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缝合术

合集下载

外科缝合技术与注意事项

外科缝合技术与注意事项

外科缝合基本技术与注意事项缝合是手术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

缝合技术是否正确、熟练,不仅体现了手术医生的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及患者的安危。

医学生及低年资住院医师应该熟练掌握缝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强化缝合技术训练。

一、缝合相关的基本概念1.针距缝合时相邻两针之间的距离称为针距。

如腹部皮肤切口缝合的针距一般为1 cm,肠吻合的针距约为0.3 cm。

2.边距缝合进针处与切口(或伤口)边缘的距离称为边距。

如腹部皮肤切口缝合的边距一般为0.5 cm,肠吻合的边距约为0.3 cm。

3.针尖从缝针的顶端延至针体的最大截面之间的一段称为针尖。

针是根据针尖的形状不同进行分类的。

4.缝合方法的分类临床上缝合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缝合后切口(或伤口)两侧的对合状态可将基本缝合方法分为单纯对合缝合、外翻缝合和内翻缝合三大类,其中每一类又根据缝线是否具有连续性而分为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两种方式。

另外,减张缝合在临床上常常被看作特殊的缝合类型,但根据其采用的不同缝合方法仍可归类于单纯对合缝合或外翻缝合。

将切开的组织的两边缘对正缝合(不内翻或外翻)称单纯对合缝合。

缝合时使组织边缘向外翻转,有利于保证内面光滑及切口的愈合,称外翻缝合。

内翻缝合时使创缘两侧部分组织呈内翻状态以保证缝合外表面光滑避免粘连,多用于胃肠道吻合。

间断缝合是指每缝一针打一个结,以多个独立的线结完成伤口的缝合,此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每根缝线的松弛或过紧不会影响其他的缝线;缺点是操作费时,所用缝线较多。

连续缝合是指用一根缝线缝合整个切口(或伤口),在缝合的起针和末针各打一结,此方法的优势在于缝合快,节省缝线;最大的缺点是缝线的一处断裂可使整个切口全部裂开。

二、缝针与缝线的选择1.缝线分类与选择按照针尖的形状可将缝针分为三角针、圆针和钝针。

三角针针尖顶端尖锐,针尖的横断面呈三角形,针尖刃部锐利,其锋利程度足以穿过坚韧和难以刺入的组织,主要用于缝合皮肤、韧带等较坚韧的组织,乳腺组织也可用三角针进行缝合。

外科缝合技术ppt

外科缝合技术ppt
外科缝合技术
保定市第二医院 肿瘤外科 崔伟
外科缝合技术
• 缝合良好标准 • 缝合原则 • 缝合技巧与手法 • 缝合方法
缝合良好标准
• 使组织对合,且能保持足够、适当的张力 强度;
• 组织能顺利修复,直至伤口愈合; • 缝合处愈合后不影响功能。
缝合技巧与手法
• 根据缝针大小和缝合要求选择合适的持针器,于持针器前 1/3 处夹针 体后 1/3 弧处,持针器夹持缝针在缝合过程中缝针不晃动、松动及转 向,不要将持针器满口扣上,一般扣 1~2 齿即可。
• 适用:胃肠道手术最常用的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可在胃肠道全层吻合 后加固吻合口、减少吻合口张力。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
• 又称毛毯式缝合,在缝合下一个环之前, 要求缝线回过来通过并环绕前一个环的暴 露部分,形成「锁边」的效果。
• 适用:皮肤直线形切口及薄而活动性较大 的部位缝合。
• 优点:能保证缝合的每一环更加独立和完 整,缝合更整齐、更严密,止血效果更好。
(米拉德)缝合技巧
(米拉德)缝合技巧
6. 为获得最整齐的创缘缝合,精细的缝线比金属夹或微孔胶带更为有 效。金属线很少产生异物反应,丝线更易于缝合操作,涤纶、普洛灵及 尼龙线则稳定而富有弹性。单线针比褥式缝合更好,因为2个针眼通常好 于4个针眼。除此通常情况外,对于足底、手掌、阴囊、耳后区和斜形切 开的创缘,褥式缝合会起到较有效的作用。根据力学的微型Lillputian分 布,用缝线在靠近皮缘处缝合伤口是有益的。如果缝线距离创缘太远, 就会遗留阶梯状的缝线压痕,要去除这种压痕,就需牺牲太多的组织。 对关闭伤口时有张力,且需保留缝线较长时间的部位,在某些特别要避 免缝线压痕的部位,最好用得麦隆(Dermalon)缝线形皮内缝合。这样 不但可保留较长时间,也无缝线压痕的危险。皮内缝合线最好以每隔 5.08cm(2英寸)或小于5.08cm(2英寸)的距离穿出皮肤后再进入皮内, 这样可缩短拆线时间,拆线也更容易些。

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内容

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内容

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内容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是外科医生在完成手术缝合后的一系列关键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术后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手术效果,因此外科医生需要认真对待术后工作,以确保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健康。

本文将重点介绍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的内容及要点。

一、伤口护理在手术缝合完成后,外科医生首要任务是对伤口进行精心的护理。

伤口护理包括伤口清洁、消毒、包扎等工作。

首先要用抗菌药物进行伤口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进行包扎,以保护伤口并促进愈合。

二、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患者很常见的症状,因此外科医生需要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管理。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医生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三、监测患者情况外科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恢复情况。

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伤口的炎症、渗液情况等。

医生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营养支持术后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或者特殊疾病的患者,还可以考虑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以加速康复。

五、康复指导术后康复指导是外科医生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医生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要点、饮食禁忌、日常活动注意事项等。

医生还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方法,让患者和家属有清晰的术后护理计划,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六、随访和复查随访和复查是确保患者良好康复的重要环节。

外科医生需要安排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以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需视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以上是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的基本内容及要点。

外科手术缝合拆线流程

外科手术缝合拆线流程

外科手术缝合拆线流程英文回答:Surgical suturing, also known as wound closure, is a critical step in the surgical process. It involves the use of specialized needles and threads to bring together the edges of a surgical incision or wound, allowing for proper healing and minimizing the risk of infection. The process of suturing requires precision, skill, and attention to detail.Before beginning the suturing process, the surgeon must ensure that the wound is clean and free of any debris or foreign object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irrigating the wound with a sterile saline solution. Once the wound is clean, the surgeon can proceed with the suturing.The first step in the suturing process is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uture material.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sutures available, including absorbable and non-absorbablesutures. The choice of suture material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the location and type of wound, as well as the patient'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absorbable sutures are commonly used for internal sutures, as they dissolve over time and eliminate the need for suture removal.After selecting the suture material, the surgeon prepares the needle and thread. The needle is attached to the thread, and the length of the thread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wound. The surgeon then holds the needle with a needle holder and begins the suturing process.To suture the wound, the surgeon inserts the needle through one side of the wound, carefully passes it through the tissue layers, and brings it out through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und. This process is repeated multiple times, creating a series of stitches that hold the wound edges together. The surgeon must ensure that the stitches are evenly spaced and properly tensioned to promote optimal wound healing.Once the suturing is complete, the surgeon may choose to apply additional wound closure techniques, such as adhesive strips or surgical staple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wound. These techniques provide additional support and stability to the wound.After the wound closure is finished, the surgeon may cover the wound with a sterile dressing or bandage to protect it from external contaminants. The patient will then be monitored closely for any signs of infection or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外科手术缝合,也称为创口闭合,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外科手术学缝合教学

外科手术学缝合教学
注意事项
缝合过程中,应保持线张力均匀,避免创缘内翻或外翻。打结时,要确 保线结牢固,防止滑脱。
锁边缝合技术操作
适应症
适用于皮肤缝合,特别是张力较大的部位。
操作方法
从一侧皮缘进针,穿过皮肤全层,再从对侧皮缘出针。然后将缝合线绕过针尖,形成线圈 ,再次从同侧皮缘进针,穿过线圈,拉紧缝合线,形成锁边效果。按此顺序,连续缝合整 个创口。
缝合技巧
合理的缝合技巧也可以有效减少出血,如避免缝合过紧导致局部缺 血,以及缝合过松导致止血不彻底等。
局部用药
在必要时,可以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或填塞止血材料来帮助控制出血 。
疼痛缓解方法推荐
药物治疗
术后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或医生开具的处方止痛药 来缓解。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
非药物治疗
术前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手术部位、组织器官功能以及手术风险等,制定合适的手术方 案和缝合策略。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预期效 果等。
02
常见缝合技术介绍
简单间断缝合技术
适应症
适用于组织创缘整齐、对合良好的伤 口或手术切口。
注意事项
进针和出针时,针尖应与创缘垂直, 避免刺伤深层组织。打结时,两手用 力要均匀,防止线结过紧或过松。
注意事项
进针和出针时,应与皮缘垂直。线圈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锁边效果。拉紧缝合线时 ,要适度用力,避免皮缘内翻或撕裂。
皮下组织及皮肤缝合
适应症
适用于皮下组织和皮肤的缝合。
操作方法
用较细的缝合线从一侧皮下组织穿入,再从对侧穿出。然后将线结打在皮下组织内,避免线结外露。皮肤缝 合可采用间断或连续缝合方法,根据创口情况选择。
操作方法
用持针器夹住带线的缝合针,从一侧 创缘穿入,再从对侧创缘穿出,打结 固定。按此顺序,间断缝合整个创口 。

外科缝合术操作方法有哪些

外科缝合术操作方法有哪些

外科缝合术操作方法有哪些外科缝合术是一种医疗技术,常用于切口或伤口的关闭和修复。

它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外科缝合术的一些常见操作方法。

1. 线的选择:缝合线应根据伤口类型及术后预计的张力来选择。

常见的缝合线材料包括缝合丝、吸收性缝线和合成缝线。

缝合线应根据需要选择颜色和规格。

2. 术前准备:在进行外科缝合术之前,需要进行术前准备。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了解其过敏史、用药情况以及可能的并发症风险。

其次要对患者进行术前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3. 准备工具:外科缝合术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和设备。

常见的工具包括缝合针、缝合刀、缝合夹、镊子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伤口类型,医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4. 术中操作:在进行外科缝合术时,医生需要根据伤口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常见的缝合方法包括连续缝合法、间断缝合法、锚固缝合法等。

在缝合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缝合线的张力,以保证伤口的愈合。

5.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是外科缝合术的重要环节。

缝合术后,医生需要检查缝合线的牢固性,以确保伤口的愈合。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包括伤口感染、疼痛和出血等情况。

6. 注意事项:在进行外科缝合术时,医生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充分解释和取得同意。

其次要注意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消毒和工具准备。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包括缝合线的张力、缝合针的选择等。

最后要进行术后的处理和观察,以及对并发症的处理。

总之,外科缝合术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和临床经验。

在进行外科缝合术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和线材,以确保伤口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外科清创缝合最新标准规范

外科清创缝合最新标准规范

外科清创缝合最新标准规范外科清创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处理伤口的方法,它涉及到伤口的清洁、去除坏死组织和缝合伤口,以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外科清创缝合的最新标准规范:一、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

2. 伤口评估:对伤口的大小、深度、污染程度及周围组织状况进行详细评估。

3. 术前沟通: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术后护理。

二、清创操作1. 伤口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消毒液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血迹。

2. 坏死组织去除:使用外科手术器械小心去除伤口中的坏死组织和异物。

3. 伤口探查:对伤口进行深度探查,确保没有遗漏的异物或损伤。

三、缝合技术1. 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根据伤口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缝合线和针。

2. 缝合层次:按照解剖层次进行分层缝合,确保伤口边缘对齐。

3. 缝合方法:采用合适的缝合技术,如间断缝合、连续缝合或锁边缝合等。

四、术后处理1. 伤口包扎:使用无菌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避免过度压迫。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3. 预防感染:在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教育患者注意伤口护理。

五、术后监测与护理1. 定期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进程。

2. 伤口观察: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渗出、发热等感染迹象。

3.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六、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2. 预防瘢痕:采用合适的缝合技术和材料,减少瘢痕形成。

3. 处理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应及时处理。

七、患者教育1. 伤口护理:教育患者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包括清洁、干燥和保护。

2. 日常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伤口受压或二次损伤。

3. 随访计划:制定随访计划,确保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内容

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内容

外科缝合技术术后工作内容
外科缝合技术是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环节,术后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患者情况: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
压等,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同时,要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根据伤口
类型和医生建议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药物。

3.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现象,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具止痛药
物。

护士需遵医嘱给予患者按时按量的药物,并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4.康复训练:根据手术部位和恢复情况,医生会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护士
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5.饮食指导:术后饮食对伤口愈合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饮
食建议,如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6.心理支持:手术和术后恢复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护士需
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7.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
并给予进一步指导。

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随访工作,提醒患者按时复诊。

总之,外科缝合技术术后的工作内容涵盖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等方面,旨在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为了防止结扣松开,须在结扣外留一段线 头,丝线留1-2mm,肠线及尼龙线留3-4mm, 细线可留短些,粗线留长些,浅部留短些,深 部留长些,结扣次数多的可留短,次数少可留 长些,重要部位应留长。 留下线头的长短,剪刀与缝线的倾斜角度 越大,留的线头越长。
拆线
拆线是指皮肤切口缝线的剪除,一切皮肤 缝线均为异物,不论愈合伤口或感染伤口均需 拆线。拆线的步骤如下: 用镊子夹起线头轻轻提起,用剪刀插进线 结下空隙,紧贴针眼,从由皮内拉出的部分将 线剪断。向拆线的对侧将缝线拉出。
外科缝合技术
缝合(suture)是将已经切开或外 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 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 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 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 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用缝合技术 2、掌握剪线、拆线技术 3、学会缝合中常用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复起决定性作用,应予以重视。
[适应证]

8小时以内的开放性伤口应行清创术,8 小时以上而无明显感染的伤口,如伤员一般 情况好,亦应行清创术。如伤口已有明显感 染,则不作清创,仅将伤口周围皮肤擦净, 消毒周围皮肤后,敞开引流。
[术前准备]
1 .清创前须对伤员进行全面进行,如有休克,应 先抢救,待休克好转后争取时间进行清创。 2.如颅脑、胸、腹部有严重损伤,应先予处理 。如四肢有开放性损伤,应注意是否同时合并骨折 ,摄X线片协助诊断。 3.应用止痛和术前镇痛药物。 4.如伤口较大,污染严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 素,在术前1小时,手中术毕分别用一定量的抗生 素。 5.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轻者用1500U,重者用 3000U。
(1)剪线 (2)正确抽线法 (3)(4)错误抽线法
清创术
清创术,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清除开放伤口
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 、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 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 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清创术简介 开放性伤口一般分为清洁、污染和感染3类。严格地讲 ,清洁伤口是很少的;意外创伤的伤口难免有程度不同的污 染;如污染严重,细菌量多且毒力强,8小时后即可变为感 染伤口。头面部伤口局部血运良好,伤后12小时仍可按污染 伤口行清创术。 清创术是一种外科基本手术操作。伤口初期处理的好坏 ,对伤口愈合、受伤部位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的恢 清创术
内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 肠道浆肌层缝合。
内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又称库兴氏( Cushing )缝合法,如胃肠道 浆肌层缝合。
内翻缝合法
4.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又称康乃尔( 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 全层缝合。
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 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单纯缝合方法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
时,常用于腱膜等的缝合。
二.内翻缝合法
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 持平滑,常用于胃肠道吻合和膀 胱的缝合。
内翻缝合法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 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缝合的基本步骤:
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见图):
1 .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
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针尖对准进针 点借助术者自身腕部和前臂的外旋力量 于原位旋转持针器,顺着缝针的弧度将 缝针随之刺入皮肤,经组织的深面达对 侧相应点穿出缝针的头端部分。
缝合的基本步骤
2.夹针
可用有齿镊固定于原位, 然后,用持针器夹住针体(后1/3弧 处)。
缝合的基本原则
2.注意缝合处的张力 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 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 3.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
常见缝合方法
根据缝合后切口边缘的形态分为单纯缝合、 内翻缝合和外翻缝合三种。 一.单纯缝合法:
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 一类缝合方法。
单纯缝合方法
1.单纯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

[麻醉]
上肢清创可用臂丛神经或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下肢可用硬膜外麻醉。较小较浅的伤口可 使用局麻;较大 清创术
复杂严重的则可选用全麻。
手术步骤




1.清洗去污 分清洗皮肤和清洗伤口两步。 ⑴清洗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用汽油或乙醚擦去伤口周围 皮肤的油污。术者按常规方法洗手、戴手套,更换覆盖伤口的纱布,用 软毛刷蘸消毒皂水刷洗皮肤,并用冷开水冲净。然后换另一只毛刷再刷 洗一遍,用消毒纱布擦干皮肤。两遍刷洗共约10分钟。 ⑵清洗伤口:去掉覆盖伤口的纱布,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消毒 镊子或小纱布球轻轻除去伤口内的污物、血凝块和异物。 2.清理伤口 施行麻醉,擦干皮肤,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铺盖 消毒手术巾准备手术。术者重新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液泡手,穿手术衣, 戴手套后即可清理伤口。 对浅层伤口,可将伤口周围不整皮肤缘切除0.2~0.5cm,切面止血 ,消除血凝块和异物,切除失活组织 血管清创术 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等),并随时用无菌盐水 冲洗。



对深层伤口,应彻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肌肉切面不出血,或用 镊子夹镊不收缩者,表示已坏死),但不应将有活力的肌肉切除,以免 切除过多影响功能。为了处理较深部伤口,有时可适当扩大伤口和切开 筋膜,清理伤口,直至比较清洁和显露血循环较好的组织。 如同时有粉碎性骨折,应尽量保留骨折片;已与骨膜游离的小骨片 则应予清除。 浅部贯通伤的出入口较接近者,可将伤道间的组织桥切开,变两个 伤口为一个。如伤道过深,不应从入口处清理深部,而应从侧面切开处 清理伤道。 伤口如有活动性出血,在清创前可先用止血钳钳夹,或临时结扎止 血。待清理伤口时重新结扎,除去污染线头。渗血可用温盐水纱布压迫 止血,或用凝血酶等局部止血剂止血。



3.修复伤口 清创后再次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根据污染程度、伤 口大小和深度等具体情况,决定伤口是开放还是缝合,是一期还是延期 缝合。未超过12小时的清洁伤口可一期缝合;大而深的伤口,在一期缝 合时应放置引流条;污染重的或特殊部位不能彻底清创的伤口,应延期 缝合,即在清创后先于伤口内放置凡士林纱布条引流,待4~7日后,如 伤口组织红润,无感染或水肿时,再作缝合。 头、面部血运丰富,愈合力强,损伤时间虽长,只要无明显感染, 仍应争取一期缝合。 缝合伤口时,不应留有死腔,张力不能太大。对重要的血管损伤应 修补或吻合;对断裂的肌腱和神经干应修整缝合。显露的神经和肌腱应 以皮肤覆盖;开放性关节腔损伤应彻底清洗后缝合;胸腹腔的开放性损 伤应彻底清创后,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
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
单纯缝合方法
2.连续缝合法(continous suture):在第一
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 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 与重线尾打结。
单纯缝合方法
3.连续锁边缝合法(lock suture ):缝合过

术后处理




1.根据全身情况输液或输血。 2.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促使炎症消退。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如伤口深,污染重,应同时肌肉 注射气性坏疽抗毒血清。 清创术
4.抬高伤肢,促使血液回流。 5.注射伤肢血运、伤口包扎松紧是否合适、伤口有无出 血等。 6.伤口引流条,一般应根据引流物情况,在术后24~48 小时内拔除。 7.伤口出血或发生感染时,应即拆除缝线,检查原因, 进行处理。
术中注意事项


1.伤口清洗是清创术的重要步骤,必须反复用大量生理盐 水冲洗,务必使伤口清洁后再作清创术。选用局 清创术 相关书籍
麻者,只能在清洗伤口后麻醉。 2.清创时既要彻底切除已失去活力的组织,又要尽量爱 护和保留存活的组织,这样才能避免伤口感染,促进愈合, 保存功能。 3.组织缝合必须避免张力太大,以免造成缺血或坏死。
顺针的弧度完全拔出缝 针和带出缝线,由第一助手打结,第 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3.出针
缝合的基本步骤
缝合步骤 (1)进针(2)(3)夹针(4)出针
缝合的基本原则
1.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 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 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 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 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缝合的创缘 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 心内翻包埋。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 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三.外翻缝合法
缝合后切口外翻,内面光滑常 用于血管、腹膜、、松弛皮肤等 的缝合。
外翻缝合法
1.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Horizontal Mattress Suture):常用于皮肤的缝合。
外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常用于皮肤
的缝合。
外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常用于
血管壁的吻合。
剪线
剪线是将缝合或结扎后残留的缝线剪除, 一般由助手操作完成。 正确的剪线方法是手术者结扎完毕后,将 双线尾提起略偏向手术者的左侧,助手将剪刀 微张开,顺线尾向下滑动至线结的上缘,剪刀 倾斜30~60度左右 ,然后将线剪断。 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可单手或双手完成 剪线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