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春季传染病内容

预防春季传染病内容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各种病菌在这个时候活跃起来,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为了预防春季传染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首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春季天气变暖,室内外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避免将外面的细菌带回家中。
另外,要保持身体清洁,勤换衣服,保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再者,合理饮食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
春季气候多变,人体抵抗力较弱,因此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增强身体免疫力。
同时要避免生冷食物的摄入,尽量食用熟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引发肠胃疾病。
此外,适当锻炼也是增强身体抵抗力的有效途径。
可以选择一
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打羽毛球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总之,预防春季传染病,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外空气清新,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做好这些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季。
春季流行病预防知识

春季流行病预防知识标题:春季流行病预防知识引言概述:随着春季的到来,流行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春季流行病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春季流行病的预防知识,帮助大家有效应对春季流行病的威胁。
一、保持个人卫生1.1 定期洗手:春季是流感等病毒传播的高发季节,定期洗手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
1.2 注意饮食卫生:春季易感染食源性疾病,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卫生,避免生吃生冷食物。
1.3 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1 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室内的滋生。
2.2 注意空气湿度:保持适宜的室内空气湿度,防止病毒在干燥环境中传播。
2.3 使用空气净化器: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降低感染风险。
三、避免密集人群3.1 减少外出:尽量减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逗留,减少感染风险。
3.2 戴口罩:在外出时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空气中的病毒,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3.3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四、定期体检4.1 预防接种:定期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病的传播,提高免疫力。
4.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好预防工作。
4.3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药物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5.1 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5.2 合理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3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结论:春季流行病的预防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持个人卫生、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密集人群、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有效预防春季流行病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预防知识,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共同抵御春季流行病的威胁。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6篇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6篇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6篇春天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是各种常见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该怎么正确预防传染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篇1)一、活动目的:1、冬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班主任讲话:同学们,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结核病,表现为咳嗽、发烧。
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开展本次主题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一)、通过看视频资料了解传染病(二)、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因为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人们对结核病产生了很强的恐惧心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科学工作者自50年代以来,已经研制出十数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结核杆菌可以侵入人体任何器官,也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发生结核病。
2、有哪位同学知道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
另一种是血液传播。
就是说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肺结核有那些症状(1)指名说一说学生1: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
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北宗小学六二班黄杏然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3、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
学生2:是啊!得了结核病的人不仅十分痛苦,同时也会严重地影响工作和学习。
春季预防传染病教案

春季预防传染病教案标题:春季预防传染病教案引言概述: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各种病菌在这个季节容易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活习惯和接种疫苗五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春季预防传染病的教案。
一、个人卫生1.1 定期洗手: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进食前、打喷嚏或者咳嗽后应及时洗手。
1.2 注意口鼻卫生: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应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
1.3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期呆在密闭潮湿的环境中。
二、环境卫生2.1 定期清洁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地面、家具、门窗等,避免细菌滋生。
2.2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特别是在春季雾霾多发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通风换气。
2.3 饮用安全水源:饮用水应选择安全可靠的水源,避免因水质问题引起传染病。
三、饮食卫生3.1 饮食清洁:食物应煮熟煮透,避免生吃生喝;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2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提高反抗力。
3.3 饮食规律:保持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四、生活习惯4.1 锻炼身体:适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4.3 避免疲劳过度:避免长期过度劳苦,及时歇息,保持身心健康。
五、接种疫苗5.1 预防接种:根据疫情情况和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增强免疫力。
5.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3 注意疫苗保质期:接种疫苗时要注意疫苗的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疫苗造成不良反应。
结语: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预防传染病需要我们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活习惯和接种疫苗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通用9篇)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6、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小学生预防春季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的: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春季传染病主题班队会。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主题:预防春季传染病二、讲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1、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一、春季传染病介绍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之一,幼儿园内的儿童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水痘、感冒等。
了解预防知识对于保护幼儿园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原则1.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养成勤换洗衣物的好习惯。
2.做好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呼吸道传染病的扩散。
3.饮食要卫生,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避免接触已经感染的人群,避免密切接触传染源。
三、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手足口病防控:–保持干净环境,经常通风换气。
–传染期的幼儿要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儿童。
–鼓励孩子避免口水直接接触。
–所有的玩具、用品都需要经常消毒。
2.水痘预防:–水痘患者要隔离至痊愈。
–家长要密切观察幼儿是否有水痘病变,及时就医。
–增加免疫力,可接种水痘疫苗。
3.感冒预防:–避免孩子与感冒患者接触。
–多让孩子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衣服要注意保暖,避免孩子受凉。
四、春季传染病的早期症状1.手足口病:发热、喉咙痛、手脚出现水疱等。
2.水痘:水疱疹病变、发热等。
3.感冒:流鼻涕、打喷嚏、发热、咽喉痛等。
五、应对春季传染病的紧急措施1.发现感染病症立即隔离患者。
2.及时就医,按医嘱服药。
3.学校要及时通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传播。
六、结语春季传染病对于幼儿园儿童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而预防春季传染病是每个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只有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实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以上就是有关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愿孩子们健康成长!。
春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春季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护理要点:1.让孩子充分休息。
患病时让孩子充分休息,有利于病的痊愈。
在此时不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逗孩子玩。
2.多饮水。
大量饮水除了可对咽部的病毒、细菌起到冲刷的作用,发热时消耗身体的热量、同时能及时补充因退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
喝水时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如果孩子不爱喝白开水,也可适当加些果汁,让孩子能多喝些水。
3.保暖。
根据情况增减衣物,有些父母爱用被子为孩子捂汗,这可造成高热抽风。
当孩子出汗后,用温水为孩子擦干汗,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在室内,就不必穿得太多,与成人穿得相当即可,甚至要比成人穿得少一些才好。
4.合理饮食。
孩子感冒时多不爱吃东西,家长需给流质、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酸奶、稀饭、面条、面包等,同时还要多吃新鲜水果(苹果、猕猴桃)、蔬菜,这样可保证有大量维生素C抗病毒的作用。
5.使用鼻腔滴液或喷剂不要超过3天,因为它们会使鼻腔组织变厚,受到刺激,从而进一步阻塞鼻腔通道。
6.不要给宝宝使用阿司匹林。
如果宝宝需要服用退烧要的话,可在医生帮助下选择醋氨酚或布洛芬。
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不能给2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抗组胺剂。
春季预防流行性疾病安全教育

精品文档.春季预防流行性疾病教育春天到了,气候寒冷多变,变化比较大,加上春雨绵绵,春风吹拂,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
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l、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2、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常开窗户,流通空气,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3、不要到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地方去玩,以防感染得病。
一、感冒、流感不一样提起感冒,大家都不陌生,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约85%的人平均一年要感冒3次,由此看来,感冒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病了。
而真正弄清楚“感冒”、“流感”、“伤风”、“上感”的人却为数不多。
感冒,也叫普通感冒,亦可扩大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祖国医学称之为“伤风”,是一组由众多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症候群,冬春季多发,主要症状集中在鼻腔、咽喉、上呼吸道,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喷嚏、咽痛、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和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周身不适,大约5——7天痊愈。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独立的急性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大面积流行。
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它的发生与流行季节性不甚明显,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性流行,一般三年一个流行高峰。
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一般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可以直接引起肺炎。
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危害最大,可以危及生命。
首先我们谈谈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三、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
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高热头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中毒症状较重者,给予物理退热并酌情输液;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最后我们来谈谈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直至退热后2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关于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传染病源于《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欢迎大家参考!
【1】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希望更多的学生朋友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学会如何应对传染病,对于疾病的症状加深认识,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可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
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
四、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
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六、总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所以必须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早发现、早隔离,不要拖延疾病的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广泛传播。
【2】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天气渐渐暖和了,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
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3—4名幼儿讲述)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
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3)教师小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