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龙东地区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9黑龙江龙东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9黑龙江龙东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9黑龙江龙东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5题,共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7分)成长是一个过程。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

也许有过畏惧,也许有过仿徨,但经过多年厚积簿发的你,遇到挫折,坦然面对;遇到困难,不必躲藏。

只要能静下心,沉住气,今天的舞台,你定会大放异彩。

彼时正年少,莫负好时光。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荏苒挫折(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改为(4)选段中“只要能静下心,沉住气,今天的舞台,你定会大放异彩。

”这句话属于复句。

(1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叶圣陶《苏州园林》)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

(减克家《说和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扫黑除恶活动中,使我省治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风靡一时的原因是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地提高造成的。

C.4月28日,国家领袖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D.省教育厅将用三年时间,建设和规划省级品牌民办学校20所。

4.古诗词默写。

(10分)(1)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1),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杜牧《赤壁》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4)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说明_语文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说明_语文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说明语文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语文学科的考试,从“基础知识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四个方面,全面考査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本的语文素养。

考试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强调对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的考査;注重考查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査;体现语文与社会实践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

2.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常用的语文知识。

4.能根据需要,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语文实践中的问题。

5.了解重要的作家及作品。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获取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阅读科技作品,还能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7)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019年中考黑龙江省龙东地区语文试题及答案(农垦、森工用)

2019年中考黑龙江省龙东地区语文试题及答案(农垦、森工用)

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农垦、森工用)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7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们的青春可以更绚丽,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舞台:我们的青春可以更璀.璨,因为我们的生活多姿多采。

面对坎坷,我们要快乐:迎接挑战,我们要拼博。

珍惜当下,砥砺前行。

激发我们的潜.能,绽放出鲜花一朵。

(1)请将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用书准确、规范地抄写横线上。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璀.璨潜.能(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4)选段中“我们的青春可以更绚丽,因为我们有自己的舞台,”这句话属于复句。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可言状....,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B.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莫怀戚《散步》)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契诃夫《变色龙》)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利奥波德《大雁归来》)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8年7月28日,全国首届第一次地震科普大会在唐山召开。

B.同学们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于平时养成的良好习惯。

C.6月10日,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参加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D.他宁可自己多做一点,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

4.(10分)古诗词默写。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2),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老翁悲苦处境和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6)从古到今,文人墨客笔下的酒总是别有一番滋味,请写出带有“酒”字的连续的两句诗词:,。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一、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命题原则语文命题要体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

力争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多角度评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毕业生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予以尊重和鼓励。

为高中阶段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三、命题依据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初中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为基础;以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一)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常用汉字。

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了解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所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并能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能够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

能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教科书后推荐的课外古诗词的经典名句。

(具体考试篇目见附录1)能运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试题将音、字、词和标点符号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迁移考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2.词语运用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9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9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9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诀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锐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叱咤憧憬(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答案:(1)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zhà;chōnɡ(3)诀改为决;锐改为睿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要求: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用正楷字书写,要工整美观;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不写繁体字。

本题中注意“沧”的正确书写。

(2)“叱咤风云”形容轰动一时的人物。

今多指将帅或左右世局者的威风气势。

“咤”读zhà,不要误读为chà;“憧憬”读音为chōng jǐng,意思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3)“诀胜千里”改为“决胜千里”,意思是决定千里之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博学锐智”改为“博学睿智”,意思是学识渊博,知道的多,了解的广。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莫怀戚《散步》)B.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杨振宁《邓稼先》)D.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答案:B解析:A.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使用正确;B.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

语境使用错误;C.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2019)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命题原则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内容范围和学习程度的要求为依据。

2.命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命题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4.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试题要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及适当的选拔性。

二、考试范围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

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来自教材上的课文,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另一部分来自课外。

考查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

能记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书写汉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2.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能修改病句,能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辨析、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

4.掌握《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建议阅读的课外诗歌散文作品及作者;长篇文学名著及作者。

2019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及范文

2019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及范文

2019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作文试题及范文四、写作(第26 题,共50 分)26.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温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尼泊尔时间2018 年5 月14 日8 时26 分,中国69 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年龄最大也是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突破”“挑战”“超越”“拼搏”……请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⑵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⑶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⑷字数在600 字以上。

【文题解析】【审题立意】题目一: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

审题可知,“温情”是本文表现的主旨。

这种温情要有一个具体的载体,比如某种味道,这种味道可以来看于亲情,可以来自于自然,但不管怎样,这种味道中的温情应是一致的。

创作本文时,选择自己最有写作冲动的一种味道,重在表现其中的缕缕温情。

要从生活中取材,写出真情实感。

题目二: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相对简单,读题可知,题目中给出了四种立意:“拼搏”“突破”“挑战”“超越”,从中选择其一,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前者要做到以情动人,后者要做到以理服人。

【思路点拨】题目一:以某种“味道”为温情的载体。

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自己难以忘记的是某某味道,为全文奠定感情的基调,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

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我初闻某某味道,感受到某某味道里的温情,最终爱上某某味道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

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题目二: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梦想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穿越荆棘,战胜磨难,获得成功,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1

2019 年 语文《考试说明》1 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 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阅读题约 70 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 35 分, 古诗文阅读约 35 分。

表达题约 80 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 20 分,写作 60 分。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 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 题左右。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 篇默写,7 题左右。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语言文字应用,5 题左右;写作,1 题。

全卷共 22 题左右。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9 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目标与要求。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 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 l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l)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官 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邓者乎?(苏轼《赤 壁赋》) 【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 《观刈麦》、桂牧《阿房官赋》和苏轼《赤壁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命题原则
语文命题要体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增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使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充分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

力争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知识与水平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多角度评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毕业生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予以尊重和鼓励。

为高中阶段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三、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以初中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为基础;以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水平为目的。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知识积累及使用
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

理解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使用。

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常用汉字。

能准确的使用标点符号。

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了解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所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并能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能够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

能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教科书后推荐的课外古诗词的经典名句。

(具体考试篇目见附录1)能使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
试题将音、字、词和标点符号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实行迁移考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水平。

2.词语使用
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掌握以及使用的水平。

重点考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使用词语或成语的水平。

3.语法及修辞
语法、修辞知识不考查概念术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辨别并修改常见的病句;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
多种修辞方法。

(例如仿写题型)
4.古诗文背诵
能准确默写本考试说明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使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考查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填写上下句,全面考查学生的积累水平;二是按要求实行理解性默写,与学生的思想理解水平相联系;三是开放性表达,考查学生平时文化积累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水平。

避免出现错别字。

5.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七至九年级学段人教版语文教材每册书后推荐的名著相关知识内容的了解。

(具体考查范围见附录2)
考查形式变以往的只考查一个知识点为考查多个知识点,多个情节;变以往的考题间缺乏关联的散点考查为系列性的专题考查;变以往的只要知道情节就能够直接答题的直接考查为侧面考查;变以往的一元之答为让考生有不同角度解读名著的多元之解。

总来说之,名著考查要引导学生回到原著,阅读原著,进而研究原著。

使名著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1.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实行交流。

能准确使用日常用语,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并有一定的应对水平。

2.综合探究主要考查学生综合使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水平,考查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水平。

能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拟定活动方案,整合相关资料,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阅读现代语体文,能使用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语言材料。

能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概括要点,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阅读中能够区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其作用。

能够体会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能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判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1.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使用)及简单的古诗词赏析。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准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而特殊的句子。

能对古诗文的思想感情内容、文学形象、主要写法及作者观点等做出简要分析概括和初步鉴赏。

2.语体文阅读考查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三种文体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综合理解水平,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能对古诗文的内容感情、文学形象、主要写法及作者观点实行概括、简要分析和初步鉴赏。

(四)写作
本版块主要考查学生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水平。

也看学生能否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理解和见解。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0字以上的文章。

文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
清楚,详略得当,表达连贯,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文面整洁,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

题目要为学生提升较大的思维空间,努力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平台。

淡化文体要求,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均能够出现。

五、试卷结构
1. 时间要求及试卷长度: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试卷长度为16开8页。

2. 试卷难易度:
主客观试题的比例约为8∶2,易中难试题所占分值比例约为80%∶15%∶5%,并增加5%难度部分试题的难度。

3. 试题分布:
知识积累及使用板块赋分25分左右。

5—8小题之间。

不设概念术语考试题型。

以客观题为主。

题干文字量为600字左右,答案文字量为300字左右;文字和图表不超过两个版面。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板块赋分10分左右。

4--6小题之间。

考查时拟将口语交际和综合探究融于一道大题加以全面考查。

以主观题为主,兼有客观题。

题干文字量不超过500字;答案文字量为150—200字。

阅读理解及分析板块赋分35分左右。

15小题左右。

兼有客观题、主观题。

板块题干文字量为4000字左右;答案文字量为600字左右。

文字和图表不超过四个版面。

写作板块赋分50分。

题目为二选一形式。

文字和图表题干材料不超过半个版面。

板块题干文字量不超过500字;作文文字量为600字以上。

体裁不限。

(诗歌、戏剧除外)
附1:2019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古代诗文复习篇目
一、古代诗词
1. 关雎
2.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3. 观沧海
4.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5.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赤壁 8. 过零丁洋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 山坡羊·潼关怀古
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 饮酒
13. 行路难 1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17. 望岳 18. 春望
19. 使至塞上 20. 观书有感
21. 次北固山下 22. 钱塘湖春行
23. 天净沙·秋思 24.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5. 登幽州台歌 26. 黄鹤楼
27.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8. 相见欢
29. 登飞来峰 30.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2. 夜雨寄北
33. 泊秦淮 34.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文言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答谢中书书
3.邹忌讽齐王纳谏 4.曹刿论战
5.桃花源记 6.出师表
7.马说 8.三峡
9.伤仲永 10.陋室铭
11.醉翁亭记 12.岳阳楼记
13.记承天寺夜游 14.爱莲说
15.孙权劝学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7.大道之行也 18.与朱元思书
19.《论语》十二章 20. 虽有嘉肴
附2:2019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名著导读篇目
1.繁星·春水
2.伊索寓言
3.童年
4.昆虫记
5.鲁滨孙漂流记
6.朝花夕拾
7.骆驼祥子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9.海底两万里10.名人传
11.水浒传12.傅雷家书
13.培根随笔14.简·爱15.格列佛游记
附3:2019年写作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