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通风机及安全保护设施的要求
主要通风机及安全保护设施的要求

主要通风机及安全保护设施的要求第七条主要通风机的各部分,包括主要通风机、蝶阀及其启动设备、防爆门(盖)、供电系统、电动机、控制设备和监测装备以及各种保护设施,必须齐全完整,安全可靠。
第八条主要通风机:1、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MA)。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基本建设期间回风井有提升设备时,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15%。
3、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
4、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5、主要通风机,在30Hz~50Hz运行区段内,不得有共振点。
6、主要通风机装置效率长期低于50%应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
第九条供电系统及安全保护1、主要通风机供电的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线路来自矿井35kV变电站10Kv 不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能担负全部负荷。
正常情况下,供电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2、矿井主要通风机配电设备应具有完善的保护装置;给高压电动机供电的馈电柜应装有避雷装置。
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准确可靠的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内容包括:电压、电流、功率、转速(频率)、功率因数、风量、静压(全压)、风机效率、轴承温度、电动机定子温度、风机振动等。
第十条控制及变频1、矿井主要通风机实现变频控制,变频器与主要通风机电动机实现一拖一方式。
2、变频器必须能够保证在30Hz~50Hz长期运行,其谐波污染不得超过“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标准要求。
3、变频器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40℃。
主通风机安全管理规定

主通风机安全管理规定1、主要通风机机房必须有两趟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专用供电线路,两条线路分别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得分接其它负荷。
设备的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2、必须每季度至少一次对主要通风机的供电线路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检查情况签字存档。
3、机房有完善的防雷设施。
对防雷设施每年雨季前进行检查测试,检查测试结果签字存档。
4、机房不得用火炉取暖,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有烟火或堆放易燃物品。
5、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设施。
6、冬季必须加强对风机各部位结冰情况的检查和清理。
7、严格执行主要通风机每月倒运行制度。
对轮替下的风机必须及时检查、检修并做好试运转,保证达到完好备用。
对于检查的部位、内容、结果等由检查人做好记录签字存挡。
8、主、备用通风机各操作机构灵活,备用风机必须保证在10分钟内开动。
9、防爆门每六个月检查维修一次。
10、风门绞车及钢丝绳必须有明显的正反向标志和到位标志。
11、每半年清洗检查各部轴承、联轴器,并测轴承间隙及各轴同心度。
对有地基下沉等现象的风机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测量。
12、必须完善过流、无压释放保护。
每半年对电控设备清扫、检查、整定。
13、必须每年对电机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签字存档。
14、每台风机每两年要进行全面解体检查一次。
15、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校验合格的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功率因数表、轴承温度超温报警仪等。
必须有可靠的调度室直通电话,电话线路不得与其它地点共用。
16、司机必须严格执行司机巡回检查制度,认真观察运行电流和风压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7、必须至少每月检查一次风机。
改变风机转数和叶片角度时,必须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检查结果和批示签字存档。
18、在其中一台主扇发生故障和检修时,必须制定保证单台主通风机安全运转的措施。
19、叶轮、轮毂、导叶完整齐全,无裂纹。
叶片、导叶无积尘,至少每半年清扫一次。
通风机安全技术规程

通风机安全技术规程
1、通风机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2、通风机和管道安装应牢固。
风管接头应严密,口径不同的风管不得混合连接。
风管转角处应做成大圆角。
风管安装不应妨碍人员行走及车辆通行,风管出风口距工作面宜为6nl〜10m。
爆破工作面附近的管道应采取保护措施。
3、通风机及通风管应装有风压水柱表,并应随时检查通风情况。
4、启动前应检查并确认主机和管件的连接应符合要求、风扇转动应平稳,、电流过载保护装置应齐有效。
5、通风机应运行平稳,不得有异响。
对无逆止装置的通风机,应在风道回风消失后进行检修。
6、当电动机温升超过铭牌规定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机降温。
7、不得在通风机和通风管上放置或悬挂任何物件。
矿井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矿井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1 总则第一条矿井主要通风机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设备,为加强矿井主要通风机安全管理,确保主要通风机安全、可靠运行,依据《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矿山安全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矿井主要通风机是指担负整个矿井、矿井的一翼或一定区域的通风装置,主要包括有:主要通风机、风机的供(配)电设备、润滑装置、控制与监测、调节风门、防爆门(盖)和风道观察孔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煤业地面主要通风机。
2 基础管理第四条主要通风机房必须张挂的相关制度及图表,矿机电科将相关管理制度装订成册:1、操作规程。
2、交接班制度。
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4、巡回检查制度。
5、岗位责任制。
6、设备包机制度。
7、干部上岗检查制度。
8、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9、消防管理制度。
10、反风操作系统图。
11、供电系统图。
12、巡回检查路线图表。
13、设备主要技术特征表。
电气控制原理图册应在机房内存档。
第五条矿机电科及机电队必须建立有主要通风机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矿机电科建立的档案有:1、主要通风机说明书。
2、主要通风机安装图。
3、设备技术特征。
4、机房的设备供电系统图5、电气控制原理图。
6、技术测定与探伤报告。
7、事故记录。
8、风机切换记录。
9、改造及大修记录。
10、主要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应急预案。
11、事故分析追查责任制。
第六条新安装及技术改造后的主要通风设施,必须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并补充完善相关档案管理资料。
3 主要通风机及安全保护设施的要求第七条主要通风机的各部分,包括主要通风机、蝶阀及其启动设备、防爆门(盖)、供电系统、电动机、控制设备和监测装备以及各种保护设施,必须齐全完整,安全可靠。
第八条主要通风机:1、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MA)。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基本建设期间回风井有提升设备时,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15%。
主通风机检修安排及安全措施

主通风机检测、修理安排及安全措施一、年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1条第七款的有关规定: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五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除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性能测定外,每年矿方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通风机进行1次全面的检查维修。
检查维修的内容有:通风机轴承、通风机转数、叶片角度、负压、电压、电流等。
我们不仅对主要通风机进行检查还要对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比如:防爆盖漏风情况;配重是否符合标准;风机叶片及风机轴是否符合要求等。
二、季检:每季度必须由总工及通风矿长组织风机司机、风机维修工、电工等人员对主要通风机电控、锈蚀情况、轴承、叶片等各种保护进行1次全面检测、修理,检测、修理中同时还必须对防爆盖漏风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测、修理,检测、修理后对其作出详细的检测、修理更换记录,并坚持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每季必须检查1次反风设施。
三、月检:每月必须由通风矿长、通风科长组织风机司机、风机维修工、电工等人员对主要通风机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
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经总工及通风矿长审阅。
同时对电控、锈蚀情况、轴承等各种保护进行1次全面检测、修理,检测、修理中必须对防爆盖漏风情况、检测负压的U型水柱计、负压传感器、轴承温度计、电流、电压等进行全面检测、修理,检测、修理后对其作出详细的检测、修理记录,并坚持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四、旬检:每旬必须由通风科长、通风队长组织风机司机、风机维修工、电工等人员对主要通风机至少每旬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
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必须上报总工及通风矿长审阅。
对电控、锈蚀情况、轴承等各种保护也要进行1次全面检测、修理,检测、修理中必须对防爆盖漏风情况、检测负压的U型水柱计、负压传感器、轴承温度计、电流、电压等进行全面检测、修理,检测、修理后对其作出详细的检测、修理记录,并坚持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主通风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主通风机安装安全技术措施主通风机是矿山井下的关键设备之一,安装前应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和安全标准进行操作。
本文将就主通风机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确认安装地点在选择主通风机安装地点时,应将其置于井底,同时考虑到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检修。
此外还要注意铺设导风管道,确保通风机出口与导风管道之间的匹配度。
另外,为了方便通风机的安装和维护,应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结构检查与卸载在正式安装前需要对通风机结构进行仔细检查,保证其主要结构件安装正确无误。
另外,如果需要对通风机进行卸载,需注意准确确定其重心位置及倾倒方向,并通过吊装、滑移等方式慢慢降低通风机的高度。
在此过程中,还应确保滑移路线的畅通,以避免滑移过程中遭受意外损伤。
安全检查安装前应对通风机的电源输入、加速、方向、故障保护等功能进行全面检测,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还要注意检查悬挂物品在滑移过程中是否会引起通风机弯曲或变形,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固定安装在将主通风机安装到预定位置时,需要将其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证其能够抵御井下粉尘、震动和高温环境等可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通风机加速机和电机的固定,以避免其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引起不稳定运动。
保护测试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保护测试,以了解通风机自我保护措施工作是否正常。
这包括自动停机保护、风量过低报警,以及无人值守的风量控制等方面的测试。
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人员防护,以避免损伤和意外事件发生。
结论在安装主通风机过程中,要遵循相关安全规定和规范,保证安装质量、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减少井下作业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矿井主要通风机安全检查项目(2016年3月)

矿井主要通风机安全检查项目一、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部分摘录第一百五十八条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主要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15%。
(二)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
(三)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四)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者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
(五)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当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1次。
(六)至少每月检查1次主要通风机。
改变主要通风机转数、叶片角度或者对旋式主要通风机运转级数时,必须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七)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转和通风机性能测定,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八)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及更换叶片后必须进行性能测试。
(九)井下严禁安设辅助通风机。
第一百五十九条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每季度应当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当进行1次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当进行1次反风演习。
第一百六十条严禁主要通风机房兼作他用。
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主要通风机的运转应当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应当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转记录簿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实现主要通风机集中监控、图像监视的主要通风机房可不设专职司机,但必须实行巡检制度。
第一百六十一条矿井必须制定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应急预案。
因检修、停电或者其他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
变电所或者电厂在停电前,必须将预计停电时间通知矿调度室。
主通风机(主扇)管理规定

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矿井主通风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矿井主通风机是煤矿机电运输关键环节,为加强对矿井主通风设备的综合管理,确保主通风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矿井地面安装的主通风机的管理。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三条安全责任划分: 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安全管理责任的原则,各单位明确主体责任。
第四条安全体制建立:地煤公司机电管理处、区域公司机电管理处和矿井必须明确一名主管矿井主通风设备的负责人,矿井机电主管部门和机电队必须配齐技术管理人员。
第五条按照《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矿井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对设备的选型、改造、新装、移装后的调试和验收进行规范管理。
设备选型、改造必须由地煤公司机电管理处组织论证。
所选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
第六条主通风设备的安装、改造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厂家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第七条新安装、移装、大修和重大技术改造后的主通风设备,必须经过地煤公司机电管理处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
第八条新安装、移装及重大技术改造后设备和系统的各项制度及图纸等相关资料均要及时完善修订,做到完整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第九条各矿井主通风设备应满足生产需要,严禁主通风机超能力运行。
第三章基础管理第十条各矿井必须建立健全与主通风设备运行相关的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包括倒台和反风)、交接班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干部上岗检查制度、保护装置定期检查试验制度、事故分析追查责任制、要害场所管理制度、防火制度等。
第十一条主要通风机必须做到一台一档,必须具备下列资料,并妥善保管:(一)主要通风机说明书。
(二)反风操作系统图。
(三)电气系统图。
(四)电气控制原理图。
(五)主要通风机安装图。
(六)操作规程。
(七)岗位责任制和设备完好标准。
(八)技术测定与探伤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通风机及安全保护设施的要求第七条主要通风机的各部分,包括主要通风机、蝶阀及其启动设备、防爆门(盖)、供电系统、电动机、控制设备和监测装备以及各种保护设施,必须齐全完整,安全可靠。
第八条主要通风机:1、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MA)。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其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基本建设期间回风井有提升设备时,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15%。
3、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
4、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5、主要通风机,在30Hz~50Hz运行区段内,不得有共振点。
6、主要通风机装置效率长期低于50%应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
第九条供电系统及安全保护1、主要通风机供电的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线路来自矿井35kV变电站10Kv 不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控制回路和辅助设备,必须有与主要设备同等可靠的备用电源。
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能担负全部负荷。
正常情况下,供电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
2、矿井主要通风机配电设备应具有完善的保护装置;给高压电动机供电的馈电柜应装有避雷装置。
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准确可靠的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内容包括:电压、电流、功率、转速(频率)、功率因数、风量、静压(全压)、风机效率、轴承温度、电动机定子温度、风机振动等。
第十条控制及变频1、矿井主要通风机实现变频控制,变频器与主要通风机电动机实现一拖一方式。
2、变频器必须能够保证在30Hz~50Hz长期运行,其谐波污染不得超过“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标准要求。
3、变频器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40℃。
4、矿井主要通风机控制必须实现主要通风机房配电室的高、低压出线柜、变频器、主要通风机切换柜、蝶阀的远控功能,逐步实现主要通风机正常状态的一键切换、一键反风操作。
5、主要通风机接地系统必须满足建筑避雷、电源接地、控制接地分别设置的要求。
第十一条风门及其启动设备1、确保电动蝶阀在2min内完成开(关)过程。
2、蝶阀开启、关闭显示屏具有到位状况显示。
3、蝶阀必须可靠密封,杜绝漏风及冬季结冰现象。
第十二条、防爆门(盖)1、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进)风井口必须安装防爆门(盖)。
2、防爆门(盖)和出(进)风井口必须封闭严密,漏风率不得大于2%。
3、防爆门(盖)四周应加装配重,以便在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机时防爆门(盖)能自动开起,形成自然通风。
4、防爆门(盖)四周应安装反风时用于压紧防爆门(盖)的压紧装置,以便保证矿井反风时要求。
第十三条、电动机1、对旋式矿用主要通风机电动机必须选用风机专用(YBK)电动机,并具有防爆合格证和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MA)。
2、采用变频控制的矿用主要通风机必须采用具有强迫冷却方式的防爆变频电动机。
3、电动机预埋的轴承测温元件、定子绕组测温元件不得少于2组(一用一备),测温范围为-50℃~200℃。
4、采用脂润滑的轴承除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注油外,还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清洗换油。
第十四条、矿井反风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第十五条、备品配件1、同等规格型号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应至少有一套备用轮毂(轮毂、叶片及紧固件)和轴承组件。
2、同等规格型号的对旋式主要通风机应备用一套电动机。
3、备品配件必须妥善保管,完好齐全,保证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尽快恢复主通风设备性能。
4 使用操作与维护保养第十六条主要通风机房每班至少配有正、副两名操作工,并遵守下列规定:1、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新操作工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并有不少于一个月的上岗前专业技术脱产培训,考试合格后由矿主管部门颁发临时合格证,见习一年后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2、持临时合格证的操作工及实习操作工不得单独操作。
3、操作工每年必须有不少于累计32学时的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新建及技术改造后的设备投运前,必须及时对原有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进行不少于10天的工作原理、控制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4、操作工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要害场所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做到三懂四会:懂操作规程、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5、主要通风机及设施各环节的运行和维护都必须责任到人,机电维修工执行包机、巡回检查维护制度,并做好记录。
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场无法处理的问题迅速向有关部门汇报。
6、操作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应每小时将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记入运转日志薄内,若发现异常,立即向机电科上报。
操作工不得擅自调整主要通风机运行工况及各种保护。
7、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如温升过高、振动超限、声音异常等情况时,当班操作工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切换到备用风机,同时将故障及切换情况上报机电科和矿调度、矿设备管理部门。
主通风系统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机电科、调度室必须在30min内向集团公司煤业机电装备部、总调度室分别汇报。
8、每季度应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1次矿井反风演习;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进行1次反风演习。
9、矿井反风必须编制反风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方可进行。
10、反风时应在总指挥发布反风命令后,在调度室的统一指挥下顺序启动主要通风机。
11、矿井反风时间原则上不低于2h。
12、电动蝶阀调节风门必须有冬季采暖保温措施。
第十七条严禁主要通风机房兼作他用,并满足下列要求:1、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及通风机在线监测装置,必须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和应急照明。
2、主要通风机房内应备有必要的检修工具及电气操作器具,并摆放整齐。
3、主要通风机房、供配电室封堵严密。
配备有效灭火器不少于4个,灭火砂0.2立方米以上,所用消防器材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4、严禁变配电室、变频器室、控制室采用水、汽、明火采暖。
第十八条主通风系统的检修维护应有相对固定的检查修理时间,并制定有检修维护保养制度:1、风机切换后,必须及时对备用风机及附属设施检查、检修,保证完好状态,对风道进行必要的清理与清扫。
2、充分利用节假日停产检修时间,每年不少于2次的供配电设备吹灰、紧固检查。
3、所用检查、维修、试验、测试、测定等项目内容和处理结果必须留有记录,签字备查。
4、所有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大型设备维修工进行。
第十九条主通风设备的各部分,包括主要通风机、蝶阀及其起动设备、防爆门(盖)、供电系统、电动机和控制设备以及各种保护和闭锁装置等,每天必须由专职人员(即大型设备维修工)检查1次,机电队主管队长或技术负责人每旬不少于1次现场检查,机电科分管科长或主任工程师每月不少于1次现场检查。
矿分管机电的矿长应每季不少于1次现场检查。
检查情况和问题处理结果都应留有记录。
第二十条主通风设备的各部分,包括主要通风机、配电设备、防爆门(盖)、蝶阀、各种保护装置,除日、周、月检外,涉及的检查项目还有:1、对防雷、避雷设施每年雨季前做一次检查、试验。
2、各种保护每年校验一次。
3、输电线路在雨季前进行预防性试验和检查。
4、采用钢制压模叶片的叶柄每2年探伤一次。
5、防爆门(盖)每6个月检查一次。
6、每季度检查一次反风设施。
7、改造及大修后的矿井主要通风机空载试运转时间不得小于72h。
8、改造后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及相关设施必须经单项工程验收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转。
9、矿井反风演习前,矿机电科应提前检查、检修、清理风机及相关设施,确保完成预定的反风目标。
10、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润滑“五定”制度(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做好换油记录。
主要设备要建立润滑卡片,实行润滑专责管理。
润滑油剂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一条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时,矿通风科应及时与矿矿机电科沟通,严禁矿井主要通风机在喘振区工作。
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参数调整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批准,矿机电科、机电队根据审批后的参数指定专人调整。
运行参数调整必须做好记录。
第二十二条主通风系统的检查、检修必须遵照下列规定:1、严禁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2、对主要通风机风道、旋转部位、电动机的检修,必须将风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对应输出开关柜断路器断开,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并留有监护人。
3、检修完毕必须认真清点清理检修工具、器材等,保证所检修现场无油垢、煤尘、棉纱、遗留工具及杂物等。
5 测试、改造与事故管理第二十三条改造及大修后的矿井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各种检测试验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要及时存档,妥善保存。
第二十四条改造的主要通风机运行装置效率不得低于70%,设计最高装置效率不得低于80%。
距离设备1m内的噪音不得大于85dB。
第二十五条主要通风机发生事故后,操作工必须立即向队值班领导汇报。
一般事故由使用单位及时处理。
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时,矿设备管理部门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汇报,由分管机电的副矿长及时组织处理。
事故单位应将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责任者、处理意见及初步结论。
第二十六条认真制定和完善矿井主要通风机试运转期间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操作规程除明确正常状态下操作程序外,必须明确故障状态下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
第二十七条要精心安排矿井主要通风机改造过程和试运行期间各种常见故障下的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处理。
九主提升胶带输送机管理1 一般规定一、为完善山煤集团主提升带式输送机安全保护、安全防护设施,规范主提升带式输送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行为,确保主提升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加强主提升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杜绝事故发生,根据山煤集团煤业管理公司下发《山煤煤业管理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等18项机电管理制度、《煤矿机电事故及处罚管理办法》等十二种制度及上级部门相关管理办法,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主斜井井筒内必须照明齐全,光线充足。
三、主提升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温度保护、烟雾保护、防跑偏装置、超温自动洒水装置,必须装设胶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和防撕裂保护装置,应安装断带抓捕装置。
四、主提升带式输送机运行时,必须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
五、主提升带式输送机防护网(罩)等辅助安全设施按机电设备保护装置管理,在运转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或违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