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台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安全管理台账安全生产规范化企业管理安全制度应急预案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接害工龄:
专业(工种):
职业健康检查表编号: 所在作业场所名称:
上岗 前检 查情况
检查日期结论检查机构
在 岗期 间 检 查情况
检查日期结论检查机构复查项目复查结论复查机构
离岗时检查情况
检查日期结 论检查机构
注:
①公司内接触职业危害的岗位员工一人一档。
②本档案作为接触职业危害员工的体检、检查记录存入员工档案,应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体检情
况按时填写。
员工离岗后,应对员工进行体检,档案记录公司与员工各执一份。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台账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台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茂名市英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2012年8月
目录
1、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表1)
(附:工人上岗前、在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表)2、职业病病例诊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表2)
(附: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等)
3、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
4、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表3)
表1 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登记台帐
续表1
表2 职业病病例一览表
负责人(签名):日期:
表3 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
第三条术语定义•职业健康监护:指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情形的定期及特殊监护。
•从业人员:指在本企业工作的各类员工,包含劳动合同工、临时工等。
•员工档案:指记录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相关信息的文件。
第二章职业健康监护第四条职业健康检查1.本企业全部从业人员须按规定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具体体检项目依据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定。
2.全部从业人员应当搭配体检工作,供应真实、准确的健康信息,不得隐瞒疾病史和职业暴露情况。
3.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从业人员本人,并依据检查结果订立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五条职业危害因素监测1.本企业将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从业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2.监测结果将作为调整工作环境、改进职业健康管理措施的紧要依据。
第六条职业卫生培训1.全部新进员工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2.在岗员工应定期参加企业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卫生意识和防备本领。
第七条应急救援措施1.本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设置合适的急救设施和器材,并培训职业急救人员。
2.在突发职业安全事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章员工档案管理第八条档案建立1.本企业应对全部从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包含但不限于体检报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等。
2.档案建立应依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登记和归档,并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档案保管1.健康档案由企业负责管理,设置特地的档案保管室或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2.档案应分类保管,确保安全、完整、准确。
第十条档案查询和使用1.从业人员可通过申请,查询本身的个人健康档案,而且有权对其中的内容提出异议。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逐渐增加,其中职业健康成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职业病的发生给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科学健全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制度目的1.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全面、持久的健康监护服务。
2.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及时有效地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和评估,发现和预防职业病危害,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3.根据从业人员的不同工作特点和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促进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职业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三、管理内容1.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对每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史、健康状况、职业暴露史等内容。
2.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照不同职业和工作场所的不同特点和风险因素,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3.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措施: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建立相应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定期健康检查等。
4.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控制,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6.健康档案保密:严格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档案信息,保障从业人员的个人隐私权。
四、管理流程1.新员工入职:新员工入职时,进行健康体格检查和职业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
2.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工作性质和职业危害程度,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3.职业健康监护措施: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制定职业健康监护措施,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第一部分: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有效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制定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障其身心健康,并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和职业伤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
三、职责分工1.企业或单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2.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负责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的监测、评估和诊断工作。
3.从业人员:主动配合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接受相关检查和评估。
四、具体要求1.职业健康监护周期: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并根据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在必要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护。
2.职业健康监护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生物学监测、心理评估等。
3.检查结果反馈和处理:对于存在健康问题的从业人员,应及时通知其本人,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康复和治疗服务。
第二部分:档案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建立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为了记录其职业健康状况和相关监护情况,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评估、康复和职业病认定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
三、档案管理内容1.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岗位等。
2.职业健康监护记录:详细记录每次职业健康监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3.职业病和职业伤害记录:记录从业人员是否患有职业病或发生职业伤害的情况。
4.职业健康康复记录:记录从业人员接受职业健康康复的情况。
5.职业病认定记录:记录从业人员是否获得职业病认定和相应的补偿情况。
四、档案管理要求1.档案保存:从业人员的档案应严格保密,并保存在专门的档案室或电子档案系统中。
2.档案更新:档案应随着从业人员的变动和职业健康状况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
3.档案查询和使用: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查询和使用档案时,应按照相应权限和程序进行操作。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伤害,建立并实施的一套监护和档案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健康监护:通过定期体检、职业卫生检查等方式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及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2. 岗前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工作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职业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技能。
3. 档案管理:建立并完善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记录等。
对档案进行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方便监护和健康评估,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参考和依据。
4. 档案保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档案进行保密管理,保护个人隐私和职业健康信息的安全,严禁泄露和非法使用。
只有在从业人员本人和相关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的授权下方可查阅和使用。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降低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率,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劳动者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台账

附件6 档案编号: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单位:XX市***科技有限公司
姓名:
性别:
建档时间:
目录
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表6-1)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6-2)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6-3)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表6-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表6-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表6-3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注:1)检查种类是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是指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
4)现场处理情况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岗位,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况,不需整改的可划“——”。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绪论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风险。
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工作环境的良好和谐,建立健全的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以某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过程。
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1. 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的目的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是为了全面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其他健康风险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a. 基本信息:包括从业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个人信息,以及所属部门、岗位等工作相关信息。
b. 健康状况:记录从业人员的体检结果、疾病史、过敏史等健康方面的信息。
c. 职业病监测:记录从业人员接触有害物质的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等职业病相关信息。
d. 健康教育培训:记录从业人员接受的健康教育培训的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
3. 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更新a. 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的时机:从业人员入职时,应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b. 健康监护档案的更新: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及时更新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档案。
三、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1. 档案管理责任部门公司设立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更新、存储和使用等工作。
2. 档案保管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以电子化形式存储,由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和修改档案中的信息。
3. 档案使用a. 用于监测和预防:健康监护档案可以为公司提供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全面掌握,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职业病和其他健康风险的发生。
b. 用于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监护档案,可以为从业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的听诊、血压监测、心电图检查等。
c. 用于健康评估:根据健康监护档案中的健康信息,可以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级,为公司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茂名市英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2012年8月
目录
1、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表1)
(附:工人上岗前、在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表)2、职业病病例诊疗、康复和定期检查(表2)
(附: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等)
3、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
4、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表3)
表1 接触职业危害人员登记台帐
.
续表1
.
表2 职业病病例一览表
负责人(签名):日期:
表3 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