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 箱式电炉设计

热处理   箱式电炉设计
热处理   箱式电炉设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

姓名: 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箱式电阻炉

基本技术条件:

学生应完成下列工作:

一﹑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论述和计算)

1﹑说明目录

2﹑按技术条件要求确定炉型,炉膛及外形的主要尺寸;

3﹑炉衬材料与炉衬尺寸的确定;

4﹑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炉子功率及接线方法;

5﹑电热元件的选择,并且计算电热元件的基本尺寸和安装尺寸;

6﹑确定炉体金属构架及炉门启动装置;

7﹑炉子主要数据及主要指标计算并列表;

8﹑对所有炉子评价及必要的说明。

二﹑图纸部分

1﹑绘制炉子断面总图一张(2—3个视图)(A1图纸)

2013-11-11

目录

一、炉型的选择 (2)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2)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设计 (4)

四、计算炉子功率 (5)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7)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7)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7)

八、功率分配与接线 (9)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与计算 (9)

十、电热体元件图 (11)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11)

十二、炉子技术指标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任务:

为某厂设计一台热处理电阻炉,其技术条件为:

(1)用途:中碳钢、低合金钢毛坯或零件的退火,处理对象为中小型零件,无定型产品,处理批量为多品种,小批量;

(2)生产率:90kg/ h;

(3)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700℃;

(4)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一、炉型的选择

根据工件的特点与设计任务的要求及产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炉型。由于小批量生产,品种多和工艺稳定的要求拟选用箱式热处理电阻炉,不通保护气氛。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1.炉底面积的确定

炉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次装料量计算,另一种是根据炉底强度指标计算[1]。因工件的加热周期和装炉量不明确,故不能用炉子一次装料量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炉底强度指标法。已知生产率为150kg/h,按表5—1[1]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和淬火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p0为12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F=p/p0=150/120=1.25m2

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F1=0.75~0.85,取系数上限0.85,得到炉底实际面积:

F=F/0.85= 1.25/0.85=1.47m2

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对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考虑装出料的方便,根据长度与宽度之比,取L/B=2:1,因此,可求得炉底宽度

F=2.059m

L=5.0/

B=L/2=2.059/2=1.030m 为方便砌砖L=2205mm B=1048mm 3.炉膛高度的确定

根据统计的资料,炉膛高度(H)对炉底宽度(B)之比H/B通常在0.52~0.9之间,大多数在0.8左右,根据炉子工作条件,取H/B=0.7左右,选定炉膛高度H=707mm。因此,确定炉膛尺寸如下

长L=(230+2)×9+(230/2+2)=2205mm

宽B=(120+2)×5+(50+2)×4+(113+2)×2=1048mm

高H=(65+2)×10+37=707mm

为防止工件与炉内壁或电热元件搁砖相碰撞,应使工件与炉膛内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要保证炉料上部有200~300mm的空间,有利于辐射与对流传热,由此确定工作室有效尺寸为

L效=2000mm

B效=950mm

H效=500mm

砌体结构如图1所示:

轻质粘土砖硅藻土砖重质粘土砖耐热钢

图1砌体结构示意图

4.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由于侧墙、前墙及后墙以及炉顶的工作条件相似,采用相同炉衬结构,即两层:113mmQN—1.0轻质粘土砖和180mmB级硅藻土砖。

炉底采用耐火层314mm,材料为113mmQN—1.0轻质粘土砖,绝热层硅藻土砖和蛭石粉厚180mm。

炉门用65mmQN—1.0轻质粘土砖+65mmA级硅藻土砖。

炉底板材料选用Cr-Mn-Ni耐热钢,根据炉底实际尺寸给出,分三块或四块,厚20mm。

炉底隔砖采用重质粘土砖[2]。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砌体外廓尺寸如图1所示。

L外=L+2×(113+180)=2791mm

B外=B+2×(113+180)=1634mm

H外=H+f+(115+180)+(65+2)×3+180=1523mm

式中:f—拱顶高度,此炉子采用60°标准拱顶,取拱弧半径尺R=B,则f可由f=R(1-cos30°)=140mm求得。

1.炉顶平均面积

F顶内=(2πR/6)×L=2.42m2

F顶外=B外×L 外=4.56m2

F顶均= =3.320m2

2.炉墙平均面积

炉墙面积包括侧墙及前后墙,为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墙内。

F墙内=2LH+2BH=5.109m2

F墙外=2H外(L外+B外)=13.479m2

F墙均= =8.298m2

3.炉底平均面积

F底内=B×L=2.311m2

F底外=B外×L外=4.560m2

F底均= 2

四、计算炉子功率

1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 (1) 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Q 件

由附表6[1]得,工件在600℃及20℃时比热容分别为C 件2=0.741KJ/(kg ·℃), C 件1=0.486KJ /(kg ·℃),根据

Q 件=p(C 件2t 1-C 件l t 0)=150×(0.574×600-0.486×20)=50202.0KJ/h (2) 通过炉衬的散热损失Q 散

由于炉子侧壁和前后墙炉衬结构相似,故作统一数据处理,为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墙内[3]。

根据式(1—15)[2]

111n n

i i i

i t t s F λ+=-∑ 对于炉墙散热,如图5—9[4]所示,首先假定界面上的温度及炉壳温度,炉内温度t 1=600℃ 界面温度为t 2=500℃ 炉壳温度t 3=60℃

耐火层S 1的平均温度t 1均=(600+500)/2=550℃ 保温层S 2的平均温度t 2均=(500+60)/2=280℃ 炉衬的热导率由附表3[1]得

λ1=0.29+0.000256×t 1均=0.29+0.000256×550=3.113W/(m ·℃) λ2=0.13+0.00023×t s3均=0.13+0.00023×280=0.1644W/(m ·℃)。

当炉壳温度为60℃,室温为20℃时,由附表2[1]经近似计算可得αΣ=12.17W/(m 2·℃) a)求热流

q 墙 =(600-20)/(S 1/λ1+ S 2/λ

2 +1/α

Σ

=(600-20)/(0.115/3.113+0.12/0.1644+1/12.17)

=682.4w/m 2 b)计算交界面上的温度t 2墙、

t 2墙=1

1s t q λ1

-墙

=600-682.4×(0.115/3.113)=574.8℃

验算界面温度(t 2墙—t 2)/t 2墙=4.5%<5%

该假设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重算.

c)验算炉壳温度t 3墙

t 3墙=2

22

s t q λ-墙

=574.8-682.4(S 2/λ2)=58℃

该结果满足一般热处理电阻炉表面温度<60℃的要求。

d).计算炉墙散热损失

Q 墙散= q 墙·F 墙均=682.4×8.298=5662.6W 同理可以求得

Q 顶散= q 墙·F 顶均=682.4×3.32=2265.6W Q 底散= q 墙·F 底均=682.4×3.246=2215.1W 整个炉体散热损失

Q 散= Q 墙散+Q 顶散+ Q 底散=10143.3W=2819.8kj/h

(3) 开启炉门的辐射热损失

设装出料所需时间为每小时6分钟,根据式(5—6)[2]

Q 辐=3.6×5.675F Φδt[4

100Tg ??

?

??

-4

100Ta ?? ???

] 因为T g =600+273=873K ,T a =20+273=293K , 由于正常工作时,炉门开启高度的一半,故

炉门开启面积F=B ×2

H

=1.048×0.6402=0.370 m 2

炉门开启率δt=0.1

由于炉门开启后,辐射口为矩形,且

2

H

与B 之比为0.35/1.048=0.34,炉门高度与炉墙厚度之比为0.35/0.29=1.21,由图1-14[4]第一条线图1-14[4]查得Φ=0.7故

Q 辐=3.6×5.675F Φδt[4

100Tg ??

?

??

-4

100Ta ?? ???

]=3034.0kJ/h (4)开启炉门溢气热损失

溢气热损失 Q 溢=q va ρa C a (t g ’-t a )δt 其中

q va =1997·B ·

2H 3/h 空气密度ρa =1.29 kg/m 3由附表10[3]得C a =1.358KJ/(m 3·℃) t a =20℃ ,t g ’为溢气温度, t g ’=20+

2

3

(600-20)=406.7℃ Q 溢=q va ρa C a (t g ’-t a )δt=29800.1 KJ/h

(5)其它热量损失

其他热量损失越为上述热损失之和的10%~20%故

Q 它=0.12(Q 件+Q 散+Q 辐+Q 溢)=10302.7KJ/h

(6)热量总输出

其中Q 辅=0,Q 控=0,

Q 总=Q 件+Q 辅+Q 控+Q 散+Q 损+Q 溢+Q 它=96158.6KJ/h

(7)炉子的安装功率

P 安=

3600

KQ 总

其中K 为功率储备系数,本炉设计中K 取1.4,则

P 安=(1.4×112656)/3600=37.4kw

为减少加热时间,与标准炉子相比较,取炉子功率为39kW 。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1.正常工作时的效率[4]

由式(5—12)[1]

η=

Q Q 件

=50202.0/96158.6=52.2% 2.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

η=Q 件/[Q 总-(Q 辐+Q 溢)]=79.3%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P 空=

3600

Q Q 散它

+=3.65kW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由于所设计的箱式电阻炉的耐火层结构相似,而保温层蓄热较少,为简化计算,将炉子侧墙、前后墙及炉顶按相同数据计算,炉底由于砌砖方法不同,进行单独计算[5],因升温时炉底板也随炉升温,也要计算在内。

1.炉墙及炉顶蓄热

V侧

=2×(2.205+2×0.115)×0.115×(0.707+0.115)=0.451m3

V前·后

=2×1.048×0.115×(0.707+0.115)=0.198m3

V顶

=2.205×1.048×0.115=0.266m3

V侧

=2×[2.205+2×(0.115+0.232)]×0.232×(0.707+0.115+0.232)=1.444m3

V前·后

=2×(1.048+0.115×2)×0.232×(0.707+0.115+0.232)=0.625m3

V顶

=(2.205+2×0.115)×0.232×(1.048+2×0.115)=0.722m3

由式(5—9)因为t

=(t1+t2墙)/2=(600+574.8)/2=587.4℃

Q蓄=V粘ρ粘C粘(t粘-t o)+V硅ρ硅C硅(t硅-t0)

查附表3[3]得

C粘=0.84+0.26×10-3t粘=0.990kJ/(kg·℃)

t硅=(t2墙+t3墙)/2=(574.8+58)/2=316.4℃

查附表3[3]得

C硅=0.84十0.25×10-3t硅=0.919kJ/(kg·℃)

所以得

Q蓄1=(V侧

粘+ V前·后

+ V顶

)ρ

C

(t

-t0)

+(V侧

硅+ V前·后

+ V顶

)ρ

C

(t

-t0)

=(0.451+0.198+0.266)×1000×0.990×(587.4-20)

+(1.144+0.625+0.722)×500×0.919×(316.4-20)

=853243.0kJ

2.炉底蓄热计算

V底

=0.018×[2.205+2×(0.113+0.232)]×[1.048+2×(0.113+0.232)]=0.09m3

V底

=0.067×2[2.205+2×(0.113+0.232)]×[1.048+2×(0.232+0.113)]=0.67m3查附表3[3]得

C底

粘=0.84+0.25×10-3t底

=0.990kJ/(kg·℃)

t底

=397℃

查附表3[3]得

C底

=0.84+0.25×10-3 t底=0.919kJ/(kg·℃)

所以得

Q底

=0.67×0.990×1000×567.4+0.09×0.919×500×296.4=388614.0kJ

3. 炉底板蓄热

根据附表6[1]查得600℃和20℃时高合金钢的比热容分别为:C板2=0.779kJ/(kg·℃)和C板1=0.473kJ/(kg·℃)。经计算炉底板重量G=119kg,所以有

Q板

=G(C板2t1-C板1t0)=54494.9kJ

Q蓄=Q蓄1+Q底

蓄十Q板

=853243+388614+54495=1296352kJ

由式(5—13)[2]式得空炉升温时间

τ升=1296352/(3600×60)=6h

对于一般周期作业炉升温时间在3-8小时左右,所设计的炉子升温时间符合要求。由于蓄热是按稳态传导计算的,误差大,实际升温时间应该是4小时左右。

八、功率的分配与接线[6]

39kW功率均匀分布在炉膛两侧及炉底,组成Y接线。供电电压为车间动力电网380V。核算炉膛布置电热元件内壁表面负荷,对于周期式作业炉,内壁表面负击应在15~35kw /m2之间。

F电=2F电

侧+F电

=2×2.205×0.707+2.205×1.048=5.43m2

W=P安/F电=37.4/5.43=6.9kW/m2

对于周期作业电阻炉,内壁表面负击应在15~35kw/m2之间,但本炉子的生产率很高,功率很小,导致内壁表面负击很小,所以符合条件。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由最高使用温度600℃,选用线状0Cr25Al5合金作电热元件,接线方式采用Y。[7] 1.理论计算法

(1)求60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ρ

当炉温为600℃时,电热元件温度取700℃,由附表12[3]查得0Cr25Al5在20℃时电阻率ρ20=1.40Ω·mm2/m,电阻温度系数α=4×10-5℃-1,则1000℃下的电热元件电阻率为

ρt = ρ20(1+αt)=1.40×(1+4×10-5×700)=1.439Ω·mm2/m

(2)确定电热元件表面功率

由图5—3[4],根据本炉子电热元件工作条件取W

=3.3W/cm2。

(3)每组电热元件功率

由于采用Y接法,即三相星形接法,每组元件功率

P组=39/n=39/3=13kW

(4)每组电热元件端电压

由于采用Y接法,车间动力电网端电压为380V,故每组电热元件端为每相电压U 电压即为每相电压U组=220V

(5)电热元件直径由式(5—24)[2得

线状电热元件直径

取d=4mm

(6)每组电热元件长度和重量由式(5—25)[2]得

每组电热元件长度

L组=0.785×l0-3(U组2d2/P组ρt)=32.5m 取33m

每组电热元件重量由式(5—28)[2]得

G组=(π/4)d2L组ρm

式中,ρm=7.1g/cm2

所以得

G组=(π/4)d2L组ρm=2.9kg

(7)电热元件的总长度和总重量由式(5—27)[2]得

电热元件总长度

L总=3L组=3×33=99m

电热元件总重量由式(5—28) [2]得

G总=3G组=3×2.9=8.7kg

(8)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

W实=P组/πdL组=3.1W/cm2

W实

(9)电热元件在炉膛内的布置

按规定,h/d在2~4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取3

h=3d=3×4=12mm

布置电热元件的炉壁长度

L′=L-50=2025-50=1975mm

螺旋体圈数

N =L′/h =1975/12=165圈

丝状电热元件绕成螺旋状,当元件温度高于700,螺旋节径D=(6—8)d,取D=6d=6×4=24mm

L折=NπD=165×3.14×24×10-3=12.4m

L组/L折=33/12.4=3

根据计算,选用Y方式接线,采用d=4mm所用电热元件重量最小,成本最低。电热元件节距h在安装时适当调整,炉口部分增大功率。

电热元件引出棒材料选用1Crl8Ni9Ti,Φ=12mm,L=500mm.电热元件图如图2、3、4所示。

十、电热体元件图

见附图一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见附图二

十二、电阻炉技术指标(标牌)

额定功率:39kw,额定电压:380V;

最高使用温度:600℃,生产率150kg/h;

相数3,接线方法Y;

工作有效尺寸2000mm×950mm×500mm,外形尺寸:2791mm×1634mm×1523mm.

参考文献

[1] 刘人达.《冶金炉热工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2] 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三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3] 吴德荣.《工业炉及其节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 刘孝曾.《热处理炉及车间设备》.北京:机械出版社,1985.

[5] 陈先咏.《热处理车间设计》.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6] 陈天民.《热处理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 臧尔寿.《热处理车间设备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图2 螺旋状电热体结构3 丝状电热体在炉墙上D=24mmm

d=4mm h=12mm

.

. L外2791mm 炉膛尺寸:L2205mm B外1634mm H外1523mm

箱式炉结构图

1 炉门2热电偶3炉壳4炉衬

5 罩壳6炉底板7加热元件8 炉门升降机

箱式电阻炉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热处理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生产率110kg/h,功率30kw,温度≤600℃)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材料083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011-12-26~2011-1-8

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

目录 一、炉型的选择.................................................................................................. - 4 -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 4 -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 5 - 四、计算炉子功率.............................................................................................. - 6 -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 8 -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 8 -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 8 - 八、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 9 -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 9 - 十、电热体元件图............................................................................................ - 10 -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 10 - 十二、电阻炉技术指标(标牌).................................................................... - 10 - 参考文献............................................................................................................. - 11 -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遵守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测温仪表、热 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 2.检查炉膛内是否有其它工件,炉底板,电阻丝是否完 好。 3.工件进出炉时应断电操作,并注意工件或工具不得与 电阻丝碰撞和接触。 4.箱式电阻炉使用温度不得超过额定值。

5.电炉通电前应先合闸,再开控制柜电钮,停炉时,应先关控制柜电钮再拉闸。 6.每月定期清理设备各部位(包括炉底板下部)的氧化物和脏物,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 7.热处理干燥箱、保温炉、电溶炉不得超过额定温度,其余均按本规程执行。 8.工作完毕整理工作场地,并填写交接班记录。(铁粉联动线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一台中温箱式热处理电阻炉; 炉子用途:中小型零件的热处理; 材料及热处理工艺:中碳钢毛坯或零件的淬火、正火及调制处理; 生产率:160kg/h; 生产要求:无定型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要求:完整的设计计算书一份和炉子总图一张。 二、炉型的选择 根据生产特点,拟选用中温箱式热处理电阻炉,最高使用温度950℃,不通保护气氛。 三、确定炉体结构及尺寸 1.炉底面积的确定 因无定型产品,故不能用实际排料法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加热能力指标法。已知生产率p为160kg/h,按照教材表5-1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和淬火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p0为 12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F1=P = 160 =1.33 m2 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1F=0.75~0.85,取系数上限,得炉底实际面积: F= F1 0.85 = 1.33 0.85 =1.57 m2 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由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应考虑出料方便,取L B=2,因此,可求得: L===1.772 m B=L2=1.7722=0.886 m 根据标准砖尺寸,为便于砌砖,取L=1.741 m,B=0.869 m,如总图所示。 3.炉膛高度的确定 按照统计资料,炉膛高度H与宽度B之比H B通常在0.5~0.9之间,根据炉子工作条件,取H B=0.64Om。 因此,确定炉膛尺寸如下: 长L=230+2×7+230×1 2 +2=1741 m 宽B=120+2×4+65+2+40+2×2+113+2×2=869 mm 高H=65+2×9+37=640 mm 为避免工件与炉内壁或电热元件搁砖相碰撞,应使工件与炉膛内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确定工作室有效尺寸为: L 效 =1500 mm B 效 =700 mm H 效 =500 mm 4.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由于侧墙、前墙及后墙的工作条件相似,采用相同炉衬结构,即113mm QN?0.8轻质粘土砖,+80 mm密度为250 kg m3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113mm B级硅藻土砖。 炉顶采用113 mmQN?1.0轻质粘土砖,+80 mm密度为250 kg m3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

辽宁x x 大学 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题目:热处理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生产率150kg/h,功率39kw,工作温度≤600℃) 院(系):X X 专业班级:X X 学号:X X 学生姓名:X X 指导教师:X X 起止时间:X X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材料教研室

目录 一、炉型的选择 (2)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2)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设计 (4) 四、计算炉子功率 (5)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7)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7)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7) 八、功率分配与接线 (9)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与计算 (9) 十、电热体元件图 (11)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11) 十二、炉子技术指标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任务: 为某厂设计一台热处理电阻炉,其技术条件为: (1)用途:中碳钢、低合金钢毛坯或零件的退火,处理对象为中小型零件,无定型产品,处理批量为多品种,小批量; (2)生产率:150kg/ h; (3)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600℃; (4)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一、炉型的选择 根据工件的特点与设计任务的要求及产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炉型。由于小批量生产,品种多和工艺稳定的要求拟选用箱式热处理电阻炉,不通保护气氛。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1.炉底面积的确定 炉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次装料量计算,另一种是根据炉底强度指标计算[1]。因工件的加热周期和装炉量不明确,故不能用炉子一次装料量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炉底强度指标法。已知生产率为150kg/h,按表5—1[1]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和淬火 为12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p =150/120=1.25m2 F=p/p =~,取系数上限,得到炉底实际面积: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F 1 F=F/= =1.47m2 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对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考虑装出料的方便,根据长度与宽度之比,取L/B=2:1,因此,可求得炉底宽度 F=2.059m L=5.0/ B=L/2=/2=1.030m 为方便砌砖L=2205mm B=1048mm

热处理 箱式电炉设计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 姓名: 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箱式电阻炉 基本技术条件: 学生应完成下列工作: 一﹑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论述和计算) 1﹑说明目录 2﹑按技术条件要求确定炉型,炉膛及外形的主要尺寸; 3﹑炉衬材料与炉衬尺寸的确定; 4﹑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炉子功率及接线方法; 5﹑电热元件的选择,并且计算电热元件的基本尺寸和安装尺寸; 6﹑确定炉体金属构架及炉门启动装置; 7﹑炉子主要数据及主要指标计算并列表; 8﹑对所有炉子评价及必要的说明。 二﹑图纸部分 1﹑绘制炉子断面总图一张(2—3个视图)(A1图纸) 2013-11-11

目录 一、炉型的选择 (2)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2)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设计 (4) 四、计算炉子功率 (5)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7)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7)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7) 八、功率分配与接线 (9)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与计算 (9) 十、电热体元件图 (11)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11) 十二、炉子技术指标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任务: 为某厂设计一台热处理电阻炉,其技术条件为: (1)用途:中碳钢、低合金钢毛坯或零件的退火,处理对象为中小型零件,无定型产品,处理批量为多品种,小批量; (2)生产率:90kg/ h; (3)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700℃; (4)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一、炉型的选择 根据工件的特点与设计任务的要求及产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炉型。由于小批量生产,品种多和工艺稳定的要求拟选用箱式热处理电阻炉,不通保护气氛。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1.炉底面积的确定 炉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次装料量计算,另一种是根据炉底强度指标计算[1]。因工件的加热周期和装炉量不明确,故不能用炉子一次装料量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炉底强度指标法。已知生产率为150kg/h,按表5—1[1]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和淬火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p0为12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F=p/p0=150/120=1.25m2 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F1=0.75~0.85,取系数上限0.85,得到炉底实际面积: F=F/0.85= 1.25/0.85=1.47m2 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对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考虑装出料的方便,根据长度与宽度之比,取L/B=2:1,因此,可求得炉底宽度 F=2.059m L=5.0/ B=L/2=2.059/2=1.030m 为方便砌砖L=2205mm B=1048mm 3.炉膛高度的确定 根据统计的资料,炉膛高度(H)对炉底宽度(B)之比H/B通常在0.52~0.9之间,大多数在0.8左右,根据炉子工作条件,取H/B=0.7左右,选定炉膛高度H=707mm。因此,确定炉膛尺寸如下

热处理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

热处理电阻炉安全操作规程 1、箱式电阻炉 1、1作业前检查: 1、1、1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等是否完好; 1、1、2炉膛内是否有遗留工件,炉底板电阻是否完好。 1、2工件进出炉时应断电操作,不允许工件或工具与电阻丝相碰撞或接触。 1、3箱式电阻护使用温度不允许超过额定值。 1、4电炉通电前应首先合闸,再开控制柜电钮。停炉时应先关控制柜电钮,再拉闸。 1、5每日清理设备各部位(包括炉底板下部)的氧化物和杂物。 1、6工作完毕应整理工作场地,并向下一班次操作负责人交待设备情况。 2、井式电阻炉 2、1管理者应指定炉前操作负责人。 2、2使用前检查设备及炉盖提升装置、工件吊具是否缺损,设备接地、风扇是否良好。 2、3装、出炉工件时应切断电源,不允许带电操作。吊装工件时应注意不应碰撞或接触电阻丝,工件重量不允许超过吊具规定负荷。 2、4开炉过程中,温度不允许超过额定值。 2、5吊装工件时,炉子平台上、下不允许站人。 3、气体渗碳炉 3、1 指定炉前操作负责人。 3、2工作前准备: 3、2、1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并将测量仪表按工艺规范调整正确; 3、2、2 检查炉盖的升降机构是否正常; 3、2、3风扇转动平稳、无噪音,风扇的冷却水管应完好无堵塞,工作中的冷却出水温度不允许大于60℃;

3、2、4输油管道应完好畅通无渗漏,排气管、滴油器应畅通; 3、2、5炉罐内应无碳黑之类杂物,炉子应密封良好; 3、2、6检查吊车的吊放工具是否良好,工件起吊后吊钩下不允许站人。 3、3先给风扇轴迷宫装置通冷却水,然后给设备通电。 3、4温度在3600℃以上时不允许关掉风扇。 3、5温度在750℃以下时不允许向炉内滴注煤油,以防爆炸。 3、6 RJJ 系列气体渗碳炉最高工作温度不允许超过950℃。各设备装置量及最大工件尺寸应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 3、7工件进出炉时设备应断电;吊车的升降速度应缓慢,起吊工件时应将吊钩对中。 3、8在渗碳过程中应点燃从炉内排出的废气。 3、9渗碳工作完毕应立即用辅助炉盖将渗碳炉罐盖好。 3、10液体渗碳剂、甲醇等均属易燃易爆物品,应严格保管,注意防火防爆。 3、11定期检查设备,清洁环境卫生。 4、气体氮化炉 4、1指定炉前操作负责人。 4、2氨瓶应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距离工作场地5m 以上,不允许靠近热、电源,或受日光曝晒,以防气体受热膨胀爆炸。 4、3氨瓶应在指定地点立放,不准用吊车运送,不准摔碰、涂油脂和卧放。 4、4冬季存放氨瓶,环境气温应保持在20℃左右。如液氨冻结,只能用水冲淋化冻,不允许用火或电炉烘烤。 4、5液氨用完后,应在瓶上标注“已用完”,并集中堆放。 4、6氮化炉装好料后,应仔细检查氨气管道、炉盖是否有泄漏,以免污染环境,氨气中毒;严防氨分解出来的氢气遇火自燃,引至氮化包内引起爆炸。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1、炉型:箱式炉 2、设计要求:(1)生产率或一次装炉量:100kg/h (2)零件尺寸:长、宽、高尺寸最大不超过150mm (3)零件材料:中、低碳钢、低合金钢及工具钢 (4)零件热处理工艺:淬火加热 3、任务分析: (1)生产率或一次装炉量为100kg/h ,属小型炉; (2)生产长、宽、高尺寸最大不超过150mm 的零件,选择箱式炉合理; (3)淬火加热工艺表明所设计的箱式炉属于中温范畴。 二、电阻炉的炉体结构设计 1、炉型选择:由于所生产的零件尺寸较小,都不大于150mm ,且品种较多,热处理 工艺为淬火加热,具体品种的淬透性不同,工艺有所差别,故采用周期作业中温箱式热处理炉进行设计。(额定温度为950℃) 2、炉膛设计 (1)典型零件的选定 参照设计任务的要求,选用40Cr 钢齿轮模拟设计 ①齿轮参数:分度圆mm d 128= 齿顶圆mm d a 136= 齿数32=z 模数 4=m 齿宽mm b 70= 全齿高mm h 9= 齿根圆mm d f 118= 齿轮孔径mm d 40=孔 ②设定工艺曲线: 加热时间 t=a ×k ×D (a :加热系数,k :工件装炉条件修正系数,D :工件 《热处理手册》第四版第二卷,机械工业出版p55 工艺周期为5h 《热处理设备》p117表5-4

有效厚度) 查表得:a 为1.2-1.5min/mm 取1.3 min/mm k 取1.8 故时间 t=1.3×1.8×70=163.8min 取加热时间3h ,保温时间2h 工艺周期为5h (2)确定炉膛尺寸 一次装炉量=生产率×周期=100kg/h ×5h=500kg 单位重量 kg kg d d 337.6108.7b ])2 ( )2[(m 322 =???-=孔π 零件个数 809.78337 .6500 ≈== n 个 查表可知,炉底单位面积生产率 h m kg P ?=20100 有效面积 22 01100 100m m P P F === 有效 由于工件之间距离为工件高度的0.3-0.5,故取工件之间距离为30mm 设计每次装炉80个零件,分两层分布,每层40个,纵向8个,横向5个 实际炉底面积 224.125.18 .01 m m K F F ≈== = 有效实 (K 为炉底利用系数,通常为0.8-0.85) 取 长 L=1.4m , 宽 B=1.0m 炉子高度一般为(0.52-0.90)B ,取0.6B ,故H=0.6m 3、炉体各部分结构 (1)炉衬:分为内层耐火层和外层保温层 内层:用QN —1.0的轻质耐火粘土砖 外层:B 级硅藻土砖,热导率为t 1023.0131.03 -?+,最高使用温度为900℃ (2)炉墙: 耐火层:QN —1.0轻质耐火粘土砖,规格为230×113×65mm ,热导率为 t 3110256.029.0-?+=λ,厚度 mm 1131=δ 保温层:B 级硅藻土砖,规格为230×113×65mm ,热导率为 t 1023.0131.03 -2?+=λ,厚度 mm 2302=δ 炉膛尺寸: L=1.4m B=1.0m H=0.6m 《热处理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附表2

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

、 辽宁x x 大学 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 题目:热处理箱式电阻炉的设计 (生产率150kg/h,功率39kw,工作温度≤600℃) 院(系):) X X 专业班级:X X 学号:X X 学生姓名:X X 指导教师:· X X 起止时间:X X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

目录 一、炉型的选择 (2)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2) 三、砌体平均表面积设计 (4) 四、计算炉子功率 (5) 五、炉子热效率计算 (7) 六、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7) 七、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7) 八、功率分配与接线 (9) 九、电热元件材料选择与计算 (9) 十、电热体元件图 (11) 十一、电阻炉装配图 (11) 十二、炉子技术指标 (11) 参考文献 (12)

设计任务: 为某厂设计一台热处理电阻炉,其技术条件为: (1)用途:中碳钢、低合金钢毛坯或零件的退火,处理对象为中小型零件,无定型产品,处理批量为多品种,小批量; (2)生产率:150kg/ h; (3)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600℃; (4)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长时间连续生产。 一、炉型的选择 根据工件的特点与设计任务的要求及产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炉型。由于小批量生产,品种多和工艺稳定的要求拟选用箱式热处理电阻炉,不通保护气氛。 二、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1.炉底面积的确定 炉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次装料量计算,另一种是根据炉底强度指标计算[1]。因工件的加热周期和装炉量不明确,故不能用炉子一次装料量确定炉底面积,只能用炉底强度指标法。已知生产率为150kg/h,按表5—1[1]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和淬火 为120kg/(m2·h),故可求得炉底有效面积 时的单位面积生产率p =150/120=1.25m2 F=p/p =~,取系数上限,得到炉底实际面积:由于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F 1 F=F/= =1.47m2 2.炉底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对于热处理箱式电阻炉,设计时考虑装出料的方便,根据长度与宽度之比,取L/B=2:1,因此,可求得炉底宽度 F=2.059m L=5.0/ B=L/2=/2=1.030m 为方便砌砖L=2205mm B=1048mm 3.炉膛高度的确定 根据统计的资料,炉膛高度(H)对炉底宽度(B)之比H/B通常在0.52~0.9之间,大多数在左右,根据炉子工作条件,取H/B=左右,选定炉膛高度H=707mm。因此,确定炉膛尺寸如下 长 L=(230+2)×9+(230/2+2)=2205mm

电阻炉热处理工(普通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7093 电阻炉热处理工(普通热处理)安全 操作规程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阻炉热处理工(普通热处理)安全操 作规程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开炉前先检查炉内是否有遗留的工件杂物,并清除氧化皮。 2、长期停歇的炉子,送电前先用500V摇表检查绝缘(应不低于0.5兆欧)。送电升温不能太快,按升温曲线升温。 3、检查仪表,必须完好齐全,发热元件与引出棒接头,接触器触点等必须接触良好。 4、检查转动部份是否灵活,各部元件、部件是否良好可靠,有无徒震和不均匀现象。 5、工件入炉、装炉时,不得碰坏炉膛砌砖体,

热处理炉(箱式电阻炉)设计

热处理炉设计 一、 设计任务 设计一箱式电阻炉,计算和确定主要项目,并绘出草图。 基本技术条件: (1)用途:低合金钢等的回火; (2)工件:中小型零件,小批量多品种,最长0.8m ; (3)最高工作温度为550℃; (4)炉外壁温度小于60℃; (5)生产率:120kg/h 。 设计计算的主要项目: (1) 确定炉膛尺寸; (2) 选择炉衬材料及厚度,确定炉体外形尺寸; (3) 计算炉子功率,进行热平衡计算,并与经验计算法比较; (4) 计算炉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热效率,空载功率,空炉升温时间); (5) 选择和计算电热元件,确定其布置方法; (6) 写出技术规范。 二、 炉型选择 根据设计任务给出的生产特点,选用低温(≦550℃)箱式热处理电阻炉,炉膛不通保护气氛,为空气介质。 三、 确定炉膛尺寸 1. 理论确定炉膛尺寸 (1) 确定炉底总面积 炉底总面积的确定方法有两种:实际排料法和加热能力指标法。本设计用加热能力指标法来确定炉底面积。已知炉子生产率h kg P 120=,按教材表5-1选择适用于回火的一般箱式炉,其单位炉底面积生产率)(00120h m kg p ?=。因此,炉子的炉底有效面积(可以摆放工件的面积)1F 可按下式计算: 201 1.2100 120m p P F === 通常炉底有效面积和炉底总面积之比值在0.75~0.85之间选择。本设计取值0.85,则炉底总面积F 为: 2 1 1.41285 .01.285.0m F F ≈== (2) 确定炉膛的长度和宽度 炉底长度和宽度之比B L 在3/2~2之间选择。考虑到炉子使用时装、出料的 方便,本设计取2=B L ,则炉子炉底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热处理是提高金属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工业的发展,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热处理技术也向着优质、高效、节能、无公害方向发展。电阻炉是热处理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加热设备,加热时恒温过程的测量与控制成为了关键技术,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研制热加工工业过程的温度控制器。 此设计针对处理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了温度检测和恒温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控制、数据采样、实时显示温度控制器运行状态。控制器采用 51 单片机作为处理器,该温度控制器具有自动检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及控制结果显示等功能,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上均能达到要求。满足了本次设计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电阻炉,温度测量与控制,单片机

目录 一、绪论.......................................................................................................................................- 1 - 1.1 选题背景...................................................................................................................- 1 - 1.2电阻炉国内发展动态...............................................................................................- 1 - 1.3设计主要内容...........................................................................................................- 2 - 二、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要求...................................................................................................- 3 - 2.1 设计任务.....................................................................................................................- 3 - 2.2 系统的技术参数.........................................................................................................- 3 - 2.3 操作功能设计.............................................................................................................- 4 - 三、系统硬件设计.......................................................................................................................- 5 - 3.1 CPU选型......................................................................................................................- 5 - 3.2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5 - 3.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5 - 3.2.1.1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6 - 3.2.1.2 热电偶的温度补偿..............................................................................- 7 - 3.2.2 炉温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7 - 3.2.2.1 MAX6675芯片...................................................................................- 7 - 3.2.2.2 MAX6675的测温原理.......................................................................- 8 - 3.2.2.3 MAX6675 与单片机的连接.................................................................- 8 - 3.3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9 - 3.4 保温定时电路设计................................................................................................... - 10 - 3.4.1 DS1302 与单片机的连接 .............................................................................. - 11 - 3.5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11 - 系统硬件电路图................................................................................................................ - 13 - 四、系统软件设计.................................................................................................................... - 15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15 - 4.2 主程序设计................................................................................................................ - 15 - 4.3 温度检测及处理程序设计......................................................................................... - 16 - 4.4 按键检测程序设计..................................................................................................... - 18 - 4.5 显示程序设计............................................................................................................. - 20 - 4.6 输出程序设计............................................................................................................. - 21 - 4.7中值滤波..................................................................................................................... - 22 - 五、结论.................................................................................................................................... - 23 - 参考文献.................................................................................................................................... - 24 -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遵守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测温仪表、 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等是否完好。 2.检查炉膛内是否有异工件,炉底板、电阻丝是否完 好。 3.工件进出炉时应断电操作,并注意工件或工具不得 与电阻丝相碰撞和接触。 4.箱式电阻炉使用温度不得超过额定值。 5.电炉通电前应先合闸,再开控制柜电钮。停炉时, 应先关控制柜电钮再拉闸。 6.每月定期清理设备各部位(包括炉底板下部)的氧化 物和脏物,发现问题应及时清理好。

7.热处理干燥箱、保温炉、电熔炉不得超过额定温度,其余均按本规程执行。 8.工作完毕应整理工作场地,并填写交接班记录。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热处理电阻炉的结构介绍

郑州热能技术开发中心 热处理电阻炉的结构介绍: 1、热处理电阻炉炉体骨架由各种大中型型钢现场组合焊接而成,外壳封板为彩钢板,高铝全纤维耐火甩丝毯模块为炉衬,密封节能效果明显。 2、台车炉台车骨架由各种大型工字钢、槽钢、角钢及厚钢板等组合焊接而成。 3、台车传动采用全部车轮均为驱动轮,驱动可靠,传动系统采用“三合一”电机—减速机安装方式为轴装式,结构紧凑、装配牢固、进出灵活、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4、热处理电阻炉以各式燃烧气体为介质,通过各式烧嘴燃烧加热,最高温度1200℃。 5、台车耐火砌体采用高铝定型砖结构,与炉体密封效果好,耐压强度高。台车面搁置垫铁供堆放工件用。台车帮板全部采用浇筑件,保证台车炉车体不变形及耐用性。炉车与炉衬的密封采用耐火纤维密封块电动推杆自动压紧结构。侧密封的开、闭与炉车进出连锁。 6、炉门采用高铝全纤维耐火甩丝毯与型钢组合框架结构,电动葫芦升降,炉门密封机构采用长短杠杆弹簧式自动压紧凸轮机构和软边密封装置。保证上下无摩擦、轻松自如、安全可靠。 7、烟囱安装自动炉压控制、蝶阀等,可调节降温速度。 8、台车炉加热采用高速烧嘴,均布两侧。连续比例调节燃烧。执行器调节风量的大小,通过比例阀来调节燃气量的大小,达到空燃比例燃烧,燃气和风量设有下限限幅,每个烧嘴的燃气管上设有控制电磁阀,每个烧嘴配有独立完整的燃烧控制器,具有自动点火,火焰检测,灭火报警自动断气。这样充分保证燃烧温控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郑州热能技术开发中心专业研发生产:电阻炉,电热烘干机,电阻烘干机,珍珠岩设备,煤气发生炉,热处理设备,台车炉,电阻炉配件,台车式电阻炉,箱式电阻炉,井式电阻炉,方形罩式电阻炉,珍珠岩膨化炉,转子铝头电阻炉,退火炉,淬火炉,单段煤气发生炉,双段煤气发生炉,煤气烧嘴,PID自动温控柜,电阻炉图纸,煤气发生炉图纸.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60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 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通用 范本

箱式电阻炉热处理安全操作规程通用范 本 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遵守一般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 2.检查炉膛内是否有其它工件,炉底板,电阻丝是否完好。 3.工件进出炉时应断电操作,并注意工件或工具不得与电阻丝碰撞和接触。 4.箱式电阻炉使用温度不得超过额定值。

5.电炉通电前应先合闸,再开控制柜电钮,停炉时,应先关控制柜电钮再拉闸。 6.每月定期清理设备各部位(包括炉底板下部)的氧化物和脏物,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 7.热处理干燥箱、保温炉、电溶炉不得超过额定温度,其余均按本规程执行。 8.工作完毕整理工作场地,并填写交接班记录。(铁粉联动线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热处理电炉 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热处理电炉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大全 热处理电炉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热处理工人在进行各种工艺操作前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2.加热炉在使用前需要检查其电源接头和电源线路的绝缘是否良好。3.操作工在进行装炉前,首先要检查炉膛后面及小车下面的... 1. 热处理工人在进行各种工艺操作前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品。 2. 加热炉在使用前需要检查其电源接头和电源线路的绝缘是否良好。 3. 操作工在进行装炉前,首先要检查炉膛后面及小车下面的几组接线铝夹头是否有熔化现象,如有,应找电工马上更新。 4. 在合上闸后,应观察炉膛后面及小车下面几组铝夹头上的固定螺栓是否发红,若发红,应找电工拧紧。合上闸后,操作工用手晃几下热电偶传导线,看表盘上的黑针和红划线针是否上下摆动幅度较大,若大,应找电工拧紧表盘后的螺栓或拧紧热电偶上的螺栓。 5. 每次装炉前应先设定一个低温数值,来验证表盘上黑针指出的数是否和设定的温度值相符。然后按照黑针指出的数值来修正设定温度的红指针。到达恒温阶段还要摇起炉门观察小车上各炉板温度是否接近均匀,如发现个别炉板温度过高,先立即找电工查明原因。 6. 工件的装炉与出炉均不能触及电垫元件,以免断电装置失效时发生触电事故。 7. 进行热处理操作时,操作工不得离开现场,切实注意观察温度和设备运转情况。 8. 在装炉和出炉前必须切断电源。 9. 炉膛内要保持清洁,时常注意将炉膛内氧化铁屑扫除(特别是铝渣、铝片);时常注意清理炉板下的炉丝槽,并检查炉丝是否正常。扫除工作必须在切断电源和使炉温下降至室温时进行。 网络职责网页职责置业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