揭开序幕:公车上书;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结束: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
36、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罢工。
37、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上海。
38、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9、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事件:1927年南昌起义。
40、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是1927年八七会议。
41、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开端:三湾改编。
4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3、土地革命时期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44、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遵义会议。
4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
46、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事件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
4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8、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49、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50、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51、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以后。
52、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53、日本统治中国的傀儡政权:1932年东北长春溥仪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5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
55、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56、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5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58、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59、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60、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是在: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后。
61、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后。
62、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的会议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