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声乐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声乐知识点总结大全

声乐知识点总结大全

声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声乐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声乐声乐是指用人的嗓音来演唱音乐作品的艺术。

它是一种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通常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演唱。

2. 声乐的分类声乐可以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六大类。

根据不同的音域和音色特点,可以在这六大类中进一步细分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类型。

3. 声乐的特点声乐要求歌手具备良好的音准、音色和音量控制能力。

歌手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并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技巧。

二、声乐的基本技术1. 发声的基本原理发声是声乐学习的基本功,它是指声带和呼吸系统协同工作,产生清晰、准确的声音。

通过正确的呼吸和声带的调节,歌手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声。

2. 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它能够为歌手提供充足的气息,使声音更加富有韵律和力量。

歌手需要通过不同的呼吸练习来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控制能力。

3. 发声训练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声带和共鸣腔的调节、音域的扩展和音色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练习发声,歌手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演唱能力。

4. 咬字发音歌曲的咬字发音对歌唱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标准的发音和清晰的咬字,歌手可以使歌曲更加生动、传神,表达出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

5. 音乐表演技巧音乐表演技巧是指在音乐演唱时的一些表现技巧,如舞台表现、情感表达、音乐感悟等。

通过不断的表演训练,歌手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感悟和演唱技巧,使演出更加生动和感人。

三、声乐的基本理论1. 音乐基础知识声乐的学习离不开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音符、音程、节奏、调式等音乐基本元素。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歌手学习声乐有重要的帮助。

2. 声乐曲谱解读声乐曲谱是歌手学习和演唱的基本载体,唱歌必须严格按照曲谱中的标记来进行。

歌手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解读曲谱,包括节奏、音高、音色、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3. 声乐历史知识了解声乐的历史和发展对于歌手了解声乐的特点和演唱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唱歌基础知识入门

唱歌基础知识入门

唱歌基础知识入门唱歌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唱歌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开始你的唱歌之旅。

1. 呼吸技巧:唱歌时的呼吸与日常呼吸有所不同。

你需要学会如何控制你的呼吸,以便在唱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气流。

正确的呼吸技巧包括使用腹式呼吸,即通过腹部的扩张和收缩来控制气流。

2. 发声练习:发声是唱歌的基础。

你需要练习如何清晰地发出声音,并且保持声音的稳定。

可以通过简单的音阶练习来提高你的发声技巧。

3. 音准:音准是指你唱歌时音高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音准,你需要练习听音和唱音。

可以使用音乐软件或者乐器来辅助练习。

4. 节奏感:节奏感是指你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把握能力。

通过练习拍子和节奏,你可以提高你的节奏感。

可以尝试跟着音乐打拍子,或者练习不同的节奏模式。

5. 情感表达:唱歌不仅仅是声音的发出,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传达。

你需要学会如何将你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使听众能够感受到你的情感。

6. 歌曲选择:选择适合你音域和风格的歌曲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难度过高的歌曲,而是应该从简单的歌曲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7. 声乐训练:声乐训练可以帮助你提高唱歌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音域的扩展和声音的美化。

可以参加声乐课程或者找专业的声乐老师进行指导。

8. 持续练习:唱歌技巧的提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练习。

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练习,不断地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9. 保护嗓子:唱歌时要注意保护你的嗓子。

避免过度使用嗓子,不要在唱歌前吃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10. 舞台表现:除了唱歌技巧之外,舞台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学会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你的表演。

通过以上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你可以逐渐提高你的唱歌技巧,享受唱歌带来的乐趣。

记住,耐心和持续的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声乐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声乐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声乐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声乐是一门古老而又深刻的艺术形式,它涉及到音乐、歌唱技巧、声音表现力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声乐演唱家,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对声乐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习声乐的人们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门艺术。

一、声乐基础知识1. 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声乐学习的基础,包括音高、音符、节奏、调式、和弦等基本概念。

声乐演唱家需要熟悉乐谱的阅读和理解,了解各种乐器的音域和音色,掌握基本的音乐表达技巧。

2. 声音发声原理声音的产生和发声原理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了解声带、共鸣腔、气息等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地发声,并且保护自己的声带健康。

3. 歌曲选择声乐演唱家需要根据自己的音域和音色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演唱。

同时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曲风和曲种,丰富自己的演唱曲目,提高演唱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4. 声乐史和文化了解声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声乐特色,有助于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提高对声乐的理解和认识。

二、声乐技巧训练1. 基本唱法包括呼吸、吐字、发声、共鸣、音域开发等基本唱法训练,在这些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声音特点和风格。

2. 咬字、颤音、变声咬字训练,帮助演唱家清晰而准确地发音;颤音训练,增加声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变声训练,拓展音域,适应不同音高的歌曲演唱。

3. 演唱技巧包括声乐演唱中的各种技巧,如装饰音、装饰线、连线、滑音、吐字等,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提高演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情感表达通过声音的表达手段,包括音色、音量、音高、速度等,传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使演唱更加生动和感人。

5. 演出技巧包括舞台表现、姿态、眼神、手势等演出技巧,使演唱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三、声乐演唱练习1. 歌唱练习每天进行适量的歌唱练习,包括练习唱段、练习乐曲、练习音域等,保持声音的健康和稳定。

2. 角色扮演对不同类型的角色进行形象扮演的演唱练习,包括人物、情感、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声乐入门基础知识

声乐入门基础知识

声乐入门基础知识在音乐的世界里,声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对于许多热爱音乐、渴望一展歌喉的朋友来说,学习声乐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旅程。

那么,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声乐入门的探索之路,了解一些基础知识,为未来的歌唱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了解声乐声乐,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声来表现音乐的艺术形式。

它不同于其他乐器,我们自身就是这个“乐器”,通过调节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的协调运作,来创造出美妙的声音。

二、歌唱的发声器官1、呼吸器官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

我们主要依靠肺部来储存和控制气息。

在歌唱时,要运用腹式呼吸,让气息下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来完成长句和高音的演唱。

2、发声器官发声器官主要是声带。

声带就像一个精致的“琴弦”,当气流通过时,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而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来避免声带的过度疲劳和损伤。

3、共鸣器官共鸣能够让声音更加丰满、响亮。

人体的共鸣器官包括胸腔、鼻腔、头腔等。

不同的音高和音色,需要运用不同的共鸣腔体来进行调节。

三、正确的歌唱姿势保持良好的歌唱姿势对于发声非常重要。

首先,要站直或者坐直,身体放松但保持挺拔。

头部要保持正直,眼睛平视前方。

肩部放松,不要耸肩。

双脚平稳着地,保持身体的平衡。

四、呼吸的控制1、慢吸慢呼可以想象自己在闻一朵花香,慢慢地吸气,然后再慢慢地呼气,感受气息的流动和控制。

2、快吸快呼像突然受到惊吓时的快速呼吸,锻炼呼吸肌肉的灵活性。

五、发声的技巧1、起音起音要干净、清晰,避免出现“虚”或者“嘶”的声音。

2、连音在唱连音时,要保持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流畅。

六、音准和节奏1、音准音准是歌唱的基本要求。

要通过不断的听力训练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感知能力。

2、节奏掌握好节奏可以让歌曲更有韵律感。

可以通过跟着节拍器练习来加强节奏感。

七、歌曲的选择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音域和演唱能力的歌曲非常重要。

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难度过高的歌曲,而是从简单、旋律优美的歌曲入手,逐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声乐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声乐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声乐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声乐的基本功1. 声音发声声音发声是声乐的基本功之一,包括气息控制、声带振动和共鸣。

正确的声音发声可以产生清晰、美妙的歌声。

在声音发声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声带,避免过度用力或错误的呼吸。

2. 音准音准是指歌唱时音高的准确度。

歌唱者需要通过训练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准,确保唱歌时不走音,保持准确的音高。

3. 唱法唱法包括各种不同的歌唱技巧和风格,如假声、共鸣和呼吸等。

唱法是声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唱法可以为歌曲增添不同的表现力。

4. 表情和动作歌唱表演不仅仅是声音的发声,还包括表情和动作的表达。

学习者需要通过观摩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二、声乐历史1. 古希腊和罗马的声乐古希腊和罗马是声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古希腊的戏剧和音乐对声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罗马时期则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的声乐传统。

2. 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文艺复兴时期是声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诞生。

在这一时期,声乐家们开始有了更加细致的声乐技巧,以及更加丰富的声乐曲库。

3.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浪漫主义时期是声乐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歌剧和声乐作品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歌唱技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完善和发展。

4. 当代声乐当代声乐处于一个多元化、包容性很强的时期,有越来越多的声乐家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声乐风格和表达方式,声乐的发展日趋多元。

三、声乐技巧1. 假声假声是一种特殊的发声技巧,又称为头声。

在唱歌时,使用假声可以增加声音的高亢和清晰度,从而实现更高音域的演唱。

2. 共鸣共鸣是一种重要的声乐技巧,它可以让歌唱者的声音更加饱满、清晰,同时能够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 开发低音开发低音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声乐技巧,它要求歌手在低音区域练习和表现,以保证低音的清晰、深沉。

4. 呼吸控制呼吸控制是声乐表演中的基本功之一,它要求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既保证音质,又可以实现连贯的呼吸。

声乐人士必备知识点总结

声乐人士必备知识点总结

声乐人士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产生1.声带和声音的关系声音是由声带震动产生的,声带是一个位于喉咙内部的肌肉组织,当气流通过声带时,声带震动产生声音。

声带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受到气流的挤压而产生震动,这种震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基音,同时声带震动的倍频也会产生共振,形成共鸣声音,使得声音更加丰富和有力。

2.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产生和发声技术是声乐人士必备的基本知识。

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准、音色和音量。

音准是指声音的准确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独特质感和特点,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和强度。

声乐人士需要通过训练和实践,掌握这三要素,使自己的声音更加美妙和动听。

3.共鸣腔共鸣腔是指在发声过程中,声音在身体内部产生的共振空间。

共鸣腔的大小和形状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共鸣效果。

声乐人士需要通过技术和意识的训练,控制和利用共鸣腔,使声音更加丰满和有力。

二、发声技术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声乐人士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腹式呼吸可以使得呼吸更加深沉和均匀,为声音的产生提供充足的呼吸支持。

声乐人士需要通过练习和训练,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技巧,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表现力。

2.发声姿势和姿态良好的发声姿势和姿态可以使声音更加自然和清晰。

声乐人士需要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声音发声姿态,以保证声音的产生和表现。

3.发声训练发声训练是声乐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发声练习、呼吸训练、音域拓展、共鸣训练等方面。

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使声音更加丰富和有力,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声乐水平。

三、音乐知识1.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声乐人士必备的知识之一,包括音阶、节奏、节拍、谱表等方面。

声乐人士需要通过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2.歌曲演绎歌曲演绎是声乐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歌词表达、音乐表现、情感传达等方面。

声乐人士需要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培养自己的表演技巧和情感沟通能力,使演唱更加生动和感人。

四、表演技巧1.舞台表现舞台表现是声乐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包括舞台形象、动作表现、舞台服装等方面。

声乐学习入门知识

声乐学习入门知识

声乐学习入门知识关于声乐学习入门知识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声乐学习入门知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声乐学习入门知识1一、气沉若想使高音唱得轻松而又明亮干净,气息支持当然是基础,关键是气息的位置,音越高位置越低,以在腰部四周为最佳。

很多人在唱高音的时候总有一个通病,气息浮至胸腔,所以气紧,不自觉的伸下巴,所以气不畅顺,唱罢喉咙不可避免的发炎。

所以气沉,收下巴是唱高音的基本要求。

而音质好坏则取决于自身的生理条件,对音乐的领悟以及正确方法的使用。

二、舌平口腔是气息流出人体的最后一个关卡,若舌卷或缩,自然会堵住气息的通道,不仅高音上不去,而且气息和舌的对抗会使你感到越唱越累。

舌平以舌尖轻抵下牙齿为最佳。

如果已经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当初这就是我最大的毛病),介绍一种方法,在练声的时候含上一颗糖,舌自然不敢卷或动弹,而且能成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一但习惯之后,不再用糖的帮助的时候,你会明显觉得收放自如。

不过这个过程很苦,要坚持。

三、腰部力量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正确的歌唱方法并不是用嘴歌唱,而是气息,所谓气息,说得通俗点,就是腰部力量。

有的人本身生理条件很好,高音亮而饱满,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唱高音时总会觉得音站不稳,摇摇摆摆,老是不听指挥。

就像一个物体能够稳当的摆放在一个地方,必然是因为它有一个支点。

而我们的腰部力量就是歌唱的支点。

当一个人打呵欠的时候,就是拥有歌唱最佳状态的时候,不仅喉咙完全放开,腰部也有一股力量在腰四周游走,有兴趣者可以多多体会。

当然坚持练习仰卧起坐更是一个直接锻炼腰部力量的方法。

四、共鸣一次好的发声不仅需要口腔的本音,更需要颅腔和胸腔的共鸣。

泛音产生于颅腔,使音色饱满,胸腔的共鸣则使音色浑厚。

高音用得较多的是颅腔的共鸣,中低音则需要很好的胸腔共鸣。

一般人都觉得唱歌最难的就是高音,其实不然。

“你能够低到多少,你就能高到多少”,就像拉弹弓,你能够往后拉多少,你就有多少可以爆发的高音力量。

声乐基础知识

声乐基础知识

一、声乐基础知识1、歌唱的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它用膈肌(横膈膜)与两肋、小腹联合操作。

具体方法:(1)快吸慢呼:见到久别重逢的友人,惊喜地倒抽一口气,几乎要喊叫出来又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钟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徐徐向着上齿根的背后发送。

(2)慢吸慢呼:闻花香的状态,自然的胸廓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保持这种状态,仅将腹部横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松、送气。

(横膈膜):在胸廓下面〈胃的所在处〉有个像倒置碗形的膈肌)注意:呼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

呼气时,让气息由于腹肌的收缩而呼出,控制呼吸,使“气沉丹田”“发自丹田”,即小腹收缩、送气。

2、发声练习①发“S”音,有强弱对比,长短对比,注意小腹的收缩。

② 1 3 5 1 1 1 1 - 1 - - -mi mi mi mi mi mi mi . . . . . .以马内利,利利利③ 5 - 6 - 6 - 5 - 3 - 1 -哈利路亚3、 打开喉咙:半哈欠状态用声音的高位置说词:“呦 ”“以马内利”或者念歌词。

4、 结合歌曲 补充本第116首 二、 乐理知识1、 认识音阶 ①唱名:1 2 3 4 5 6 7 1 do re mi fa so la xi(全 音)半音( 全音)半音②基本音级:CDEFGAB 标准音:6 中央C :小字一组的“C ”③ 低音组中音组 高音组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④音阶练习1 2 3 4 5 6 7 1 1 7 6 5 4 3 2 1 听音练习:听“1 3 5”三个音 视唱练习:补充本第一首 2、 音符① 在简谱里用来表示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音符② 5- - - - 5- - 5 5 5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四拍两拍一拍半拍 1/4拍②拍号读法含义2/4 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声乐基础知识
简单声乐基础知识
想要让你的歌声成为天籁之音,除了需要拥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之外,掌握发音技巧以及一定时间的发声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与各位歌唱爱好者一起分享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与训练方法。

一、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

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

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

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

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

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

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

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

它包括喉头、声带。

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

声带位
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
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

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
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
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

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
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

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
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我们在声乐训练
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

还有喉
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

会厌的功能
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
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
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

第二
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

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

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

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唱低音时,
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
是*头腔鸣发挥作用了。

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
的歌声。

4、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

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

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
敏捷而夸张。

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
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

所以语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
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

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

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