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与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年山東教師資格考試幼稚教育學真題試題及答案一、不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30題,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1.“完整兒童”,是指獲得了(ABCDE)整合性發展的兒童A.身體的B.認知的C.情感的D.社會的E.人格的2.以(A)為標誌,學前教育理論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
由籠統的認識到建立起獨立的範疇與體系,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A.福祿倍爾B.亞裏士多德c.杜威D.柏拉圖E.洛克3.國外對學前教育任務的提法經歷了一個歷史過程,20世紀中期到60年代的學前教育大多把兒童的(BC)作為主要任務。
A.保育B.智力教育C.社會性發展D.照管E.營養4.(A)第一次把學前教育納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單軌學制。
.A.誇美紐斯B.福祿倍爾C.亞裏士多德D.柏拉圖E.杜威5.我國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D)基礎之上的。
A.唯物主義B.黨的教育方針c.教育制度D.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E.文化制度6.幼稚園要重視各種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體育活動,每天應保證兒童至少有(C)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
A.半小時B.一小時C.兩小時D.三小時E.四小時7.(A)是國民教育的奠基階段。
A.幼稚教育B.小學教育C.中學教育D.高中教育E.大學教育8.學前教育的有些內容、任務和方法並不是隨著政治的改變而改變的,反映出學前教育具有(D)。
A.絕對性B.停滯性C.長遠性D.相對獨立性E.持續性9.玩具是幼兒遊戲的(BC)。
A.主要工具B.物質基礎C.物質中心D.介質E.主體內容10.角色遊戲的教育作用是(ABCD)。
A.幫助幼兒認識社會B.給幼兒提供實踐的機會c.發展幼兒的智力D.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E.培養愛好11.現代幼兒教師的職業角色是(ABCDE)。
A.教育者B.夥伴C.第二任母親D.知心朋友E.研究者12.幼稚園常用的活動法主要有(CDE) A.課外訓練法B.交流法c.遊戲法D.實驗法E.操作練習法13.五指活動課程的課程目標有(ACDE)。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看见”、“听到”、“想像”、“思考”是( )。
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2.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3.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4.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B.动机C.心理过程D.个性A.转折期B.关键期C.危机期D.过渡期8.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9.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 )。
A.没有规律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C.大致相同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10.“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B.独特性的发展C.稳定性的增长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1.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感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12.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
A.儿童个性发展上B.儿童智力发展上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上二、填空题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______反映。
3.__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4.______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简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3.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四、论述题1.试说明心理的实质。
2.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试述幼儿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来源: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感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B.情绪低落C.经常感冒D.人际关系不良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非智力因素B.思维能力C.记忆知识D.掌握技能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B.幼儿身体素质C.文化课学习D.社会性培养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幼儿园小学化问题C.小学幼儿园化问题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8.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B.幼儿的兴趣C.师资力量薄弱D.办学条件差二、名词解释1.幼小衔接2.过渡期3.幼儿教育小学化三、判断题1.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2.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3.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4.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事情。
5.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6.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7.幼儿园向小学阶段过渡只要顺其自然,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
四、简答题1.如何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或“小学化教学”,发挥儿童学习的自主性?2.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3.列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4.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有何意义?5.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6.幼小衔接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别?2.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3.论述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
六、案例分析学期过了一半,丁丁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
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7

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2.( )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3.( )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A.思维B.感觉C.想像D.知觉7.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动作B.表象C.判断D.概念8.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
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9.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
A.强化B.模仿C.核误D.试误10.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A.通过生活实践B.自己总结C.向成人学习D.通过阅读11.儿童在( )才能在动作开始前完全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
A.新生儿期B.幼JL-9-期C.幼儿中期D.幼儿晚期12.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B.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目的认识水平15.思维的产生标志着( )的出现。
A.感觉B.知觉C.意识D.意志16.幼儿对科学概念掌握的特点为( )。
A.可通过日常交往掌握B.可通过个人积累经验掌握C.需经过专门教学才能掌握D.以上都对17.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 )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B.生活逻辑C.直观逻辑D.客观逻辑18.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教师资格认定幼儿园卷教育学20

教师资格认定幼儿园卷教育学20某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园试卷(2010.10)[教育学(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
A.全民教育 B.终身教育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2.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A.新生家访 B.情感性家访C.定期家访 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3.最先掌握的词汇种类是( )。
A.形容词 B.连词C.副词D.名词 1.( )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与会堂教育时期。
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3.( )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A.夸美纽斯 B.卢梭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6.,( )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
A.杜威 B.蒙台梭利C.维果茨基 D.皮亚杰7.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代强调( )。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8.于( )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A.1994 B.1995 C.1996 D.19979.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小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
A.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 B.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10.几种游戏中,( )属于有规则的游戏。
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 C.体育游戏 D.表演游戏 11.( )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独立自主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D.活动性 12.( )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
A.学习“安静” B.学习剪指甲 C.学习穿衣服 D.学习浇花13.言课上加上好听的歌曲,在体育游戏中加上故事,在数学课上加上绘画……体现了(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5-教师资格幼儿园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与试题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 的教育过程。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1)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可以让儿童感受到做小主人责任,树立自 豪感和认同感,发展积极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活动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比如,大家一起收拾活 动室,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把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参与这一过程会使幼儿实际地感到自己在集体中的 作用;当自己负责的桌子没擦干净,影响了活动室的清洁时,也会让幼儿体验到责任意味着什么。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环境的创设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如布置活动室的墙面,要让墙面布置得漂亮,需要幼儿 齐心合力,大家分工,有的剪、有的画、有的贴;不光顾自己做,还必须商量、听别的小朋友的意见,相互帮 助。这样,幼儿能够实际感受集体的力量,发展合作的意识,并提高相互合作的技能和能力。 在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发展、学习、创造、合作,这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其效果决不亚于教师创设的 现成环境。
3. 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7分] 参考答案:
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 (1)环境的教育性。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其环境创设与其他非教育机构有显著区别。它是根据幼儿园 教育的目标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创设的。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 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 (2)环境的可控性。幼儿园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具 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在进入幼儿园时必须经过精心的筛选甄别,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 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环境的教育性与可控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 向。反过来,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幼儿教育学试题

浙江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及答案浙江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幼儿园)试题课程代码: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______》中。
()A.爱弥尔B.母育学校C.教育漫话D.人的教育2.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社会活动B.人类社会的活动C.人类自发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学前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A.游戏B.学习C.上课D.运动4.蒙台梭利认为合乎科学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给儿童创设一个______的教育环境。
()A.自由B.集体C.温馨D.有秩序5.______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6.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D.课程的问题7.教师与家长谈话时以采用______进行交谈为宜。
()A.专业术语B.日常用语C.普通话D.方言8.______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开放日制度B.家长接待日C.家访D.电话联系9.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在幼儿面前保持开阔的心胸,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这是由于()A.幼儿的心灵脆弱敏感,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B.孩子也喜欢美好的形象C.一般园长都要求教师这样做D.幼儿教师大多是女性10.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______原则。
()A.独立自主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11.对儿童活动的正确理解是()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B.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C.为了让儿童舒展筋骨D.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12.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中应该避免的?()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13.林老师发现新接的班上有几个小朋友坚持性比较差,于是她给这几个孩子一个光荣的“使命”——在活动中当“哨兵”,负责全班小朋友的“安全”。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完整儿童”,是指获得了()整合性发展的儿童。
A.身体的B.认知的C.情感的D.社会的E.人格的1.ABCDE【解析】本题考查对“完整儿童”这一概念的记忆。
所谓的“完整儿童”,是指获得了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发展的儿童。
2.以()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福禄倍尔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柏拉图E.洛克2.A【解析】以福禄倍尔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国外对学前教育任务的提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世纪中期到60年代的学前教育大多把儿童的()作为主要任务。
A.保育B.智力教育C.社会性发展D.照管E.营养3. BC【解析】本题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学前教育任务的考查。
20世纪中期至60年代,学前教育大多把儿童的智力教育和社会性发展作为主要的任务。
4.()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
A.夸美纽斯B.福禄倍尔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E.杜威4.A【解析】夸美纽斯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
5.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唯物主义B.党的教育方针c.教育制度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E.文化制度5.D【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6.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D.三小时E.四小时6.C【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答案为c。
7.()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D.高中教育E.大学教育7.A【解析】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二]教师资格证培训部2010-06-21 01:44:41、单项选择题1 •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
A. 全园教育目标B. 中期目标C. 近期目标D. 行为目标2.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 重点发展B. 全面发展C. 局部发展D. 智力发展3.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 学前教育目标B. 学前教育手段C. 学前教育启蒙D. 学前教育内容4. ()是我国学前教育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 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5. 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 综合教育B.启蒙教育C.独立性教育D.适宜性教育6.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 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7 •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A. 独立自主性原则B. 发展适宜性原则C. 保教结合原则D. 综合性原则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的“做中学”。
A. 皮亚杰B. 夸美纽斯C. 福禄倍尔D. 杜威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
A.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 日本幼儿教育协会C.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 英国幼儿教育协会10•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A. 经济发展水平B. 社会政治制度C. 社会文化水平D. 环境因素11 •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A. 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B. 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C. 儿童的自选活动D. 儿童的游戏活动12•社会要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A. 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 教育机构C. 政府D. 父母13.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 园长B. 阿姨C. 保育员D. 幼儿教师14. 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A. 合作精神B. 爱心C. 专业素质D. 丰富的知识15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 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 尊重儿童原则D. 实践性原则16•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A. 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B. 培养儿童成为专家C. 培养特长儿童D. 培养完整儿童17 •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A. 初中毕业学历B. 中专学历C. 高中毕业学历D. 小学毕业学历二、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 •独立自主性原则3•发展适宜性4•综合性原则5 •启蒙性原则6 •活动性原则7•幼儿园的教育目标8•幼儿园的一日生活9. 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三、判断题1 •幼儿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主要安排好幼儿的生活就可以了。
2.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必须覆盖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各个方面,否则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3. 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4. 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
5. 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能让文化课占据主要内容。
四、简答题1. 简述幼儿独立自主性教育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2 •简述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
3 •综合性原则应注意哪些事项?4 •应如何实施活动性原则?5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如何提岀的?6 •我国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7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8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9 •简述现化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10.如何理解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1 •为什么说在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的良好工作伙伴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2 •概述幼儿教育的六个基本原则。
3•试述在对儿童进行独立自主性培养中,教师容易忽略的问题。
4 •教师与保育员应如何消除误会,建立良好的关系?5 •论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在实现双重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挑战?六、案例分析光明日报: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
有的英语教育公司一套幼儿英语教材要收5000多元,有的“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达6800元。
一些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作用究竟有多大?幼儿英语应该怎样学?根据这些现象,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几大原则、单项选择题1. C.某次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近期目标。
2. B.我国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
3. A.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为特定的教育目标。
4. C.保教结合是我国特定时间保存下来的教育原则。
5. B.学校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6. D.幼儿园课程内容强调综合性。
7 . B.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的需要。
8 . D.杜威提岀“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9 . 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根据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提岀发展适宜性原则。
10 . A.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发展。
11. B.游戏活动提倡幼儿的自主性。
12 . A.教育目标需要考虑个体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
13 . C.保育员是幼儿园中照顾幼儿生活,同时也是从生活角度教育幼儿的人员c14 . C.现代社会对保育员提岀了更高的要求。
15. A.幼儿园将教育内容融人幼儿的各种活动中16. D.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
、名词解释1 •教育目的:指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管理教育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岀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 •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3 •发展适宜性:指幼儿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4 •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5•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人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
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6 •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7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8•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自然的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9. 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0. 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
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三、判断题1.X。
教师和保育员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幼儿成长。
2 .Vo3. X。
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4. X。
教师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见和需求。
5. Vo四、简答题1•幼儿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教育在儿童独立自主性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教育活动给幼儿提供了独立选择的机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独立自主活动的乐趣⑵给儿童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把在幼儿园学来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
只有家长积极地配合和参与,儿童才有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体会到独立自主性的重要。
我们更应该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3)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在儿童表现岀独立性时,教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持宽容的心态,面对儿童的一言一行。
不要因为儿童表现岀与教师的要求不一致,而对其进行批评和嘲讽,更不能违背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原则。
总之,教师在培养儿童生活学习独立自主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
2•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1)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
保育工作者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保育工作者要对保教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热爱工作;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
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教师也应注意配合保育工作者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
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可完成“保教合一”的任务。
(2) 保育工作者的任务。
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
在保育工作中,保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而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应在工作中做岀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个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潜在的本性。
在进行保育工作时,保育工作者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别差异;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
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
3 •综合性原则所应注意的事项:⑴教师的素质很重要。
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综合性原则在幼儿园实施的效果。
特别是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内在修养不断提高,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 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很大,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差异更是突出,因此,在幼儿园里实施综合教育的时候,我们也就要根据本地的特点进行教学,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