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关键信息项:1、专科建设目标2、建设内容与措施3、人才培养计划4、设备购置计划5、科研与学术交流计划6、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专科建设目标11 总体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成为在区域内具有领先水平、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服务优质的中医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111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提高专科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增长率达到X%以上;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使疑难病症的治愈率和好转率达到X%以上。
112 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目标掌握并开展X项以上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专科病种的中医治疗有效率达到X%以上。
113 学科影响力提升目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X项以上;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X次以上,与国内知名中医专科建立合作关系X个以上。
2、建设内容与措施21 优化专科诊疗环境改善门诊和住院条件,增加专科病床数量,优化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211 加强专科病房建设按照中医特色病房的要求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212 优化门诊布局设立独立的专科门诊区域,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功能分区,方便患者就诊。
22 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中医专业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221 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人才X名以上。
222 人才培养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专科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X人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223 师承教育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传承人才。
23 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31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5篇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5篇第一篇: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湘潭县中医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为了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我院目前有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湘潭市第三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中风科、中医妇科。
通过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打造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针对现有的四个重点中医专科的延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拟创建药剂科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75%,病房>60%,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95%。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
在3—4个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
每年积极申办和参与市级以上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进一步完善充实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2种,专科门诊中医(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治疗)处方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5%,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本科室处方总数的比例≥35%。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海丰县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6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专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为此~特制定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重点专科建设的现状,一,重点专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我院积极进行重点学科的申报~申请建立3个市级重点专科,普外科、妇科、神经内科,。
同时候选2个科室,心内科、骨科,做为院级重点学科进行扶持~促进这些学科快速发展~使其发展成为下一周期的市级重点学科。
通过加大对重点专科政策倾斜、设立独立病区、合理的科室布局、设置专项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培养人才等~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兑现对重点特色专科的奖励~我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学术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我院学术队伍建设正向规范化、制度化的之路发展。
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管理、选聘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初步建立了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在重点专科范围遴选、推荐了一批学术带头人~根据不同的学科层次和类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2,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和稳定现有人才,积极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重点专科现有带头人3人、各类骨干30人的医院人才“金字塔”构架。
,三,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较快发展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
医院本着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坚持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科研服务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的良好机制。
医院进一步完1善了科研激励机制。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湘潭县中医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为了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我院目前有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湘潭市第三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中风科、中医妇科。
通过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打造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针对现有的四个重点中医专科的延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拟创建药剂科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1、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2、以治疗疼痛、痹症,康复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理疗科。
3、以治疗中风、脑病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重点中医专科――脑病内科。
4、以治疗崩漏、胎动不安、妇人腹痛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重点中医专科――中医妇科。
5、以中医特色制剂为基础,拟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药剂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省内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预计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为主。
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75%,病房>60%,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95%。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word 格式整理版湘潭县中医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为了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我院目前有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湘潭市第三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中风科、中医妇科。
通过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打造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针对现有的四个重点中医专科的延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拟创建药剂科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1、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2、以治疗疼痛、痹症,康复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针灸理疗科。
3、以治疗中风、脑病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重点中医专科――脑病内科。
4、以治疗崩漏、胎动不安、妇人腹痛为基础,创建湘潭市第四重点中医专科――中医妇科。
5、以中医特色制剂为基础,拟创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药剂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1、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 3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省内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预计投入建设资金200 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以自筹为主。
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 1 次 / 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75% ,病房 >60% ,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95%。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综述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在一些医疗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我院应该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中医服务,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流的中医重点专科,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医疗和科研中心。
2.任务:(1)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医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2)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医疗队伍。
三、发展策略1.完善中医重点专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器械:投入资金建设中医病房、诊疗室、中药房等基础设施,更新中医诊疗器械和设备。
2.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医疗流程和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中医医疗流程,提高患者就诊的效率和满意度;建设完善的中医病案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管理。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组织中医师资培训班,提高中医临床技术,培养中医专家;建设中医学术研究团队,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
5.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中医与西医的学科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强中医与其他专科的合作,推动疑难病症的诊治和疗效评估。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足够的财政资金支持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2.加强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专家和研究人才,建立稳定的科研团队。
3.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中医重点专科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
4.加强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医的优势和成果,推动中医在医院的发展和应用。
五、预计效益1.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通过建设中医重点专科,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2.提升医院整体影响力:打造一流的中医重点专科,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5篇

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5篇中医院重点专科工作计划1一、工作安排1.紧紧围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管理体制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各项医改政策。
2.继续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思路,进一步深化人事体制改革。
实行医院层级管理新模式,加强对医院各部负责人及中层以上干部的目标管理,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实施管理岗位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3.推进完善“国医堂”项目建设,拓展特色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4.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注重学科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5.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医疗管理,重视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差错的发生。
6.认真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7.加强行风建设工作,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医疗服务承诺内容的落实,有效地促进医德医风建设。
8.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更好地。
二、“十三五”期间工作安排1.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打造“国医堂”项目建设,不断挖掘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举措。
医院将充分发挥中医药保健养生资源的优势,树立引导中医药健康养生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特色服务的整合发展。
努力培育出在周边地区甚至更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知名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服务需求。
2. 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我院在全县中医药的龙头和纽带作用,方便群众就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中医药发展成果惠及全县广大群众。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海丰县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2016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专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
为此~特制定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重点专科建设的现状,一,重点专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我院积极进行重点学科的申报~申请建立3个市级重点专科,普外科、妇科、神经内科,。
同时候选2个科室,心内科、骨科,做为院级重点学科进行扶持~促进这些学科快速发展~使其发展成为下一周期的市级重点学科。
通过加大对重点专科政策倾斜、设立独立病区、合理的科室布局、设置专项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培养人才等~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兑现对重点特色专科的奖励~我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学术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我院学术队伍建设正向规范化、制度化的之路发展。
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管理、选聘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初步建立了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在重点专科范围遴选、推荐了一批学术带头人~根据不同的学科层次和类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2,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和稳定现有人才,积极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重点专科现有带头人3人、各类骨干30人的医院人才“金字塔”构架。
,三,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较快发展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
医院本着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坚持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科研服务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的良好机制。
医院进一步完1善了科研激励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溪县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十堰市第四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一、项目意义通过市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2015年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
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
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
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8年计划申报中医肝胆病专科、神志病专科、肛肠科、麻醉科、儿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
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同时申报中医脑病专科、中医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9年计划申报皮肤病专科、产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
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24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同时申报中医骨伤病专科、中医肝胆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
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三、专科建设发展目标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1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70%,专科门诊量>全院1/10,县域外患者比例>25%,出院患者≥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
在3—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l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
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3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l项/3 年,市地级>2项/3年;科研成果省级≥1项,市地级≥2项/年。
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
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专科建设保障措施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
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十堰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
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报实销。
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成为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五、实施步骤(一)2015年年度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
中医心病专科、中医针灸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按照年度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年度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年度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年度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6年年度目标: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
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
同时积极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1、制定专科建设年度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年度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年度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三) 2017年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年度目标: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
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
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
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l、制定年度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项目管理医院成立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组长:朱海政副组长:郑传华雷兆明孙波黄盛香梁宏文成员:严文军李代勇马秀华黎宇敖杰王兴文胡志全雷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郑传华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竹溪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