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术前准备体会

合集下载

嗜铬细胞瘤诊断及术前准备的新认识附82例报告

嗜铬细胞瘤诊断及术前准备的新认识附82例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嗜铬细胞瘤诊断及术前准备的新认识(附82例报告)姓名:滕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科学(泌尿外科学)指导教师:沈周俊20090401嗜铬细胞瘤诊断及术前准备的新认识(附82例报告)摘要目的: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恶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

准确的诊断方法是治疗的基本保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可避免术中血压剧烈波动。

现对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MN),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及术前降压药的服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新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病区82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嗜铬细胞瘤的病例,平均年龄44.51 ±13.43岁(15~79岁),女性51例,男性31例,手术中测得动脉收缩压最大值与最小值及肿瘤最大径。

其中53例术前行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MN),血浆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检查;58例术前准备仅服用多沙唑嗪控释片,另24例除服用多沙唑嗪控释片外,还加用其他降压药。

结果:①所有82例病例术中动脉收缩压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dSAP 与MN、NMN无相关性。

②根据单用多沙唑嗪控释片及加用其他降压药分成2组,两组中动脉收缩压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肿瘤最大径、MN、NMN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③在所有单用多沙唑嗪控释片的587例病例中,多沙唑嗪两种不同剂量(4mg,≥8mg)针对不同肿瘤大小(<6cm,≥6cm)有显著差异。

④58例单用多沙唑嗪组中,多沙唑嗪的术前每日服用剂量与肿瘤最大径有相关性(P<0.05),肿瘤最大径数值越大,每日服用剂量数值越高。

24例多沙唑嗪加用其他降压药组中,多沙唑嗪的术前每日服用剂量与肿瘤最大径有相关性(P<0.05),肿瘤最大径数值越大,每日服用剂量数值越高。

结论:①MN、NMN值对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术前降压药物剂量、术中血压波动无参考价值。

35例嗜铬细胞瘤的诊治体会

35例嗜铬细胞瘤的诊治体会
l ta t n1 a e. ol f c u n 7c s s F l w- p o e r u ai nfra a e h w l t ep t n ’ bo dp e s r o u i o u f1y a r t U c s ss o al h a i t lo r s u ec me d o o e S t o ma . o cu in P e e r mo yo i g o es o l l w et o g t f e o d r y e e so on r 1 C n l so h o h o c tmad a n s h u d f l t u h c n a yh p r n i n oo h h os t d a n s s c mb n er s h o r a me ig o e ,o i et u f h e mo et n 3t sVMA s a d i gn e r s n ai nt e e mi et e h i t t n e ma i gr p e e tto d t r n o h n tr a d o a in fh t mo r u t e e on o s c e su o e aini s f ce t r o ea ie r p r t n. au e n lc t o t e u u , th k yp i t f u c s fl p r t s u i in p e p rt p e a ai o b o v o
[ 林咸 明, 4 ] 张爱军, 何丽华, 从 营卫与血管舒缩的相关 等 性论 偏头痛 的针灸 治疗 l] J. 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 志 ,
2 0 ,65:3 9 . 0 91() — 4 9
( 稿 日期 : 2 o —1 一 6 收 o 9 l 2)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原则 -回复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原则 -回复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原则-回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颈动脉体等。

该疾病通常为单侧肿瘤,约10为双侧或多发性肿瘤,预后严重依赖于肿瘤是否具有恶性特征及肿瘤的大小、异位和全身扩散程度。

手术是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术前准备十分关键,能够提前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手术风险。

一、细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术前准备的第一步是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细致的采集,包括患者的主诉、病程、症状、伴随疾病等。

特别要注意家族史,嗜铬细胞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家族史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发生十分重要。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扩散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和预测手术风险。

二、实验室检查术前的实验室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至关重要。

一般需要进行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

此外,还需要测定嗜铬细胞瘤特异性标志物,如血和尿中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的水平。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可以提示嗜铬细胞瘤的存在,并帮助评估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和治疗效果。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评估嗜铬细胞瘤的部位、大小和扩散情况至关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

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和范围。

CT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肿瘤大小、形态和异位情况,并能够评估肿瘤的侵犯深度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MRI 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肿瘤组织结构和血供情况的信息。

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指导手术的方案选择和手术风险预测。

四、血压控制嗜铬细胞瘤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手术前需要进行血压的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普拉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来避免术中高血压引发血管破裂和手术后低血压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确保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嗜铬细胞瘤的护理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护理诊断

嗜铬细胞瘤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定义: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主要分泌儿茶酚胺,某些患者可因长期高血压致严重的心、脑、肾损害或因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导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本病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甚大,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心衰或脑出血等。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麻醉和手术中血压容易波动,肿瘤血运丰富,肿瘤临近大血管容易引起大量出血,术前应做充分准备。

术前护理诊断:1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吸氧,抬高床头以减轻脑水肿,加用床栏以防病人因躁动而坠床;2按医嘱给予快速降压药如酚妥拉明等;3持续心电监测、血压监测,每15分钟记录1次测量结果;4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可加剧血压的升高,应专人护理,及时安慰病人;5告知患者情绪变化,过度疲劳,腹压增高,刺激挤压瘤体,体位改变,持重物,咳嗽,饥饿,排尿,降压药物服用不当,都是高血压危象发生的诱因,应尽量避免。

2 有跌倒的危险: 与高血压引起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有关护理措施:1病床周围无障碍物,加床挡;2加强宣教和病房巡视,防止病人跌伤和坠床;3病人留有陪护,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4减少外出,避免引起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

术后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肿瘤切除后血浆儿茶酚胺相对不足、血管容积增大有关1术后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心率的变化及外周循环情况;2建立2条静脉通道,大量快速补液;3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若尿量少应注意循环血容量是否充足;4遵医嘱做好液体管理,做好扩容等处理,严防药液外渗;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定时抽血监测血指标。

2潜在并发症:肾上腺危象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变化,有无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肌无力、大汗和心慌等症状;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3若发生肾上腺危象,遵医嘱应立即静脉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4遵医嘱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低血糖等情况;5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安慰患者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3 疼痛:与手术所致创伤有关1评估和了解疼痛的程度;2观察病人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3鼓励病人表达疼痛的感受,简单解释疼痛的规律;4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5术后可予以留置镇痛泵;6尽可能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求。

肾上腺嗜络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肾上腺嗜络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院就诊。
2. 讲解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底下的症状 ,双侧切除肾上腺者终身使用皮质激 素治疗更为重要,向病人说明坚持服 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服用皮质激
素维持量时,出现
.
26
关节疼痛、头晕、疲倦、恶心、呕吐 或低血压时,应增加服药剂量或来院 检查,即使一切正常,也应3~6月复 查1次,以便指导治疗。
3. 嗜络细胞瘤术后有复发倾向,故要求 患者定期复查,3个月后复查B超及醛 固酮等。
.
20
鼓励和帮助其早日下床活动,促进胃 肠功能恢复及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出血:术后24小时要观察伤口处有 无渗血,尤其要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及 引流量。如发生活动性出血,引流量 明显增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 、心率加快、四肢湿冷、烦躁不安等
出血性休克表现。如发生血压下降,
上腺素和多巴胺,后者含量极少。
.
7
疾病简介
发病率:高血压患者中0.4-2%男女发 病率大致相等。
年龄:以20-50岁最高。
嗜络细胞瘤多为良性,恶性约占10% ,约75%发生在肾上腺髓质,15%异 位于神经节丰富的其他部位,如腹膜 后主动脉旁、肾门、心脏、膀胱壁等 。
.
8
临床表现
1.主要是高血压,呈现持续型、阵发性 型或持续伴有阵发发做患者。因精神 刺激,身体活动,肿瘤被挤压等均可 引起发作,血压骤然上升,舒张压血 压可达到140~180mmHg以上,发作 时有心悸、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或 潮红,呕吐、四肢冰冷、视力模糊、 软弱无力、有时伴有气促、胸闷、呼 吸困难、腹痛症状。
状。故术前在控制血压的前提下预先
.
14
肾上腺肿瘤摘除的护理
补充一定血容量,预防术中、术后血容 量不足。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充分标准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充分标准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充分标准一、血压控制在进行嗜铬细胞瘤手术之前,必须确保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嗜铬细胞瘤会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波动较大,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将血压稳定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持续服用α-受体拮抗剂,如酚苄明、哌唑嗪等,以降低血压并预防术中出现危险情况。

在术前准备期间,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持续监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二、实验室检查为了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以便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代谢状态和是否存在感染等潜在问题。

此外,对于嗜铬细胞瘤患者,还需要进行血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以评估肿瘤的分泌情况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

这些检查结果将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中风险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加精确的手术计划。

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对于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来说同样重要。

由于这种手术的风险较高,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

因此,医护人员会在术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等情况,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缓解紧张情绪。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

五、特殊准备对于嗜铬细胞瘤手术,除了常规的术前准备外,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准备工作。

由于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血压波动,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在必要时进行紧急处理。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简称PCC)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细胞的罕见肿瘤,主要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肾上腺皮质、颈动脉体、主动脉和骨盆等。

该瘤可产生和释放过多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导致高血压危象和多系统器官受损。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试验等。

首先,病史询问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一环。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过程、家族史等,特别是高血压、心悸、多汗、头痛、颈背疼痛、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以及高血压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是否有儿茶酚胺过量释放的相关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压力等。

其次,体格检查可发现一些嗜铬细胞瘤的体征。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甲状腺、心肺、腹部等,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异常体征。

例如,肾上腺素过多会导致收缩期高血压,而去甲肾上腺素过多则常伴有舒张期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分析。

血液生化指标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是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升高。

尿液分析中,24小时尿儿茶酚胺测定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金标准,包括游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关键手段,常用的有CT(computed tomography)和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这些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血供情况。

CT扫描的分辨率较高,较适用于发现小肿瘤,而MRI的软组织对比度较好。

此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放射性核素扫描(MIBG)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功能性试验是进一步确诊的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是clonidine试验和阿托品试验。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标准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标准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标准一、临床表现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高血压:多数患者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伴有头痛、出汗、心悸等自主神经症状。

2. 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胸痛、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

3. 内分泌紊乱:可表现为糖尿病、低血糖、多尿、多饮等症状。

4. 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5. 情绪紊乱、焦虑、躁狂等精神行为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在进行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信息。

对于嗜铬细胞瘤患者,CT检查会显示肿瘤的轮廓、密度等信息,MRI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组织结构。

超声检查则是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的血管结构和血液供应情况。

三、内分泌功能检查由于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内分泌肿瘤,因此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内分泌功能检查。

常见的内分泌功能检查包括血、尿中儿茶酚胺的测定,24小时尿中游离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测定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状况,为手术提供必要的参考。

四、手术前准备1. 血压、心率的控制:由于嗜铬细胞瘤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等症状,因此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控制。

通常可以采用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降压,保持患者的心血管状态稳定。

2. 水电解质的平衡:嗜铬细胞瘤患者常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术中发生不良事件。

3. 糖尿病的控制: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嗜铬细胞瘤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充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术中发生血糖异常。

4. 其他疾病的控制:嗜铬细胞瘤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因此在手术前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充分的控制和治疗。

五、心理疏导手术治疗是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术前准备体会
23例嗜铬细胞瘤,其中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例,占比:4.3%。

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肿瘤,死亡2例,总结我院嗜铬细胞瘤术前诊断以及术前准备的心得体会。

标签:嗜铬细胞瘤;外科;术前准备
我院1986年~2006年共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23例,总结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2~64岁,平均35.8岁,肿瘤位于肾上腺22例,占比95.7%,左右侧分别为11例,10例,双侧1例,肾上腺外1例,位于腹主动脉旁,肿瘤最大5cm×5cm×4cm,最小直径2cm,其中持续性高血压7例,阵发性高血压10例,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重6例,多有心悸,头痛,多汗等癥状,其中2例已经出现视力损害。

19例测量血儿茶酚胺均不同程度升高,23例行B超检查22例发现肿瘤,19例行CT检查发现18例肿瘤。

全部病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腹主动脉损伤1例,脾损伤1例,心脏并发症1例。

病理结果:23例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1例有包膜侵润。

19例术后高血压逐渐恢复正常,2例血压明显降低,不过依旧偏高,但是口服降压药后效果满意,2例死亡。

2讨论
2.1术前诊断本组病例19例患者行血儿茶酚胺检查阳性率100%,23例行B 超检查22例为阳性,定位诊断率95.7%,19例行CT检查,18例为阳性,定位诊断率94.7%,所以我们认为血儿茶酚胺的检查,B超和CT的定位对诊断有极高的价值。

2.2术前准备首先控制高血压,以肾上腺素能阻滞剂为主,常用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或酚卞明,本组病例有5例应用酚妥拉明14例应用酚卞明,术前血压均逐渐降至或接近正常。

对心率快者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我们对9例心率快者应用心得安后心率都接近或达到正常。

本组术前准备用药均为1~2周。

其次充分补充血容量,方法是术前3天每天静脉输注代血浆1000ml,全血200ml,术前1天输液量达到2500~3000ml,19例患者经扩容后无不良反应。

本组19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后,术中血压波动极小,术后多数不用升压药,或于手术当日用少量升压药,而在1996年以前的4例手术因未经术前准备,均出现术中血压剧烈波动,2例术后应用升压药4~7天,1例因腹主动脉损伤术中
死亡,1例因术中血压波动剧烈诱发心脏病术后第二日死亡。

综上所述,嗜铬细胞瘤的手术在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可以大大降低其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手术成功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