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精选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精选11篇)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精选11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1“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
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
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
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
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
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
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
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
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
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
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
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
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
”“是啊。
孩子。
”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
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
”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2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
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传统习俗话题作文800字5篇

春节传统习俗话题作文800字5篇春节传统习俗话题作文800字篇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牛年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了。
今年春节,我家一改往年过年方式,‘召集’了许多家庭一块,组建个三十多人的大家庭,一起在绿洲水乡过春节。
当得知了这个消息时,我激动地差点儿一蹦三尺高,人好多哇,还都是自家亲戚,我猜想这个春节一定很有趣。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家率先到达了,我急忙下车跑进了大门,这是一栋温馨敞亮的大House,在等待其他亲戚同时,我趁机楼上楼下玩个遍,不得不说,太棒啦。
“宝宝,快来一起贴福字啊!”听到妈妈招呼我,便飞奔着下楼去了,拿起福字对联便开始贴。
我贴得很认真,看着每面墙上都贴上红红火火的大福字,心里感觉暖洋洋的,仿佛看到福字们在微笑着向我招手问好似的。
过了一会儿,门外响起了一阵阵拜年的话语声,我激动开心地跑了出去:“您们总算来了,我给长辈拜年啦!”我热情地向每位亲戚打着招呼,红包收了一个又一个,太爽啦,亲戚们的热情似乎被感染,个个满面笑容,笑声连连,连最小的刚会走路有点认生的小弟弟,也很快跟我们打成一片,大人们更是打开话匣子畅聊了起来。
吃过年夜饭,我带领弟弟妹妹从一楼的温泉泡池里出来,准备上楼帮大人包饺子,只见姥姥们在麻将桌上战斗着,爸爸舅舅们趁酒劲儿唱着卡拉OK,妈妈正招呼干活主力队员包饺子,好温馨的一幅画面啊!时不时抬头看一眼五彩斑斓的烟花,绚丽的红光将天空染成了个七彩的海洋。
我出神地望着眼前谈笑风生的大人们,嬉戏追逐的孩子们,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有那么一瞬间,我多希望时间可以定格,定格住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和幸福!“佳佳,看什么呢,来吃饺子啊!”一句温柔声音传入我耳畔,打断了我的遐想,是妍妍表姐在叫我,“好的,来啦,来啦!”我赶紧跑进餐厅,只听一系列的祝酒词,一串串儿的祝福语从每个人的口中流淌出来,该进行餐前最重要的活动啦,只见所有人不约而同举起手中的高脚杯,“干杯,干杯!”高脚杯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伴随着我们齐呼时的欢笑声,响彻房间的每个角落!春节传统习俗话题作文800字篇二“快出来,看看我给你们准备的秋千!”“秋千?”只见门廊过道处的横梁上赫然悬着两条大粗绳,好似小女孩的麻花辫。
春节的习俗作文800字5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800字5篇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春节的习俗作文8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的习俗作文800字篇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
三十六个省区,三十六种文化。
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
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过。
”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个时期。
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让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
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
到了腊月二十三,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
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
菩萨贴金后,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然后放在祠堂前。
从腊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
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接着再贴各房门,还要贴些小签:“出门大利,抬头见喜”是贴正屋门上,“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
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了。
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
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
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吃完饭之后,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做守岁的“柴火”,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财大”。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必备6篇)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必备6篇)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第1篇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
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
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厦门岁次民俗厦门的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
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
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
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
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
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通用10篇)

春节习俗作文800字春节习俗作文800字(通用10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习俗作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习俗作文1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
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
接下来,便入席了。
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
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
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
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
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
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
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
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
春节习俗的作文800字(通用12篇)

春节习俗的作文春节习俗的作文800字(通用12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习俗的作文800字(通用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习俗的作文1在我的老家——安徽省苏州市灵璧县,有一个很特别的新年习俗,那就是挂钟馗像。
钟馗画像,第一眼看去便让人感到不同凡响。
画面上的钟馗身材魁梧,相貌凶猛。
一袭宽大的红色衣袍,遮不住腆胸叠肚。
短筒朝靴,显得风尘仆仆。
他一手提剑,一手拎着一只小鬼,仿佛立刻就要将小鬼斩成两半。
整幅画惟妙惟肖。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人们为何要挂钟馗画像了吧!那就是“避邪打鬼”。
挂钟馗画像始于很久以前。
我的老家那儿最初都是在春节除夕之时将画像挂在门上或正堂中,但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才有的习俗。
端午节那天,人们庄重地挂上钟馗像,焚香礼拜,祈求驱邪赐福。
小时看到门上的钟馗画像时,当时我真的是“余年幼,方出神,望着画中的‘怪叔叔’,不觉讶然惊恐”。
直到近来,我才真正知道钟馗背后的故事。
相传,钟馗为灵璧人,长相相貌丑陋,但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作文篇篇锦绣。
大比之年,唐明皇开科取士,钟馗的三篇文章字字珠玑,行行生辉。
殿试时,只要明皇看中,就会稳中状元。
没想到,唐明皇见钟馗相貌丑陋,竟以貌取人,把钟馗的名字划到十名以外。
状元没得中,钟馗一气之下撞墙而死。
后来,在唐明皇的一个梦中,钟馗的灵魂游到皇宫,一把抓住他,质问他为何以貌取人。
唐明皇惊恐万分,只好封钟馗在阴间当辟邪镇妖将军,答应钟馗在他的画像上写下“辟邪镇妖将军”,并将画像送回钟馗的故乡。
梦醒后,唐明皇令人呈上钟馗的试卷,仔细一看,钟馗的文章果然极佳,并提出了不上治国安邦之策。
唐明皇看罢,不由得感到惋惜,于是立即按梦中所说的那样,令人一一照办。
画像送到灵璧后,当地人处于的辟邪镇妖心愿,便开始在节日里把钟馗画像张贴在门上或正堂中,而且据说辟邪镇妖的效果特别好。
【精选】春节风俗作文800字3篇

春节风俗作文800字【精选】春节风俗作文800字3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800字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风俗作文800字篇1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过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
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就在厨房做着香喷喷的年夜饭。
而我却守候着电视机前,等待着新年联欢晚会的开始。
我喜爱的春晚终于开始了,妈妈的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哇!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立刻开始吃饭了。
我先夹了一个白菜馅的饺子,特别好吃,接着妈妈给我夹了一个海鲜味的,我摇摇头:“妈妈,我不喜欢这个味道!”妈妈非让我吃,还笑着说:“这个饺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见一块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原来如果吃到了带糖的饺子,这一年都会幸福甜蜜的。
在不知不觉中新年到了,我们欢呼起来。
初一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
鞭炮四响,礼花冲天,大家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过年的气氛,本是热闹的街道变得冷清,传统的新年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人传一代人的延续着……最值得我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家人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灯火通明的居民区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请来了门神和财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新年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
新年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张罗这张罗那,但是,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
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而卧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除夕那一天晚上,当然也是我家最开心的时候,全家三口人一齐静静地看着新年联欢晚会,偶尔外面传来几声鞭炮声,也会觉得特别有趣。
关于写春节的作文800字(通用31篇)

关于写春节的作文800字(通用3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写春节的作文800字(通用3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春节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正月初一。
在古时候有一只叫“年”的怪物。
“年”有三怕,一是怕灯光,二是怕红色的东西,三是怕声响。
所以每家每户在正月初一都会亮着灯,贴红色的春联和放炮竹。
这就形成了春节的传统习俗。
春节的习俗还有喝屠苏酒、贴“福”字、贴春联、包饺子等等。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包饺子。
那年春节我和妈妈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包饺子的准备工作。
妈妈先拿出一袋面粉,倒出部分放盆子里,加水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棒擀成面皮。
再拿出一块肉,把肉剁成肉泥,就可以开始包饺子了。
妈妈开始教我包饺子了,她认真地给我边说边做示范,我则想到那么一件事的边听边学着妈妈的动作。
由于我想露一手,妈妈说的话我一句也没领会,只顾照猫画虎照虎画猫,左手托住一张饺子皮上放了一勺馅,把馅子皮合拢,用手一捏,哈哈……捏住了!正在我得意之际,突然感到对手湿漉漉的,原来是油从饺子左面冒了出来。
于是,我捏左边,可是沾了油的面皮始终合不拢。
我非常气恼,一使劲,左边是捏住了,可是右边又冒油了,真是气死我了!于是,我同时捏住两边,再使劲一捏,饺子的肚子就给撑破了,这可气的我火冒三丈,不得不再拿一张面皮补住。
我手里拿着的已经不是饺子了,而是一个肉汤圆。
诶,没办法,谁让我没看清学懂呢。
我难为情地拿着“杰作”给妈妈看。
此时,妈妈已笑得合不拢嘴了,她停止了笑对我说:“包饺子不能用蛮劲,要用巧劲”。
并如此一般地又教了我一边。
听了妈妈的话,我非常惭愧,我决定再包一次。
我按着妈妈说的,右手捏中间,然后两边对挤,在左右轻轻一捏。
嘿,你别说,这只“小胖墩”还挺带劲呢!通过这次包饺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是,我们都要讲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习俗作文800 字精选春节习俗作文800 字精选(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
三十六个省区,三十六种文化。
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
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过。
”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个时期。
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让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
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
到了腊月二十三,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
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
菩萨贴金后,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然后放在祠堂前。
从腊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
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接着再贴各房门,还要贴些小签:“出门大利,抬头见喜”是贴正屋门上,“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
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
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
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吃完饭之后,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财” ,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做守岁的“柴火”,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财大”。
小孩子们要拿出爆竹和烟花,一直闹到凌晨十二点五十九秒。
这大年三十的灯不能黑,要彻夜亮灯。
预示来年前途光明。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的程序中,在灯火通明的夜里,在们兴奋和疲惫的鼾梦中渐行渐远。
春节习俗作文800 字精选(二)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年都有独特的习俗。
今年寒假,我对家乡丹城过春节的习俗作了全面的观察和调查。
真是不走不知情,一走开眼界。
家乡过春节真是丰富多彩,按照时间顺序共有5 种风俗。
祭灶:家乡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
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 的说法,今年我是在阿姨家里过年的,所以在腊月二十四祭灶。
阿姨一大早请来灶神纸像,又是熬糖,又是煮小豆饭⋯⋯一切完毕已是傍晚,点烛,敬香,供奉等一系列程序才算结束。
听阿姨说,祭灶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扫尘:举行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起到除夕,家乡的人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
贴春联,“福”字:每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纷纷贴上购买的春联,雅兴者自己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红红火火。
春联贴完,家家户户都忘不了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是倒着贴,取“福到”的谐音,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心愿。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互相祝贺新年,到处是一派喜庆的气氛。
祭祖:家乡的人过节都不会忘记去世的先人。
过年也不例外。
供奉食物表示心意,是我们家乡人祭祖的普遍形式。
通过这次调查,我全面了解了家乡人过春节的各种习俗。
每一项活动都寄托了人们的心愿。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于春节,人们也在不断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如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的一道“大餐” 。
不少人还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这样春节过得就更丰富多彩了。
然而,我想,作为一种传统节日,它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地方习俗始终不会被丢弃,如何使春节过得既有传统地方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这将是富裕的人们的不断追求。
春节习俗作文800 字精选(三)春节快要来临了,这可忙坏了春节的习俗。
这天,它们聚集在一个女主人家里,举行了“谁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评选活动。
首先登场的是“烟花爆竹兄弟俩” ,刚一上场,就“噼里啪啦” 地响了起来。
终于安静下来了,弟弟爆竹开口说道:“要说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得数我们兄弟俩了! 你们想想,要是没有我们,春节哪有那么热闹,再说我们兄弟俩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春节习俗了,你说对吗,哥哥?”哥哥烟花说:“弟弟说的没错,有一个民间传说,说的是一个叫‘年'的怪兽,人们为了赶走它,发现‘年'最害怕烟花爆竹了,也就是我们,如果没有我们,说不定‘年兽'现在还统治着地球呢!所以我们兄弟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烟花爆竹说完后,许多习俗都不服气,“不就是独一无二吗,有什么了不起! ”“难道就你们能赶走‘年兽',我也能! ”经过一番争论,接下来上场的是春节习俗中最胖的一个——年夜饭。
年夜饭一边提着它的大饭桶一边说:“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因为我象征着团圆,过春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而且我的用途还很广哪! 不光汉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许多少数民族也有呢,比如壮族、高山族、黎族⋯⋯都有这种习惯,所以我才是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不对不对,我可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一个! ”穿着一身金黄色衣服的“压岁钱”趾高气扬的上场了:“首先说一句,你们谁也别和我争,人们最喜欢的春节习俗肯定是我⋯⋯”压岁钱还没说完,“对联姐妹”反驳到:“你还多厉害呐,不就是受小朋友欢迎嘛,你又不能像人家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什么怪兽,哼!骄傲什么?”“你这可说点上了,你们不知道吗?我也和烟花爆竹一样能赶走怪兽。
”“那你说说看?”对联姐妹有点不太相信。
压岁钱一本正经的说:“我能赶走的怪兽是‘岁'。
每年除夕夜,它都会祸害儿童,后来,人们发现‘岁' 害怕钱,于是,每年除夕夜,人们都会给小朋友一些钱压‘岁' ,我的名字也就诞生啦! 所以我是人们最喜欢的习俗! ”“凭什么,我才是! ” “我是! ”“我是! ”⋯⋯所有习俗都争论起来。
这时,女主人回来了,她对习俗们说:“你们都是人们过春节中必不可少的,人们都很喜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人们的春节才过得热闹有趣! ”春节习俗作文800 字精选(四)春节习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
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
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
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
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
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
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
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
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
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
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
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
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
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 的谚语。
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
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
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
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
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春节习俗作文800 字精选(五)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 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
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 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福气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