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莲党政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XXXX0325兰州市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gōngwén)写作与处理(授课(shòukè)提纲)山西(shān xī)省委党校领导能力(nénglì)训练中心程建明一、认识(rèn shi)写作活动写作是写作主体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感受通过文章进行反映的活动。
写作活动是实现“双重转化”的过程:第一重转化:客观事物——主观感受,即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主体认识转化的过程。
第二重转化:主观感受——文字表达,即将观念认识转化为文字的过程。
转化的不同阶段,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均要发挥作用。
其中,认识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关键,表达能力是载体。
二、公文概说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
(一)公文的特点(1)法定作者制作;(2)具有法定执行效用;(3)具有规范体式;(4)公文生成须履行法定程序。
(二)公文的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于公务活动的领域,分为通用公文、日常事务文书。
2、根据行文方向,分为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
3、机关内部根据文件来源,分为收文、发文。
4、通用公文的文种:(1)领导指导性文件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mìng lìng)(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guīzhāng)、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意见(yì jiàn):适用(shìyòng)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tōngzhī):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行政公文格式与撰写规范

行政公文格式与撰写规范行政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之间进行交流、传达决策、下达命令等行政活动所使用的正式文件。
行政公文格式与撰写规范对于保证公文的规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行政公文的格式与撰写规范。
首先,行政公文的格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标题、编号、发文单位、日期、主题、正文、落款、附件等。
其中,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提出公文的主题,编号应便于管理和检索公文,发文单位应明确发文单位的名称和级别,日期应准确表明公文的起草时间,主题应概括公文的内容,正文应详细阐述公文的内容,落款应包括领导签名、单位名称和日期,附件应如实列明所附材料的名称和数量。
其次,行政公文的撰写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式性、明确性、简洁性、准确性、规范性和礼貌性。
正式性要求公文的语言正式、庄重,不可随意使用口语、方言或俚语。
明确性要求公文的表述要清晰明了,不得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或表达,以免引起误解。
简洁性要求公文的内容简洁明了,不要冗长啰嗦,避免大量空泛词语的使用。
准确性要求公文的内容准确无误,严禁虚假信息或不实陈述。
规范性要求公文的格式、用语、标点等符合规范,避免出现不合规范的表达或排版。
礼貌性要求公文的用语文雅得体,尊重收信人的身份和地位,不得出现不恰当的用语或措辞。
此外,在行政公文的撰写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发文单位的级别和性质确定使用的公文种类(如通知、指示、报告、请示等),并根据公文种类选择相应的格式和表述方式。
其次,要准确把握公文的主题和内容,避免偏离主题或涉及不必要的内容。
再次,要注重文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出现错误、遗漏或含混的文字表述。
最后,要注意审慎使用词语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过于生僻、偏门或不恰当的词语,以确保公文的文风得体、通顺。
综上所述,行政公文的格式与撰写规范是保证公文规范、权威和有效的基础,正确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与撰写规范对于有效开展行政工作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公文处理与写作规范

公文处理与写作规范2024年7月4日公文写作及其基本特点和要求公文写作及其流程一 如何进行公文写作 三 目 录 二 五四 如何起草高质量公文如何提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一、公文写作及其流程(一)公文写作认知公文写作的考验(难不难):一是公文写作是对“身体”的考验。
二是公文写作是对“脑袋”的考验。
三是公文写作是对“情感”的考验。
公文写作的价值(有木有用):一是展现工作成绩的重要载体。
二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平台。
公文就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相对于私人文书而言的一种文体类别。
公文是法定的机关与组织在处理公务的过程中,按照特定体式和一定的处理程序制成的具有法定权威和现行效力的书面文件,是管理党政机关工作的重要工具。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公 文—狭义的公文是指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2012年7月1日起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15类 “法定公文”,它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广义的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在处理社会公务活动时形成并使用的书面文字材料。
说白了,公文就是公家在处理公家事的时候形成并使用的文种。
公司公文,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制度、规定,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什么是公文公文有哪些特点一是作者法定性。
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二是作用权威性。
是指公文具有代行法定职权的功能,对受文机关在法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强制的作用,如强制予以贯彻执行、办理、复文等。
三是效用现实性。
三是效用现实性,是指公文主要在现行工作中使用。
行政公文规范书写与事务处理

行政公文规范书写与事务处理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为了传达信息、表达意见、发布命令、解决问题等目的而使用的书面文件。
行政公文的规范书写和事务处理对于保证政府机关工作的高效性和专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行政公文的规范书写和事务处理进行探讨。
一、行政公文的规范书写1. 标题:行政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概括文本内容。
标题应居中书写,使用黑体小四号字。
2. 标题序号:对于行政公文的标题,可以根据文种的不同进行编号。
编号应位于标题右侧,使用阿拉伯数字,与标题之间用空格隔开。
3. 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行政公文的唯一标识,用于识别和查阅。
发文字号应位于标题下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书写。
4. 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指行政公文的主要接收单位。
主送机关应位于发文字号下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书写。
5. 抄送机关:抄送机关是指行政公文的副本接收单位。
抄送机关应位于主送机关下方,使用宋体小四号字,左对齐书写。
6. 正文:行政公文的正文是对事务处理内容的具体表述。
正文应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段落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首行缩进一个汉字。
7. 段落标志:行政公文的正文应根据内容逻辑分段,每段开头应空两个字的位置,不缩进。
段落间应空一行。
8. 附件:行政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后注明并列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二、行政公文的事务处理1. 公文起草:行政公文的起草应准确表达意思,语句通顺,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和复杂的句式。
公文起草应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内容要准确、简明扼要。
2. 公文审批:行政公文的审批程序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审批过程中,应仔细核对公文的内容和格式,确保无误后方可签署。
3. 公文印发:行政公文的印发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公文的传达和归档。
印发时应注意检查公文的格式和内容,确保印发的公文无误。
4. 公文归档:行政公文的归档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确保公文的安全和便于查阅。
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规范

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规范行政公文是政府机构和行政组织职能部门用以传达和记录事务、决策或通知公众的正式文件。
作为日常办公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的撰写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和规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行文的规范统一。
本文将介绍行政公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规范,以期提升读者对行政公文的理解和撰写能力。
一、基本要素1. 标题:行政公文的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文档的主题和内容。
标题通常位于文件顶部中央,使用粗体字,并根据公文的性质和类型设定不同的格式。
2. 编号:行政公文的编号是其唯一标识,能够方便归档和查询。
编号通常位于标题下方,使用中号字体,并注明编制日期,如“编号:XXXX 年月日”。
3. 发送单位:行政公文的发送单位是指发文机关或部门的名称,应位于编号下方,并按照一定格式书写,如“××××单位”或“××××部门”。
4. 收件单位:行政公文的收件单位是指接收该公文的机关、部门或个人,应位于发送单位下方,并按照一定格式书写,如“××××单位”或“××××部门”。
5. 主题词:行政公文的主题词是对文件主题的进一步概括,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公文内容。
主题词位于收件单位下方,用于标示公文分类和归档。
6. 正文:行政公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包括引言、内容层次清晰的各个段落、结论等。
正文通常按照逻辑顺序展开,使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7. 印发日期:行政公文的印发日期是指公文正式印制的日期,位于正文下方,使用小号字体,如“×××年××月××日印发”。
8. 签名:行政公文需要有主要发文单位负责人签署,一般位于印发日期下方,使用小号字体,签名下方注明姓名和职务。
二、写作规范1. 简洁明了:行政公文应力求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修辞和废话。
公文写作及处理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及处理基本要求公文是指由政府部门、机关团体等机构所起到公共传播作用的文书形式。
公文的撰写和处理要求严谨、规范,下面是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基本要求,供参考。
一、准确明确的目的和主题公文的撰写必须明确目的和主题,确保文书的内容与要传达的信息一致。
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传达的要点,并以此为导向进行逻辑组织。
二、清晰简明的表达方式公文的表达要求清晰简明,用词准确、简练,语句通顺,语气庄重。
避免使用错杂的词汇、长句和生僻的字词,力求言简意赅、明了易懂。
三、正确的格式和排版公文的格式和排版应符合规范,包括文种、文号、发文机关、日期等内容。
布局合理,字体工整,各部分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距。
标题、段落、页眉、页脚的字体大小、样式等要统一,以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和专业性。
四、严格的用词准则公文的用词要准确、恰当,不使用含糊不清、歧义的词汇。
避免口语化、俚语化,不使用过于庄重或拗口的词句。
特别是在表达重要决定、命令、建议等内容时,要使用明确、肯定的词句,增强公文的权威性和明确性。
五、细致的审校与修改公文的撰写后,要经过仔细的审校。
检查语句的通顺性、逻辑性和语法错误等,确保语句表达准确合理。
对需要修改和调整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正,避免出现漏洞和歧义。
六、机密性和保密性的控制对于涉及机密性和保密性的公文,要特别注意信息的保密,避免在撰写、发放和处理中泄露机密。
对需要限制访问的文档应进行加密或制定访问权限控制,以确保信息的安全。
七、及时的处理与回复公文的处理应及时进行,尽快由相关部门或个人负责。
必要时,对于紧急、重要的公文,可以采取邮件、传真等快速传递的方式,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处理。
对于收到的公文,也应及时进行回复,以表明对文件的处理态度和决定。
总而言之,公文的撰写和处理要求严谨、规范,能够准确传达信息、规范行政管理、体现机构的权威性。
只有在遵循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公文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

公文的一般结构
标题
清晰准确的概括公文内容
附件
必要时提供相关支持材料
正文
详细描述公文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签名和日期
确认公文的发起人和发出日期
公文的撰写原则
1 明确目的
在写作公文之前,明确公文的目的和受众,确保内容准确传达。
2 简洁明了
用简练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模糊。
3 逻辑完整
按照条理清晰的结构组织公文,确保逻辑关系清晰、层次分明。
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
欢迎参加这个关于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的演示。通过本演示,您将了解到公 文的定义与用途,公文的一般结构,公文的撰写原则,公文的格式与样式, 公文的处理流程,公文中需要避免的错误,以及公文处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公文的定义和用途
公文是用于公务活动的书面文件,用于传达信息、调度事务和确认决策。它可以是内部使用的文件或用于外部 传递和沟通。
公文的处理流程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收集信息
收集公文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材料。
起草公文
2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要求,起草公文的
内容。
3
审阅和修改
由相关人员对公文进行审阅和修改,确
最终发出
4
保语法正确、逻辑清晰。
经过审阅和修改后,最终将公文发出。
公文中需要避免的错误
1 语法错误
仔细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以避免信息不清晰。
2 冗长繁琐
简洁明了地表达,避免过多的废话和修饰。
3 不准确的信息
审查和确认所有的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
公文处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分类整理
将公文按照类别和重要性进行分 类整理,方便查找和管理。
使用模板
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2024)

引言概述:公文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文件,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是确保公文的准确、规范和高效的重要保障。
公文处理的基本规范包括书写规范、格式规范、内容规范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书写规范1.1字迹工整公文的书写应当字迹工整清晰,避免出现涂改和模糊之处。
可以使用电脑排版,也可以使用笔迹工整的书写方式。
1.2语言准确公文的语言应当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歧义的词语。
使用专业术语时,要确保用词准确。
1.3文章结构清晰1.4语法规范公文的语法应当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和不当的用词。
2.格式规范2.1页眉页脚公文的页眉页脚应当包括机构名称、发文日期、文号等信息,以方便归档和查找。
2.2字体字号公文的字体应当统一,一般采用宋体或仿宋字体。
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不宜过大或过小。
2.3段落格式公文的段落应当清晰,一般采用首行缩进的方式,段与段之间要有明确的空行分隔。
2.4标点符号使用公文的标点符号应当准确使用,遵守国家标点符号规范。
避免使用错位或过多的标点符号。
3.内容规范3.2正文公文的正文应当包括背景介绍、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建议意见等内容,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3.3附件公文的附件要清晰明确,排版整齐。
附件内容与正文内容相互印证,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
3.4盖章签名公文的盖章签名要符合相关规定,确保真实性和合法性。
4.整体风格4.1庄重严谨公文应当保持庄重严谨的风格,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4.2简明扼要公文的内容应当简明扼要,避免啰嗦冗长,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4.3逻辑清晰公文的逻辑应当清晰,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不连贯或前后矛盾的情况。
5.相关要求5.1保密性要求一些公文需要保密,处理这类公文时,应当严格遵循保密的相关要求,确保公文内容的安全性。
5.2时间要求处理公文时,应当根据相关的时间要求进行安排,确保公文的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理在贵阳曾对当地负责干 部有个即兴讲话,有关同志 根据记录整理写出一篇文章。 经总理审阅批准,发往北京。 吃过晚饭,看过演出,总理 提出稿子要修改一下。当地 负责人急了,因为没留底稿。 总理说:“不要紧,你们记 录,我来默诵。”总理先背 诵一遍原稿,再说出需要改 动的几处文字。当地干部又 吃惊又疑惑。稿子是省里的 人整理写出,总理只看一遍, 连整理者都不记得原稿文字, 近干字的文章总理怎么可能 全背诵正确?将信将疑地拿 着这份口述稿和改动文字, 打电话与北京对照,竟然一 字不差!
“对对,是这个数。”站着汇报的部长不安地解释,“这里印得 不清……”他突然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的目光与周恩来的目光相碰在 一起,该说的周恩来都用目光说明了。 这位部长被罚了站。这不新鲜,有人多次见部长、副部长被总理点 名罚站。
在他之后汇报工作的是某部一位副部长,事后听他说,他是第一
次参加这种汇报会,所以没张口就先擦汗了。而且他亲口承认,他
5
有人见到周恩来当众给那些部长下不来台,把材料摔还部 长,严厉训斥:“这就是你们弄的文件?数字都抄错 了!”“这句话就不通嘛!”“这件事就没说清楚 么!”“你看一看,这文件搞的是什么嘛,难道还要我来 给你们当秘书吗?”文件尚且如此,当面汇报就更难了。 有的部长怕总理问数字,问细节,汇报时就带了有关司局 长还有处长。大家准备了又准备,可是没等汇报,总理就 沉下了脸:“这是做什么?搞祖孙三代同堂?胡闹台!” 还有的部长带个助手坐身后,也被总理严肃批评:“汇报 工作还要问二排议员,这是不允许的!”
“紧张得直哆嗦”。
汇报时,他确实显得有点气不够用。不过,念过两页似乎“投入”
了,声音放开,越念越顺,而且没被总理叫停纠正。他汇报完,擦擦
汗,自我感觉良好地抬起头。目光刚与总理相遇,总理已经开始提问。
一提问,稍有松弛的副部长重新紧张起来,马上起立,忙前忙后地翻
材料回答总理提问。虽然都答出来了,总理并没高兴,把手摆了一下,
凡是周恩来批阅过的文件,哪怕错一个标点符号他也要改 正过来,件件看得细,所以事事记得清。记得有次周恩来 主持国务院会议,到会百十号人,来自几十个部委,人人 都显出全力以赴紧张专注的神情。
6
一位部长汇报工作,照着材料念。或者因为材料不是他写的,或者 因为太紧张,念不成句子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念到一个指标数字时, 周恩来眉头一皱,没好气地说:“不对!看清了再念。” 这话已经包含了挖苦。那位部长脸红了,眯细眼又看着念了一遍。 “不对!”周恩来不满之情溢于形色,点了这位部长的名。点了名就 得站起来,然后总理随口说出了数字,当场惊起了一阵波澜,响起哗 哗的翻纸声。这时几位部长沉不住气了,将准备再三的材料又悄悄翻 一翻。
“有制度问题。”周恩来像以往那样。先严厉批评,再放缓声音, “有些文件质量很差,可也盖了章送到我这里。我批了退回去重写。 现在我宣布一项明确规定:凡是向党中央、国务院送文件,不能只以 盖章为准,要有部负责人、各委办直属局负责人签字才能送。这样, 以后我在文件上发现问题,部长签字我找你部长,副部长签字我找你 副部长。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胡闹台,就 必须作检讨……”
质量 时间 程序 保密 文风
9
10
湖北红安县抽烟令:2009年度“最牛”红头文件和 “最荒谬”红头文件
11
12
2009年重庆案例
重庆奉节县民政局在国家机关公文(反 映情况调查处理意见)中对上访者使用 “耍赖”、“一个有嘴无脸的人”等侮辱性 语言,还说上访者像“泡了8年的酸菜— —酸过了味”。 2009年4月,被重庆市第 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构成名誉侵权,赔 偿受害人精神损失费2万元。
事后,叶季壮、韩念龙、南汉辰等几位老部长甚为感叹:“唉呀, 总理不得了,记性那么好!记天下大事不说,一个个部委办、部长主任 都不记得不知道的事,他就能都知道,都记得……” 有这样一位总 理,哪个部长不“害怕”?哪个部长还敢不动脑筋,还敢搞官僚主 义?!
8
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原则
准确性 时效性 规范性 安全性 精简性
最新党政公文 写作与处理规范
link689@ 13893695119
1
主要内容
一、案例分析与讨论 二、分析与交流
(一)党政公文概述 (二)党政公文文种规范 (三)党政公文格式规范 (四)党政公文写作规范 (五)党政公文处理规范
三、演练与提高
2
公文写作与处理的意义
伟人:
毛泽东历数《党八股》罪状: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 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流毒全党,妨害革 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行家:
“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 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老外: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 方向》一书中说,“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 事应该记住,而其中的一件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能,首先就是足以应付日 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应用写作能力” 。
3
部长们为何最怕周恩来
周总理对工作极端地严格、 认真、负责,尤其在文字材 料方面。
有一次总理宴请外国专家, 外专局报告“在京专家人数 约为250人至370人”。这 样大的伸缩性招待部门如何 准备席位?公文报到总理那 里,总理随笔便批上一句: “至多280人。”有关部门 就照280名外国专家做准备。 到了那天,除个别因故未能 出席者外,到席者果然是 270多名。
137
“对于自己主管的工作,离了材料就说不清,这是不允许的!”总理给 副部长一个评价,然后转向被罚站的那位部长:“x部长,这些文件 送国务院时都是盖过章的,说明经你们审阅过,为什么还要念错?” 那位部长赧颜解释:“这项工作是x副部长主持,是办公室主任签 的字。” “那么,这里的问题到底是制度不健全还是责任心不强,官僚主 义?”部长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