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加强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

加强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医学思维包括医学研究中的科学实验思维、预防医学中的疾病防治思维和临床医学中的思维。
临床思维是医生对就医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后和预防等的思维过程,运用自己的医疗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就医者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医生的临床思维也可以认为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认识的具体化,并由此指导医疗活动的思维过程。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结合临床实践,并与身边的专家探讨,我们深深感到用正确的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在平日的医疗实践中重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产科医生服务的对象是孕妇、产妇及产褥期妇女,她们绝大多数并未患病,属于育龄有性生活妇女的特殊生理状态。
妊娠病理(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急性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等)占少数;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以及异常产褥(产褥感染等)也占少数。
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活动必须重视孕产妇明显的动态性,表现在胎先露及胎位的多变性,(部分臀先露于28周左右自然转为头位,枕横位或枕后位于临产后多转为枕前位等)、胎头的可塑性(胎头颅缝与囟门有软组织遮盖,使骨板有活动余地,临产时胎头颅缝轻度重叠使头颅变形,缩小头颅体积,有利于胎头娩出等)、胎心率可变性(宫缩时胎心率变慢、宫缩间歇期胎心率恢复正常等)导致临产后其诊断的易变性。
产科医生必须懂得,异常蕴藏着正常,正常包含着异常。
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并不总是分明的。
一位产妇初诊可能是正常产,产程进展有可能转化为难产。
对胎位正常、胎儿不大、骨盆不小的孕妇,分娩结局不能认定准是正常分娩。
在分娩尚未结束之前思想上不能放松。
一定要按有可能出现异常分娩对待。
因为分娩过程顺利与否,取决于孕妇和胎儿两个方面和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四要素。
妇产科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体会

以学生考分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 的唯一尺度 , 只注重 教师
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 而学生又是 以死记硬背 来应付 考试 。这种教学模 式致使 学生 的主动 学 习和 临床思维 能力
欠缺 。二是学生 临床实践 的机会缺 乏 , 响 了学 生刚刚萌发 影 的积极性与 自觉性 。针 对 上述原 因 , 笔者认 为需要 学 校、 教 师、 学生从多方面予 以重视 和纠正 , 如教 育观念 的改 变 、 程 课 设置的变化及教材 的配套 变化等 , 这一 系列 措施 中 , 师 在 教
维普资讯
・
12 ・ 4
J un lo ma g i a iin ieeM e ia Unv or a fC n x dt a Chn s dc i Tr ol l
:
:
:
妇 产科 教 学 中培 养 医学 生 临床 思维 的体 会
的作用最为关键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 教学观念 , 积极 纠正传 统教学思想 中片面重视知识传授 而轻 视能力 培养的倾 向 , 把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能力 作为重点来抓 。
解, 培养学生的散发性 思维 。由于妇பைடு நூலகம்产科 的特殊 性 , 多特 许
殊 检查 和操作无法普遍进入教学 , 更没有标准 化患者供 教学 使用, 这就致 使学 生对 疾病 的 了解 受到各 种 因素影 响 , 缺乏
和治疗 ?并让学生事先准备 , 着众多的问题 和浓厚的 兴趣 带 去查阅相关 医学文 献。在课 堂上 , 师改 变传 统 的教 学方 老
式, 采用灵活多样 、 启发式 、 参与式的教学方式 , 根据病例 , 结
如何培养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怎样培育临床医学生临床思想能力怎样培育临床医学生临床思想能力有的医学生问题思虑逻辑条理性缺乏,回复以下问题是也较为松懈和片面,浅析怎样培育临床医学生临床思想能力 ?素质教育为近些年来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思想和目标,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也要贯彻这一思想,使得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充分联合,临床思想能力培育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医学生临床思想能力培育增强,对其逻辑思想进行增强训练,以此促使临床思想能力提高,是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要点。
本研究以临床医学生临床思想能力培育为剖析主题,剖析内容报导以下。
临床思想主假如以患者为中心,应用各学科综合知识,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并重申有效交流和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与患者的实质状况相联合,对最正确信息和凭证进行充分利用,综合判断和剖析多方面的信息,对诊断进行鉴识,拟订出有效、安全、合理的个性化诊断方案,其实不停进行修正和反响,最后对思想过程进行整合和履行。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思想极为重要,正确的临床思想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也是提高诊断方案正确性的重要门路,防备误诊状况发生,临床理论与实践相联合,有效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而在医学生临床思想能力培育中却存在必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1.1 片面性有的医学生不可以综合剖析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病史及体格检查,在对病例进行剖析时,没有全面的考虑问题,极少思虑伴发病和继发病,只诊断原发疾病,体现出以偏概全的特色。
甚至有的医学生直接对诊断结果得出,或许诊断结果只依赖先进的检查手段,对整体剖析判断完整忽视了,增添了患者诊断结果错误的现象发生。
1.2 被动性由于中国教育制度的 . 缺乏,造成了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体现被动的状况,对主动意识培育不够重视,在传统教课方式之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引下被动,被动达成带教老师所部署的任务,而在任务达成过程中根本没有对问题进行思虑,也缺乏疑问,履行也体现被动性,在办理病例时自己的看法也较少,影响带教成效。
对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

Ab s t r a c t C o mmo n l y . g y n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d e n t s a l e f a c e d wi t h e -
me r g e n c y s i t ua t i o ns ,S O s c i e n t i ic f c l i n i c a l t h i nk i ng pl a y s a v e r y i mpo r t a n t r o l e a t t h e t i me .Thi s pa p e r pr o po s e s h o w t O c u l t i v a t e g yn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d e n t s ’ c l i n i c a l t h i n ki n g a bi l i t y i n t he i r t r a i ni n g
p e r i o d . I t i s s u g g e s t s t h a t yn g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i d e n t s ’ p r a c t i c a l a b i l i t y
s ho u l d b e c ul t i v a t e d i n v a r i ous ’ wa y s ,S O a s t o h e l p t h e m g i v e d i - a g n o s i s i n s pu r t t i ’ me ,e s t a bl i s h t he i d e a o f o b e y i ng me d i c a l e v i — d e nc e , a nd f o r m s c i e n t i i f c a nd d e l i er h a t e t h i nk i n g me t h o ds b a s e d 、 O n pr a c t i c a l p e fs m a r n c e. Ke y wo r ds yn g e c o l o g i c r e s i d e n t s : c l i n i c a l t h i n k i n g ; c u l t i v a t i o n
妇产科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共4页文档

妇产科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妇产科教学中,学生对疾病基本理论知识如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掌握较好,无论是单元测验还是期中、期末考试,同学们对妇产科医学理论知识较熟悉。
但在疾病案例分析、临床见习与实习接触真实患者时却发现临床思维能力严重欠缺,不能够把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更不能根据病史及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是摆在临床教师教学中面临一个较突出的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在近几年的妇产科教学中,我们不但注重专题讲座、医院临床见习、案例分析、病案讨论、教学查房、开展临床小组讲课、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来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妇产科教学中我们充分应用网络技术等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方法,临床教师在讲授每一种疾病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批进入医院实施床边教学,以临床真实病例为载体,对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床边实施教学。
学生接触真实的患者在头脑中就有立体形象,这样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对每一类疾病学完后安排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学生结合真实临床病例,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病人的问诊、体检、辅助检查和诊疗计划,从而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利用见习时间,临床教师把临床容易混淆的疾病放在一起进行病案讨论,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掌握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床边教学查房、临床见习及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临床典型病例的系统讲解、示范操作、分析、总结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情演变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
(2)转变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顺序进行教学。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将典型案例图片导入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
如何培养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6篇)

如何培养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6篇)如何培育临床医同学临床思维力量篇1有的医同学问题思索规律条理性缺乏,回答下列问题是也较为松散和片面,浅析如何培育临床医同学临床思维力量?素养教育为近些年来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思想和目标,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也要贯彻这一思想,使得临床理论学问与临床实践充分结合,临床思维力量培育是医同学素养教育的核心,对医同学临床思维力量培育加强,对其规律思维进行强化训练,以此促进临床思维力量提升,是医同学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
本讨论以临床医同学临床思维力量培育为分析主题,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 临床思维力量培育存在的问题临床思维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应用各学科综合学问,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并强调有效沟通和沟通,猎取第一手资料,与患者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对最正确信息和证据进行充分利用,综合推断和分析多方面的信息,对诊断进行鉴别,制定出有效、平安、合理的独特化诊疗方案,并不断进行修正和反馈,最终对思维过程进行整合和执行。
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思维极为重要,正确的临床思维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也是提升诊疗方案精确性的重要途径,避开误诊状况发生,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而在医同学临床思维力量培育中却存在肯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1.1 片面性有的医同学不能综合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病史及体格检查,在对病例进行分析时,没有全面的考虑问题,很少思索伴发病和继发病,只诊断原发疾病,呈现出以偏概全的特点。
甚至有的医同学直接对诊断结果得出,或者诊断结果只依靠先进的检查手段,对整体分析推断完全忽视了,增加了患者诊断结果错误的现象发生。
1.2 被动性由于中国教育制度的缺乏,造成了在临床实习中医同学呈现被动的状况,对主动意识培育不够重视,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之下,严峻影响了同学的主动性。
在临床实习中医同学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被动,被动完成带教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根本没有对问题进行思索,也缺少疑问,执行也呈现被动性,在处理病例时自己的见解也较少,影响带教效果。
妇产科学临床诊疗中的思维

妇产科学临床诊疗中的思维哲学辩证思维由于其能够促使人们从两种以上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并且由于哲学与医学都关注人们的生命,因此,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的辩证思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妇产科属于医学的一个分支,其临床诊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在复杂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体现出了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共同之处。
一、“普遍联系”—开展全面妇产科学临床诊疗的基础在现如今的医学发展中,妇产科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相对较为独立的临床学科,但是由于女性生殖器官是人体中的一个部位,人体的脏器与身体系统都与人体的心理、生理之间有著紧密的联系。
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必须要学习其他相关的基础学科以及临床学科的知识。
例如:针对一名右下腹出现疼痛症状的妇女,如果要对该患者进行“右侧输卵管妊娠”的相关诊断,医生就必须要利用自身的外科知识确定该患者的病症不是阑尾炎;由此可以看出,在妇产科学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合理的应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能够更好的降低在临床诊疗活动中走更多的弯路,提高临床诊疗的全面性。
二、“普遍性和特殊性”—避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状况在医学教科书中所提出的每一种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式都是由医疗人员从无数个体疾病的案例中进行提取的,这时一种带有一定的群体性质的诊疗模式,也就是指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临床诊疗。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这种普遍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所面对的病人其病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相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个体身上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具有一定的个体性。
如果医生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忽视了疾病的不典型表现以及特殊表现,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医生的临床诊疗出现误诊或者漏诊的现象发生,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必须要做到具体病人具体分析,不同病人的病情必须要具体诊断,而这也正是临床诊疗所具有的特殊性。
在妇产科学的诊疗过程中当然也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
患有“宫颈癌”的妇女群体大致都是出于35岁以上的妇女人群,但这仅仅只是在一般状况下,由于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且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在不断的提前,并且在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也仅仅只是表现为轻度的慢性宫颈炎,如果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该病情的特殊性,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误诊的状况。
妇产科诊疗思维与实践

妇产科诊疗思维与实践
妇产科诊疗思维与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思维:妇产科医生需要具备临床思维,即从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中,综合分析和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2. 风险评估与管理:妇产科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孕妇产前评估中,医生需要评估孕妇患有严重疾病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3. 医学伦理:妇产科医生需要在诊疗过程中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和自主权。
此外,医生还需要平衡患者和胎儿的利益,例如,在紧急剖宫产决策中,医生需要考虑到孕妇和胎儿的利益并做出决策。
4. 多学科合作:在妇产科诊疗中,妇产科医生需要与其他专科医生合作,例如,妇科肿瘤、遗传学、心脏疾病等专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实施合适的治疗。
5. 实践经验:妇产科医生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常见的妇科疾病和产科并发症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治疗。
6. 专业知识更新:妇产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妇产
科诊疗思维与实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
总之,妇产科诊疗思维与实践需要医生具备临床思维、风险评估与管理、医学伦理、多学科合作、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更新等能力。
这些能力将帮助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妇产科诊疗服务,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摘要】临床中妇产科医生的思维能力是指,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医疗活动思考方式等综合的体现。
临床思维能力能够让医生独立的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022-01
临床思维是医生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来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些认识来为其临床治疗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的一种思维过程。
临床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医生解决临床遇见的难题。
本文就如何培养妇产科医生临床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妇产科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临床死亡是医生进行医疗工作所需要的思维方法,通过辨证唯物主义来进行指导,为医疗工作提供正确的思路和逻辑。
医生的临床思维,需要通过自身的应用来加深巩固,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进行最佳的诊断,提供有效准确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对预后进行判断。
医生临床诊断思维,需要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这两个过程来积累临床实践经验,能够让医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接触疾病的本质,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的临床思维是需要对疾病进行全程的把握,疾病本身就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
人类的疾病种类比较堵,临床症状也是非常多样化,因此个体的差异性就非常的明显。
所以,医生临床思维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进行探讨,从个体差异出发来进行治疗。
医疗实践中,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够让医疗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避免了误诊和漏诊等现象,临床的确诊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培养妇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策略
1、不断更新知识
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同步性。
科学的发展会让这些新技术和理论被应用到医疗中来,人们对人体的构造和疾病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
所以,提升临床思维能力需要对自身的知识不断的巩固更新,不然的话,就不能顺利的进行医疗工作,也无法让医疗事业得到发展。
现代技术给我吗对疾病的认识提供了帮助,X线、电镜等等方式都能够让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粒子水平,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为我们的诊断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
这些技术的应用让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更高的要求,这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知识结构的深化。
2、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
医生在完成理论学习,进入实习的时候,其理论知识比较深,而对于疾病的具体认识还不清晰,因为其积累的大量的知识,仅停留于脑海中,没有应用于实践中,实践和认知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在应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将思维方式进行转变,在进行实际的治疗工作后,医生面对的不再是疾病,而是患者,他们是一个有自述能力,个体差异的对象,比起单纯的疾病来说,更加的复杂,治疗也更加困难,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进行横向思维,对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学习知识来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够
将理论和实际进行联系,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
3、注重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
不管在门诊还是病房,我们接触患者时,要善于发现患者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以便可以给予及时的诊治和判断.第
一次接触患者时,他(她)的主诉可能是一个主要症状和时间,如头痛多少天?、发烧多长时间等,那么医生就要根据他(她)的步态、面色、表情、语言表达、
或者是接触的环境,生活习惯等去发现问题.学会“察言观色”.每天查房,不管是术前还是术后抑或内科病人,都应该通过各种项目结果分析判断有什么问题出现,
例如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表情、皮肤、舌苔等,发现问题所在,然后自己先期
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和上级医生查房的指示相比较,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引流袋内容物的量和质地、颜色等,也可发现问题,避免误诊误治及漏诊.具
备发现问题能力的医生会做到早诊断早干预(含并发症),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4、把握思维程序,是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点
目前住院医师科学的临床思维最大的误区不能把握正确的思维程序,不能将
患者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头脑中固有的纵向思维模式使得很多住院医师只是一
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很多的医院里,住院患者的用药都在十几种甚至几
十种,每天很多患者都手捧着大把的药物,难以下咽,叫苦不迭。
如果不能很好
地探究各器官损伤的内在联系,进行跨器官的横向思维,注定不能从根本上为患
者解决问题。
科学的临床思维程序是指医生面对患者,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的过程和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患者是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第二,生理功能有元
异常;第三,有无病理生理变化;第四,可能的发病机制第五,提出可能的诊断
和假设;第六,寻找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同时寻找特殊的症状与体征,进行鉴别;第七,提出进一步检查和处理意见。
5、病例讨论是重要方式
临床中对病例进行讨论,能够让医生更加熟悉实践知识,将理论和其进行结合,进行综合的临床诊断,帮助医生提供解决的方法,让医生的经验得到增长。
临床中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医生的经验、知识储备,思维方
式等,因此如果仅仅是停留于疾病表明,不深入的研究,则会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
此次关于妇产科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中,我们提及,需要理论和实
践进行结合,注重疾病、体征、患者之间的横向思维能力,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总结分析,加强自身的分析问题能力。
这样才能够让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
升和发展。
医生要对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给予重视,它是医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能够为
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顺利的解决某些难题,让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治疗,
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学习,不断的深化,才能够灵活的应用,形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