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必考改错题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轴系改错

机械设计---轴系改错

机械设计——轴系改错题例题1、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有错处画○编号,并分析错误原因)。

并在轴心线下侧画出其正确结构图(齿轮油润滑,轴承脂润滑)。

解:正确结构如图所示:1、联轴器周向没有定位;2、齿轮周向没有定位;3、齿轮轴向定位不可靠,与轮毂相配的轴段长度应小于轮毂长;4、转动件联轴器与静止件轴承端盖接触;5、转动件轴与静止件轴承端盖接触;6、箱体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7、端盖没有砂轮越程槽;8、端盖端面加工面太大;9、轴外伸过长;10、轴精加工面过长,装拆轴承不便;11、因齿轮油润滑,轴承脂润滑,所以轴承内侧需要挡油圈;12、没有垫片,无法调整轴承游隙;13、外伸轴端没有密封设施;14、轴肩过高,无法拆卸轴承;例题2、分析齿轮轴系的错误并改正之(轴承采用脂润滑)。

解:该齿轮轴系存在以下几方面错误:1、轴上零件的固定:1)联轴器轴向和周向均未固定;2)齿轮周向均未固定;3)套筒轴向固定齿轮不可靠;2、转动件与静止件的关系:1)联轴器与轴承盖接触;2)轴与轴承盖接触;3、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箱体端面的加工面积过大2)轴承盖无退刀槽;3)轴承盖外端面的加工面积过大;4)轴头伸出过长,增加了加工和装配长度4、装拆与调整:1)缺少台阶,轴承装拆不便;2)套筒过高,轴承无法装拆;3)缺少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4)整体式箱体不便装拆;5、润滑和密封:1)轴与轴承盖之间缺少密封;2)缺少挡油环。

注意:在分析轴系结构时,要将轴的结构设计要求和轴承组合设计要求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避免片面化。

结构设计技能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应予以重视。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1)、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1)、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分开来;(2)、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3)、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4)、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2)、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1)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①一定要成对使用;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2)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3)轴上如果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4)轴承必须考虑密封的问题;(5)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难;3)、键槽的常见错误:(1)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2)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3)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4)、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1)对于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2)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3)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5)、螺纹的常见错误:(1)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2)紧定螺钉应该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3)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4)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机械设计改错题

机械设计改错题

1(1) 闷盖上没有毡圈;(2) 二轴承端盖与箱体间有调整垫片;(3) 轴的两端应有倒角;(4) 二轴承滚动体应画十字中心线;(5) 左轴承套筒改为带甩油环式;(6) 与齿轮配合的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l~2mm;(7) 平键槽不应开到轴环上,应短一点;(8) 右轴承左边加一甩油环,轴环缩短;(9) 右轴承右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相应的锥端轴径也要减小;(10)透盖与轴间应有间隙,且应有密封毡圈;(11) 锥形轴端与联轴器应有半圆键联接,半圆键槽应与蜗轮处平键槽在同一条线上;(12) 锥形轴端长度应比联轴器锥孔长短一点,还应有轴端挡圈固定;(13) 闷盖、联轴器内凹过渡处及蜗轮辐板与轮毂过渡处均应画出圆角;(14) 蜗轮轮毂外圆应是锥面,端部倒角;(15) 闷盖、透盖外圆外侧应倒角,联轴器端部外圆、内孔均应倒角,联轴器外圆应倒角。

(1) 轴的右端面应缩到联轴器端面内1~2mm,轴端挡圈压到联轴器端面上,与轴端面留有间隙;(2) 联轴器与透盖不能接触,联轴器应右移;(3) 联轴器与轴配合直径应小一点,形成轴肩定位;(4) 联轴器处联接平键与蜗轮处联接平键应在一条线上,键与毂孔键槽底面间应有间隙;(6) 右轴承内圈左端面只能与套筒端面接触,与轴肩端面应有间隙,所以套筒内轴颈右端面应左移l~2mm;(7) 与蜗轮轮毂配合轴颈长度应比轮毂长短1~2m;轴颈右端面缩进去;(8) 左轴承内圈不能被轴环全挡住,轴环左部轴径减小至内圈厚度的2/3左右;(9) 透盖和闷盖外圆外侧应倒角,与箱体间均应有调整垫片。

(10) 联轴器外圆及左端外圆、内孔两头应倒角,有些类型联轴器应画出联接孔轴心线;(11) 轴的左端伸出轴承内圈过长,应缩短一点。

(1) 平键与透盖于涉了,应左移;(2) 轴伸出端应有台阶,用于输入联釉器轴向定位;(3) 透盖与轴间应有间隙,应有毡圈密封;(4) 透盖与套杯间,套杯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5) 箱体端面非接合面应低一些,不加工,圆角过渡;(6) 箱体孔的中间一段直径加大些,减少精加工面;(7) 套杯内孔中间一段直径加大些,减少精加工面;(8) 右轴承右边应有甩油环,不使润滑油进入轴承;(9) 右轴承右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径,以使轴承能装到轴上,为此,齿轮应与轴作成两体,轴成台阶轴,用平键联接;(10) 轴承滚子中心应有中心线。

机械设计必考改错题

机械设计必考改错题

经典机械设计改错题1.在错误处画圆圈并标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1)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2)轴的轴肩高度太高,无法拆下轴承,减小轴肩高度;(3)齿轮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缩短2-4mm;(4)键太长,将键长度变短;(5)轴承向左有可能没有抵在套筒的右端面,可将套筒轴段缩短些;(6)套筒右端外径的高度太高,无法拆下轴承,将套筒外径改为阶梯形;(7)轴承拆装不方便,加非定位轴肩(8)固定的轴承端盖和转动的半联轴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增加轴的长度;(9)联轴器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长度比联轴器毂长短2-4mm;(10)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2.说明:(1)轴承的配置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轴承采用油润滑;(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编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各处错误的原因。

解答:(1)左端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不便拆卸;(2)定位套筒的外径过大,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不便拆卸,并且由于套筒端面同时与滚动轴承的内、外圈端面贴合,故在与外圈端面的贴合外存在相对滑动,有摩擦;(3)轴与齿轮的配合长度应略短于齿轮轮毂长度,以使定位、固定准确可靠;(4)键长过长,超过了齿轮轮毂(配合轴段)的长度;(5)右端轴承装到位前所经过的轴段直径应略小,以便于其装拆,且保证其配合性质;(6)半联轴器无轴向定位措施;(7)半联轴器无周向固定措施;(8)端盖孔与外伸轴之间有很大的相对运动速度,其间应留有间隙;(9)端盖孔与外伸轴之间应考虑密封装置;(10)不需要弹性挡圈来作轴向固定; (11) 端盖下无调整垫片;(12) 端盖与铸造机体的接触面应经过机械加工,故应将加工面凸起,以区分出加工面与非加工面。

3.至少8处。

说明:(1)轴承的配置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轴承采用油润滑;(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标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机械设计结构改错题经典10题

机械设计结构改错题经典10题

机械设计结构改错题经典10题(2020.03)1.图示为轴承面对面安装的轴系结构,指出轴系结构中不少于10处的错误。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不考虑。

解:1、缺少调整垫片2、4箱体上非加工面应低于加工面;3、右轴承装反了;5、缺少调整垫片;6、缺轴端挡板;7、缺键联接;8、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9、缺毡圈油封;10、轴承左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经;11、装齿轮轴段长应小于轮毂宽。

2 图示为小锥齿轮轴系部件结构图,齿轮采用油润滑,轴承为脂润滑。

指出途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结构,在图中用序号标出,并按序号简要说明错误原因。

解:说明:①没有必要设圆螺母及轴上螺纹轴头,因齿轮上F a向右;②锥齿轮孔键槽是通的,以便于加工,且槽底与键顶面间有间隙;③轴环外径太大,应低于轴承内圈1/3厚,以方便内圈拆卸;④两轴承内圈之间的轴外径小于轴承内径,以使左轴承能装人;⑤两轴承外圈之间的套杯内径应小于轴承外径,以便于轴承定位;⑥透盖左端面与轴承外圈端面问应留间隙,以避免干涉;⑦套杯应加端环,端环左端面应加调整垫片,以调整轴系位置;⑧套杯右端面与端盖间应加密封垫,起密封作用;⑨轴用弹性挡圈改为圆螺母及防松垫片(轴上制螺纹及槽),用以调整轴承的游隙;⑩端盖内孔应加毡圈油封,起密封作用,端盖与轴间应有间隙;11 轴上螺纹右边轴径应小于螺纹外径,以方便装配;12 此处应设轴肩,对轴上零件起轴向定位作用;13 轴上两个键槽应处同一母线上,以方便加工。

3.指出轴系零部件结构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解:1 轴上两个平键应在同一母线上;2 齿轮的联接平键长度不能超出联接轴段长;3 轴右端的轴用弹性挡圈没必要,轴可缩短;4 轴环将右轴承左端内圈全挡住了、无法拆卸,轴肩要降低到内圈外径下1/3召处;5 两个轴承端盖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6 箱体上不加工的毛坯面应比加工面低(2 处);7 螺钉联接多处错误:①箱体上是盲螺孔,不是光孔;②螺孔有效深度应大于螺钉拧入深度;③底孔深度应大于螺纹孔深度;④弹簧垫圈开口方向画反了。

机械设计必考改错题

机械设计必考改错题

轴系结构改错 — 2(改正)
1、2联轴器左端未轴向定位;左轴端应短于联
轴器左端面,便于有效定位。
3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
4端盖轴孔处未密封。
5、10结合面没有密封和调整垫圈。 6、9轴承内圈没有定位。 7齿轮没有周向定位。 8、14齿轮左右端面没有轴向定位。
11轴端应有倒角。
12、13应减小加工面积。
1、2联轴器左端未轴向定位;左轴端应短 于联轴器左端面,便于轴孔处未密封。 5、10结合面没有密封和调整垫圈。 6、9轴承内圈没有定位。 7齿轮没有周向定位。
8、14齿轮左右端面没有轴向定位。
11轴端应有倒角。
12、13应减小加工面积。
2
8 10 12 13
例:
轴系结构改错 — 1
1 3 2
1.轴肩太高,轴承无法拆下; 2.应加工螺纹退刀槽,保证螺纹牙能达到预期的高度,且螺母应顶 紧轴承内圈; 3.应有轴肩,否则螺母无法拧入。
轴系结构改错 — 1(改正)
轴系结构改错 — 2
2 1
3
1.左侧键太长,套筒无法装入; 2.多个键应位于同一母线上; 3.轮毂上的键槽应为通槽。
3
5 1
6 7
9 11
4

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及轴改错题总结吐血推荐(1)

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及轴改错题总结吐血推荐(1)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B 】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C 】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B 】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D】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5.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为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可采用的方法为【C 】A.减小齿面滑动速度υs B. 减少蜗杆头数Z1C.增加蜗杆头数Z1 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6.在圆柱形螺旋拉伸(压缩)弹簧中,弹簧指数C是指【D 】A.弹簧外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B.弹簧内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C.弹簧自由高度与簧丝直径之比值D.弹簧中径与簧丝直径之比值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B 】A.90° B. 120° C.135° D.180°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D 】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C.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D 】A.拉力 B.扭矩C.压力 D.拉力和扭矩10.滚子链传动中,链节数应尽量避免采用奇数,这主要是因为采用过渡链节后【D 】A.制造困难B.要使用较长的销轴C.不便于装配D.链板要产生附加的弯曲应力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弯矩的轴为心轴,主要受转矩的轴为传动轴。

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173 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大于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应取大齿轮齿宽b2。

机械设计结构改错题经典10题

机械设计结构改错题经典10题

机械设计结构改错题经典10题(2020.03)1.图示为轴承面对面安装的轴系结构,指出轴系结构中不少于10处的错误。

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不考虑。

解:1、缺少调整垫片2、4箱体上非加工面应低于加工面;3、右轴承装反了;5、缺少调整垫片;6、缺轴端挡板;7、缺键联接;8、透盖与轴之间应有间隙;9、缺毡圈油封;10、轴承左边轴径应小于轴承内经;11、装齿轮轴段长应小于轮毂宽。

2 图示为小锥齿轮轴系部件结构图,齿轮采用油润滑,轴承为脂润滑。

指出途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结构,在图中用序号标出,并按序号简要说明错误原因。

解:说明:①没有必要设圆螺母及轴上螺纹轴头,因齿轮上F a向右;②锥齿轮孔键槽是通的,以便于加工,且槽底与键顶面间有间隙;③轴环外径太大,应低于轴承内圈1/3厚,以方便内圈拆卸;④两轴承内圈之间的轴外径小于轴承内径,以使左轴承能装人;⑤两轴承外圈之间的套杯内径应小于轴承外径,以便于轴承定位;⑥透盖左端面与轴承外圈端面问应留间隙,以避免干涉;⑦套杯应加端环,端环左端面应加调整垫片,以调整轴系位置;⑧套杯右端面与端盖间应加密封垫,起密封作用;⑨轴用弹性挡圈改为圆螺母及防松垫片(轴上制螺纹及槽),用以调整轴承的游隙;⑩端盖内孔应加毡圈油封,起密封作用,端盖与轴间应有间隙;11 轴上螺纹右边轴径应小于螺纹外径,以方便装配;12 此处应设轴肩,对轴上零件起轴向定位作用;13 轴上两个键槽应处同一母线上,以方便加工。

3.指出轴系零部件结构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原因。

解:1 轴上两个平键应在同一母线上;2 齿轮的联接平键长度不能超出联接轴段长;3 轴右端的轴用弹性挡圈没必要,轴可缩短;4 轴环将右轴承左端内圈全挡住了、无法拆卸,轴肩要降低到内圈外径下1/3召处;5 两个轴承端盖与箱体间应有调整垫片;6 箱体上不加工的毛坯面应比加工面低(2 处);7 螺钉联接多处错误:①箱体上是盲螺孔,不是光孔;②螺孔有效深度应大于螺钉拧入深度;③底孔深度应大于螺纹孔深度;④弹簧垫圈开口方向画反了。

(完整版)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及轴改错题总结吐血推荐

(完整版)机械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及轴改错题总结吐血推荐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轮齿疲劳折断 B. 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A.包角α太小 B. 初拉力F0太小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 传动过载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A.6208 B. N208 C. 3208 D. 5208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A.90° B. 120° C.135° D.180°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 V带绕上大带轮处C.V带离开小带轮处 D. V带绕上小带轮处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A.拉力 B.扭矩C.压力 D.拉力和扭矩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的轴为心轴,主要受的轴为传动轴。

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轴承,其内径为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应取。

4.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楔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

5.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制。

6.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称为。

7.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和等。

8.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和两种。

9.齿轮传动设计时,软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设计公式确定传动尺寸,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10.直径较小的钢制齿轮,当齿根圆直径与轴径接近时,可以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机械设计改错题
(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标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1)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2)轴的轴肩高度太高,无法拆下轴承,减小轴肩高度;(3)齿轮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缩短2-4mm;(4)键太长,将键长度变短;(5)轴承向左有可能没有抵在套筒的右端面,可将套筒轴段缩短些;(6)套筒右端外径的高度太高,无法拆下轴承,将套筒外径改为阶梯形;(7)轴承拆装不方便,加非定位轴肩(8)固定的轴承端盖和转动的半
(9)联轴器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长度比联轴器毂长短2-4mm;联轴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增加轴的长度;
(10)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
4.说明:(1)轴承的配置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轴承采用油润滑;
(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编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各处错误的原因。

解答:
(1)左端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高度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不便拆卸;(2)定位套筒的外径过大,超过了轴承内圈的厚度,不便拆卸,并且由于套筒端面同时与滚动轴承的内、外圈端面贴合,故在与外圈端面
的贴合外存在相对滑动,有摩擦;(3)轴与齿轮的配合长度应略短于齿轮轮毂长度,以使定位、固定准确可靠;(4)键长过长,超过了齿轮轮毂(配合轴段)的长度;(5)右端轴承装到位前所经过的轴段直径应略小,以便于其装拆,且保证其配合性质;(6)半联轴器无轴向定位措施;(7)半联轴器无周向固定措施;(8)端盖孔与外伸轴之间有很大的相对运动速度,其间应留有间隙;(9)端盖孔与外伸轴之间应考虑密封装置;(10)不需要弹性挡圈来作轴向固定; (11) 端盖下无调整垫片;(12) 端盖与铸造机体的接触面应经过机械加工,故应将加工面凸起,以区分出加工面与非加工面。

5、至少8处。

说明:(1)轴承的配置采用双支点各单向固定,轴承采用油润滑;
(2)在错误处画圆圈并标上序号,然后在图下方的空白处分别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1)轴左边轴上零件无法向右轴向定位,可加个轴肩;(2)轴承端盖和轴之间不能接触,应留出空隙;(3)轴承端盖和轴之间没有密封,应加密封圈;(4)键太长,将键长度变短;(5)轴承拆装不方便,加非定位轴肩;(6)没有垫片调节轴承游隙或让轴有一定的热胀冷缩的余地,加垫片;(7)齿轮轴段的长度太长,将轴缩短2-3mm;(8)轴承向左无法定位;可加轴肩。

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

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结构设计的错误。

要求:
1左、右两边轴承端盖均无调整垫片2左边轴承内圈固定错误,轴肩高过内圈高度3键过长4齿轮轮毂的长度要长过与其配合的轴段的长度1-2mm5套筒高度高过右边轴承内圈的高度6右边轴承端盖与轴要留有间歇7右边轴承端盖与轴间要有密封圈8和右端轴承相配合的轴端作成阶梯轴,便于装拆9两端的轴承要设有挡油环10联轴器没有周向定位。

①联轴器无轴向定位②联轴器与端盖接触③端盖不能与轴接触
④端盖中缺密封圈⑤套筒处不应有键⑥轴承座孔不应有凸肩
⑦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⑧右端轴承不需要弹性挡圈⑨右端盖未顶到轴承外圈
⑩与端盖的配合面应凸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