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惯性秤-实验报告
惯性秤实验报告

惯性秤实验报告
由图表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所测数据绘制出的图表线性相关R2=0.9994,基本符
4π2?m0?m?合T?,误差原因是与钢带振动幅度有关;存在空气阻力。
k2
思考题:
1.说明惯性秤的特点
惯性秤称量质量的最大特点是用振动法来测定物体惯性质量的装置;称量时秤台一定要严格地保持在水平方向运动,避免重力对运动的影响;所称物体的质量不宜过大。
2. 能否设想出其他的测量惯性质量的方案
在物体处于特定存在状态的时候,如果要改变这种存在状态,那么必然要对这个物体施加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在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同加速度成反比。
我们只要测定了作用力的大小和物体加速度的大小,那么就可以确定物体的惯性质量。
dT4π2?m0?m?23. 根据T?,分析惯性秤的测量灵敏度,即和那些因素有关?根据所dmk2
用周期测试仪的时间测量的分辨率,此惯性秤所能达到的质量灵敏度是多少(不考虑其他误差)。
秤臂的倔强系数k和秤台的质量有关,所能达到的灵敏度为0.01。
惯性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惯性秤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习惯性秤的定标和使用方法;3. 研究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4. 分析惯性秤实验数据,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惯性秤是一种利用物体惯性原理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当物体在惯性秤上受到一个加速度时,物体将产生一个惯性力,该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惯性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实验原理公式如下:F = m a其中,F为惯性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三、实验仪器1. 惯性秤一套;2. 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一台;3. 标准砝码若干;4. 待测物体;5. 米尺一把;6. 记录本及笔。
四、实验步骤1. 将惯性秤放置在水平面上,调整水平,确保实验过程中惯性秤处于水平状态;2. 使用米尺测量惯性秤的秤臂长度,记录数据;3. 将标准砝码放置在惯性秤的秤盘上,调整砝码位置,使惯性秤平衡;4. 使用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测量标准砝码的周期T,记录数据;5.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惯性秤的秤盘上,调整物体位置,使惯性秤平衡;6. 使用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测量待测物体的周期T,记录数据;7. 重复步骤5和6,共进行n次测量,记录数据;8.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物体的质量。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标准砝码周期T1:0.5秒2. 待测物体周期T2:0.6秒3. 实验次数n:5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物体的质量:m = (F / a) = (T1 / T2) m1其中,m1为标准砝码质量,取值为1kg。
计算结果如下:m = (0.5 / 0.6) 1kg = 0.833kg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待测物体的质量为0.833kg,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2. 实验过程中,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3. 实验过程中,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的测量精度和惯性秤的平衡调整。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惯性秤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了惯性秤的定标和使用方法;3. 了解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4.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五惯性秤

实验五 惯性秤实验目的1.掌握用惯性秤测定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仪器的定标和使用。
实验仪器惯性秤,周期测定仪,用于仪器的定标采用的标准质量块,待测圆柱体。
实验原理当惯性秤的悬臂在水平方向作微小振动时,其振动周期T 由下式决定 km m T i +=02π (2-5-1) 式中m 0为振动体空载时的等效质量,m i 为在秤台上插入的附加质量块的质量,k 为悬臂振动体的倔强系数。
将(1)式两侧平方,改写成i m k m k T 202244ππ+= (2-5-2) 上式表明,惯性秤水平振动周期T 的平方和附加质量成线性关系。
当测出各已知附加质量所对应的周期值,可作直线图或曲线图,就是该惯性秤的定标线(如图2-5-1所示),如需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可将其置于惯性秤的秤台上,测出周期,就可从定标线上查出对应的质量,即为被测物体的惯性质量。
惯性秤称量质量,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测量周期求得质量值;而天平称量质量,是基于万有引力定律,是通过比较重力求得质量值。
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天平进行称量质量,而惯性秤可以照样使用,这是惯性秤的优点。
实验内容1.仪器调整(1)将惯性秤水平固定,然后用水准仪调整使秤台水平;(2)接好周期测定仪,并调节挡光片和光电门的位置,使秤台运动时,能来回遮光计时。
2.对惯性秤进行定标,测圆柱体的惯性质量(1)将惯性秤前端拨开约1cm ,然后松开惯性秤,让其自由振动。
将周期测定仪上的“周期选择”开关置于10个周期,测得空载时惯性秤振动10次的时间。
计算出空秤的振动周期,重复4次,求其平均值T 0;(2)将10个片状砝码依次插入平台内,重复上述测T 0的方法,分别测出放入m 1,m 2,…m 10砝码时的振动周期T 1,T 2,…T 10,及对应质量m 1,m 1+m 2,…;(3)测定圆柱体的惯性质量。
1)将片状砝码取下,再将两个待测圆柱体分别放入平台上的圆洞内,用同样的方法测周期,用内插法从定标曲线上求两圆柱体的惯性质量;2)用天平分别测出两个被测物体的引力质量。
惯性测质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惯性测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惯性秤进行物体质量测量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在质量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惯性测质量实验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通过测量物体在惯性秤上的振动周期,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三、实验仪器1. 惯性秤2. 标准质量块3. 秒表4. 秒尺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惯性秤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确保其稳定。
将标准质量块放置在秤台上,调节游码,使横梁水平。
2. 测量标准质量块周期:将秒表置于易于观察的位置,使用秒尺测量标准质量块在惯性秤上的振动周期。
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3. 测量待测物体周期:将待测物体放置在秤台上,调节游码,使横梁水平。
使用秒表和秒尺测量待测物体在惯性秤上的振动周期。
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4. 计算质量:根据标准质量块的周期和待测物体的周期,利用公式计算待测物体的质量。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标准质量块周期(s):T1 = 0.5s,T2 = 0.6s,T3 = 0.55s;平均值T = (0.5 + 0.6 + 0.55) / 3 = 0.55s。
2. 待测物体周期(s):T1' = 0.4s,T2' = 0.45s,T3' = 0.43s;平均值T' = (0.4 + 0.45 + 0.43) / 3 = 0.433s。
3. 标准质量块质量(kg):m = 0.5kg。
4. 待测物体质量(kg):根据公式m' = (m T') / T,代入数据计算得待测物体质量m' = (0.5 0.433) / 0.55 ≈ 0.39kg。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待测物体的质量为0.39kg。
与实际质量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1. 惯性秤的精度有限,存在一定的误差。
2. 测量过程中,秒表和秒尺的读数误差。
惯性秤实验

惯性秤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惯性秤的构造并掌握用它测量惯性质量的方法。
2. 研究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3. 研究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
【仪器用具】惯性秤,砝码(5)及砝码夹(其惯性质量等于一个砝码),铁架台,数字毫秒计。
【实验原理】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
万有引力方程中的质量称为引力质量,它是一 物体与其它物体相互吸引性质的量度,用天平称衡的物体就是物体的引力质量;牛顿第二定律的 质量称为惯性质量,它是物体的惯性度量,用惯性秤称衡的物体质量就是物体的惯性质量。
当惯性秤沿水平固定后,将秤台沿水平方向推开约1cm ,手松开后,秤台及其上面的负载将 左右振动。
它们虽同时受重力及秤臂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但重力垂直于运动方向,对物体运动 的加速度无关,而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只有秤臂的弹性恢复力。
在秤台上负载不大且秤台的位移较 小的情况下,实验证明可以近似地认为弹性恢复力和秤台的位移成比例,即秤台是在水平方向作 简谐振动。
设弹性恢复力kx F -=(k 为秤臂的弹性系数,x 为秤台质心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x dtx d m m i -=+220 (1) 式中0m 为秤台的惯性质量,i m 为砝码或待测物的惯性质量。
用)(0i m m +除上式两侧,得出x m m k dt x d i +-=022 (2) 此微分方程的解为t A x ωcos =(设初相位为零),式中A 为振幅,ω为圆频率,将其代入(2),可得i m m k +=02ω. 因为Tπω2=,所以 km m T i +=02π. (3) 设惯性秤空载时周期为0T ,加负载1m 时周期为1T ,加负载2m 时周期为2T ,则从式(3)可得0204m k T π=, )(410221m m kT +=π, )(420222m m kT +=π (4) 从上式中消去0m 和k ,得2120222021m m T T T T =-- (5) 此式表示,当1m 已知时,则在测得0T 、1T 和2T 之后,便可求出2m 。
惯性秤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惯性秤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惯性秤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引言:惯性秤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加速度,进而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本文将对惯性秤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实验技术。
1. 实验原理惯性秤的工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给物体施加一个恒定的力,然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从而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施加的力恒定不变;- 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时,要确保物体处于自由下落状态,即只受重力作用。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进行惯性秤实验时,我们需要测量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加速度,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2.1 数据采集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如加速度计或运动传感器。
将该设备与惯性秤连接,并将其固定在物体上。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连接的电脑或其他数据采集设备,实时记录物体的加速度数据。
在进行实验时,要确保物体处于自由下落状态,并保持施加的力恒定。
2.2 数据处理在完成数据采集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最终的结果。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2.2.1 数据筛选首先,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可能存在的异常值。
可以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排除那些明显与其他数据差异较大的数值。
2.2.2 数据平均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对多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平均。
将每次实验得到的加速度数据相加,然后除以实验次数,即可得到平均加速度。
2.2.3 计算质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a,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施加力和平均加速度,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将施加力除以平均加速度,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3. 实验误差与精度分析在进行惯性秤实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完全避免误差的产生。
惯性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总体不错!班级_____信工c班________ 组别_____f________ 姓名______郭洁_______学号_1111000187__ 日期_______2013.3.6______ 指导教师___刘丽峰__ 【实验题目】惯性秤【实验目的】1. 掌握用惯性秤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习惯性秤的定标和使用方法;3.研究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
【实验仪器】惯性秤及附件一套,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米尺,天平( 公用) ,水平仪【实验原理】【实验内容】1. 安装和调整测量系统,包括惯性秤和计时系统。
使用前要将平台c调成水平,并检查计时器工作是否正常。
2. 检查标准质量块的质量是否相等,可逐一将标准质量块置于秤台上测周量。
4. 测定惯性秤的劲度系数和秤台的有效质量。
5. 将被测圆柱体悬吊于支架上,细心调整其自由悬垂位置,使之恰好处在秤台中心。
测定悬点到圆柱体中心的距离 (用米尺测量)和此时秤台的周期,研究重力对系统周期的影响,验证(2-9)式是否成立。
6. 将秤臂铅直放置,测定秤臂长 (用米尺测量)和秤的周期(负载仍为圆柱体),验证(2-10)式是否成立(选做)。
7. 用天平称衡砝码和被测圆柱体的引力质量,分析它与惯性质量的关系。
【预习报告】小圆柱质量大圆柱质量103 189.5 s k b m 小圆柱质量大圆柱拉线 1.9251 20.50720358 0.0962 0.04997143 0.1017506610.197021902 0.158752856【实验数据分析】1.小圆柱本身质量是103g,用我们这种方法测出来的是102g,相差1g。
2.大圆柱本身质量是189.5g,用我们这种方法测出来的是197g,相差7g。
3.验证公式。
等式左边1.183347,等式右边1.244553,相差0.061206。
可见这些实验都是有误差的。
我们自己测出来的值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和钢带振动幅度有很大关系,因为同一个物体幅度只要变化一点儿,我们就能在周期上发现直观发现区别。
物理惯性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惯性称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2. 测定物体的惯性质量。
3.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惯性称是一种测量物体惯性质量的仪器。
它利用弹性振动体的振动周期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测量振动周期来确定物体的惯性质量。
实验原理公式如下:T = 2π√(m/k)其中,T为振动周期,m为物体的惯性质量,k为弹性系数。
三、实验仪器1. 惯性秤及附件一套2. 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3. 米尺4. 天平公用四、实验步骤1. 将惯性秤置于水平面上,调整水平仪,确保惯性秤处于水平状态。
2. 使用天平称量空秤的质量m0,并记录。
3.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惯性秤的秤台上,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1,并记录。
4. 打开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启动惯性秤,当振动体A达到最大振幅时,启动计时器,记录振动周期T0。
5. 重复步骤3和4,分别记录振动周期T1和T2。
6. 关闭惯性秤,整理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1. 计算空秤的弹性系数k:k = (m0/T0)²2. 计算物体的惯性质量m:m = (m1/T1)² k3. 计算实验误差:(1)系统误差:由于实验仪器及测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确保实验仪器准确可靠,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随机误差: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和实验环境的随机波动,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
为减小随机误差,应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
4. 计算实验结果及误差:(1)计算空秤的弹性系数k及物体的惯性质量m。
(2)计算实验误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空秤的弹性系数k = ...(数值)(2)物体的惯性质量m = ...(数值)2. 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惯性秤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2)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物体惯性质量与振动周期的关系。
(3)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但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信工C班___ 组别______D______
姓名____李铃______ 学号_1111000048_
日期___2013.3.20___ 指导教师__刘丽峰__
【实验题目】_________惯性秤
【实验目的】
1.掌握用惯性秤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惯性秤的定标和使用方法;
3.研究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
【实验仪器】
惯性秤及附件一套,光电控制数字计时器,米尺,天平(公用),水平仪。
【实验原理】
惯性秤的主要部分是两条相同的弹性钢带(称为秤
臂)连成的一个悬臂振动体A,振动体的一端是秤台B,
秤台的槽中可放入定标用的标准质量块。
A的另一端
是平台C,通过固定螺栓D把A固定在E座上,旋松
固定螺栓D ,则整个悬臂可绕固定螺栓转动,E座可
在立柱F上移动,挡光片G和光电门H是测周期用的。
光电门和计时器用导线相连。
将秤台沿水平方向稍稍
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则秤台在秤臂的弹性恢复力作
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往复振动。
其振动频率随着秤台
的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其相应周期可用光电控制的数
字计时器测定,进而以此为基础,可测定负载的惯性质量。
立柱顶上的吊竿I可用来悬挂待测物(一圆柱形物体),另外本仪器还可将秤臂铅垂地安装,研究重力对秤的振动周期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写成m=f/a。
若以此式作为质量的定义,则称为惯性质量。
在秤臂水平放置时,将秤台沿水平方向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
秤台及加于其上的负载在秤臂弹性恢复力f作用下,将做水平往复振动,此时重力因与运动方向垂直,对水平方向的运动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当振幅较小时,可以把这一振动当作简谐振动处理。
若秤台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秤台所受到的弹性恢复力为f=-kx,其中k 为悬臂振动体的劲度系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其运动方程可写成
(2-1)
其中m0为振动体空载时的等效质量,m为秤台上加入的附加质量块(砝码或被测物)的质量。
当初相为零时,(2-1)式的解可表示为
其中x0为秤台的振幅,其圆频率,
其周期T则可表示为(2-2)
一、惯性质量的测定与惯性秤的定标
在弹性限度内,即k为常数(更确切的说是忽略随负载的微小变化)的情况下,对应于空秤和不同负载m1和mx,由(2-2)式可以分别得到
(2-3)
从(2-3)式中消去k及m0,得:(2-4)
由(2-4)式可见,当已知质量m1时,只要分别测得T0、T1和Tx,就可以求得未知质量mx。
这就是使用惯性秤测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是通过测量周期求得质量值,不依赖于地球的引力,因此以这种方式测定的物体质量即为惯性质量。
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天平称衡质量,而惯性秤仍然可以使用。
由(2-4)式还可以看到,该秤不能只通过测定Tx来确定mx,还必须测定以某已知惯性质量m1为负载时秤的周期T1,因此这样使用该秤很不方便。
为了更迅速、更准确地读出被测物体惯性质量的大小,可先用多个已知质量的砝码作出T-m定标曲线备用。
(定标)此后,当欲测定某负载的质量时,只要将该负载置于秤台中心,测出其周期,再由定标曲线查出其相应惯性质量即可。
定标曲线可用如下方法标定:先测定空秤即负载质量m=0时的周期T0,然后依次将质量相等(或质量不等,但已知其惯性质量)的砝码加放在秤台上,分别测出相应的周期T1、T2,……最后用这些数据作出如图(2.2)和(2.3)所示的定标曲线。
二、惯性秤的k值
利用(2-3)式中的前两个式子,消去m0(脚标1可以略去)便可得到
(2-5)
由(2-5)式可知,通过测定空秤周期T0和负载为m时的周期T可求得秤的劲度系数k(其中m用惯性质量单位表示)。
当k值测定以后可以根据(2-3)式中的第一式求得秤台的有效质量为
(2-6)
另外,我们也可以直接将(2-2)式两端平方,整理后得到
(2-7)
利用线形回归的方法计算出劲度系数k及振动体空载时的等效质量m0,由测出的周期值得出未知惯性质量m。
三、重力对惯性秤振动的影响
1.秤臂水平安装
当质量为m的被测物体直接放在秤台中心时,其重量被秤臂铅直方向的弹力所支撑。
因而被测物的重力对秤作水平方向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设此时测得的振动周期为Ta,显然有
(2-8)
现将被测物悬吊于秤台中心孔的正上方,仍使被悬物处于
秤台中心,但此时被测物的重量变为由悬线张力所平衡,不再
铅直地作用于秤臂上。
若再让秤振动起来,由于被测物在偏离
平衡位置后,其重力的水平分力作用于秤台上,从而使秤的振
动周期有所变化,如图(2.4)所示
在位移x与悬线长L(由悬点到圆柱体中心的距离)相比较
小时,作用于振动系统上的恢复力为,显然
此时振动周期为
(2-9)
由(2-8)(2-9)两式可见,后一种情况下秤臂振动的周期Tb比前者周期Tb要小些,两者比值为
(2-10)
这一关系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2.秤臂铅直放置
当秤臂铅直放置时,秤台和砝码(或被测物)的振动亦在铅直面内进行,由于重力的影响,其振动周期也会比水平放置时减小。
由以上原理可见,重力对惯性秤的周期是有明显影响的。
对不同安装情况,秤的定标曲线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惯性秤测定质量时,必须在同样的定标条件下测定。
一般为避免重力的影响,应在水平安装情况下使用,此时秤臂应尽量保持水平。
【实验内容】
1.安装和调整测量系统,包括惯性秤和计时系统。
使用前要将平台C调成水平,并检查计时器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标准质量块的质量是否相等,可逐一将标准质量块置于秤台上测周期,如果各质量块的周期测定值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1%,在这里就认为标准质量块的质量是相等的,并取标准质量块的质量的平均值为此实验中的质量单位。
用所给质量大致相等的砝码作出惯性秤的定标曲线。
3.测定以圆柱体为负载时秤的周期T,并由定标曲线查出该圆柱体的惯性质量。
4.测定惯性秤的劲度系数k和秤台的有效质量。
5.将被测圆柱体悬吊于支架上,细心调整其自由悬垂位置,使之恰好处在秤台中心。
测定悬点到圆柱体中心的距离(用米尺测量)和此时秤台的周期,研究重力对系统周期的影响,验证(2-9)式是否成立。
6.将秤臂铅直放置,测定秤臂长(用米尺测量)和秤的周期(负载仍为圆柱体),验证(2-10)式是否成立(选做)。
7.用天平称衡砝码和被测圆柱体的引力质量,分析它与惯性质量的关系。
注意:
1.水平或铅直安装惯性秤时应使用水平仪检验。
2.测定周期时,累计20~30个周期即可。
3.秤台振动时,摆角要尽量小些(5°以内),秤台的水平位移约1~2cm即可,并且使各次测量时都相同。
【原始数据】
【数据处理】
(大圆柱吊起时,测得长度为43.50cm 。
)
【实验数据分析】
1、计算大圆柱的质量大m 和小圆柱的质量小m
根据公式 m k
m k T 2
022
44ππ+=
可知 m N m N T T m
k /66.22/742
.114.34422
022=⨯=-=
π
则 g g m 040.066
.22090
.00==
所以 g g m 311250.0900-0.12960.0900
-0.2704=⨯=小
g g m 801250.0900
-0.33640.0900
-0.2704=⨯=大
2、验证b
a T T
为定值
2441.1=b
a
T T 1715.112200=+=+
++=kL mg L
mg k m
m k m
m T T b a π
π
在误差范围内,两者是相等的,所以结论得到验证。
【思考题】
1.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有何关系?
答:惯性质量是根据物体的惯性定义的质量,而引力质量是根据物体相互吸引定义的质量。
而物体的惯性质量和物体的引力质量在数值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定义完全不同。
2.定标曲线如何使用?由实验中遇到的各种数据,你能否说明用 曲线查出被测物体的质量比用(2-4)式更迅速、更准确?
答:定标曲线是利用已知的数据关系绘出一个曲线图像,然后对待测物体进行测量,对应上曲线的一点直接得到结果。
由(2-4)式可见,当已知质量m1时,只
要分别测得T0、T1和Tx,就可以求得未知质量mx。
这就是使用惯性秤测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由(2-4)式还可以看到,该秤不能只通过测定Tx来确定mx,还必须测定以某已知惯性质量m1为负载时秤的周期T1,因此这样使用该秤很不方便。
为了更迅速、更准确地读出被测物体惯性质量的大小,可先用多个已知质量的砝码作出T-m定标曲线备用。
此后,当欲测定某负载的质量时,只要将该负载置于秤台中心,测出其周期,再由定标曲线查出其相应惯性质量即可。
3.分析本实验的误差原因。
答:所受到空气阻力,还有自身的杆的阻力,使得摆动不是简谐振动,而是阻尼振动;每人每次的摆动振幅不一样,用力不同即初速度不能保证为零,导致T 测得不准;惯性秤摆放不过水平,导致水平振动时有重力的小分量参与,导致结果不够准确;在使大圆柱悬挂振动时,振幅的摆角偏大;每次的实验,外界空气的扰动,和温度的改变,导致杆的弹性系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