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试题【复习准备】
备考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10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含解析)

备考2020年中考生物专题10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夏季,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的是()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前三种作用均有2.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此实验能够证明的是()A. 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B. 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C.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 水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3.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30分钟后,会看到金鱼藻上冒出许多气泡,当气体充满试管一半时,从水中取出,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A. 氧气B. 淀粉C. 二氧化碳D. 氮气4.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该事例表明()A.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5.溴麝香草酚蓝遇二氧化碳后,溶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
向养有金鱼的鱼缸中放入适量的溴香草酚蓝溶液,一段时间后,鱼缸中的水变成了黄色,是因为下列哪项生命活动引起的()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分解作用D. 吸收作用6.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B. 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 丙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D. 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7.同学们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实验中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氧气B. 验证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C. 甲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乙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下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的作用。
()【答案】√【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故答案为:√.【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10分)下图是生态系统碳——氧循环示意图:请回答:(1)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
(2)生态系统中氧气的来源有。
【答案】(1)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煤炭石油的燃烧、工业生产中的废气的排放等。
(注:答案顺序不固定,只要答对4个就给全分)(2)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不断地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所制造的氧气量大大超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量,多余的都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动物又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部分生物及其残体被微生物分解或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于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一氧平衡。
【考点】主要考查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等考点的理解。
3.2012年3月31日晚8点30分~9点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
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
下图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B.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答案】C【解析】: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不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不符合题意;B、通过②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所以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说法是正确的,符合题意;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不符合题意。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试题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试题1.如果陆生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二氮【答案】B【解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如果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大量减少,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不断增多,氧气就会不断减少。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把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移到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会放出气泡,产生的气泡是()A.二氧化碳B.氧气C.空气D.氢气【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验证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演示实验,分析作答.解:金鱼藻是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图收集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当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占试管的体积一半的时候就可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然后取出并管口向上,然后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放在试管口上,卫生香又重新燃烧起来,我们知道氧气有助燃的作用,所以收集的气体应该是氧气,因此金鱼藻表面放出的气泡是它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故选:B【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3.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对【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淀粉,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是其它生物物质、能量、氧气的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进行解题。
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答案】A【解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苏科版】18.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同步练习

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选择题1.我国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森林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D.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2.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因具①过程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仅②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①②过程依次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D.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3.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
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
”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B.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4.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B.很多树木可以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菌C.成片的树木可以有效阻滞和吸附灰尘D.绿地和森林的作用相同,要多种草少种树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B.一条完整的食物链需要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成分C.①②③都表示呼吸作用,丁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丙6.有关动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能固定太阳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B.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C.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7.下列有关森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占据了广大的地区,导致耕地和居住地面积减少,因此应减少森林面积B.森林是各种动物生活的理想居所,破坏了森林,就破坏了动物的家C.我们所使用的木材、煤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森林D.森林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大气的碳循环示意图。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答案】A【解析】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符合题意;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项不符合题意;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D、开发水源、太阳能源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A.绿色出行B.节约用纸C.爱护花草D.浪费粮食【答案】D【解析】A、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不符合题意;B、节约用纸,可以节约资源,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不符合题意;C、爱护花草树木,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不符合题意;D、浪费粮食,会浪费资源,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故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3.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①,②。
由图可知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2)图中③④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
(3)生态系统除了进行物质循环外,还有一个功能是能量流动,其特点是。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典题精炼试题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典题精炼一、单项选择题1.要进步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适当进步二氧化碳浓度②进步氧气浓度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是④形成高温环境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2.如下图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A.种子进展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种子进展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C.种子进展光用,放出了氧气D.种子进展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3.如图为某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两种生理活动,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在白天只进展①生理活动B.植物在白天只进展②生理活动C.植物在白天同时进展①和②生理活动D.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展①和②生理活动4.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者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
这是因为存放期间〔〕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5.现有四套实验装置,假设要验证植物的光用需要二氧化碳,那么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6.图示可以简洁、直观地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如图是一片正常进展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假设为光用示意图,那么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假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那么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C.假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那么②指的是水蒸气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展光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展呼吸作用7.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颖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颖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8.小红养了一盆花,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这盆花的根腐烂,植株死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复习题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复习题一.选择题1.天竺葵进展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和场所分别是〔〕A.光、叶绿体C.光、线粒体B.无光、叶绿体D.无光、线粒体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试验: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局部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耀。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盖的纸片。
④把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育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该试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试验组是叶片没有遮盖的局部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色D.试验结果是叶片没有遮盖局部变蓝,遮盖局部不变蓝,结论是绿叶产生了有机物3.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试验步骤图,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不变蓝变蓝A .a 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B .b 步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局部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C .c 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D .d 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局部变成蓝色4.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试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水浴加热的作用是〔 〕A. 运走耗尽叶片原有的淀粉B .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C .检测是否产生淀粉D .检测是否合成叶绿素5. 以下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试验中,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为了做比照试验,要用黑纸片把叶片一局部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B .试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C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叶片未遮光局部遇到碘液不变蓝D .本试验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6.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试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A. 溶解叶绿素C .促进淀粉分解B.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D .验证是否产生氧气7. 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箔将一张叶片局部遮光,再光照 4 小时〔如图〕。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A.光合作用的结果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C.大气中含氧量多的结果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的结果【答案】A【解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考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A.吸收二氧化碳B.吸收水和无机盐C.生产有机物D.释放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就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
3.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主要是通过(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
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氧含量的稳定。
()【答案】×【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答案为:×【考点】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5.一般在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这是因为A.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B.植物会消耗室内二氧化碳C.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D.植物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解析】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释放氧气,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卧室内空间较小,氧气不多,过多的植物呼吸,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而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者之间相互争夺氧气,导致卧室内氧气消耗过快,还会因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而使室内空气变得浑浊,从而影响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考点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叶片中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 线粒体
B. 细胞核
C.叶绿体
D. 细胞质
答案:C*9
2.在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射下,水草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 以上三项全是
答案:A
3.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答案:D
4.下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
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
素是(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答案:B
考点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答案:B
6.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A. 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 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C. 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 植物、动物和光照
答案:C
7.(2010·菏泽市)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
答案:C
8.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一氧化碳
答案:B
9.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B.在探究CO
2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
答案:B
考点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0.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
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
A.减少农药使用量 B.发展畜牧养殖业 C.发展淡水养殖D.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A
11.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
答案:A
考点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2010.·深圳市)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
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答案:B
13.以下是老王在种植大棚蔬菜时的一些做法,不科学的是()
A.移栽幼苗时,去掉了部分枝叶 B.生长发育期,白天适量通入二氧化碳
C.生长发育期,夜晚提高棚内温度 D.开花结果期,取下一些雄花的花蕊触碰雌花的花蕊
答案:C
1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②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