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导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史铁生生平及作品,学习作者对母亲生动、传神的刻画及寄予的情感;●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体会无私的母爱。

2.过程与方法:●品味作者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难点】●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感受真挚的母子深情;●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旁注法归纳法探讨法【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请简述“我眼中的史铁生”(经历、作品、信仰)。

☆作者按什么线索叙述了与母亲有关哪几个生活片断?“我”眼中的母亲是个☆文章7-12段哪些地方成功地进行了心理描写?请找出表达情感变化的句子说一说原因。

【合作探究】☆文中写“合欢树”的文字并不多,为什么文章取名为《合欢树》?“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附资料链接:【母亲的颂歌】仿佛泰戈尔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纸船——寄母亲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母爱名言】●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法国】●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冈察洛夫【俄罗斯】●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泰戈尔【印度】●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合欢树.学生导学案

合欢树.学生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今日名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

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

有“马缨花”、“绒花”之称。

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有一种情感,它近在咫尺,因为过于亲近,也许,你一直逃避;有一种爱,它触手可及,因为过于琐碎,也许,你一直抗拒。

当有一天,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猝然离去,点点滴滴,你才忆起,但一切,都已来不及……今天让我们怀着这样一种情感来学习史铁生的一篇散文。

一、点滴积累:学习指导二、感知课文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思考: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写到合欢树?三.品读课文1、赏析课文前半部分1)、读前六段思考:这几段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在文章中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

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说一说在这几件事情中,哪些描写让你感动?2、赏析课文后半部分请同学读课文7~12段,并圈划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总结合欢树的成长过程及母亲对它的态度。

在合欢树身上,母亲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寻找母亲栽种、呵护合欢树的相关信息)3.文章多次写到那个小孩看树影的事,尤其是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意味?4、“悲伤也成了享受”,怎么理解?四、能力提升:(以下题目二选一,字数不少于50字。

)1、面对人生的不幸,史铁生绝望、沉沦了吗?请以“史铁生你是好样的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2、假如今天的史铁生站在妈妈的遗像面前,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合欢树》导学案(附答案)

《合欢树》导学案(附答案)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周第课时
上课时间:星期: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
《合欢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今日名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孟郊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一、超级链接
1、关于史铁生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作者,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一、点滴积累:
给划线的字注音:
虔诚侥幸享受 惊惶
瘫痪兆头侍弄 闲逛
二、文本知识擂台赛:(下面题目答案都在文章中,认真阅读,老师相信你能独立完成)

合欢树导学案.doc

合欢树导学案.doc

《合欢树》导学案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自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主题二.感知课文1.本文题目是《合欢树》,文中是否有关于合欢树的正面描写?哪些段落提到了合欢树?围绕合欢树都写了什么?没有,7—12段提到了合欢树写了合欢树的由来,树影和孩子的事,合欢树现在已经开花2.母亲去世后,作者对母亲种下的合欢树有什么态度上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别在7、8、9、10段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

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⑶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静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合欢树导学案(学生用)

合欢树导学案(学生用)

《合欢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课前预习】1.走近史铁生生平介绍: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在双腿残疾。

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81年患严重肾病,1988年开始做透析。

2010年12月30日下午16点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12月31日凌晨3点去世。

史铁生一生都为病痛所折磨,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集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初步感知文章,理清思路熟悉文本,说说并概括作者写了人生中几个年龄段“我”与母亲的哪些事情。

【课堂探究】1.深入探究,感受母子情深。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二十岁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着什么?我十岁时的母亲是怎样?我瘫痪后的母亲是怎样?试比照前后母亲发生的变化?2.有人建议将题目改为“母亲”,你以为如何?“合欢树”有什么含义?2.疑惑之处【拓展延伸】学习本文朴实平淡的语言回忆并叙述你与母亲生活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断,谈谈自己的母亲或对母爱的理解。

合欢树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合欢树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合欢树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附:《合欢树》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所包涵的情感和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3.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理解文章“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重、难点】目标2、3、4【学法指导及使用说明】1、课前反复阅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理解文意。

2、限时45分钟,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自主预习】1、读读记记,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针灸()虔诚()侥幸()侍弄()呛:呛()着了弄:弄()懂呛()人里弄()2、朗诵课文,感受母子深情,画出你不太理解的句子。

【整体感知】熟悉文本,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理清课文思路。

【课内探究】一、文章以写人记事为主,以写树为辅,可又取名“合欢树”,谈谈你对“合欢树”所包含的情感和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二、文中有几处使用了对比手法,找出来,并试着分析其艺术效果。

【拓展延伸】“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合欢树导学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合欢树导学案 冀教版

课题 13《合欢树》学案课前热身温故知新说一说你搜集到的有歌颂母亲的名言。

学习目标有的放矢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重点)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难点)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难点)指点迷津授之以渔师生互动法涉及考点形成网络母亲关爱儿子合欢树儿子怀念、歉疚母亲由人及树:象征手法(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一未雨绸缪1.预习读熟课文,记住本课的生字生词。

了解作者、作品。

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名言。

2.参考复习资料上网查阅3.小试牛刀预习检测, (2分钟)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呛()炎()逛()享()沧()炙()诓()亨()2)填空本文节选自,作者是,北京人,现代作家。

他是一位残疾作家,因为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而一举成名。

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8分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小的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2)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表现截然不同,为什么?,(3)课文描述了给“我”治病过程中母亲的哪些细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4)母亲是怎样鼓励“我”写作的?2.合作探究(兵教兵) (10分钟)快速自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问题:(1)课文写母亲对合欢树由没有心思照顾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理解合欢树的丰富的情感内涵。

(2)“我”对合欢树又不敢看到想去看,表现了怎样的心情?(3)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的含义?3.成果展示4.质疑解疑5.平行训练(10分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合欢树导学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3合欢树导学案 冀教版

课题 13《合欢树》学案课前热身温故知新说一说你搜集到的有歌颂母亲的名言。

学习目标有的放矢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重点)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难点)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难点)指点迷津授之以渔师生互动法涉及考点形成网络母亲关爱儿子合欢树儿子怀念、歉疚母亲由人及树:象征手法(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一未雨绸缪1.预习读熟课文,记住本课的生字生词。

了解作者、作品。

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名言。

2.参考复习资料上网查阅3.小试牛刀预习检测,(2分钟)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呛()炎()逛()享()沧()炙()诓()亨()2)填空本文节选自,作者是,人,现代作家。

他是一位残疾作家,因为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而一举成名。

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8分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小的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2)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表现截然不同,为什么?,(3)课文描述了给“我”治病过程中母亲的哪些细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4)母亲是怎样鼓励“我”写作的?2.合作探究(兵教兵) (10分钟)快速自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问题:(1)课文写母亲对合欢树由没有心思照顾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理解合欢树的丰富的情感内涵。

(2)“我”对合欢树又不敢看到想去看,表现了怎样的心情?(3)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的含义?3.成果展示4.质疑解疑5.平行训练(10分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周第课时
上课时间:星期: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
《合欢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今日名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

——孟郊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学习重难点: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4、我对母亲的怀念围绕什么展开?一、超级链接
1、关于史铁生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
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
三、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重回家疗养。

1、研读
2、3段,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
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
2、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合欢树,作者为什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史铁生作品集》。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程??
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
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3、以“合欢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二、预习导航:
1给划线的字注音:
四、能力提升:(以下题目二选一,字数不少于50字。


虔诚侥幸享受惊惶
1、面对人生的不幸,史铁生绝望、沉沦了吗?请以“史铁生你是好样
的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瘫痪兆头侍弄闲逛
2、假如今天的史铁生站在妈妈的遗像面前,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请
以“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2从母亲和我的角度分别概括文章所写的事件。

3母亲对我的细心照料主要表现在哪?
3、你还知道哪些和厄运作斗争的人物呢?有关的名言呢?
1
参考答案
二、2、母亲:母亲对得病的我的细心照料;我:我对早逝的母亲的
深切思念。

3、照料:千方百计为我寻医问药;鼓励我走上写作道路。

4、思念:围绕合欢树展开。

三、1、母亲是一个坚强、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对儿子充
满慈爱和耐心、善于引导和教育孩子的好母亲。

2、(7、8、9、10、12)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

母亲把
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作者,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
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3、(既能表现文章中心,又使主旨或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形象,也更含蓄、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3、与病魔斗争的名人故事
1.身残志坚、拼搏进取的女青年张海迪
2.微笑着行走在无声世界中的海伦·凯勒
3.永不停歇的物理巨人——霍金
4.“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关于厄运的名言
1、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2、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论天意》
3、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

——松下幸之助
4、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

——琼森《确实可靠》
5、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

——培根《论厄运》
6、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

——J?雷《英国谚语》
7、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歌集》8、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真正的强者,善于
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易卜生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