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机械图包括零件图和装配图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断面图常用于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对于图样中某些作图比较繁琐的结构,为提高制图效率允许将其简化后画出,简化后的画法称为简化画法。机械制图标准对其中的螺纹、齿轮、花键和弹簧等结构或零件的画法制有独立的标准。
GB/T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中规定了15种基本线型,每种基本线型的变形有四种。图线的宽度(用d表示)分为粗线、中粗线、细线三种,其比例关系是4:2:1。机械图样上多采用两种线宽。建筑图样上可以采用三种线宽。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应按图样的类型和尺寸大小在下列数系中选择:0.18,0.25,0.35,0.5,0.7,1,1.4,2mm。宽度为0.18mm的图线在图样复制中往往不清晰,尽量不采用。 目前,在机械图样中仍采用GB4457.4-84中规定的8种线型: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粗点划线、细点划线、双点划线。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在图样中要显得匀称协调。 (2)绘制点划线时,首末两端及相交处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超出图形轮廓2~5mm。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划线和双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3)虚线与虚线相交,或与其他图线相交时,应以线段相交,当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时,应留有间隙,以示两种不同线型的分界线。
1.基本规则 (1)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注明计量单位代号或名称。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计量单位或名称。⒈ 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是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的延长线,超出尺寸线约2~3mm。也可直接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一般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倾斜。 (2)尺寸线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必须单独画出,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相交。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平行标注的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5mm,同一张图纸的尺寸线间距应相等。 标注角度时,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3)尺寸线终端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或细斜线。如图1-9所示。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样。当尺寸线终端采用细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垂直。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采用箭头形式时,在位置不够的情况下,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 (4)尺寸数字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尺寸线中断处。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应将该图线断开。 2.各类尺寸标注示例 (1)线性尺寸的注法 线性尺寸的数字应按图1-11a中所示的方向注写,即以标题栏方向为准,水平方向字头朝上,垂直方向字头朝左,倾斜方向时字头有朝上趋势。 (2)角度尺寸注法 标注角度时,尺寸数字一律水平书写,即字头永远朝上,一般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3)圆、圆弧及球面尺寸的注法 [1]标注圆或大于半圆的弧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标注圆弧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尺寸线应通过圆心,终端为箭头。 [2]当圆弧的半径过大,图纸范围内无法注出圆心位置时,可将尺寸线只画一部分。 [3] 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加注“s”。 (4)小尺寸的注法 对于小尺寸,在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箭头可画在外面,或用小圆点代替两个箭头,尺寸数字也可采用旁注或引出标注。 (5)弦长和弧长的标注 弦长和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垂直于弦的垂直平分线。标注弧长尺寸时,尺寸线用圆弧,并应在尺寸数字上方加注符号“⌒”。 (6)其他结构尺寸的注法 [1] 光滑过渡处的尺寸注法 在光滑过渡处注尺寸,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交点处引尺寸界线。尺寸线应平行于两交点的连线。⑵ 板状零件和正方形结构的注法 板状零件的厚度可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t”。标注机件的断面为正方形结构的尺寸时,可在边长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或注“边长×边长”。 [2]均匀分布成组结构的注法 均匀分布的成组结构,标其中一个,在尺寸标记组成是 “个数×尺寸(均布)”的形式。当成组结构的定位和分布情况明确时,可不标注其角度并省略“均布”二字。

机械制图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机械制图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和绘图比例.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例如:阀,一般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和流量的装置。

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和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看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看懂。

轴套类、轮盘类和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看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看图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① 装配体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是如何协调运动的?② 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③ 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④ 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⑤ 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仅是一个概括的说明。

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识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通过机械识图,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可以准确理解和传达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纸的类型、常用符号和标记以及相关的绘图规范。

2. 图纸的类型机械识图中常用的图纸类型包括制图图纸、装配图纸和零件图纸。

2.1 制图图纸制图图纸用于表达机械结构的整体设计和尺寸。

它包括平面图、正视图、侧视图和剖视图等,用来展示机械结构的外观和尺寸。

2.2 装配图纸装配图纸用于展示机械结构的装配关系和零件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装配图、爆炸图和装配工序表等,能够清晰地展示机械结构的组装过程。

2.3 零件图纸零件图纸用于具体描述机械结构中的零部件。

它包括详细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信息,以便于生产和加工。

3. 常用符号和标记为了准确表达机械结构的设计,机械识图中使用了许多常用的符号和标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符号和标记的示例:•直径符号:⌀或 D,用于表示圆柱体的直径。

•角度符号:θ,用于表示角度大小。

•平行符号: ||,用于表示两个平行线或面。

•垂直符号:⊥,用于表示两个垂直线或面。

•焊缝符号:⊕,用于表示焊缝的位置和类型。

•孔符号: Ø,用于表示孔的位置和尺寸。

4. 绘图规范为了保证机械识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绘图时需要遵守一些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绘图规范:•线型和线宽:根据不同的线型和线宽来表示不同的物体轮廓和细节。

•尺寸标注:使用统一的尺寸标注方法,包括直径标注、角度标注和线性标注等。

•标题和图例:每个图纸需要包含相应的标题和图例,以便于理解和参考。

•比例尺:在图纸上标注比例尺,以便于准确地测量和理解尺寸。

5. 结论机械识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能够准确地传达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功能。

通过了解图纸的类型、常用符号和标记以及绘图规范,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识图,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关于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介绍。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

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

常用的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有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等。

机械制图标准对其中的螺纹、齿轮、花键和弹簧等结构或零件的画法有独立的标准。

图样是依照机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按适当比例绘制的,在利用图样制造机件时,必须按照图样中标注的尺寸数字进行加工,才可以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机件。

1.1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工程图样是现代工业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用来指导生产和进行技术交流且具有严格的规范性重要依据。

掌握制图的基础知识,可为以后看图、绘图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正确地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必须了解有关机械制图的规定。

国家《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是工程制图重要的技术基础标准,国家标准对有关内容做出了规定,如图纸规格,图样常用的比例,图线及其含义,图样中常用的数字、字母等。

1.图幅、图框和标题栏为了便于图纸的技术交流以及后续工作的进行,在UG NX中绘制的图形一般都要以图纸的形式打印输出,并且在输出图形之前,都需要使用相应的线型绘制出图纸的图框以及标题栏等内容。

“ 图纸图幅图纸的宽度(B)和长度(L)组成的图面称为图纸幅面。

按国家有关规定,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优先使用国家规定的5种基本图幅,如表1-1所示。

必要时也可以按规定加长幅面,但应按基本幅面的短边整数倍增加。

表1-1图纸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幅面代号A0A1A2A3A4B×L841×1189594×841420×594297×420210×297e2010c105 a25“图框格式在绘制图形时,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细实线画出图纸界限。

图框有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如图1-1所示,其中具体尺寸按表1-1规定画出。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得关系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得名称与绘图比例。

从装配体得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得大致用用途。

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得;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得;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得;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得装置。

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得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得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得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得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得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分析装配体得工作原理,分析装配体得装配连接关系,分析装配体得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分析零件得结构形状。

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得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

分离时,可按零件得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

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得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得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得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得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得方向或间隔得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得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得。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得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得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①装配体得功能就是什么?其功能就是怎样实现得?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就是如何协调运动得?②装配体得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就是怎样得?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③装配体得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④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⑤装配图中各视图得表达重点意图如何?就是否还有更好得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上述读装配图得方法与步骤仅就是一个概括得说明。

机械制造检验考试题库—填空题

机械制造检验考试题库—填空题

填空题 (每一空1分)1.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是(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键)、(齿轮)。

2.所谓工艺规程就是(按图样)、(按工艺)、(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3.配合有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基轴制)。

4.表面粗糙度是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谷蜂)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5.通常将淬火和回火的双重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6.产品加工过程的主要误差是(尺寸误差)、(表面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误差)。

7.质量特性主要包括( 性能 )、( 寿命 )、( 可靠性 )、( 安全性 )、( 经济性 )、( 可销性 )等。

8.产品的性能是指:产品满足( 使用目的 )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9.质量检验是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按( 标准 )验证产品的( 质量特性 )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剔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

10.质量检验工作实行( 预防 )为主,积极预防与严格把关相结合,( 专职检验 )为主,专职检验与群众检验相结合。

11.质量检验是一个过程,一般包括明确( 质量要求 )、( 测量试验 )、( 比较 )、( 判定 )、( 处理 )、( 反馈 )等步骤。

12.检验的质量职能概括地说就是在正确(鉴别)的基础上,通过判定,对产品质量进行一系列的(把关),通过质量信息的(报告)和反馈,而达到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行使质量(监督)职能。

13.质量检验的分类按被检验的数量分为( 全检 )、( 抽样检验 )、( 免检 ),按生产流程顺序分为( 进货检验 )、( 工序检验 )、( 成品检验 )。

14.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中,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

15.抽样检验的前提是产品的生产过程是( 稳定的 )。

16.记录的要求:( 保持清晰 )、( 字迹清楚 )、( 记录应编号 )、( 易于识别 )和( 检索 )。

零件图和装配图

零件图和装配图

公差标注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标注出适 当的公差,以确保零件的互换性 和功能性。
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上注明对零件的材料、 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要求,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02
装配图
装配图的概念
装配图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总体结构、各组成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以及 安装与拆卸顺序的图样。
目的
03
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区别 与联系
定义与目的
零件图
表示单个零件的详细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等的图纸,用于指导零 件的加工、检验和装配。
装配图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整体结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润滑系统、密 封系统等的图纸,用于指导产品的装配、调试和维修。
联系
零件图和装配图都是工程图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图、俯视图、左 视图等多个视图,需明确每个视图所 代表的方位和角度。
理解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非常重要,需仔细 阅读并理解每个尺寸的含义和作用。
关注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中会包含零件的材料、热处 理、表面处理等要求,需仔细阅读并 理解。
分析零件结构
通过视图和尺寸标注,分析零件的结 构和形状,理解其功能和作用。
为机器或部件的生产制造、检验、安 装与维修提供依据。
装配图的绘制要求
完整性
必须完整地表示机器或部件的全部组 成零件,并正确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装 配关系。
正确性
清晰性
图面布局合理,视图表达清晰,使观 看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机器或部件的 总体结构和各零件的装配关系。
零件的形状、大小、装配关系应完全 符合设计要求。
03
零件图:主要用于生产车间,指导工人加工、检验 零件。
表达内容
装配图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机械制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关系

装配图与零件图的关系读装配图通常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1、概括了解首先从标题栏入手,可了解装配体的名称与绘图比例。

从装配体的名称联系生产实践知识,往往可以知道装配体的大致用用途。

例如:阀,一般就是用来控制流量起开关作用的;虎钳,一般就是用来夹持工件的;减速器则就是在传动系统中起减速作用的;各种泵则就是在气压、液压或润滑系统中产生一定压力与流量的装置。

通过比例,即可大致确定装配体的大小。

再从明细栏了解零件的名称与数量,并在视图中找出相应零件所在的位置。

另外,浏览一下所有视图、尺寸与技术要求,初步了解该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各视图间的大致对应关系,以便为进一步瞧图打下基础。

2、详细分析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 分析装配体的装配连接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组成情况及润滑、密封情况,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要对照视图,将零件逐一从复杂的装配关系中分离出来,想出其结构形状。

分离时,可按零件的序号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标准件、常用件往往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瞧懂。

轴套类、轮盘类与其它简单零件一般通过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瞧懂。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零件,应根据零件序号指引线所指部位,分析出该零件在该视图中的范围及外形,然后对照投影关系,找出该零件在其它视图中的位置及外形,并进行综合分析,想象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

在分离零件时,利用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或间隔的不同及零件间互相遮挡时的可见性规律来区分零件就是十分有效的。

对照投影关系时,借助三角板、分规等工具,往往能大大提高瞧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对于运动零件的运动情况,可按传动路线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其运动方向、传动关系及运动范围。

3、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可按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①装配体的功能就是什么?其功能就是怎样实现的?在工作状态下,装配体中各零件起什么作用?运动零件之间就是如何协调运动的?②装配体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就是怎样的?有无润滑、密封及其实现方式如何?③装配体的拆卸及装配顺序如何?④装配体如何使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事项?⑤装配图中各视图的表达重点意图如何?就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方案?装配图中所注尺寸各属哪一类?上述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仅就是一个概括的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概述
8.1 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
教学重点:
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
8.1 概述
机械图包括零件图和装配图。本章主要介绍零件图的内容、表达方法、 尺寸标注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的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训练, 使读者了解工程图知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并能阅读一般的机械工程图 样,绘制简单的零件图。机械工程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工程门类,具有较 强的代表性。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械产 品,而任何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以及技术革新和 发明创造等都离不开机械图方面的知识。因此,机械图不仅是机械工程师的 技术语言和信息载体,而且对于非机械类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必须掌 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 8.1.1 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 一种机械产品,从规划到投放市场,通常需要经过若干环节,由很多人 进行创造性地劳动,并需要精心组织,协同工作,才能完成,见表8-1。 从表中可以看出,机械产品的产生(从规划到销售)一般需经过产品规 划、方案设计、结构技术设计、产品制造、销售五大环节,而机械图将直接 参与从产品规划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可见,机械图(包括零件图和装配 图)是机械产品设计的最终成果体现,也是机械产品制造、检验的主要技术 依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1 概述
表8-1 产品流程图
8.1 概述
(续表)
8.1 概述
8.1.2 机械与机械图概述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构是机械的运动部分,它由构件组成,具 有一定的相对运动。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 料和信息等。 机器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零件是构成机器的基本实体,也是机器 制造的基本单元。部件是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所组成的、独立装配的集合 体,即机器的装配单元。 机械图是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调试等过程中使用的、 用以反映机械产品的形状、结构、尺寸、技术要求等内容的机械工程技术图 样。根据其功能的不同,机械图可分为装配图和零件图,装配图还可分为总 装配图(总装图)和部件装配图(部装图)。 总装图主要反映整台机器的工作原理,部件间的装配、安装关系,机器 的外形,安装使用机器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以及机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等,用 以指导机器的总装、调试、检验、使用和维护。部装图则主要反映该部件的 工作原理,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部件的外形和安装关系,以及装配、检 验、安装中所需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用以指导部件的装配、调试、 检验和安装。零件图则反映的是该零件的形状、结构、尺寸、材料以及制 造、检验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等,用以指导该零件的加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