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物探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探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探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的测定?A. 遥感法B. 电磁法C. 地电法D. 雷达法答案:C. 地电法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顺序是:A. 固体 > 液体 > 气体B. 气体 > 液体 > 固体C. 固体 > 气体 > 液体D. 液体 > 气体 > 固体答案:C. 固体 > 气体 > 液体3.下面哪个方法不适用于地下矿产资源勘探?A. 电磁法B. 弹性波方法C. 辐射法D. 重力法答案:B. 弹性波方法4.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法?A. 电磁法B. 雷达法C. 地电法D. 地震波答案:D. 地震波5.下列哪个环境中适合使用地雷探测?A. 水下B. 空中C. 地表D. 地下答案:D. 地下二、填空题1.矿床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有_____。

答案:地电法、电磁法、重力法、辐射法等2.地电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来判断地下____、____或____位置。

答案:矿床、水体、岩石3.地震勘探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____的研究。

答案:地壳、岩石、矿产资源4.重力法主要用于____的测量。

答案:地球重力场5.电磁法可以用于地下储层、地下水和____的探测。

答案:地壳构造三、简答题1.地电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述其应用。

答:地电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来判断地下矿床、水体或岩石的位置。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岩石或水体导电特性的差异,在地表施加电流后测量地表上产生的电位差,通过计算电流与电位差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

地电法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地质工程勘察等领域。

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受什么因素影响?地震勘探中常用哪种波?答: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受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和波长等因素的影响。

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

P波是纵波,其传播速度较快,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但会发生折射和反射;S波是横波,其传播速度较慢,只能穿过固体,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

环境与工程物探教程试题

环境与工程物探教程试题

环境与工程物探教程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1重力等位面:又称“重力等势面”,连结重力位相同点所构成的面。

2重力异常:在重力学中,由地下岩、矿石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

3地磁要素:磁场强度T﹑X北向分量﹑Y东向分量﹑Z垂直分量﹑磁偏角D,T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磁倾角I﹐T与水平面的倾角、水平强度H﹐T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这些量可以确定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所以称“地磁要素”。

4磁异常:主要指地壳浅部具有磁性的岩石或矿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

5磁化强度:描述磁介质磁化状态的物理量,定义为媒质微小体元ΔV内的全部分子磁矩矢量和与ΔV 之比。

6地磁日变:是指地磁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依赖于地方太阳时的平静变化。

7偏移距:激发点到最近的检波器组中心的距离。

8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的综合影响值。

9电阻率: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

10极化率:衡量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极化强度的微观参数,为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的偶极矩与起作用的有效内电场之比。

11波剖面:在某一特定时刻,将地震测线上每个点波振动的位移记录下来,以每个点的空间位置为x轴,波振动位移u为y轴画在同一张图上,则可得到波剖面。

12地球物理正演:是指在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理论中,由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物性参数(密度、磁性、电性、弹性、速度等)计算该地质体引起的场异常或效应的过程。

已知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和物性可统称为模型。

13地球物理反演:由地球物理异常的分布确定地质体的赋存状态(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物性参数(密度、磁性、电性、弹性、速度等)的过程。

二、简答论述:1、什么是地球物理学,包括哪些主要方法,这些方法研究的物理基础是什么?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工程与环境物探》模拟试卷二

《工程与环境物探》模拟试卷二

《工程与环境物探》模拟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磁法勘探2、电法勘探3、激发极化效应4、自然电场法5、时距曲线。

二、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1、不同地质体物性差异的存在,构成了物探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物质基础()2、正常地磁场的水平分量H在地表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3、有效磁化倾角i s是有效磁化强度M s与Y轴正向之间的夹角()4、磁异常无负值或一侧有负值表明磁性体下延较大()5、进行磁场的向下延拓的目的是消弱浅部干扰,突出深部异常。

()6、视电阻率是电电场作用范围地形及各电性层(或导电岩、矿体)电阻率的综合反映()7、电阻率中梯装置适合于寻找直立的低阻薄脉和水平高阻薄板。

()8、充电法对低阻地质体充电后,地质体表面是一个等位面,但与充电点的位置有关。

()9、水平迭加剖面实质上就是反射时间剖面.( )10、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时间,经过动校正后都校正成为垂直反射时间.()三、简述断裂构造上的磁异常特征。

(10分)四、什么是激发极化法?简述激发极化法的特点。

(15分)五、试叙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10分)六、画出下列板状磁性体上的Za异常曲线曲线。

(15分)七、定性画出下面剖面上No1、No2、No3三个测深点处的电测深曲线,并标注曲线类型。

(15分)《工程与环境物探》模拟试卷二答案一、名词解释)1、以不同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地磁场的变化(磁异常)来找矿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

2、根据地壳中不同岩层之间,岩矿石之间存在的电性质差异,通过观测天然存在的或由人工建立的电场,电磁场分布,来研究地质构造,寻找有用矿产资源,解决工程,环境,灾害等地质问题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激发极化效应3、岩土介质在外电场激发下产生二次场的现象称为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

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不同。

----激发极化法的物理基础。

4、野外观测表明,在金属矿体和含水断裂上往往存在着一种电场,不是人工建立的(自然电场),是由于地下水的运动及岩矿石的电化学反应形成的。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

不一、填空题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物探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探期末试题及答案

物探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 P波B. S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2. 重力测量中,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

A. m/s²B. kg/m³C. m³/kgD. N/m²答案:A3. 磁力仪测量的是()。

A. 磁场强度B. 磁通量C. 磁感应强度D. 磁势答案:C4. 电磁法勘探中,通常采用的频率范围是()。

A. 0-10 HzB. 10-100 HzC. 100-1000 HzD. 1000-10000 Hz答案:C5. 地球物理勘探中,用于测量岩石电阻率的仪器是()。

A. 地震仪B. 重力仪C. 磁力仪D. 电阻率仪答案:D6.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用来确定地下反射界面位置的方法是()。

A. 时差法B. 深度法C. 速度法D. 振幅法答案:C7. 电测深法中,用于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仪器是()。

A. 地震仪B. 重力仪C. 磁力仪D. 电测深仪答案:D8. 地磁场的总强度通常由()组成。

A. 地磁偏角和地磁倾角B. 地磁总强度和地磁倾角C. 地磁偏角和地磁总强度D. 地磁偏角和地磁水平分量答案:B9. 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有关。

A. 密度B. 电阻率C. 磁导率D. 温度答案:C10.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介质的()。

A. 密度B. 弹性模量C. 粘度D. 摩擦系数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地球物理勘探常用的方法?()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法勘探D. 电法勘探E. 遥感勘探答案:ABCDE2.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岩石类型B. 岩石温度C. 岩石湿度D. 岩石密度E. 岩石孔隙度答案:ABCDE3. 重力异常可能由以下哪些因素引起?()A. 地下断层B. 地下矿体C. 地下水位变化D. 地表建筑物E. 地下空洞答案:BDE4. 磁法勘探中,常见的磁场异常类型包括()。

环境监测期末考习题目与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习题目与答案

精心整理山东理工大学《环境监测》试卷纸(A)卷09-1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共 4 页第 1 页山东理工大学《环境监测》试卷纸(A)卷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共 4 页第 2 页山东理工大学《环境监测》试卷纸(B)卷09-1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共 3 页第 1 页山东理工大学《环境监测》试卷纸(B)卷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共 3 页第 2 页环境监测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1分;11~15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 A2. D3. C4. A5. C6. A7. D8. D9. D 10.C11.ABCD 12.ABC 13.AD 14.BD 15.ACE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 √9.√10.×三、名词解释123451.0.5m36入0.25ml/L(1/6 K2Cr2O7)10mL,沸石数粒并混匀,连结回流装置(1分);自冷凝管上口加入AgSO4-H2SO4溶液30mL,混匀,加热回流2h(保持溶液的黄色,沸腾时开始计时)后冷却(1分);自冷凝管上口加入80mL水于反应液中并取下锥形瓶(1分);向锥形瓶中加试亚铁灵数滴,用0.1mol/L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由蓝绿色变成红棕色。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 废水五日生化需氧量应用以下哪种耗材进行采样?[单选题]*500ml塑料瓶1L塑料瓶250ml溶解氧瓶1L棕色玻璃瓶√2. 地表水石油类采样深度一般为水面下多少?[单选题]*300mmy200mm500mm250mm3.在水质采样中,以下哪些项目不能用水样荡洗采样瓶?*细菌类√石油类√氨氮挥发酚三氯甲烷√五日生化需氧量√4.废水COD、氨氮、总磷样品,应添加哪种固定剂?[单选题]*盐酸硫酸√硝酸磷酸5.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693-2014)的方法检出限为多少?[单选题]*3mg/m³√12mg/m31.25mg/m32.86mg/m³6.以下污染物应串联采样的样品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7. 固定污染源废气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973-2018)的方法检出限为多少? [单选题]*1.25mg/m³3mg/m³√1.25g/m312mg/m8.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2-2008 )中规定,采样管应带有加热装置,以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废气中的水分在采样管中冷凝,采样管加热应在多少范围内?[单选题]*120±5°℃125±5℃105- 125°℃√100-120℃9.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2-2008)中规定,采样前添加采样内标,要求采样内标物质的回收率应为多少?[单选题]*80-120%85-95%75-125%70- 130%√1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环境噪声监测时间一般为多少min?[单选题]*1520√15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规定,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小于多少m/s以下时进行?[单选题]*83105√1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规定,一般惰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多少米以上?[单选题]*11.2√1.51.81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规定,每次测量前、后必须在测量现场进行声学校准,其前、后校准示值偏差不得大于多少dB?否则测量结果无效。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6)一、名词解释1、堆肥化参考答案: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腐殖质转化的生物过程。

2、逆温参考答案:指对流层中某层次出现气温上热下冷的现象。

3、中位径(d c50)参考答案:指粒子群中将颗粒质量平分一半时所对应的颗粒的粒径。

4、富营养化参考答案: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5、农业退水参考答案: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污水。

6、水环境容量参考答案: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或称纳污能力。

7、污泥负荷参考答案:指单位时间单位微生物质量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单位为kgBOD5/(kgMLVSS·d)。

8、物理性污染参考答案:物理环境中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光、热等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危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仪器设备,造成的污染或异常,就是物理性污染。

9、热解参考答案:指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油脂和燃料气的过程。

10、自养型微生物参考答案: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二氧化碳、氨和水1/ 20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

11、容积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kgBOD5/(m3·d),指单位时间单位反应器容积所承受的有机物的量。

12、废物固化参考答案: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基材中,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13、理论烟气体积参考答案:燃料在供给理论空气量下完全燃烧,且生成的烟气中只有CO2、SO2、H2O、N2这四种气体,此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为理论烟气体积(又称湿烟气体积)。

14、表面水力负荷参考答案:单位为m3/(m2·d),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沉淀池表面积的污水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一、填空题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___地震法三种。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__________地震记录。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弹性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___弹性波_______;弹性体在___外力______作用下所发生的___体积______或___形状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弹性________形变.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___两大类。

15.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采集___, 处理 和_解释 三大部分工作。

16.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相对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数________1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__波阻抗______的大小.1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平均速度_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层__速度;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叠加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均方根速度___。

19. 几何地震学的观点认为:地震波是沿__射线_______路径在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将遵循___最小_________时间原理.二、选择题1、视电阻率的单位为: B 。

A 欧姆B 欧姆·米C 欧姆/米D 欧姆/立方米2、地下水的电阻率一般为:BA >1000Ω.mB 0.1~10Ω.mC 1.e-10 ~1Ω.mD 2.5 e 5Ω.m3、以下关于联合剖面法测量的装置类型描述正确的是:A 。

A 由两个三极组成,AMNB 同时移动测量;B 测量极不动,移动供电极AB 测量 ;C 测量极MN 不动,增大AB 间距测量;D 供电极AB 极交换供电,保持不动,MN 移动测量;4、以下关于电阻率测深法,描述正确的是: BA 测量深度是由供电电流的大小决定的,供电电流越大,测量深度越深。

B 测量深度是由供电电极AB 距离决定的,AB 距离越大,测量深度越深。

C 测量深度是由测量电极MN 距离的决定的,MN 距离越大,测量深度越深。

D 测量深度与电极距离无关,是由测量的电压电流和地下岩石的多种因素决定的。

5、以下电测深曲线类型属于 B 。

A.H 型321ρρρ<> B K 型 321ρρρ>< C.A 型 321ρρρ<< D Q 型321ρρρ>>6、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_____A__________勘探.A.地震;B.重力;C.电法;D.磁法.7、地震勘探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地震法.(P2)A.折射波;B.透射波;C.反射波.8、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原地层形成___B_____.A.透射波;B.反射波;C.滑行波.9、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B ________就是有效波.A.多次波;B.反射波.ρ10、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_A________.A.一个点;B.许多点.11、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_A________.A.传播时间长;B.反射能量强.12、面波的传播速度比折射波的传播速度________A__________.A.低;B.高;C.相等.13、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________B________.A.道距;B.炮检距;C.偏移距.14、当炮点位于排列左侧时就叫_________A___________.A.小号放炮;B.大号放炮;C.中间放炮.15、若地下界面有倾角,且地层倾向指向大桩号方向,就采用_________进行观测.A.小号放炮;B.大号放炮;C.中间放炮.16、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A___反射时间.A.垂直;B.标准.17、水平迭加能使多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_B________.A.突出;B.增强;C.压制;D.变化不明显.18、物质的弹性和塑性是相对的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A.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B.是不变的.19、纵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_____C__________.A.垂直;B.不垂直;C.一致;D.不一致.20、横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________A__________.A.垂直;B.不垂直;C.相同;D.不相同.21、质点在一秒钟内_______B______叫振动频率.A.行的距离;B.振动次数.22、质点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____B_________,叫振幅.A.时间;B.最大位移.23、波在_____B______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A.一定时间;B.一个周期;C.一种介质.24、射线和波前的关系是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A.相互平行;B.相互斜交;C.相互垂直;D.无关联.25、费玛原理为地震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与沿其它任何路程传播的时间比较__A______.A.为最小; A.为最大; C.不一定; D.都相同.26、当入射角增大到i,透射角增加到90°时,这时的透射波叫__D___.A.面波;B.多次波;C.折射波;D.滑行波.27、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__________B__________(当观测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时的传播速度为波的真速度).A.真速度;B.视速度.28、由视速度定理可知,真速度________A___________视速度.A.不大于(小于等于);B.不小于;C.永远等于.29、直达波就是从震源_____D_________到达检波器的波.A.反射;B.折射;C.滑行;D.直接.30、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反射界面上的____B___________.A.一点;B.一段.31、在炮点附近,观测不到_____B_________.A.直达波;B.折射波;C.反射波.(盲区)32、速度最大的岩石是( 1 )(1)花岗岩 (2)变质岩 (3)粘土 (4)页岩33、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 3 )(1)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 (2)岩石密度越大 (3)岩石密度越小 (4)有效孔隙度一定大34、岩石埋深越大,其( 1 )(1)密度越大 (2)密度越小 (3)孔隙度增大 (4)孔隙度不变35、连续介质地震波射线为( 2 )(1)直线 (2)曲射线 (3)双曲线 (4)抛物线36、水平迭加能使( 1 )(1)反射波能量增强 (2)多次波能量增强 (3)干扰波能量增强 (4)面波能量增强37、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3 )【物理学中的地震波与工程物探中的地震波概概念不同。

】(1)一条条射线 (2)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 (3)一种波动 (4)面波38、根据反射波和干扰波频率上的差别采用( C ).滤波的方法,压制干扰波.突出反射波.A:褶积. B:二维. C:频率.39、一个地震信号,•用它的振幅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表示出来这种表示叫做( C )表示.A:波数域. B:频率域. C:时间域:40、数字滤波有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有限性.A:连续性. B:离散理. C:可控性.41、用反子波和地震记录作褶积,就得到( C ).A:波阻抗. B:地震子波. C:反射系数.42、地震记录上首先接收到的是直达波和(C )A:声波. B:反射波. C:浅层折射波.43、当地形高差比较大时,一般要作( C )校正.A:井口. B:低降速带. C:基准面.44、因为地震波的能量差异很大,•一般浅层能量强,深层能量弱,小炮检距的振幅大,大炮检距的( A ),振幅控制就是要把这种差别很大的振幅控制在某一范围内.A:振幅小. B:振幅大.45、当地下界面有倾角时.水平选加存在着反射层的( B )问题.A:选加. B:偏移. C:干涉.46、为了解决水平选加存在的问题,可进行( B )处理.A:偏移归位. B:动校正. C:相干加强.三、判断题1、地震波的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地震速度.( T)2、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仅与岩石的密度有关.( F )3、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只要波阻抗不同,便会产生波的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