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新)

合集下载

Diamond-Blackfan贫血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Diamond-Blackfan贫血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1 D B A 的发病机制
目前,D B A 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清 楚 ,普 遍 认 为 其 为 一 种 核 糖 体 病 L3]。D B A 与 核 糖 体 蛋 白 (ribosomal proteins,R P )的 关 系 是 D B A 相 关 研 究 的 热 点 ,大多 数 (6 0 % ) D B A 患 者 均 伴 编 码 R P 的 基 因 异 常 。迄 今 为 止 已 发 现 1 9 个 尺P 基 因 异 常 ,包 括 R P 小亚基 (RP small subunit, i?PS ) 7 , R P S 10 , R P S 15A , R P S 17 , R P S 19 , R P S 24 ,R P S 26 ,R P S 27 , R P S 28 , R P S Z S ,/?/3 大 亚 基 (R P large subunit,/?/^) 5, R P L 11 , R P L 15 , R P L 18 , R P L 26 , R P L 27 , R P L 31 , K P L 3 5 及尺P L 35A 基 因 异 常 w 。一 方 面 基 因 突 变 导 致 R P 单 倍 剂 量 不 足 ,核 糖 体 无 效 组 装 ,发生 核 糖 体 应 激 或 者 核 仁 应 激 (nucleolar stress) ,引起 p53 激 活 ,并 且 游 离 的 R P (R P L 5 、R P L 11、R P S 19) 可 抑 制 鼠 双 微 蛋 白 (murine double minute,M D M )2 介 导 的 p5 3 泛 素 化 和 降 解 ,使 P5 3 稳 定 性 增 加 ,并且 进 一 步 活 化 ,从 而 引 起 红 系 祖 细 胞 p5 3 依 赖性 的细 胞 凋 亡 增 加 ,最 终 导 致 红 系 发 育 不 全 [5]。另 一 方 面 , R P 单 倍 剂 量 不 足 导 致 部 分 红 系 基 因 (G A 77U 基因 等 )的 翻 译 效 率 低 下 [67],影 响 红 细 胞 生 成 。此 外 , G A 77U 基 因 突 变 可 导 致 其 编 码 产 物 G A T A 1 蛋白 变短[8],而 G A T A 1 蛋 白 是 一 种 关 键 的 红 系 造 血 转 录 因 子 ,因 而 造 血 转 录 因 子 的 合 成 受 到 影 响 . 致 使 红 细 胞 发 育 成 熟 障 碍 。 同 时 ,热 休 克 蛋 白 (heat shock protein,H S P )70 表 达 水 平 下 降 ,使 G A T A 1 蛋 白 易 在 半 胱 氨 酸 天 冬 氨 酸 蛋 白 酶 (cysteineaspartic protease ,caspase) 介 导 下 发 生 裂 解 〜 。有 研 究 发 现 .H S P 7 0 表 达 水 平 的 下 降 与 球 蛋 白 和 血 红 素 合 成 失 衡 有 关 [1°]。 由 此 可 见 ,D B A 的 发 病 并 非

2020年最新诊疗常规--血液内科分册

2020年最新诊疗常规--血液内科分册

诊疗常规/内科系统之十一血液内科分册目录一、巨幼细胞性贫血 (1)二、缺铁性贫血 (2)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4)五、白细胞减少症 (6)六、再生障碍性贫血 (8)七、过敏性紫瘢 (11)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12)九、血友病 (14)十、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障碍 (16)十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17)十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2)十三、急性白血病 (25)十四、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41)十五、淋巴瘤 (43)十六、霍奇金病 (44)十七、非霍奇金淋巴瘤 (45)十八、多发性骨髓瘤 (48)十九、骨髓增殖性肿瘤 (55)二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60)二十一、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63)二十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5)一、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

【临床表现】1、贫血: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

除有贫血所具有的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和气短外,可有轻度黄疸和脾脏肿大。

2、消化道系统: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舌乳头萎缩,出现牛肉舌。

3、神经系统:维生素B12缺乏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手足对称性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甚至出现精神异常。

【实验室检查】1、血象: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

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可有6叶或者更多的分叶,出现核右移。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为著。

各种细胞均可见巨幼样变,出现“浆老核嫩”。

3、生化检查:非特异性指标为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血清LDH增高明显。

特异性指标为血清叶酸和/或B12水平下降,可分别低于3ng/ml和100ng/ml。

【诊断要点】1、有造成营养缺乏的病因。

2、临床除贫血外,常伴食欲不振、恶心、腹泻、舌痛、舌红、舌面光滑等。

重大疾病种类(新)

重大疾病种类(新)

平安重大疾病保障种类一:恶性肿瘤1.上唇恶性肿瘤2.下唇恶性肿瘤3.舌根恶性肿瘤4.舌尖及侧缘的恶性肿瘤5.唇缘恶性肿瘤6.舌尖性肿瘤7.上齿龈恶性肿瘤8.额结缔组织恶性肿瘤9.牙龈恶性肿瘤10.口底恶性肿瘤11.硬腭恶性肿瘤12.软腭恶性肿瘤13.颊内侧恶性肿瘤14.鳃腺恶性肿瘤15.额下腺恶性肿瘤16.舌下腺恶性肿瘤17.涏腺恶性肿瘤18.舌腭弓恶性肿瘤19.扁桃体恶性肿瘤20.口咽恶性肿瘤21.鼻咽后壁恶性肿瘤22.鼻咽侧壁恶性肿瘤23.鼻中膈后缘恶性肿瘤24.鼻咽恶性肿瘤25.梨状窝恶性肿瘤26.环状软骨后恶性肿瘤27.下咽恶性肿瘤28.喉咽恶性肿瘤29.咽壁30.咽恶性肿瘤31.咽后壁恶性肿瘤32.舌根,咽部恶性肿瘤33. 舌根,咽部,喉部恶性肿瘤34.食管上段恶性肿瘤35.食管中段恶性肿瘤36.食管下段恶性肿瘤37.食管中下段恶性肿瘤38.食管恶性肿瘤39.贲门恶性肿瘤40.食管贲门连接处恶性肿瘤41.胃底恶性肿瘤42.胃体恶性肿瘤43.胃窦恶性肿瘤44.幽门恶性肿瘤45.幽门管恶性肿瘤46.胃小弯恶性肿瘤47.胃大弯恶性肿瘤48.胃地贲门恶性肿瘤49.胃溃疡癌变50.胃息肉癌变51.胃腺瘤癌变52.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3.空肠恶性肿瘤54.回肠恶性肿瘤55.小肠恶性肿瘤56.回盲部恶性肿瘤57.盲肠恶性肿瘤58.阑尾恶性肿瘤59.升结肠恶性肿瘤60.结肠肝区恶性肿瘤61.横结肠恶性肿瘤62.脾区恶性肿瘤63.降结肠恶性肿瘤64.乙状结肠恶性肿瘤65.降结肠乙状结肠恶性肿瘤66.盲肠升结肠恶性肿瘤67.结肠的腺瘤恶变68.直肠恶性肿瘤69.直肠乙状结肠连接处恶性肿瘤70.直肠恶性肿瘤71.肛门恶性肿瘤72.缸管恶性肿瘤73.肛门直肠恶性肿瘤74.肝细胞癌75.胆管癌76.肝内胆管恶性肿瘤77.肝母细胞癌78.肝星细胞肉癌79.肝恶性肿瘤80.胆囊恶性肿瘤81.胆管恶性肿瘤82.肝管恶性肿瘤83.胆囊管恶性肿瘤84.胆总管恶性肿瘤85.肝外胆管恶性肿瘤86.法特氏壶腹恶性肿瘤87.胰腺壶腹部恶性肿瘤88.胰头恶性肿瘤89.胰体恶性肿瘤90.胰尾恶性肿瘤91.胰管恶性肿瘤92.恶性胰岛素瘤93.胰岛恶性肿瘤94.胰岛细胞腺瘤95.胰腺恶性肿瘤96.脾恶性肿瘤97.胃肠道恶性肿瘤98.乳突恶性肿瘤99.咽鼔管恶性肿瘤100.中耳恶性肿瘤101.上额窦恶性肿瘤102.筛窦恶性肿瘤103.额窦恶性肿瘤104.蝶窦恶性肿瘤105.胰岛细胞癌106.鼻窦恶性肿瘤107.声带恶性肿瘤108.声门恶性肿瘤109.会厌恶性肿瘤110.喉恶性肿瘤111.喉外部恶性肿瘤112.气管恶性肿瘤113.呼吸细支气管腺癌114.肺上叶恶性肿瘤115.肺上叶支气管恶性肿瘤116.肺中叶恶性肿瘤117.肺恶性肿瘤118.肺下叶恶性肿瘤119.细支气管恶性肿瘤120.肺瘢痕癌121.右支气管肺癌122.左支气管恶性肿瘤123.左支气管肺恶性肿瘤124.肺泡性腺癌125.主支气管恶性肿瘤126.恶性胸腺瘤127.胸腺恶性肿瘤128.心包恶性肿瘤129.心房恶性肿瘤130.心脏恶性肿瘤131.前纵隔恶性肿瘤132.后纵隔恶性肿瘤133.纵隔恶性肿瘤134.胸膜壁层恶性肿瘤135.胸膜恶性肿瘤136.鼻腔,鼻窦恶性肿瘤137.眩骨恶性肿瘤138.肩胛骨恶性肿瘤139.桡尺骨恶性肿瘤140.上肢短骨骨恶性肿瘤141.腓骨恶性肿瘤142.股骨恶性肿瘤143.胫骨恶性肿瘤144.颅骨恶性肿瘤145.上额骨恶性肿瘤146.上额骨齿原性恶性肿瘤147.下额骨恶性肿瘤148.下额骨齿原性恶性肿瘤149.脊柱恶性肿瘤150.颈椎恶性肿瘤151.胸椎恶性肿瘤152.腰椎恶性肿瘤153.椎体恶性肿瘤154.肋骨恶性肿瘤155.锁骨恶性肿瘤156.胸骨恶性肿瘤157.耻骨恶性肿瘤158.骶骨恶性肿瘤159.骼骨恶性肿瘤160.骨恶性肿瘤161.耵聍腺癌162.股神经恶性肿瘤163.腹膜后恶性肿瘤164.腹主动脉旁恶性肿瘤165.肾上腺周围恶性肿瘤166.肠系膜恶性肿瘤167.腹膜恶性肿瘤168.腹膜腔恶性肿瘤169.颈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0.面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1.头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2.头面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3.上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4.下肢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5.颞部组织恶性肿瘤176.上额恶性肿瘤177.横隔恶性肿瘤178.肩胛区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79.胸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0.腹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1.下腔静脉组织恶性肿瘤182.骶前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3.腹股沟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4.会阴部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5.盆腔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6.直肠阴道隔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7.躯干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8.结缔组织恶性肿瘤189.淋巴管恶性肿瘤190.管内乳头状癌191.恶性叶状襄肉瘤192.乳腺佩吉特氏病193.乳腺佩吉特氏病伴侵润性导管194.阴道恶性肿瘤195.子宫颈恶性肿瘤196.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97.子宫体恶性肿瘤198.卵巢恶性肿瘤199.输卵管恶性肿瘤200.子宫骶骨韧带恶性肿瘤201.子宫附件恶性肿瘤202.阴茎恶性肿瘤203.前列腺恶性肿瘤204.隐睾恶性肿瘤205.睾丸恶性肿瘤206.睾丸畸胎瘤207.附睾恶性肿瘤208.阴襄恶性肿瘤209.精襄恶性肿瘤210.肾恶性肿瘤211.肾细胞癌212.肾盂恶性肿瘤213恶性肿瘤214.膀胱三角区恶性肿瘤215.膀胱颈恶性肿瘤216.尿道恶性肿瘤217.卵巢冠恶性肿瘤218.乳腺恶性肿瘤219.子宫恶性肿瘤220.子宫内膜恶性肿瘤221.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222.结膜恶性肿瘤223.视网膜恶性肿瘤224.眼恶性肿瘤225.脑膜恶性肿瘤226.脊膜恶性肿瘤227.硬膜下恶性肿瘤228.大脑恶性肿瘤229.胶质恶性肿瘤230.丘脑恶性肿瘤231.额叶恶性肿瘤232.颞叶恶性肿瘤233.顶叶恶性肿瘤234.枕叶恶性肿瘤235.脉络从恶性肿瘤236.脑室恶性肿瘤237.小脑恶性肿瘤238.脑干恶性肿瘤239.脑桥恶性肿瘤240.顶枕叶恶性肿瘤241.胼胝体恶性肿瘤242.额顶叶恶性肿瘤243.额颞顶叶恶性肿瘤244.鞍上区恶性肿瘤245.颅内恶性肿瘤246.脑恶性肿瘤247.脊髓恶性肿瘤248.脊髓圆锥恶性肿瘤249.嗅神经恶性肿瘤250.视神经恶性肿瘤251.颅神经恶性肿瘤252.乳腺恶性肿瘤253.硬脊膜外恶性肿瘤254.甲状旁腺恶性肿瘤256.恶性嗜洛细胞瘤257.甲状旁腺恶性肿瘤258.垂体恶性肿瘤259.蝶鞍区恶性肿瘤260.硬膜外恶性肿瘤261.肾上腺皮质癌262.松果体恶性肿瘤263.鼻恶性肿瘤264.鼻腔恶性肿瘤265.额下恶性肿瘤266.颊部恶性肿瘤267.胸壁恶性肿瘤268.胸恶性肿瘤269.胸腔恶性肿瘤270.腹腔恶性肿瘤271.骼窝恶性肿瘤272.骶前恶性肿瘤273.骶尾部恶性肿瘤274.盆腔结缔组织恶性肿瘤275.上肢恶性肿瘤276.下肢恶性肿瘤277.小腿恶性肿瘤278.盆腔恶性肿瘤279.网织细胞肉瘤280.免疫母细胞型恶性淋巴瘤281.淋巴浆细胞型恶性淋巴瘤282.鼻淋巴肉瘤283.肠淋巴肉瘤284.肠系膜淋巴肉瘤285.额叶淋巴肉瘤286.腹腔淋巴肉瘤287.睾丸淋巴肉瘤288.额淋巴肉瘤289.喉淋巴肉瘤290.结节性淋巴肉瘤291.盲肠淋巴肉瘤292.脾淋巴肉瘤293.腮腺淋巴肉瘤294.十二指肠淋巴肉瘤295.胃淋巴肉瘤296.咽淋巴肉瘤297.纵隔淋巴肉瘤298.浆细胞性白血病29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00.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0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02.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0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304.粒细胞性白血病309.红白血病M6型310.急性白血病311.巨核细胞白血病312.淋巴肉瘤性白血病313.黑色素母细胞瘤314.巨细胞肉瘤315.纤维肉瘤316.平滑肌肉瘤317.血管平滑肌肉瘤318.横纹肌肉瘤319.腺肉瘤320.恶性混合瘤321.癌肉瘤322.胚胎性癌肉瘤323.滑膜肉瘤324.透明细胞肉瘤325.性间皮肉瘤326.恶性软组织巨细胞瘤327.神经纤维肉瘤328.恶性神经鞘瘤329.恶性颗粒细胞瘤330.恶性胰岛素瘤331.恶性高血糖瘤332.恶性胃泌素瘤333.胆管癌334.恶性胸腺瘤335.恶性间质瘤336.恶性化学感受器瘤337.恶性非嗜咯性啫咯细胞瘤338.恶性脑膜瘤339.视网膜母细胞瘤340.感觉神经母细胞瘤341.网织细胞肉瘤二:急性心肌梗死342. 急性心肌梗死343. 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344.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45.急性前膈心肌梗死346.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34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48.急性侧壁心肌梗死349.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350.急性后壁心肌梗死351.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352.急性室间隔下段心肌梗死353.急性下壁侧壁正捂壁心肌梗死354.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355.急性心房心肌梗死356.急性心尖部心肌梗死357.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358.右心肌梗死359.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360.急性室壁心肌梗死361.急性多壁心肌梗死362.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三:脑中风363.脑出血364.大脑后动脉出血365.大脑内皮质下出血366.大脑中动脉出血367.豆状核出血368.基地节出血369内襄出血370.外襄出血371.大脑内皮质出血372.脑干出血373.脑桥出血374.丘脑出血375.丘脑下部出血376.小脑出血377.脑室出血378.脑栓塞性偏瘫379.脑干梗死380.丘脑下部出血381.多发性脑梗死382.小脑梗死383.脑卒中四:384.重要器官移植——肾脏,心脏,肺,肝脏,骨髓移植五:385.慢性肾衰竭末期——尿毒症六:386.多样硬化症——多样硬化症七:失明387.失明388.青光眼所致失明389.外伤所致失明390.视神经萎缩所致失明391.糖尿病所致失明八:肢体缺失392.肢体缺失393.上肢缺失(腕关节以上)394.下肢缺失(髁关节以下)九:瘫痪395.瘫痪396.偏瘫397.创伤性截瘫398.脑瘫十:399.严重烧伤十一:400.帕金森氏症十二:401.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十三:肝病末期——402.病毒性肝炎伴肝昏迷403.肝性脑病404.门静脉高压症十四:405. 肺原性心脏病十五:40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十六:407.深度昏迷十七:良性脑肿瘤408.脑良性肿瘤409.颅内良性肿瘤410.小脑良性肿瘤411.脑桥良性肿瘤412.脑干良性肿瘤413.脑室良性肿瘤414.颅窝良性肿瘤415.硬膜良性肿瘤416.脑膜瘤417.混合性脑膜榴418.硬脊膜下脑膜瘤419.硬脊膜下良性肿瘤420.中颅窝脑膜瘤421.枕叶脑模瘤422.嗅沟脑膜瘤423.小脑脑膜瘤424.小脑幕脑膜瘤425.脑桥脑膜瘤426.前床突脑膜瘤427.颞叶脑腊良性肿瘤428.脑室脑膜良性肿瘤429.颅中窝脑膜良性肿瘤430.颅窝脑膜瘤431.颅前窝脑膜瘤432.颅后窝脑膜良性肿瘤433.额叶脑膜良性肿瘤434.矢状窦旁脑膜瘤435.矢状窦脑膜瘤436.横窦脑膜瘤437.额叶脑膜良性肿瘤438.顶叶脑膜良性肿瘤439.蝶骨脑膜瘤440.蝶骨嵴脑膜良性肿瘤441.蝶鞍区脑膜良性肿瘤442.大脑镰旁脑膜瘤443.大脑镰脑膜瘤444.胺结世脑膜瘤445.鞍膈脑膜瘤446.鞍部脑膜瘤447.血管瘤性脑膜瘤十八:448.再生障碍性贫血十九:449.系统性红斑狼疮二十:450.爆发性肝炎二十一:451.恶性葡萄胎二十二:452.乙脑二十三:453.冠状动脉搭桥二十四:454.失语二十五:失聪455.失聪——爆炸性耳聋456.耳聋二十六:主动脉手术——457.主动脉动脉瘤458.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二十七:459.心脏瓣膜置换术二十八:460.原发性心肌病二十九:461.重度颅脑损伤三十:462.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新增15种重疾1、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植物人状态;4、终末期肺病;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开腹手术;6、经输血导致的艾滋病毒感染;7、非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严重痴呆;8、严重弥漫性系统性硬皮病;9、严重及营养不良症;10、严重骨髓质囊性病;11、胰腺移植;12、严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13、象皮病;14、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15、严重自身免疫性肝炎。

再障痊愈的标准

再障痊愈的标准

再障痊愈的标准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痊愈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应恢复到正常范围,即男性≥120g/L,
女性≥110g/L。

2.血小板恢复正常: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应恢复到正常范围,即≥100×10^9/L。

3.白细胞恢复正常: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应恢复到正常范围,即≥
4.0×10^9/L,分
类无幼稚细胞。

4.骨髓象恢复正常:患者的骨髓象应恢复正常,原始细胞≤5%,造血细胞比例正
常。

5.临床表现消失:患者的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应消失,无发热、肝脾淋巴结
肿大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并非全部标准,具体的痊愈标准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此外,即使达到以上标准,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指南(新)

血液内科疾病诊疗指南(新)

血液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缺铁性贫血(IDA)【诊断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g/L2、血清铁﹤50ug/dl。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ug/L。

5、有明确的缺铁病因,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5条中任2条以上者可诊断。

【辅助检查】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转铁蛋白。

3、血清铁蛋白。

4、骨髓涂片及铁染色(必要时)。

5、大便潜血、虫卵。

6、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7、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8、肝、肾功能。

【鉴别诊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治疗】1、去除或治疗病因。

2、铁剂补充治疗:元素铁150~200mg/天,静脉补铁等。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血清蛋白﹥30~50ug/L时再停药。

【疗效标准】1、治愈:Hb恢复正常,MCV﹥80fl,血清铁及铁蛋白,FEP均恢复正常。

贫血病因消除。

2、有效:Hb增高﹥20g/L,其他指标部分恢复。

3、无效:四周治疗Hb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反下降。

第二节巨幼细胞贫血【诊断标准】1、巨幼细胞贫血(1) 临床表现:贫血、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及舌痛,舌色红、表面光滑(牛肉舌)。

(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大细胞性贫血(MCV﹥100fl);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5%或6叶者﹥1%;骨髓:红系呈典型的巨幼红细胞生成,巨幼红细胞﹥10%,粒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亦有巨型改变,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血小板生成障碍。

2、叶酸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同上。

有偏食(蔬菜少或不吃)或空肠疾患或手术切除史。

实验室检查:除上述血象及骨髓象外,血清叶酸﹤3ng/ml(﹤6.81nmol/L),红细胞叶酸﹤100ng/ml(227nmol/L)。

3、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同上。

素食或回肠疾患或胃手术切除史。

最新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新)课件ppt

最新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新)课件ppt

鉴别诊断
PNH
1、相同点:
①全血细胞↓ ②可呈骨髓增生低下 ③可无血红蛋白尿的发作
2、不同点:
①典型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史 ②溶血试验阳性:ham(酸溶血试验)、cof(蛇
毒因子溶血试验)、mclst(微量补体溶血敏感 试验) ③外周血或骨髓可发现CD55、CD59的细胞
鉴别诊断
MDS-RA
1、相同点:①全血细胞↓ ②网织红可↓
马:ALG 10~15mg/(kg.d) ×5天 免:ALG 3~5mg/(kg.d) ×5天 注:静脉滴注ATG不宜太快,小剂量维持滴12 ~16小时,
可与环胞素合成
2、环胞素
适应全部AA,6mg(kg.d) ×1年 注:使用时要个体化,及时调整剂量
3、CD3单克隆抗体,麦考酚吗乙酯(MMF),环磷 酰胺,甲泼尼龙等治疗SAA
一、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核算
(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的核算
步骤
➢免征出口环节的增值税
➢计算当期出口货物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借记“主营 业务成本”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税转出)”账户。
➢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 纳税额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 品应纳税额)”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 口退税)”账户
➢给予退税时,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应交 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的核算
步骤
➢购进货物时,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 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规定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款时,借记“应收补贴 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MDS-RA骨髓象

2024年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新)ppt课件

2024年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新)ppt课件

发病机制
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异常是 AA的主要发病机制。AA可发生于各年龄组,支持 治疗、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及免疫治疗是AA的主 要治疗方法。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和感染是AA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 、气短等贫血症状;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以及发热、 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
综合治疗模式
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者生活质量。
转化医学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再生 障碍性贫血治疗的转化医学发展。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7
再生障碍性贫血(新)ppt课件
1
目录
• 再生障碍性贫血概述 • 实验室检查与评估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2
01
再生障碍性贫血概述
Chapter
3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 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 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 综合征。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纠正患者基因缺陷,实现 精准治疗。
细胞疗法
研究干细胞移植、免疫细胞疗法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和免疫重 建。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靶向性的新型药物。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免疫状态等个体差异,制定 个体化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AA需与其他可能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进行鉴别,如阵发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及实验室检查,可进行鉴别诊断。

贫血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

贫血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

贫血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一、贫血简介贫血是指体内缺乏足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导致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贫血症状包括疲劳、气促、头晕、心跳过速等。

二、贫血的病因贫血的病因很多,包括: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占贫血的70-80%。

主要是由于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原因导致的。

2、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和分解导致的一种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由遗传性疾病引起,也可由药物、化学物质及感染等原因引发。

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不能正常工作所导致的一种贫血。

造血干细胞会受到辐射、药物等原因的损害。

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骨髓无法产生足够数量的正常大小的红细胞而导致的。

三、贫血的治疗贫血的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增加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来提高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1、贫血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贫血的常见方法。

对于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对于其他类型的贫血,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用药。

比如溶血性贫血,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2、贫血的营养补充饮食中补充含齐酸、叶酸、维生素B12等有助于造血的营养物质对于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物质补充应当是有针对性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贫血的手术治疗对于某些情况下影响造血干细胞正常功能的因素,如骨髓损伤、免疫功能疾病等,可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术治疗。

4、贫血的血液透析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所导致的缺氧状态,可考虑行血液透析,以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保证血液中氧气含量的稳定。

四、贫血治疗新进展1、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贫血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科学家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某些特定基因进行编辑,可以帮助患者生成健康的红细胞,从而治疗贫血。

2、转化干细胞治疗转化干细胞治疗是目前治疗贫血的一项前沿技术。

该技术将患者的细胞处理后通过转化干细胞的方式,制备出健康的造血干细胞,再将其注射到患者的体内,可以有效治疗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检查
血象 – SAA:重度全血细胞减少 ,重度正细胞正色素 性贫血,RC<0.005,<15×109/L, WBC<2×109/L,N:<0.5×109/L,L↑, BPC<20×109/L。 – NSAA:全血细胞↓ 骨髓象 – SAA:多部位增生重度减低,粒、红、巨明显 减少,淋巴细胞及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 NSAA:多部位增生减低,可见较多脂肪滴,粒、 红、巨减少,淋、网、浆细胞比例增高 骨髓活检 造血组织均减少: 图片1、图片2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科第六版教材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姚秀宇
概述
定义
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感染
பைடு நூலகம்分型
重型(SAA)、非重型(NSAA) 国内:
急性型(AAA):重型再障-I型(SAA-I) 慢性型(CAA):重型再障-II型(SAA-II)、慢 性型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遗传性) Fanconi(FA)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胰功 能不全性AA。 后天性(获得性) – 继发性(诱因明确) – 原发性(诱因不明确) 造血干细胞缺陷型 造血微环境异常型
细胞比例增高 血清IL-2、IFN-、TNF水平增高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 骨髓铁染色示贮存铁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 酸酶染色强阳性,溶血检查阴性
诊断
AA诊断标准 AA诊断标准
– 全血细胞减少,R.C<0.01,L↑ 全血细胞减少,R.C<0.01, – 一般无肝、脾肿大 –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 (<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 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 多,骨髓小粒空虚(活检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红系等病态造血为主
急性白血病骨髓象
原始幼稚细胞增生
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
可见异常组织细胞
治疗
支持治疗
保护措施 预防感染、防止出血、杜绝接触 危险因素、心理护理 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 控制出血 控制感染 护肝治疗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一、免疫治疗
1、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主要用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主要用 ), SAA, 于SAA,皮试
鉴别诊断
MDS-RA
1、相同点:①全血细胞 、相同点 ①全血细胞↓ 网织红可↓ ②网织红可 2、不同点 ①病态造血 、不同点:① 糖原染色( ) ②幼RBC糖原染色(+) 糖原染色 ③染色体核型异常
鉴别诊断
FA(Fanconi anemia) ( )
又名先天性AA, 又名先天性 ,是遗传性干细胞异常性疾 病 1、相同点:可全血细胞减少 、相同点: 2、不同点:①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 、不同点: 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 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 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 ②可发现Fanconi基因 可发现Fanconi基因 Fanconi
AA分型诊断标准 AA分型诊断标准
SAA-I(AAA)
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出 血。 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二项: R.C<15×109/L; N<0.5×109/L ; BPC<20×109/L 。 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如N:<0.2×109/L : × 则为极重型再障
粒-单系集落刺激因素(GM-CSF)或粒系集落刺激 因子(G-CSF)5ug/kg.d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50~100u/(kg.d)
造血干细胞移植
<40岁,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预后及预防
促造血治疗
雄激素——适用于 雄激素——适用于全部AA ——
司坦唑醇(康力龙)2mg tid. 十一丙酸睾酮(安雄) 40~80mg tid. 达那唑 0.2 tid. 丙酸睾丸酮 100mg 肌注 qd.
造血生长因素——适用全部AA,特别是SAA 造血生长因素——适用全部AA,特别是SAA ——适用全部AA
鉴别诊断
PNH
1、相同点: 、相同点:
①全血细胞↓ 全血细胞 ②可呈骨髓增生低下 ③可无血红蛋白尿的发作
2、不同点: 、不同点:
①典型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史 溶血试验阳性: )、cof( ②溶血试验阳性:ham(酸溶血试验)、 (酸溶血试验)、 (蛇 毒因子溶血试验)、 毒因子溶血试验)、mclst(微量补体 ( )、 试验) 溶血敏感 试验) 外周血或骨髓可发现CD55、CD59的细胞 ③外周血或骨髓可发现 、 的细胞
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感染 贫血、出血、
根据症状发生的急缓、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根据症状发生的急缓、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起病急,以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 起病急,以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贫血呈 进行性加重。 进行性加重。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起病及进展缓慢,以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 起病及进展缓慢,以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 感染及出血较轻。 感染及出血较轻。
发病机制
免疫异常(虫子)
–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多,T细胞亚群失衡, T辅助细胞I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 胞和γδTCR+T细胞比例增多,T细胞分泌 的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 TNF) 明显增多,骨髓细胞凋亡亢进,多数患者 用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多数认为AA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造 血微环境与造血干祖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 免疫损伤所致。
再障血象(低倍镜)
全血细胞减少,L↑
再障骨髓象(低倍镜)
骨髓非造血细胞明显增多,如网、浆、肥大细胞等
再障骨髓象(油镜)
以淋巴、组织嗜碱等非造血细胞增生为主
骨髓活检(低倍镜)
造血组织明显减少
骨髓活检(高倍镜)
以脂肪细胞为主
发病机制检查
CD4+细胞:CD8+细胞比值减少 Th1:Th2型细胞比值增高 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γδTCR+T
马:ALG 10~15mg/(kg.d) ×5天 免:ALG 3~5mg/(kg.d) ×5天 注:静脉滴注ATG不宜太快,小剂量维持滴12 ~16小时, 可与环胞素合成
2、环胞素
适应全部AA,6mg(kg.d) ×1年 注:使用时要个体化,及时调整剂量
3、CD3单克隆抗体,麦考酚吗乙酯(MMF),环磷 CD3单克隆抗体,麦考酚吗乙酯(MMF),环磷 单克隆抗体 ), 酰胺,甲泼尼龙等治疗SAA 酰胺,甲泼尼龙等治疗SAA
1、相同点:全血细胞↓ 、相同点:全血细胞 2、不同点:①骨髓的某种原始细胞(粒.淋或单) 淋或单) 、不同点: 骨髓的某种原始细胞( 淋或单 增多 ②染色体异常
恶组
1、相同点:全血细胞减少及其相应表现 、相同点: 2、不同点:①非感染性高热 、不同点: ②黄疸 ③骨髓中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MDS-RA骨髓象
鉴别诊断
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
包含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包含 不同点: 不同点: 前者成熟血细胞上有自身抗体, ①前者成熟血细胞上有自身抗体,后者幼 稚细胞有自身抗体 网织红不↑ ②网织红不↑/↓ 骨髓中易见到“红系造血岛” ③骨髓中易见到“红系造血岛” 辅助细胞Ⅱ 细胞增多, ④T辅助细胞Ⅱ、CD5+ B细胞增多,血清 辅助细胞 5 细胞增多 IL-4和IL-10增高 和 增高 ⑤激素或丙球疗效较好
鉴别诊断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1、相同点:与SAA-I相似 、相同点: 相似 2、不同点: 、不同点:
①常在溶血.感染或接触某些毒物时发生 常在溶血 感染或接触某些毒物时发生 ②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到巨大的原红细胞 积极支持治疗下,常于一个月内恢复 ③积极支持治疗下 常于一个月内恢复
鉴别诊断
低增生性白血病
免疫功能异常型
流行病学
欧美:4.7-13.7/10万人口 日本:14.7-24.0/10万人口 中国:7.4/10万人口 老年人较高,男、女无明显差异
病因
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 化学因素: 药物:抗生素、抗肿瘤 苯 杀虫剂 放射因素
发病机制
造血干( 种子) 造血干(祖)细胞内在的缺陷 (种子) 包括量和质的异常。CD34+↓ CD34+具有 包括量和质的异常。CD34+↓其CD34+具有 自我更新能力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 自我更新能力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 细胞”明显减少,造血干( 细胞”明显减少,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 能力↓ 对造血生长因子(HGFS) 能力↓,对造血生长因子(HGFS)反应差 。 造血微环境缺陷(土壤) 造血微环境缺陷(土壤) 造血细胞减少,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 造血细胞减少,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 出血、毛细血管坏死。 出血、毛细血管坏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 养生长差, 养生长差,分泌的造血调控因子与正常人不 基质细胞受损的AA AA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不 同,基质细胞受损的AA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不 易成功
NSAA(CAA) A A 分 型 诊 断 标 准
指达不到SAA-I型诊断标准的AA
SAA-II型
NSAA病情恶化,临床、血象、 骨髓象达到SAA-I型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 Fan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 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如Evans 综合征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急性白血病(AL) 恶性组织细胞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