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初中数学竞赛题试题

合集下载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试题一】:代数基础1. 已知 \( a, b, c \)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 \( a^2 + b^2 = c^2 \),求证 \( a + b \geq c \)。

【试题二】:几何问题2. 给定一个圆,圆心为 \( O \),半径为 \( r \)。

在圆上任取两点\( A \) 和 \( B \),连接 \( OA \) 和 \( OB \)。

求证 \( \angle AOB \) 的度数小于 \( 180^\circ \)。

【试题三】:数列与级数3. 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 \( a_1 = 3 \),公差 \( d = 2 \)。

求这个数列的第 \( n \) 项 \( a_n \) 的表达式,并计算前 \( n \) 项的和 \( S_n \)。

【试题四】:函数与方程4. 已知函数 \( f(x) = x^2 - 4x + 4 \),求该函数的最小值。

【试题五】:概率统计5. 一个袋子里有 \( 5 \) 个红球和 \( 3 \) 个蓝球。

随机抽取两个球,求两个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试题六】:组合数学6. 有 \( 8 \) 个不同的球,需要将它们放入 \( 3 \) 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至少有一个球。

求不同的放法有多少种。

【试题七】:逻辑推理7. 在一个逻辑推理题中,有三个人分别说了以下的话:- 甲说:“乙是说谎者。

”- 乙说:“丙是说谎者。

”- 丙说:“甲和乙都是说谎者。

”如果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谎,那么谁说的是真话?【试题八】:创新问题8.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8 \) 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

【试题九】:应用题9. 一个水池可以以恒定的速率 \( r \) 进水,同时也以另一个恒定的速率 \( s \) 出水。

如果水池开始时是空的,求水池被填满的时间\( t \)。

【试题十】:综合题10. 一个圆的半径是 \( 5 \) 厘米,圆内接一个等边三角形。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0.33333...(循环)B. 根号2C. 1/3D. 4答案:B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高为4,其周长是多少?A. 16B. 18C. 20D. 22答案:C3.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多少?A. 4B. -4C. 4或-4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 以下哪个方程的解是x=2?A. x^2 - 4 = 0B. x^2 - 3x + 2 = 0C. x^2 - 5x + 6 = 0D. x^2 - x - 6 = 0答案:B5. 一个圆的直径为10,其面积是多少?A. 25πB. 50πC. 100πD. 200π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其斜边长为________。

答案:5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2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5 或 -54.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如果周长是12π,那么半径r是________。

答案:65. 如果一个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的判别式Δ=b^2-4ac小于0,那么这个方程的解是________。

答案:无实数解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1,b=-3,c=2,求这个函数的顶点坐标。

答案:顶点坐标为(3/2, -1/4)。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如果周长是24,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答案:长为8,宽为4。

四、证明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证明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答案:略2. 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答案:略。

初中数学竞赛题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9B. √-1C. πD. 0.1010010001……2. 已知a,b是实数,且a+b=0,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a和b互为相反数B. a和b都是0C. ab>0D. ab≤0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A. 32cmB. 34cmC. 36cmD. 38cm4. 若x^2-4x+3=0,则x的值是()A. 1或3B. 2或3C. 1或2D. 2或4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a + 3b = 2(a + b)B. 2a - 3b = 2(a - b)C. 2a + 3b = 2a + 3bD. 2a - 3b = 2a - 3b6. 已知函数f(x) = 2x - 1,则f(3)的值是()A. 5B. 6C. 7D. 87.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则该长方形的对角线长是()A. 5cmB. 8cmC. 10cmD. 13cm8. 若a > b,且a + b = 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a < 0,b > 0B. a > 0,b < 0C. a = 0,b = 0D. 无法确定9. 下列各式中,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 分子为0,分母为0B. 分子为0,分母不为0C. 分子不为0,分母为0D. 分子不为0,分母不为010.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梯形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11. 若a,b是实数,且a + b = 0,则ab的值是______。

12. 一个圆的半径是r,则该圆的周长是______。

13. 若x^2 - 4x + 3 = 0,则x^2 - 4x + 4的值是______。

14. 函数f(x) = 2x - 1的图象是一条______。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试题一:代数问题题目:如果\( a \)和\( 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 a^2 + b^2= 45 \),求\( a \)和\( b \)的值。

解答:设\( a \)为较小的自然数,那么\( b = a + 1 \)。

根据题意,我们有:\[ a^2 + (a + 1)^2 = 45 \]\[ a^2 + a^2 + 2a + 1 = 45 \]\[ 2a^2 + 2a - 44 = 0 \]\[ a^2 + a - 22 = 0 \]分解因式得:\[ (a + 11)(a - 2) = 0 \]因此,\( a = -11 \)或\( a = 2 \)。

由于\( a \)是自然数,所以\( a = 2 \),\( b = 3 \)。

试题二:几何问题题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求斜边的长度。

解答: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c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 = \sqrt{a^2 + b^2} \]其中\( a \)和\( b \)是直角边的长度。

代入数值:\[ c = \sqrt{3^2 + 4^2} \]\[ c = \sqrt{9 + 16} \]\[ c = \sqrt{25} \]\[ c = 5 \]所以斜边的长度是5厘米。

试题三:数列问题题目: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解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_n = a_1 + (n - 1)d \]其中\( a_n \)是第\( n \)项,\( a_1 \)是首项,\( d \)是公差。

已知首项\( a_1 = 2 \),公差\( d = 5 - 2 = 3 \)。

代入公式求第10项:\[ a_{10} = 2 + (10 - 1) \times 3 \]\[ a_{10} = 2 + 9 \times 3 \]\[ a_{10} = 2 + 27 \]\[ a_{10} = 29 \]所以这个数列的第10项是29。

2024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2024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A. 2.4B. 1.2C. 5D. 不能确定(答案)A2、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且满足a² + b² + c² + 50 = 10a + 6b + 8c,则此三角形为: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A3、解方程组 { x + 2y = 5, 3x - 4y = -2 } 时,若先消去y,则得到的方程是:A. 5x = 14B. 5x = 10C. 7x = 16D. 7x = 22(答案)B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 : ∠B = 2 : 3,则∠C的度数为:A. 60°B. 90°C. 120°D. 不能确定(答案)C5、已知 |x| = 5,y = 3,则x - y等于:A. 8或-2B. 2或-8C. -2或8D. -8或2(答案)D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² - (k - 1)x - k =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A. -3B. 3C. -1D. 1(答案)D7、在圆O中,弦AB的长度等于半径OA,则∠AOB的度数为:A. 30°B. 60°C. 120°D. 30°或150°(答案)B8、若a > b > 0,c < d < 0,则一定有:A. a² > b²B. c² > d²C. a/d > b/cD. a/d < b/c(答案)A9、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像经过点(2, 3)和(-1, -3),则它的图像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10、在△ABC中,若∠A = 60°,∠B = 45°,则∠C的度数为:A. 45°B. 60°C. 75°D. 90°(答案)C。

九年级数学竞赛题

九年级数学竞赛题

九年级数学竞赛题一、代数部分1. 一元二次方程竞赛题题目:已知关于公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有两个实数根公式和公式。

(1)求实数公式的取值范围;(2)当公式时,求公式的值。

解析:(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公式,判别式公式。

在方程公式中,公式,公式,公式,因为方程有两个实数根,所以公式。

展开公式得公式,即公式,解得公式。

(2)由公式可得公式。

根据韦达定理,在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中,公式,公式。

对于方程公式,公式,公式。

当公式时,即公式,解得公式,但公式不满足公式(由(1)得),舍去。

当公式时,即公式,那么公式,由(1)中公式,解得公式。

2. 二次函数竞赛题题目:二次函数公式的图象经过点公式,且与公式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公式、公式,其中公式,公式,求公式的取值范围。

解析:因为二次函数公式的图象经过点公式,所以公式,则公式。

二次函数与公式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公式的根,由韦达定理公式,公式。

设公式,因为公式,公式,当公式时,公式;当公式时,公式;当公式时,公式。

将公式代入公式,公式中:由公式得公式,化简得公式,即公式。

由公式得公式,化简得公式,即公式,公式。

所以公式,则公式,解得公式。

二、几何部分1. 圆的竞赛题题目:在公式中,弦公式与弦公式相交于点公式,公式、公式分别是弦公式、公式的中点,连接公式、公式,若公式,公式的半径为公式。

(1)求证:公式是等边三角形;(2)求公式的长(用公式表示)。

解析:(1)连接公式、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分别是弦公式、公式的中点,根据垂径定理,公式,公式。

在四边形公式中,公式,公式,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公式,可得公式。

又因为公式(半径),公式、公式分别是弦公式、公式的中点,所以公式,公式。

在公式中,公式,公式(同圆中,弦心距相等则弦相等的一半也相等),所以公式是等边三角形。

(2)设公式与公式交于点公式,公式与公式交于点公式。

在公式中,公式,公式,公式,则公式。

同理,在公式中,公式。

因为公式是等边三角形,公式,在公式中,公式,公式,则公式,所以公式。

历届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历届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历届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1D. 2答案:B2.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4B. -4C. 4 或 -4D. 16答案:C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度是多少?A. 5B. 6C. 7D. 8答案:A4. 一个数列1, 1, 2, 3, 5, ...,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这个数列的第6个数是多少?A. 8B. 13C. 21D. 34答案:B5.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25πB. 50πC. 100πD. 125π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非负数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cm、3cm和4cm,它的体积是________。

答案:24立方厘米8. 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分数的值________。

答案:不变9.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答案:1,-1,010.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r,其中r是圆的半径,π是圆周率,π的值约等于________。

答案:3.14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30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20名学生参加了英语竞赛,并且有5名学生同时参加了数学和英语竞赛。

请问只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有多少人?答案:只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有30-5=25人。

1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答案:等差数列的公差d=5-2=3,第10项a10=a1+(10-1)*d=2+9*3=29。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一条直角边长为5,求另一条直角边长。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另一条直角边长b=√(13²-5²)=12。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五份精选集合(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五份精选集合(含答案)

数学竞赛训练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果100,0,log log 3x y x y y x >>+=, 144xy =,那么x y +的值是( ).203A .263B .243C .103D2. 设函数)10()(||≠>=-a a a x f x 且,f (-2)=9,则 ( ) A. f (-2)>f (-1) B. f (-1)>f (-2) C. f (1)>f (2) D. f (-2)>f (2)3.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4(1)1,f -≤≤-1(2)5,f -≤≤则(3)f 的取值范围是( )A.7(3)26f ≤≤ B. 4(3)15f -≤≤ C. 1(3)32f -≤≤ D.2825(3)33f -≤≤4.如图1,设P 为△ABC 内一点,且2155A P AB AC =+ ,则△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 ( ) A.15B.25C.14D.135. 设在x o y 平面上,20y x <≤,01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13,则集合{}{}2(,)|||||1,(,)|||1M x y y x N x y y x =-≤=≥+的交集M N ⋂所表示图形的面积是( ) A.31B. 23C. 1D. 436.方程20062007x y+=的正整数解(,)x y 的组数是( )A .1组 B. 2 组 C. 4组 D. 8组二.填空题(每小题9分,共54分)7.函数213()log (56)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8.已知02sin 2sin 5=α,则)1tan()1tan(0-+αα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设{}n a 是一个等差数列,12119,3,a a ==记16n n n n A a a a ++=+++ ,则n A 的最小值为10.函数()f x 满足(1)1003f =,且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2(1)(2)()()f f f n n f n +++= ,则(2006)f 的值为11..已知⎪⎩⎪⎨⎧≤+≥-≥03030y x y x y ,则x 2+y 2的最大值是12.对于实数x ,当且仅当n ≤x <n +1(n ∈N +)时,规定[x ]=n ,则不等式045][36][42<+-x x 的解集为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3.设集合A =12log (3)2x x ⎧⎫⎪⎪-≥-⎨⎬⎪⎪⎩⎭,B =21ax x a ⎧⎫>⎨⎬-⎩⎭,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4.三角形ABC 的顶点C (,)x y 的坐标满足不等式2282,3x y y y +≤+≥.边AB 在横坐标轴上.如果已知点Q (0,1)与直线AV 和BC 的距离均为1,求三解形ABC 面积的的最大值.15.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当0x <时,()1f x >,且对任意实数,x y ,有()()()f x y f x f y +=成立,数列{}n a 满足1(0)a f =且*11()().(2)n n f a n N f a +=∈--(1)求2008a 的值; (2)若不等式12111(1)(1)(1)21nk n a a a +++≥+ 对一切*n N ∈均成立,求k 的最大值.数学竞赛训练题一参考答案1.B 2.A 3.C 4.A 5.B 6.D 7. (,2)-∞- 8.23-.. 9.5710.1200711. 9 12. 82<≤x13. 解:a ∈(-1,0)∪(0,3)14.解:点C 在如图的弓形区域内.设1200(,0),(,0),(,)A a B a C x y ,由点Q 到直线AC ,BC 的距离等于1得2010********(2)20,(2)20.y a x a y y a x a y -+-=-+-=这说明12,a a 是方程2000(2)20y a x a y -+-=的2个根.所以220001212204[(2)]()4,(2)x y y AB a a a a y +-=+-=-这里0[3,4]y ∈.首先固定0y ,欲使AB 最大,需2209(1).x y =--因此当0[3,4]y ∈为某一定值时,点C 应位于弓形弧上.所以0000114262(3222ABC S AB y y y y ∆=⋅≤≤=-时取等号)115.(1)1,0,(1)(1)(0),(0) 1.(0)1x y f f f f a f =-=-=-=∴==∴∈∴1212212112112112112解:令得 当x>0时,-x<0,f(0)=f(x)f(-x)=1, 0<f(x)<1.设x ,x R,且x <x ,则x -x >0,f(x -x )<1,f(x )-f(x )=f(x )-f(x +x -x )=f(x )[1-f(x -x )]>0. f(x )>f(x ),函数y=111200812121()(2) 1.(12)(0),20.221,4015111(2)(1)(1)(1)21111(1)(1)(1)2111(1)(1n n n n n n n n nf a f a f an an f a a a a a n a k n a a a a a a n a +++--=∴+--=--=-=∴=-=+++≥++++≤+++n+1n f(x)在R 上是单调递减函数.1由f(a )=得f(-2-a )即由恒成立,知k 恒成立.设F(n)=212121)(1),21()0111(1)(1)(1)(1)23(1)2(1)1,(1)()()4(1)12()(1)33.nn a a n F n a a a F n n F n n F n F n F n n F n F +++>++++=+++=>+>+-∴≥=≤则且又即22所以,k 3,即k 的最大值为333数学竞赛训练题三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1.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4(n ≥1),且a 1=9,其前n 项之和为S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