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 考试参考资料
《艺术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艺术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1897年冯特。
德。
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
2、人格理论: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4、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应,也简称心理。
5、影响人心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文化背景(家庭、教育、同辈背景、个人经历)6、艺术心理学——早期称“心理学美学”是研究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过程的心理现象。
7、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巴甫洛夫(俄)——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费希纳费希纳强调美的形成是因人的心理条件,心理活动为基础的,《美学导论》体现他的研究内容一、名词解释1、意蕴美:是指客观事物内部含有的一种向上的力量,它含有深邃的精神魅力,可引起人的情感上的共鸣,给人向上、鼓舞的力量。
2、移置作用:心理能量的释放从原发对象上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3、高峰体验:指人进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快乐的体验。
4、原形:心理活动所必然遵循的某些具有普遍一致性的模式或范型。
5、美感:是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和欣赏大自然景物时,所体验到的优美、崇高的情感,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6、升华作用:指心理能量从其原发对象上,转移到文化领域较高的目标上。
7、移情:是一种情感移置现象,指人把某一事物作为对象,并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或转移到对象上面,是对象成为具有人的情感的对象。
8、意象:形成于心灵中的表象或表象的集合,包括观念、画面、听觉等种种感觉和心象。
二、简答题1、艺术情感有哪些功能?(1)艺术情感可以激起人向上的精神。
(2)艺术情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3)艺术情感可以愉悦心情。
(4)艺术情感使人性更美。
(5)艺术情感可以令人身心健康。
艺术辅修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辅修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艺术性B. 系统性C. 实验性D. 逻辑性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个结构负责道德判断和现实检验?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3. 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哪个心理过程?A. 感觉B. 知觉C. 想象D. 记忆4. 以下哪个理论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潜意识的表达?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5. 艺术治疗中,哪种方法强调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和处理情感?A. 音乐治疗B. 绘画治疗C. 舞蹈治疗D. 戏剧治疗6.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A. 人们倾向于保持认知的一致性B. 人们倾向于避免认知的冲突C. 人们倾向于接受所有信息D. 人们倾向于忽视与自己信念相反的信息7. 在艺术创作中,以下哪个因素与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关系最密切?A. 色彩B. 线条C. 形状D. 构图8.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他人能力的评估C.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体对任务的完成能力9. 艺术欣赏过程中,观众的哪种心理活动最为活跃?A. 注意力B. 记忆力C. 想象力D. 判断力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现象?A. 个体在群体中倾向于独立思考B. 个体在群体中倾向于从众C. 个体在群体中倾向于领导D. 个体在群体中倾向于竞争答案:1-5 C C C C B6-10 A D A C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艺术治疗,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3. 描述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并阐述艺术如何影响人的情感体验。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期末文艺心理资料

一、名词解释(一)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著名悲剧艺术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所犯的便是弑父娶母罪。
弗洛伊德认为男性普遍具有恋母情结,女性普遍具有恋父情结。
前者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后者被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弗洛伊德显然更偏爱“俄狄浦斯情结”这个词,该词逐渐涵盖“厄勒克特拉情结”。
他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状况,伟大艺术之所以感动不同时代的人而流传千古,其根本原因正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展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这一“俄狄浦斯情结”。
在我们出生以前,神谕已把同样的诅咒加诸在我们身上了。
我们所有人的命运,也许都是把最初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而把最初的仇恨和原始的杀戮欲望指向自己的父亲。
”(二)集体潜意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它同个体潜意识的区别在:一是它不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的;二是它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
荣格用岛打了一个比喻,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为个体觉知的意识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体潜意识;而岛的最底层属于广大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无意识包括本能和原型。
本能是由潜意识所决定的生理驱力,原型则是由潜意识所决定的心理驱力。
原型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原型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弗洛伊德主要文艺论著有:《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作家与白日梦》(1908)、《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米开朗琪罗的摩西》(1914)、《歌德在<诗与真>里的童年回忆》(1917)、《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行为》(1928)。
最新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文艺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参考资料琼州学院06中文本2 王李雄一、填空、选择、判断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弗洛依德。
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
4、朱光潜著作的有《变态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
5、.体验的核心是情感。
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
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第四个层次。
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学派。
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阿德勒。
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主要是积极意义。
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归依体验。
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荣格。
13、癫狂状态往往是无意识创造的突发。
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无意识有关。
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属相范式。
16、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
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攻击性气质。
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怀乡。
19、实验派心理学代表人物:费希纳、吉布森、贝里尼和基泽。
费希纳被人尊为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著有《美学导论》;吉布森力图研究有关人知觉世界;贝里尼提出“唤醒理论”,《美学和心理生理学》是当代最赋名望的艺术心理学著作之一;基泽《内在的视觉:对于艺术和大脑的探索》。
20、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精神文艺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弗洛伊德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的主要理论观念有潜意识、泛性论、本能说、人格结构和论梦。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的理论体系包括集体无意识的描述、原型说与心理类型等方面的研究。
艺术心理学 考试参考资料

3、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审美观、艺术观在艺术心理系统中起 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可惜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个、审美观 和一首歌则是使人充分地正确地比较完善地发展个人的兴趣、爱 好、性格和拧了等艺术个性心理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因素。
艺术心理形成的创和完善阶段
艺术心理定势结构 世界观、社会观、艺术观、人生观、科学文化知识信息量、社会升华信 息量、创作经验信息量、艺术个性心理的强度
名词解释 艺术思维 是指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过程中人脑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在意象思维 和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的联系系统中,意象思维占相对优势,即以生动 的、审美的、富有感情和个性的意象思维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艺术地认 知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思维活动过程。
艺术心理的本质特征 就是在艺术实践基础上主题审美的本质力量和客体审美对象两者相互碰 撞、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的统一,是审美感受和审美规律统 一,是主体审美理想对被升华了的审美容体的紧密拥抱。
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过去长期的社会生活,学习和艺术实 践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非常确定而又稳固的艺术心理态势。
简答题 辩证唯物论给我们提供的原则
1、 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则。 2、 解决主要矛盾和解决词语矛盾相结合的原则 3、 掌握量变和质变相结合的原则 4、 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原则 5、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和各学科诸多具体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艺术心理学》研究方法 1、 辩证唯物论的方法 2、 系统论方法 3、 控制论方法
意识,行动思维、表象思维、语言思维的关系 本能无意识心理活动先于行动思维的产生,行动思维先于表象思维的产 生,而表象思维则又先于语言思维的产生。
自考《文艺心理学》

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 框架结构”。
心理常态:是动态的,一种不断顺应和发展
进化的过程。是接受者能够主动地适应接受 对象从而可以理想地欣赏和获得审美愉悦。
异态:好多无以计数的思想深刻的艺术作品,
都可能不被充分地承认,有时接受甚至走向 极端的反面。
例如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被人误读,常人难 以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
同样,各种艺术也不可能没有自身特殊的惯
例形式,两者是互相呼应的。惯例经验在接 受活动中并非偶然性的心理现象,主体对艺 术惯例的了解程度和破译水平构成了接受的 一种心理基础。
在艺术接受中主体的惯例经验固然有无可否
认的意义,然而在其背后也可能潜伏着导向 非“具体化”或非审美化的因素。
特定的艺术惯例总是引发、塑造着接受主体
由于各种心理因素的定向性质是相当普通的
事实,所以不同方式,不同特征,不同素质 的情感主体具有千差万别的不相类同的需要 和态度,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扶择不同的体 验对象,以适应相应的情感条件。
同时,图式的选择倾向也是一种变化和发展
的势能,随着接受经验的递增,这一势能得 到强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也不是每一个题目都有批评效应和批评价值
的,但他们必须在某一些问题上显示出自己 的才能来,有所不言而有所言,他们相信自 己涉足的批评题目要比他们忽略的题目更有 意义,促使批评家这么行动的是强化和简化 的心理能力。
这是两种相反的能力,但却是相辅相成的。
当批评的意识之光照耀到它该照耀的地方时, 同时也就略过了某些领域处于黑暗之中。
它有稳定性、内在性、一致性、个体差异性
的特点。
心理时空: 康德认为客体所提供的感觉材料 与主体所具有的直观形式(时空)相结合, 才能产生现实的即经验的感性直观。它有超 越性、有机性、互渗性的特征。
04462设计心理学考试大纲和练习带答案

种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
选择”。
第 6 页 共 24 页
20、可用性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公认的,衡量产品在使用方面所能满足用户身心需要的量
度,是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可用性包括效率.容错性.
。
21、消费心理学中的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典型模式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
决策信息收集
决策实施。
22、艺术设计中的叙事要素包括:
)
A、政治性
B、适用性
C、文化性
D、公益性
8、( )在设计上首先表现为设计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
A、真
B、善
C、美
D、聪颖
9、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形式是(
)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A、感性形象
B、理性形象
C、思维形象
D、理念
10、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 的新款产品。( )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设计心理学概述
第 1 页 共 24 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了解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次重点) 第二节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次重点) 第三节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
4、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
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5、我们应当注意到美术史学史上 19 世纪的两个巨人——森珀和
。正是这两
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做出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而给 20 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是从美术
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6、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
云南艺术学院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修改过)

心理过程包括那几个过程?答:1,认知过程。
2,感情过程。
3,意志过程。
心理对人脑的客观反映是?答:1,心理意识具有观念性。
2,心理意识具有主观性学好心理学的实践意义一:学好心理学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二: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三: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四: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五: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有意后注意有以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或续有意注意。
什么是感觉?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映。
什么是知觉?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什么是绝对感受性答: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供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主观倾向这是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已坏败坏”的主观倾向,即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要品质、特征形成良好或不好印象后,就会能影响他人对这个人的的其他方面产生良好或不好的看法,好像一个人的头被照亮了,就就觉得全身光亮了一样。
错觉错觉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失真的歪曲的知觉。
1.视错觉四个图形幻觉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
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感知过去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实践过的事情等等。
一般认为,记忆是由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环节构成。
记忆的作用1记忆在个体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记忆是学习的重要条件;3记忆是知觉、思维和创造的基础.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识的情况下,个体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视像记忆约为0.25秒—1秒之间,声像记忆仅在2—4秒之间,记忆容量可达到9—20个比特(bit)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但不超过1分钟,30秒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艺术活动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都是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艺术思维是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第一要素人类的2种基本思维的形成——意象思维、抽象思维艺术思维是意识、观念、认知过程、审美、意志、情感和个性特征心理现象的总和艺术表现手段——内部、外部艺术感觉感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和通觉知觉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2、选择性、3、理解性。
4、恒常性。
5、相对性艺术心理诸多方面的特征意象性、倾向性、想象性、审美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心理想象性的表现形式联想、推想、幻想艺术想象思维规律1、遵循艺术思维的和谐律2、遵循艺术思维的融合律3、遵循艺术思维的理想律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等各个不同水平的皮下中枢的分工和协调作用艺术心理形成的3个阶段学习和极力模仿阶段、独立评价和选择的阶段、独创和完善阶段艺术心理定势结构世界观、社会观、艺术观、人生观、科学文化知识信息量、社会升华信息量、创作经验信息量、艺术个性心理的强度名词解释艺术思维是指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过程中人脑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在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的联系系统中,意象思维占相对优势,即以生动的、审美的、富有感情和个性的意象思维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艺术地认知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思维活动过程。
形象思维是指作品用艺术形象即以物质的形式或“物质的外壳”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语言是指文学语言和在各门类艺术中起类似文学语言作用的一切艺术思维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
艺术想象是艺术家在传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塑造艺术形象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的想象艺术情感:是艺术家在体验生活、艺术构思与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更复杂、更真挚、更富有感染力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它是以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对艺术意象的构思与审美判断等为基础或为前提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情怀的表现。
艺术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是个人又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艺术意象:是专指尚在头脑中意境孕育成熟的随时可以物化为艺术形象的艺术胎儿。
意象: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以表象为材料,在塑造或欣赏一定艺术形象为目标的前提条件下,经过艺术思维,特别是经过艺术思维中的艺术想象,而形成的意中之象。
艺术想象:是一种在艺术家头脑中平时积累和存储起来的表象为材料,以围绕着一定意向构思出一定艺术意象为目标,经过对表象的分析、修改、夸张、虚构、强调和组接等加工作用,在意识中创造出新的艺术胎儿——即艺术意象或艺术意象系列的心理过程。
艺术情感:是艺术工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艺术反映形成和评价形式,是与艺术工作者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觉艺术需要所持态度的一种情绪体验艺术心理的本质特征就是在艺术实践基础上主题审美的本质力量和客体审美对象两者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的统一,是审美感受和审美规律统一,是主体审美理想对被升华了的审美容体的紧密拥抱。
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过去长期的社会生活,学习和艺术实践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非常确定而又稳固的艺术心理态势。
简答题辩证唯物论给我们提供的原则1、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则。
2、解决主要矛盾和解决词语矛盾相结合的原则3、掌握量变和质变相结合的原则4、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原则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和各学科诸多具体方法相统一的原则《艺术心理学》研究方法1、辩证唯物论的方法2、系统论方法3、控制论方法艺术掌握世界的基本要素1、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知——艺术思维2、具有一定艺术创造能力的艺术家的创造活动3、运用必要的艺术创作手段和方法4、创造成果——艺术作品意向思维占相对优势包含的内容1、艺术家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以捕捉和创造能够体现主题倾向和塑造艺术形象所需要的感性印象系列为其目标,这也是艺术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2、艺术思维是以直观和基因表象做材料,通过想象、联想以致幻想等途径在头脑中加工成艺术胎儿——艺术意象。
3、倾向性或艺术皆趣虽然属于抽象思维范畴,但它在艺术思维和创作过程中,却是始终要以直观的印象或表象系列来表现的,这在形成了作品后的艺术形象中看的更加清楚艺术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别艺术思维是人脑中一种看不见、摸不著的以观念的形式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都是客观世界爱人脑红的主观印象和主观观念,是属于第二性的东西。
而形象思维则是指艺术作品借助艺术形象的形式来显示或表现作者的思维内容,它是一种看的见、摸得着,而且是专门供人鉴赏的客观存在,即第一性的东西。
意识,行动思维、表象思维、语言思维的关系本能无意识心理活动先于行动思维的产生,行动思维先于表象思维的产生,而表象思维则又先于语言思维的产生。
艺术想象特点1、只受主题和艺术形象的制约,而不受时空制约,更不受具体的人和事的制约,它可以任意联想、任意幻想和推想。
2、艺术想象具有意象整合性3、艺术想象伴随着相应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情感艺术想象遵循原则1、符合主题和一定艺术意象的需要2、依据主题和特定艺术形象的需要来设想情节的原则3、符合生活的真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原则艺术心理定势组合的4大特点1、每个基本元素的观点和思想都是进步的科学的又积极意义的,并且有机地融合在艺术观为核心的艺术心理定势之中,使艺术心理定势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有机的统一体。
2、每个基本元素的内容都很丰富、充实,而且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艺术心理定势诸元素都处在活跃旺盛、枕戈待命、跃跃欲试的状态,并准备随时捕捉艺术题材,进入艺术构思的活动中。
4、它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补充和丰富、自我发展的开放的艺术心理体系艺术心理定势形成过程:人类的心理是由本能无意识发展到自觉意识;在自觉意识的基础上,由于反复出现和反复应用便又出现了习惯意识;在习惯意识的基础上,由于进一步不断频繁地反复实践和反复运用,便又产生一种更为神速、也更为神奇而又神秘的习惯无意识。
论述题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步骤及原则步骤和原则:1、的生活材料进行艺术思维,以求得胸有成竹;2、遵循艺术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作;3、最优化地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来塑造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4、将形象性、意向性、审美性、情感性和个性五者恰到好处地有机结合成感染肺腑的艺术作品。
从上可以看出,艺术思维是居首位的,因为想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必须首先从作者思想认知上即从心理上正确而又艺术地认知客观世界,从而构思出高于客观现实生活的艺术意象,然后才有可能吧它物化为高于客观现实生活的艺术作品,以提高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更好地改造客观社会生活。
艺术语言的活动规律1、特定艺术语言和特定艺术类别互制律:特定的艺术语言符号规定这相应的特定的艺术类别,特定的艺术类别需要相应的特定艺术语言符号来表现。
2、艺术语言与艺术思维的互彰律: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是相互制约的,艺术思维决定艺术语言。
有什么样的艺术思维内容,便要运用审美样的艺术语言来把它物化为艺术作品。
3、内部艺术语言和外部艺术语言转换律:当艺术工作者运用内部于是语言构思出一个比较完善的艺术意象以后,又可以它转化为外部艺术语言,即变成可供人鉴赏的客观的艺术作品,4、自觉运用艺术语言与非自觉运用艺术语言的同一律:不论运用文学语言,还是运用其他一切艺术表现手段语言符号,都包含着自觉运用这两种语言符号和非自觉运用这两种语言符号两个方面。
5、诸多艺术语言交替运用律:艺术语言是各负责的语言符号系列,他们是遵循着以始终捕捉某一种规定着艺术类别的艺术语言符号为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为此随时根据需要,其它相关的艺术语言符号也就随时与之交替运作起来。
个性如何形成发展?个性是随着人的时候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
它被规定为社会的存在物。
在一定条件下,在实践过程中,个性也可以改变,甚至改变的判若两人。
对于艺术家来说,更加需要又鲜明突出的创作个性。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是爱个性话的艺术感知和艺术、思维等定型以后形成的。
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形成是创作心理发挥成熟和个性发展定型的标志。
掌握度的前提条件有机结合包含的两个内容:1、任何一个系统都由有关的若干个特定的元素组成,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元素或是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元素度构不成原有的系统,或是会导致该系统的性质上的变化2、每个元素的量都是具有一定比较关系的,不可多一分,也不可少一分,否则也会影响大系统的结构质,至少会影响到该系统的纯洁度和完善度。
先决条件1、必须首先具有丰富的阅历,特别是自觉亲身经历过的曲折的生活经历3、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审美观、艺术观在艺术心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可惜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个、审美观和一首歌则是使人充分地正确地比较完善地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和拧了等艺术个性心理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因素。
4、艺术工作者特殊的主观努力、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地追求某种独特的艺术理想,易于感受和善于表现的气质,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艺术心理定势在艺术活动方面的重大作用。
1、艺术心理定势在艺术创作的目的和动机上具有积极的作用2、艺术心理定势对艺术思维和艺术想象的导向和定调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3、艺术心理定势对物化意象的作用也是很大的4、艺术心理定势对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重要作用也十分明显5、艺术心理定势对记忆力和理解力也能起到增强、加快和加深的重要作用幼儿和儿童时期艺术心理的初期培养1、音乐的旋律在潜移默化中使婴儿受到朦胧的节奏、旋律的感染,为早期初步培养幼儿的艺术心理所作的必要准备2、幼儿感性的自发的识别工艺品的艺术心理的萌芽,色彩是各比较抽象的规定3、早期模仿的来的自发的艺术情感的萌芽4、幼儿的艺术心理的幼芽真正从内心生发出来,还是从朗诵歌谣和学习唱歌开始的5、6—12岁成了艺术心理中ui基本的内容的形成和掌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