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合集下载

骨髓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骨髓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骨髓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研究骨髓移植(BMT)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骨髓移植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晚期血细胞再生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因此,预防和治疗骨髓移植后的并发症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止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该病可导致皮肤、肝、肠道等不同器官的损害,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

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采用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已经成为常规处理方法。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免疫反应,降低GVHD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环孢素、甲氨蝶呤和甲基泼尼松龙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GVHD的发生率。

针对GVHD已经发生的患者,免疫抑制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甲基泼尼松龙、环孢素和他克莫司,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GVHD,但也容易引起感染等副作用。

因此,在治疗GVHD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二、感染的防治感染是BMT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感染不仅可以引起器官衰竭,还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也是BMT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预防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去除感染源、保持患者的免疫功能等。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患者在BMT前需接受特殊的抗生素和抗真菌治疗,保持治疗期间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

此外,患者的饮食、营养和环境等都需要特别重视,从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免疫力。

针对感染已经发生的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相关的治疗。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的症状和病情,减少感染带来的危害。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同时也要合理地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

三、晚期血细胞再生不良的治疗晚期血细胞再生不良是血液病患者在接受BMT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骨髓移植后的晚期并发症

骨髓移植后的晚期并发症
用 G 进 行 治 疗 , G 的 治 疗 作 用较 慢 , 果 不 如 其 作 用 于 非 H 但 H 效
B T所 致 的 G M H低 下 的 儿 童 。
植前诊 断为 免疫缺 陷病 (a ., P 29 P=O0 ) C ( R 28 P< R . 或 ML R . , 2
00 )预 处 理 中或 G 皿 预 防 方 案 中使 用 A G( R 3 5 P< .1 , V T R 、, 00 )T 细 胞 去 除 ( R 4 1 P<0 0 ) 及 G HDU 、1 , R 、, .1 以 V I一1 ( R V R 29 P=00 ) 、, .1 。移 植 后 1 0年 M S A 累计 发 生 率 为 15 D / ML . %且
以外 , 仍有 11 次 F M 代表 了该组 患者发 生恶性 疾病 的危 2例 r N,
险 性 为 一般 人 群 的 8倍 。 这 些 恶 性 疾 病 包括 : D 、 M 、 HL M SA LN 、
淋 巴 细胞 增 生 性 疾 病 ( 啪
)H) 、 I 以及 黑 色素 瘤 、 瘤 和 口腔 癌 脑
多元 回 归 分 析 提 示 其 仅 见 于 H )N L和 骨 髓 瘤 的 A t I H 、 u o—H c sr
时儿童的 B T治疗 白血 病 等 恶性 病 , 身 照射 ( B ) M 全 T I有很 强 的抑 制免疫及 杀伤恶性 细胞的效果 , 其对 生长发 育是有 影 但
响的, 因而 作 B T前 头 颅 应 尽 量 避 免 照 射 ,B 应 选 择 分 次 的 M TI T I年 龄 过 小 的 患 者 应 尽 量 用 化 疗 药 物 进 行 预 处 理 , 慢 性 B, 对
维普资讯

84 ・ 9

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

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

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文章目录*一、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1. 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2. 骨髓移植与干细胞移植有什么区别3. 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危害1. 晚期并发症2. 特殊并发症3. 肝静脉闭塞病(VOD)4. 出血性膀胱炎*三、骨髓移植后的饮食指导1. 注意饮食卫生2. 营养清淡的饮食3. 适量饮水4. 少食多餐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1、骨髓移植肠道排异症状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后常会发生排异,反应或大或小,其中肠道排异是移植后较为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肠道排异会到威胁生命,需要引起重视,除积极治疗外,营养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刚开始发生肠道排异反应会有腹痛的现象,腹泻量1升,伴随着恶心,呕吐。

二期肠道排异反应腹泻量会减少,有粪渣粪便形成,疼痛感明显减轻或者不痛,也没有呕吐现象了。

最后,患者的粪便形成果冻样、布丁样时候,没有呕吐现象,腹泻量和次数明显减少。

2、骨髓移植与干细胞移植有什么区别“骨髓”和“干细胞”两个词有时可互换使用,因为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健康的干细胞是患者需要的。

骨髓移植,医生从供体的骨髓中收集这些干细胞。

骨髓是在全身麻醉下,通过大的针头直接从髋骨中获取。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或者称为PBST)中,医生从供体血液中获得干细胞。

捐赠者提前服用五天的药物,以增加干细胞的生成。

这种从血液中获得干细胞的过程类似于献血。

另一种类型的干细胞移植是使用来自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需要其父母同意将孩子的脐带血捐赠给公共脐带血库,供给需要的匹配患者使用。

在所有情况下,患者植入体内的都是干细胞。

3、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目前骨髓移植真正移植成功率新闻媒体报告在50%左右,但医学界认可在33%左右。

即1/3、1/3、1/3 观点:1/3患者在移植中失败;1/3在移植后半年内复发;1/3患者获得移植成功。

对于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很难有明确的答案,虽然目前临床上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已达5~6年以上。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文章目录*一、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1. 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2. 骨髓移植的成功机率3. 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二、骨髓移植的条件*三、骨髓移植的注意事项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1、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症骨髓移植后的早期并发症有:肝静脉闭塞病,早期表现为肝区疼痛、体重增加,继之有肝大、黄疽、腹水。

出血性膀胱炎,大剂量CTX 所造成尿急、尿频、尿痛及血尿等,严重时出血甚多。

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为高血压、水肿、神经系统表现、肾功能不良、血小板减少、红细胞破碎。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随着血象的改善,患者出现皮疹、胃肠道功能和肝功能异常。

还会伴有发热、感染现象。

后期并发症有:间质性肺炎,常有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较大,男性成人可呈无精子状态,女性患者经TBI 后排卵及月经可消失,个别可以恢复。

白内障,恶性肿瘤,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包括硬皮病、胆汁性肝硬化等。

每个人的并发症都不一样,并发症并不可怕,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2、骨髓移植的成功机率如果在骨髓库中要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几率非常低,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更低,然而,如果能够找到患者的亲生父母或兄弟姐妹,那么,配型成功的几率最少有四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骨髓移植是否成功还要经过五大关卡。

首先移植化疗关卡;其次是移植关卡;第三是移植后是否出现免疫排斥关卡;第四感染关卡;第五移植后化疗关卡,如果依次能顺利通过以上关卡的话,那么说明骨髓移植已经成功了大半,接下来就要接受时间的考验,如果半年内经过基因检查,在患者体内发现供髓者的基因表达,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脏器检查指标正常,没有出现明显异常,那么就算骨髓移植百分百成功。

3、骨髓移植后能活多久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或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可以达到3年以上的生存期,其中一些已经达到6至5年。

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约80%的病人可存活3年以上,部分已存活5~6年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骨髓移植后短期内复发或产生严重的排他反应而死亡。

叙述骨髓移植的护理

叙述骨髓移植的护理

叙述骨髓移植的护理
1. 术前护理:在骨髓移植前,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适当的饮食和药物管理。

2. 术中护理:骨髓移植手术通常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护理人员要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处理任何并发症。

3.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在隔离病房中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伤口的愈合情况。

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

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骨髓移植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排异反应等。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5. 心理护理:骨髓移植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康复护理: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

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骨髓移植的护理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手术和康复期。

干细胞移植后的骨髓抑制与感染预防策略

干细胞移植后的骨髓抑制与感染预防策略

干细胞移植后的骨髓抑制与感染预防策略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血液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方法,尤其对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常常会面临骨髓抑制和感染的风险。

因此,预防和控制骨髓抑制和感染是干细胞移植后的重要策略,本文将就骨髓抑制和感染的预防策略进行探讨。

骨髓抑制是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低下,使患者容易出现出血、感染和贫血等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骨髓抑制的发生,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包括筛查合适的供者和适应症患者,确保移植物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移植需求。

此外,术前还需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检测骨髓功能,以确定能否耐受干细胞移植。

在实施干细胞移植时,还需进行一系列的骨髓保护措施。

首先,采用骨髓冷冻技术可以减轻骨髓抑制的发生。

通过冷冻后的骨髓移植,可以减少对宿主骨髓造血功能的损伤,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此外,使用增殖因子和激素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也是预防骨髓抑制的有效方法。

增殖因子和激素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为干细胞移植后的骨髓恢复提供必要的支持。

除了骨髓抑制,感染是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免疫系统被抑制,患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因此,预防感染成为干细胞移植后的重要策略之一。

首先,严密的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

在干细胞移植手术过程中,全面实施无菌原则,严格控制手术室环境和器械的消毒。

此外,在移植后患者的护理中,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卫生要求也要十分高,包括经常洗手、佩戴口罩、更换清洁衣物等。

其次,抗生素的应用是感染预防的重要手段。

在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常常会通过输血或药物治疗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细菌和真菌。

因此,患者需要在移植后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使用剂量。

骨髓移植后注意事项

骨髓移植后注意事项

骨髓移植后注意事项
骨髓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

骨髓移植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骨髓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削弱,容易感染。

因此,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有传染性的病原体,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遵守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

其次,由于移植后所需的化疗和放疗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副作用,患者在骨髓移植后常伴有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问题。

因此,骨髓移植后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粥类食物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口腔保健喷雾等。

此外,骨髓移植后患者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

可以适量补充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食物,并及时就医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另外,由于骨髓移植后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移植物排斥,对压制免疫力的药物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

最后,骨髓移植后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恢复期。

患者在此期间要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身体康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受伤或感染。

总之,骨髓移植后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营养。

同时,按医嘱规范用药,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

最重要的是,骨髓移植后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自我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吗

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吗

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吗文章目录*一、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吗*二、小儿白血病并非首选骨髓移植*三、骨髓移植对身体的影响有哪些呢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吗1、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吗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骨髓移植,因为它是一种恶性血液疾病,但是骨髓移植治疗,也要注意配型成功,而且骨髓移植的成功率,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后还有危险。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

白血病的自然病程只有三个月。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用化疗、放疗等方法遏制病变的白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

2、白血病的发病率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全国每年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主要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儿童占50%以上,其中大多数需做移植手术。

我国从60年代起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同胞间寻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缘关系的捐髓者提供骨髓。

虽然无关人群中配对相符率只有五千至一万分之一,但是它毕竟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够的志愿捐献者,还是能为大多数病人提供治愈的机会。

3、骨髓移植成功率有多大骨髓移植通俗地说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静脉注射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给患者,来治疗患者的疾病。

白血病患者通常需要通过骨髓移植来治疗疾病,如果有可以配对的骨髓,那么捐献者可以为患者捐献骨髓。

可是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并不是百分之百。

常见有些患者在移植出舱后一月、三月、六月甚至一年后出现复发的。

这与患者病情类型、机体脏器功能、自身免疫反应、移植过程的并发症及供髓者与患者的基因位点匹配相符率、移植医院的综合水平又有相当关系。

步骤/方法:一般要经过五大关口:移植前化疗关。

移植关。

移植后免疫排异关。

感染关,移植后化疗关。

只有依次顺利通过以上这五关,并在半年后作基因检查,在患者体内发现供髓者的基因表达,且骨髓、血象及重要脏器检查正常、无明显症状,才算真正成功。

小儿白血病并非首选骨髓移植一般来说,急淋的白血病患儿只要治疗及时,大部分儿童白血病都是可以治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移植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按其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和脐血移植(CBT)。

但目前按老百姓的习惯,统称为骨髓移植。

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成功病例的报道见于1968年。

但在1975年前,allo-BMT作为一种实验性治疗主要用于晚期急性白血病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它可使10%的晚期白血病患者获得治愈。

这一结果极大地鼓舞了临床医生将这个治疗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早期,即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结果使许多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在BMT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学者E.D. Thomas也因此而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

据国际BMT登记处(IBMTR)1995年报告,每年向该处报告的allo-BMT例数由1981年的875例增至1990年的5529例,以后还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移植总数已超过5万例。

近年来,国内BMT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加,随着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的进步,移植相关死亡率不断下降,BMT已成为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故对于某些致命的难治性疾病来说,它已不属于实验性治疗,而是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虽然如此,BMT还是属于一种高风险的治疗,其安全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随着对各种并发症的有效防治,allo-BMT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已降至10%左右,但无关供者(即与患者无亲属关系的供者)及HLA不全相合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仍可达20%-40%。

现简单谈谈异基因移植(即异体移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1、出血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血尿,伴尿痛、尿急等刺激症状;血尿程度可从镜下血尿到肉眼血尿乃至血块堵塞尿道。

严重者约占移植病人的5%。

发生严重病例的危险因素有II-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处理用Bu、移植时年龄10-30岁者比小于10岁者多、某些病毒感染等。

主要治疗方法是加强利尿,碱化尿液,必要时膀胱灌洗,多数患者能痊愈,但少数严重者有时很难控制,甚至需要膀胱切除手术,此类病人的死亡率可高达30%左右。

2、肝静脉梗阻病(VOD):一般发生在BMT后3周之内,多数在移植后1-2周,发生率20%左右。

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大、腹痛,进行性体重增加、腹水,肝功能异常等,严重病例可发展至肝性脑病。

非恶性血液病BMT 后很少发生VOD,白血病则发生率较高;另外既往有肝病、年龄在20岁以上、一般状况差、移植前有真菌感染者VOD发生率较高。

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70%-85%的患者在发病后15-20天好转;轻、中、重度VOD的死亡率分别为9%、23%和98%。

3、间质性肺炎(IP):多发生在移植后100天以内。

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胸片可见双侧对称性广泛肺浸润。

其发生与预处理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此外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II-IV 度aGVHD和慢性GVHD者发生率高。

治疗主要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和吸氧等对症治疗。

4、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移植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并发症,由其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占移植后死亡率的50%。

急性GVHD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严重者可出现大疱乃至表皮剥脱);恶心、腹泻、腹痛等,严重者血便,肠粘膜脱落,肠梗阻;黄疸;血细胞降低。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此类患者常合并严重感染。

慢性GVHD 多发生在移植100天之后,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如类似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扁平苔癣和嗜酸性筋膜炎等。

5、感染:严重感染所致的死亡占BMT死亡总数的30%-50%。

感染源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

6、复发:BMT后白血病的复发率从10%-70%不等。

Gluckman等分析了欧洲1979-1990年间经allo-BMT 后2年内未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治愈的可能性。

在第1次缓解期移植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无白血病生存(LFS)的几率分别为82%和88%,复发率分别为7%和8%,最晚复发的时间分别在移植后6.6年和4年。

在第2-3次缓解期移植者,AML和ALL的LFS分别为81%和75%,复发率都是13%,最晚复发时间分别为3.7年和6.8年。

结果表明,BMT后2年内未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多数可能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