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中学语文考试说明
2021年初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某些教材教法与教案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知识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本知识第二节语文教学基本知识第二章语文教学基本能力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用能力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指引与评价能力第三章典型教学案例与教案设计展示第二某些专业知识第一章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第一节文言实词与虚词第二节常用文言句式及其用法第三节文言文理解第四节古诗词鉴赏第二章当代汉语基本知识第一节当代汉语第二节中文第三节词汇第四节句子第五节标点符号对的使用第三章文学概论第一节文学理论性质和形态第二节文学活动第三节文学创造第四节文学作品第五节文学消费与接受第四章当代文阅读第一节当代文分析与理解第二节文学作品鉴赏第五章写作基本第一节写作概述第二节惯用文体写作第六章中外文学史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古诗词赏析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四节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赏析第一某些教材教法与教案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知识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基本知识一、语文课程性质★★★★(一)初中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诲阶段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取古今中外先进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增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
(二)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构成某些。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本。
真题点睛语文课程是()与人文性统一。
A. 工具性B. 思想性C. 政治性D. 情感性【答案】A【名师点评】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构成某些。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一)初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诲阶段语文课程,必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
浙江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考试说明-浙江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考试说明中学信息技术I.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1.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掌握与应用情况。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的能力要求1.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部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测试考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及应用能力。
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选修模块。
具体课程有: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
3.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阐明的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中共通的知识范围内。
III.考试内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信息技术基础及选修模块以及高等院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等课程的要求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中学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
1.信息概念和特征的识记和理解2.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字符编码、汉字编码、交换码、处理码和字形码等概念的识记和理解3.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4.声音数字化,图像和视频数字化的理解和应用5.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6.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等概念)7.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二)信息的来源与获取理解和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
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指导。
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2.陈涛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是爱举手回答问题。
有时候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回答时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识笑。
老师课下向陈涛问明原因后给予鼓励。
老师的做法()。
A.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B.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C.不正确,挫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D.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3.“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景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5.《中华人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协商制度B.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6.某初中校向学生收取练习本费用,未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该校做法()。
A.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能收费B.不合法,学校必须公开收费项目C.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D.合法,学校是按规定收费7.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C.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8.大学毕业的陈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刑满释放后,他前往某初级中学应聘学校()。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省统考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说明 中学语文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中学语文考试说明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一、考试目标1.考查考生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与综合运用能力。
2.考查考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二、考试能力要求1.掌握高等院校开设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
2.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阐明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建议,设计和实施语文教学。
3.具体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D.鉴赏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点评,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在阅读方面更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E.应用指对各方面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主要表现为写作能力和教学技能的应用(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
F.创新指对所探讨的疑难问题,具有独立见解。
是对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1. 基本概念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层级: A,B)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语流音变、词汇、词类、短语、句类、句式、修辞格、六书、古今字、繁简字、本字、通假字、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
2. 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层级:B,C,E)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汉字的特点,字体的演变和正确书写,古代汉语常用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短语的辨析和运用,词、短语、句子结构的内在联系,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等。
2021年上半年浙江省宁波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真题含答案(考生回忆版)

2021年上半年浙江省宁波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真题(考生回忆版)答案解析1.维果斯基认为..........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
()A.正确B.错误答案:B2.一般来说,...........最主要来自于家庭,然后才是学校教育与同伴()A.正确B.错误答案:B3.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
()A.正确B.错误答案:A4.在幼儿时期......................的效果比较好。
()A.正确B.错误答案:B5.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御、书、数。
()A.正确B.错误6.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四个阶段..............系统、方法。
()A.正确B.错误答案:A7.冲动型认知风格的..........因此冲动型认知风格劣于反思兴型认知风格。
( )A.正确B.错误答案:B8.张老师经验丰富,他对李老师说,你班上的张艺同学虽然成绩一般,但颇有天赋,于是李老师对张艺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这种期待,..........解释。
( )A.正确B.错误答案:A9.正强化指呈现.............反应概率。
( )A.正确B.错误答案:B10.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动机可分为三种,...........................附属内驱力属于外部动机。
( )A.正确B.错误答案:A11、题目暂无12、题目暂无答案:A13、题目暂无答案:A14、题目暂无答案:A15、题目暂无答案:A1.下列不属于..........基本因素的是()A.教育者B.巩固性C.教育内容D.教育场地答案:D2.学习是个日积月累............这强调了学习的()原则。
A、直观性B、巩固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答案:C3、学生的............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特征。
B、创造性C、长期性D、艰苦性答案:A4、下列不属于...........教学方法的是()。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考试说明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用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中学)考试说明Ⅰ.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学教师录用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参考。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从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政策法规三个部分。
原则上教育学和心理学大约各占 4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 20%。
考试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教育学一、教育、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教育学的概念。
2.教育的基本要素。
(二)理解1.教育的本质和起源。
2.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3.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4.国内外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与评价。
5.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6.教育学的价值。
7.当代教育的特征和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3.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当前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基本规律(一)识记1.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的;教育先行;人的发展。
2.我国教育目的以及中学阶段培养目标。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真题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真题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项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说明( )。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 )。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7.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他们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8.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现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
浙江省教师录用考试说明上课讲义共18页

浙江省教师录用考试说明上课讲义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取考试阐明中学语文I.考试性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录取考试是为全省教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选拔性考试,其目是为教诲行政部门录取教师提供智育方面参照。
各地依照考生考试成绩,结合面试状况,按已拟定招聘筹划,从教师应有素质、文化水平、教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而,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区别度和恰当难度。
II.考试目的与能力规定一、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目的1.考查考生对于中学语文基本知识掌握与应用状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中学语文教学有关专业知识掌握状况。
3.考查考生对于中学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解与应用状况。
二、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能力规定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原则(实验)》和《全日制义务教诲语文课程原则(实验)》(7~9年级)规定知识范畴内,比较全面测试考生语文能力。
2.高等教诲相应于中学教学内容在教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当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规定所规定知识范畴内,比较全面测试考生汉语知识与文学知识。
3.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基本教诲课程改革纲要》所阐明及“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共告知识范畴内。
4.上述三方面知识内容共有六种能力规定,即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并体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辨认和记忆,是最基本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略并能作简朴解释,是在识记基本上高一级能力层级。
C.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顿,是在识记和理解基本上进一步提高了能力层级。
D.鉴赏指对阅读材料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本,在阅读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
E.应用指对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本,重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应用(写作)和教学技能应用(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
F.创新指探讨疑难问题,具备独到之见;摸索教学办法,可以另辟蹊径。
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高档能力。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考查。
III.考试内容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是依照当前各中学对合格规定语文教师普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诲部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原则(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诲语文课程原则(实验)》(7~9年级)及教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当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规定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普通规定,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拟定。
一、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一)语言知识和表达1.当代汉语普通话字音识记(能力层级:A)2.当代中文字型识记(能力层级:A)3.标点符号对的使用(能力层级:E)4.词语(涉及熟语)识记、理解和对的使用(能力层级:A,B,E)5.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层级:C,E)(病句类型重要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构造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6.语句扩展,语段压缩(能力层级:E)7.句式选用、仿用和变换(能力层级:E)8.常用修辞办法对的使用(能力层级:E)(常用修辞办法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9.语言表达精确、鲜明、生动、简要、连贯和得体(能力层级:E)(二)名句名篇10.背诵和默写常用古诗文名句名篇(参照篇目见附录Ⅰ。
能力层级:A)(三)古代诗文阅读11.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理解(能力层级:B)12.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理解(能力层级:B)(常用文言虚词指: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3.常用文言句式和用法理解(能力层级:B)(常用文言句式和用法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14.文中句子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B,E)15.文中信息筛选(能力层级:C)16.文章内容要点归纳,中心意思概括(能力层级:C)1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分析概括(能力层级:C)1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能力层级:D)1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能力层级:C)(四)当代文阅读20.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理解(能力层级:B)21.文中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层级:C)22.文章构造分析,文章思路把握(能力层级:C)23.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分析和概括(能力层级:C)24.依照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能力层级:C)25.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能力层级:D)26.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能力层级:C)二、高等教诲相应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一)中外文学史1.古今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对的掌握(需要掌握作家、作品见附录Ⅰ和Ⅱ,下同。
能力层级:A,B)2.中外文学上史知名文学流派(社团)对的掌握(需要掌握文学流派(社团见附录Ⅲ。
能力层级:A,B)3.古今中外知名文学作品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B,C)(重要主题、重要人物、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社会影响或文学史地位理解与分析等)4.古今中外知名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和鉴赏(能力层级:C,D)(重要指作品微观分析,涉及作品开篇和结尾艺术,写作手法、写作意图、写作对象和艺术效果之间互有关系,作品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关系,作品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二)文学基本理论1.文学理论基本概念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B)(文学理论基本概念重要是指文学、审美意识、文学创造、创造主体、创造客体、艺术真实、艺术构思、艺术形式、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视角、文学风格、创作个性、叙事学、接受美学、文学批评、文学消费、文学传播、大众文学等)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文学理论基本原理重要涉及文艺学三个分支及其关系,文学四要素构成,文学意识形态问题,文学属性问题,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文学创作基本规律,文学创作原则与风格、流派,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文学鉴赏、意义、普通过程和基本特点,文学批评性质、作用、原则和原则,文学消费与普通消费等)(三)当代汉语和古代汉语1.当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 A,B)(当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概念重要是指当代汉语、普通话、音节、变调、造字法、语素、义项、基本词汇和普通词汇、词类、短语、句类、辞格、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隶变、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词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2. 当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当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原理重要涉及当代汉语特点,语音性质,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音节拼写规则,文字性质和作用,中文来源、特点和作用,中文规范规定,纠正错别字办法,成语特性、来源、构造和运用,词汇发展变化途径,辞格综合运用,字形构造与中文本义关系,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互有关系,隶书产生因素和时代,古今字形成因素,繁简字相应关系,古代汉语惯用词基本意义和用法,无定代词“或”“莫”语法功能和意义,宾语前置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被动句特点及常用格式,否定句、疑问句特点及构成等)三、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一)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本知识(识记A,理解B)1.中学语文课程基本知识⑴语文课程性质、理念掌握⑵中学语文课程设计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必修、选修模块设计)⑶中学语文课程目的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总目的;中学各学段语文课程目的)⑷语文校本课程概念掌握2.中学语文教学基本知识⑴中学语文教学办法掌握(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常规教学办法特点及其功能;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常用语文教学办法特点及其功能)⑵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种类、特点与功能掌握(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二)中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分析C,应用E,创新F)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能依照所提供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关于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⑴语文教学目的确立与规范表述⑵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拟定与教学重难点选取⑶中学语文教学办法与教学媒体恰当选用⑷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合理设计(设计课堂导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解决;设计课堂作业)2.中学语文教学指引与评价能力⑴中学语文学习办法指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⑵中学语文学习能力评价⑶中学语文测试设计与评价Ⅳ.考试形式及试卷构造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选取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赋分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30分2.高等教诲相应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30分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容40分Ⅴ.例卷附录Ⅰ.中学古诗文背诵参照篇目(一)古文(12篇)劝学《荀子》兰亭集序王羲之出师表诸葛亮陋室铭刘禹锡岳阳楼记范仲淹滕王阁序并诗王勃师说韩愈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赤壁赋苏轼爱莲说周敦颐黄生借书说袁枚(二)古诗词曲(12首)渔父《楚辞》观沧海曹操蜀道难李白登高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夜雨寄北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观书有感朱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Ⅱ.需要掌握作家、作品(一)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诗经》(《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屈原《离骚》孔子《论语》孟子《孟子》墨子《墨子》庄子《逍遥游》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司马迁《陈涉世家》曹操《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韩愈《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永州八记”《渔翁》《江雪》杜牧《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宫赋》李商隐《夜雨寄北》《乐游原》《锦瑟》《无题》李煜《虞美人》《相见欢》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王安石《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游褒禅山记》苏轼《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赤壁赋》《石钟山记》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陆游《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辛弃疾《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文天祥《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施耐庵《水浒》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二)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选》《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愿》《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茅盾《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郭沫若《地球——我妈妈》《炉中煤》《屈原》巴金《家》《春》《秋》《寒夜》老舍《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茶馆》曹禺《雷雨》《日出》《原野》郁达夫《沉沦》《春风沉浸晚上》冰心《繁星》《春水》艾青《大堰河——我保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丁玲《沙菲女士日记》杨沫《青春之歌》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沈从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张爱玲《金琐记》《倾城之恋》徐志摩《翡冷翠一夜》戴望舒《雨巷》周作人《自己园地》《雨天书》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梁实秋《雅舍》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三)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茹志娟:《百合花》张中晓《无梦楼随笔》食指:《相信将来》北岛《回答》舒婷《双桅船》《会唱歌鸢尾花》海子《海子诗》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莫言《红高粱》《透明红萝卜》苏童《米》《妻妾成群》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汪曾祺《受戒》铁凝《哦香雪》程乃珊《女儿经》张承志《北方河》史铁生《务虚笔记》贾平凹《腊月·正月》王小波《黄金时代》杨绛:《干校六记》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白先勇《游园惊梦》四、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埃斯库罗斯《被缚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但丁《神曲》塞万提斯《堂吉柯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雨果《巴黎圣母院》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果戈里《钦差大臣》托斯托耶夫斯基《罪与罚》哈代《德伯家苔丝》托尔斯泰《复活》《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弗》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艾略特《荒原》卡夫卡《城堡》《变形记》乔伊斯《尤里西斯》萨特《恶心》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马尔克斯《百年孤单》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川端康成《伊豆舞女》《细雪》谭恩美《喜福会》外国名人演讲Ⅲ.需要掌握文学流派(社团)(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文学屈宋、扬马、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元白、三苏、唐宋八人们、江西诗派、豪放派、婉约派、元曲四人们、临川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当代文学学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诗歌会、七月派、论语派、东北作家群、左联、“语丝派”、“当代评论派”、荷花淀派、山药蛋派、伤痕文学派、朦胧诗派、先锋派、改革文学、乡村故事派、寻根文学(三)外国文学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体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自然主义、歌德派、后当代主义、古典主义、迷惘一代、魔幻现实主义、新感觉派Ⅳ例卷参照答案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学科试卷(实考题型、题分也许变化,以实考为准)考试阐明:1.本试卷共页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