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唐朝诗人罗殷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诗中“平陈业”指的是( )A.灭掉陈朝B.创立科举制C.统一度量衡D.开通大运河2.“琼花缀玉扬州梦,稻米流脂汴水情。

百里龙舟经过处,千年漕运赖通行。

”这是对安徽泗县的隋朝大运河遗址的抒怀。

诗句体现出大运河的开通( )A.加速了当地造船业的发展B.有利于沿岸的科技进步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加强对流域水质的保护3.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道,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

”不可不察也。

以下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知人善任B.从谏如流C.轻徭薄赋D.戒奢从简4.“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B.分封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5.“唐史臣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

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

”以上材料可以佐证( )A.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B.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C.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D.唐太宗用人唯贤,唯才是举6.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7.唐代广泛流行“胡装”“胡食”“胡乐”,统治者还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

这表明唐朝( )A.民族政策开明B.中央集权强化C.社会风气保守D.文学艺术多彩8.文物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下列图片呈现的文物既能证明唐朝的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陕西秘色瓷B.骑驼乐舞俑C.越窑青瓷D.邢窑白瓷9.“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综合检测卷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综合检测卷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1.“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

平卢、范阳、河东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

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外重内轻局面形成C.外戚宦官专权乱政D.边疆地区经济发展2.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②开通了大运河③创立了科举制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有幸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C.和太宗皇帝一起讨论发展农业生产的事宜D.见证了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创的“开元盛世”4.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故事。

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剧中的“他”指的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孙悟空5.下列成为“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的是()A.唐太宗用人唯贤 B.唐太宗打败东西突厥C.唐太宗营建东都 D.唐太宗开创科举制6.隋唐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对立C.君主专制加强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隋朝大运河7.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创立殿试制度8.“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对这句话解读最正确的是()A.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B.明经科主要测试对儒家经典记诵的能力C.科举考试中人们普遍推重明经科D.进士科比明经科难度大,不易考取9.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

这段材料中归纳的起义原因不包括()A.政治腐败 B.赋税沉重 C.民不聊生 D.自然灾害10.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 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事件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2.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3.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的重用。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减省刑罚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4.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杜甫的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描述的工具是()A BC D5.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

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

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B.文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D.社会风气的开放6.在我国历史上,把在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

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华佗—“医圣”B.顾恺之—“画圣”C.颜真卿—“书圣”D.杜甫—“诗圣”7.唐太宗、唐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反映的是()A.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8.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王朝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④暴政导致其灭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测试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1题)1、我国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开始于( )A.西汉B. 三国C. 隋朝D. 唐朝2、位于淮水与黄河之间的一段河叫()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3、下列不属于隋朝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重新统一中国B.开凿大运河C.开元盛世局面D.开创察举制4、古代的长安被称“六朝古都”,许多统治者曾定都于此。

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①西汉②东汉③隋朝④秦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5、“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A.通济渠 B.永济渠 C.会通渠 D.邗沟6、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这样做的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扩大民主权力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7、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 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8、.扬州是惟一与中国古代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

近年来,扬州多次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致力于运河遗产的保护、运河名城间的交流和合作。

古代大运河开凿始于( )A.吴王夫差 B.隋炀帝 C.元世祖 D.乾隆帝9、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近年发掘出来的大运河文物。

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0、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兵部隶属于下列哪个机构管辖( )A、中书省B、门下省C、内史省D、尚书省1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605年 C.601年 D.589年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请回答:(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3分)(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03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单元测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03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这说明当时()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D.郡县数量过多2.为解决我国南北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难题,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是依托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而建,请问这条沟通南北的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春秋时期B.秦朝C.隋朝D.元朝3.图中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4.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于是,隋炀帝()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5.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

”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6.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富贵,但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官宫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这说明()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的主要来源7.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8.读中国古代某制度的演变示意图,该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9.唐太宗武则天和塘玄宗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璟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10.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官。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2.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其中,“朝廷”指的是以下哪一个?A.金 B.北宋 C.南宋 D.西夏3.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是()①政治清明②经济发展③社会安定④物价低廉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5.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A.魏征 B.宋璟 C.狄仁杰 D.姚崇6.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A.洛阳、涿郡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余杭、涿郡7.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

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8.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

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C.沟通五大河流 D.便利南北交通9.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1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杨坚夺权建立隋朝③大运河的开凿④隋炀帝在江都被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11.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盛况,当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12.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颜骨赵姿”的说法,下列作品中能反映“颜筋”、“颜骨”的是A.B.C.D.13.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第I 卷(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卡内。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局面曾交替出现,但统一始终是主流。

结束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2.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

右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 ) A.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B.白银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C.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D.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杰出成就3.盛世修运河,运河兴盛世。

据《新闻联播》报道: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广西平陆运河项目(见右图)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

历史上曾有一条运河从 南到北,连接五大水系,将我国东部地区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这条运河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邗沟4.《旧唐书·李密传》中这样描写隋朝末年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是( )A.出现八王之乱B.各国诸侯长期混战C.隋炀帝统治时沉重的徭役和兵役D.爆发隋末农民起义5.唐朝某位皇帝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统治期间出现的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的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6.下列是唐朝前期三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按照其在位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唐太宗一唐玄宗-武则天B.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C.唐玄宗-武则天一唐太宗D.武则天一唐太宗-唐玄宗7.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局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A。

东晋 B。

西晋 C。

陈朝 D。

隋朝2.2016年3月19日CCTV-9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其中心是?A。

长安 B。

洛阳 C。

余杭 D。

涿郡3.(2016·辽宁名校月考) 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

促进了中外交流 B。

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4.(2016·XXX月考) 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

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A。

权臣当道 B。

XXX的暴政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隋末农民起义5.史学家XXX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元朝推行行省制 D。

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6.《XXX说XXX: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

该书中之所以肯定XXX主要是因为?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7.对比分析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XXX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B。

政治比较稳定 C。

经济繁荣发展 D。

国力强盛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他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

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

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指南针、火药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吗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逻些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 B.沉郁悲怆 C.豪迈奔放 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

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8、曾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是 A.唐僧 B.玄奘 C.戒贤 D.鉴真
1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20、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二、非选择题(20分)
22、请仔细观察以下一组图片,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图片名称(10分)
( ) ( ) ( )
( )
( )((
23、问答题(10分)
唐朝的繁荣昌盛能够闻名于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旧唐
书·玄宗下》
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
统治称为什么
(2)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
25.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请举例说明“繁荣与开放”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6.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⑴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
⑵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
27.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未尽,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3.⑴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时期)(2分)、开元之治。

(2分)
⑵任用贤臣(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注意节约(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品),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

(4分)
5.表现:①盛世局面的出现。

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②以“和”为贵的民族关系。

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

③对外的友好交往关系。

如玄奘到天竺取经等。

④辉煌的隋唐文化。

如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在时代。

(注:以上几条各举一例说明即可,所举实例不限于上述参考答案,只要符合史实即可)(8分)
原因:①统治者英明决策,善于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人民负担。

(2分)
②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2分)
6.(1)文字: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制度: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服饰、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6分)
(2)为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

(3分)
.
二. 21.(1)唐玄宗、开元盛世(每个1分,共2分。


(1)真实、愿意。

(1分)因为那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是封建社会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

(3分)
(2)不真实、不愿意(1分)因为封建社会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压迫广大贫苦农民的基础上的!诗中描绘的只是少部分地主阶级的情况,对于广大人民来说生活可能仍然是贫困的,只是相对隋朝来说可能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

(3分)
22.赵州桥唐太宗《金刚经》玄奘武则天(10分)
23.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并允许他们长期居住;与外国交往密切文化发达等等,这些促使唐朝繁荣昌盛、闻名于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0分)
24.图说历史(可以任选一个回答,10分。


图(1)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

(2分)
鉴真唐朝著名的高僧,(2分)唐玄宗时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拂法。

(2分)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除讲授佛经外,还详细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4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分)
图(2)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

(2分)
玄奘,又称三藏法师。

(2分)为了求取佛经经义,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

(2分)到达天竺后,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声誉。

(2分)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2分)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