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式沉淀池

合集下载

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

3.4.1 平流式沉淀池尺寸平流式沉淀池分设2座,每组设计流量:s m h m Q 33429.0=8.1545=74200= ; 沉淀时间T=2.0h ,沉淀池容积:W=QT=1545.8×2=3091.6m 3;考虑絮凝池尺寸,沉淀池池宽B=3.4×3+0.2×2=10.6m ;取沉淀池的有效水深:H=3.5m ,超高0.5m ,则池子总高度为4.0m ;沉淀池长:L=W/Bh=3091.6/(10.6×3.5)=83.3m ,取L=85m ;此时,沉淀池水平流速:v=L/3600T=85/(3600×2)=0.0118m/s=11.8mm/s在10~25mm/s 范围内。

沉淀池长宽比:L/B=85/10.6=8.02>4,长深比:L/h=85/3.5=24.28>10满足设计要求。

沉淀池放空时间以2小时计算,则放空管直径为:m T B L Hd 40.0=3600×25.3×85×6.10×7.0=7.0=5.05.0; 采用钢制DN500mm ,排泥管也采用同样的管径。

3.4.2 沉淀池水力条件复核每池中间设两道200mm 的隔墙将沉淀池分成三格,每格宽3.4m 。

水力半径:R=ω/χ=3.5×3.4/(3.5×2+3.4)=1.14m弗劳德数:F r =v 2/2g=0.01182/(2×9.81)=1.24×10-5 (在1×10-5~1×10-4之间)雷诺数:Re=vR/γ=0.0118×1.14/(1.007×10-6)=1.33×104 (在4000~15000之间) 沉淀池示意见下图:图3-3 平流沉淀池示意图3.4.3 沉淀池的进水设计进水采用穿孔墙布置,尽量做到在进水断面上水流的均匀分布,避免已形成的絮体破碎。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谢谢观看
沉淀池
沉淀池,应用颗粒或絮体的重方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传统水处理构筑物。它的平面形式常采用长 方形和圆形两种。按池中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及辐流式三种形式。广泛应用于给水及污水处理工艺 流程中。有时作为原水水质较好的单独水处理构筑物,其出水术质即可满足设计要求,或作为污水的一级处理单 独使用。
简介
平流式沉淀池是沉淀池的一种类型。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 有效水深一般3~4m,池子的前部的污泥设计。平流式沉/天的污水处理厂。
原理
平流式沉淀池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出口分别设在池子的两 端,进口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 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出口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设浮渣 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 缓慢而稳定地流过。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设计数据
1.长宽比以4-5为宜; 2.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进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平流式沉淀池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重力沉淀将悬浮物从水中去除。

在水处理过程中,悬浮物的去除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参数、计算方法、优化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平流式沉淀池。

一、工作原理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悬浮物由上向下沉降,从而实现水中悬浮物的去除。

在沉淀池内,水从入口进入并形成水平流动,悬浮物随水流向下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沉淀到底部。

清水则从池的上部流出,经过去除悬浮物的处理后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二、设计参数设计平流式沉淀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1.水流速度:根据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和颗粒大小来确定水流速度,一般为0.3-1.0m/s。

2.水深和宽度比:水深和宽度比决定了平流式沉淀池的流动特性,一般为1:3-1:53.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为2-4小时。

三、计算方法1.沉淀速度计算:沉淀速度是指沉淀物的下降速度,一般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斯托克斯公式和离心加速度计算法。

2.沉淀面积计算:沉淀面积是指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面积,根据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流速度来计算,一般可根据公式:S=A/(t*v)进行计算,其中S是沉淀面积,A是沉淀池的有效断面积,t是水力停留时间,v是水流速度。

3.设计高度计算:根据平流式沉淀池的水深和宽度比,以及给定的宽度和流量计算,可得到设计高度。

四、优化措施1.增加沉淀面积:通过增加沉淀池的有效面积,可以增加悬浮物的沉淀时间和沉淀效果。

2.添加沉淀剂:在适当的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沉淀剂可以提高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

3.定期清理和维护:定期对平流式沉淀池进行清理和维护,清除污泥和沉淀物,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平流式沉淀池在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提高平流式沉淀池的去除效果,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的目的。

平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基本概述平流式沉淀池就是沉淀池的一种类型,水沿水平方向流动的沉淀池。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与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

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池子的前部的污泥设计。

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倾向贮泥斗。

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使用较广泛,但占地面积大。

常用于处理水量大于150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

平流式沉淀池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与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出口分别设在池子的两端,进口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出口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与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就是池的主体,池宽与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平流式沉淀池具有对冲击负荷与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单,造价低的优点;但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时,机件设备与驱动件均浸于水中,易生锈,易腐蚀的缺点;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构造:平流式沉淀池有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污泥区与缓冲区五部分组成。

1、进水区进水区的作用就是使水流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断面上,尽可能减少扰动。

平流式沉淀池的配水可采用进水挡板或进水穿孔强等;入口流速小于25mm/s。

为了保证不冲刷已有的底部沉淀物,水的流入点应高于出污泥层面0、5m以上。

水流入沉淀池后应尽快消能,防止在池内形成短流或股流,设置整流装置。

2、沉淀区沉淀区的高度(有效水深H)与其前后有关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有关,一般约3-4m。

沉淀区的长、宽、深之间相互关联,应综合考虑,还应核算表面负荷。

一般,L/B≥4,L/H≥10,每格宽度3-8m,不宜大于15m。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

平流沉淀池计算公式1.平流沉淀池的设计原则:(1)流速的选择:在平流沉淀池中,流速是一个重要参数。

合理的流速可以保证颗粒物在污水中的充分沉降,并且避免泥沙的混浊现象。

通常来说,流速选择在0.3-0.6m/s之间。

(2)池长的确定:池长是通过污水流量来计算的。

池长的选择应该使水流能够充分停留在沉淀池中,以便颗粒物沉淀。

池长可根据公式计算:池长(L)=污水流量(Q)/流速(V)(3)水深的确定:水深是一个影响沉淀效果的重要参数。

水深的选择要根据入水水质、污水流量、池长等因素综合考虑。

过大的水深会导致水力停留时间过长,影响污泥颗粒的沉降效果。

过小的水深会导致水流速度过快,沉淀效果不理想。

一般来说,水深可选取0.8-1.2米之间。

(4)沉淀时间的计算:沉淀时间是指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

沉淀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沉降效果。

通常来说,沉淀时间可根据公式计算:沉淀时间(t)=池长(L)/流速(V)2.平流沉淀池的沉降速度公式:v=(g×(ρp-ρf)×d^2)/(18×μ)其中,v为颗粒物的沉降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ρp为颗粒物的密度,ρf为介质(水)的密度,d为颗粒物的平均粒径,μ为介质(水)的动力粘度。

3.平流沉淀池的污泥回流比计算公式:污泥回流比(R)=回流泥浆量(Qr)/进水污泥浓度(C0)其中,回流泥浆量为回流污泥的流量,进水污泥浓度为进水中污泥的质量浓度。

污泥回流比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沉淀效果和经济性。

综上所述,平流沉淀池的计算公式涉及到池长、水深、流速以及沉降速度等参数的计算。

根据设计原则和需要,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确定各个参数的合理值,从而实现平流沉淀池的有效设计。

第4章 平流沉淀池

第4章 平流沉淀池
池中的水流断面 面积,m2。
曝气沉砂池的特点:
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 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 类的分离等作用。
曝气沉砂池的构造:
曝气沉砂池是一个长形渠道,沿渠道壁一侧的 整个长度上,距池底约60~90cm处设置曝气装 置;
在池底设置沉砂斗,池底有i=0.1~0.5的 坡度,
(二)凝聚作用的影响
原水通过絮凝池后,悬浮杂质的絮凝过程在平流式沉淀 池内仍继续进行。由于池内水平流速分布不均匀,存在 的速度剃度将引起颗粒相互碰撞而促进絮凝。
此外,水中絮凝颗粒的大小也是不均匀的,它们将具 有不同的沉速而引起颗粒碰撞絮凝。水在池内的停留时 间越长,由速度梯度引起的絮凝便进行愈完善。所以沉 淀时间t 对沉淀效果是有影响的;池中的水深愈大,因颗 粒沉速不同而引起的絮凝也进行得愈完善,所以池深对 沉淀效果也是有影响的。因此,实际沉淀池的沉淀时间 和水深对沉淀均有影响,因而也就偏离了理想沉淀池的 假定条件
平流式沉砂池的计算公式
1.长度L
L vt
式中:v——最大设计流量时
的速度,m/s;
t——最大设计流量时
的停留时间,s。
2.水流断面面积A
A Qm ax / v
式中:Qvmax——最大设计流
量,m3/s。
3.池总宽度B
B A/ h2
式中: h2——设计有效水深。
4.贮砂斗所需容积V
Q X T 86400 V max
平流式、竖流式、曝气沉砂池、 旋流式沉砂池
沉砂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
城市污水厂一般均设置沉砂池,并且沉砂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 小于2;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最大时流量、最大组合流量、合流制流量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相对密度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

平流式沉淀池使用方法

平流式沉淀池使用方法

平流式沉淀池使用方法《嘿,朋友!平流式沉淀池使用秘籍来啦!》嘿呀,咱今天就来讲讲平流式沉淀池的使用方法哈,这可是个超有用的玩意儿呢!首先呢,你得找到这个平流式沉淀池,就像找你那老是爱藏起来的臭袜子一样,得仔细点哦!找到之后呢,咱就开始操作啦。

第一步,进水啦!这就好比你喝水,得让水乖乖地流进去。

这时候可别搞出什么幺蛾子,比如把水管子弄破啦啥的,那就完蛋咯!想象一下,水要是像瀑布一样到处乱喷,那可就成了水帘洞啦,哈哈!第二步,沉淀!这可是关键步骤哦。

水进来了,那些杂质啊啥的就得乖乖地沉下去。

就好像你吃了饭,那些不消化的东西就得留在肚子里,不能到处乱跑。

这时候,沉淀池就像个大胃王,把那些脏东西都给吃下去啦。

第三步,出水!沉淀好了,干净的水就得出来啦。

这就像你上完厕所,得把干净的自己弄出来一样,嘿嘿。

这时候可得注意啦,别让那些沉淀下去的杂质又跟着跑出来啦,不然就前功尽弃咯。

第四步,排泥!哎呀呀,这个可重要啦。

沉淀池里面沉淀了那么多脏东西,总不能一直堆在那里吧,那不成垃圾场啦。

所以就得定期把这些泥排出去。

这就像你打扫房间,把那些灰尘啊垃圾啊都清理出去,让房间干干净净的。

在使用平流式沉淀池的时候呢,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哦。

比如说,你得注意进水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太快了就像洪水猛兽,把沉淀池都给冲垮啦;太慢了又像蜗牛爬,等得人心急。

还有哦,要经常检查沉淀池有没有漏水啊啥的。

要是漏水了,那可就麻烦啦,就像你家的水管子爆了一样,到处都是水。

再就是排泥的时候,要排干净咯,别留一点尾巴。

不然那些脏东西就像小尾巴一样跟着你,甩都甩不掉。

我跟你说啊,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奇葩事。

有一次我去看平流式沉淀池,结果发现进水口那里居然被一只鸭子给堵住了!那鸭子还在那里嘎嘎叫,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地盘,谁也别想抢走!”哈哈,可把我给笑坏了。

总之呢,使用平流式沉淀池就像是照顾一个小宝贝,要细心、耐心,还要有点小技巧。

只要按照我说的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来,保证你的平流式沉淀池能乖乖地工作,为你服务哦!好啦,朋友,快去试试吧!。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简介平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程中。

它通过利用水体中的重力和浮力原理,对悬浮物进行分离和过滤,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在水中的比重差异。

当水体中悬浮的颗粒物具有比水重时,重力将使其沉降到底部;而当悬浮物的比重小于水时,浮力将使其上浮至水面。

平流式沉淀池正是通过利用这一原理,将悬浮物与水进行分离。

平流式沉淀池的结构和构造平流式沉淀池主要由进水口、出水口、沉淀池和放水管等组成。

进水口将待处理的水体引入沉淀池,并通过调节进水管的高度和角度,使水在进入沉淀池时能够形成平流状态。

水经过沉淀池的作用后,悬浮物会沉淀到底部形成沉淀层,清水则从出水口排出。

平流式沉淀池的优点1. 高效净化:平流式沉淀池能够有效地将悬浮物与水进行分离,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2. 结构简单:平流式沉淀池采用简单的结构设计,易于安装和维护。

3. 节约能源: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额外消耗能源,仅依靠水体中的重力和浮力即可完成分离过程。

4. 适用范围广:平流式沉淀池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处理工程,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均有应用。

平流式沉淀池的应用领域平流式沉淀池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污染物,平流式沉淀池可以对其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要求。

2. 农田灌溉水处理:平流式沉淀池可以对水源进行净化处理,提高灌溉水的质量,减少污染对土壤的影响。

3. 自来水处理:自来水中可能存在微小的悬浮物或杂质,平流式沉淀池可以对其进行过滤和分离,提供更清洁的自来水。

4. 污水处理:平流式沉淀池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与水进行分离,使污水得到处理和净化。

总结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应用领域广泛等优点。

在水处理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物质在水中的比重差异,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和净化,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流式沉淀池- 基本概念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是沉淀池的一种类型。

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

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池子的前部的污泥设计。

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使用较广泛,但占地面积大。

常用于处理水量大于15000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厂。

利用悬浮颗粒的重力作用来分离固体颗粒的设备称为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是一个底面为长方形的钢筋混凝土或是砖砌的、用以进行混凝反应和沉淀处理的水池。

其特点是构造简单、造价较低、操作方便和净水效果稳定。

平流式沉淀池- 主要结构
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示图
进水区
进水区也是平流沉淀池的混合反应区,原水与混凝剂在此混合,并起反应,形成絮凝体,然后进入沉淀池,此外由于断面突然扩大,流速骤降,絮凝体藉自重而不断沉降。

进水区就是为了防止水流干扰,使进水均匀的分布在沉淀池的整个断面,并使流速不致太大,以免矾花破碎。

沉淀区
沉淀区的作用是使悬浮物沉降。

出水区
沉淀后的水应从出水区均匀,不能跑“矾花”。

存泥区和排泥
存泥区是为存积下沉的泥,另一方面是供排泥用。

为了排泥,沉淀池底部可采用斗形底,可采取穿孔排泥和机械虹吸排泥等形式。

平流式沉淀池- 产品优缺点
平流式沉淀池
优点
1、处理水量大小不限,沉淀效果好。

2、对水量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3、平面布置紧凑,施工方便,造价低。

缺点
1、进、出水配水不易均匀。

2、多斗排泥时,每个斗均需设置排泥管(阀),手动操作,工作繁杂,采用机械刮泥时容易锈蚀。

平流式沉淀池- 适用范围
1、适用于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2、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均可采用。

平流式沉淀池- 设计要点
平流式沉淀池常用的排泥设备
1、混凝沉淀时,出水浊度宜<10mg/L,特殊情况≤15mg/L。

2、池数或分隔数一般不少于2。

3、沉淀时间一般为1.0~3.0h,当处理低温低浊水或高浊度水时可适当延长。

4、沉淀池内平均水平流速一般为10~25mm/s。

5、有效水深一般为3.0~3.5m,超高为0.3~0.5m。

6、池的长宽比应≥4,每隔宽度或导流墙间距一般采用3~8m,最大为15m,当采用虹吸式或泵吸式行车机械排泥时,池子分格宽度还应结合桁架的宽度(8、10、12、14、16、18、20m)。

7、池长深比应≥10。

8、进水区采用穿孔花墙配水时,穿孔墙距进水墙池壁的距离应≥1~2m,同时在沉淀面以上 0. 3~0.5m 处至池底部分的墙不设孔眼。

9、采用穿孔墙配水或溢流堰集水,溢流率可采用500 m3/(m•d)。

10、池泄空时间一般≤6h。

11、雷诺数一般为4000~15000,弗劳德数一般为1×10-4~1×10-5。

平流式沉淀池- 设计参数与数据
1、每格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小于4,长度与深度之比采用8-12。

2、采用机构排泥时,宽度根据排泥设备确定。

3、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采用多斗时,每斗应设单独排泥管及排泥闸阀,池底横向坡度采用0.05。

4、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为0.3-1.2m/min,一般采用0.6-0.9m/min。

5、一般按表面负荷计算,按水平流速校核。

最大水平流速:初沉池为7mm/s;二沉池为5 mm/s。

6、进出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视沉淀池深度而定,不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

挡板位置:距进水口为0.5-1.0m;距出水口为0.25-0.5m。

7、池子进水端用穿孔花墙配水时,花墙距进水端池壁的距离应不小于1-2m,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积的6%-20%。

平流式沉淀池- 工艺图
平流式沉淀池工艺图
平流式沉淀池工艺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