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分析报告

有限元分析报告
有限元分析报告

班级:土木1204

学号:19

姓名:廖枭冰

班级:土木1204 学号:23

姓名:梅雨辰

混凝土上承式空腹式拱桥研究

一引言

本文通过SAP2000软件,对混凝土上承式空腹式拱桥在上部车辆荷载作用下,各个部位的内力和应力的分布进行分析,对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改进。

工程实例图

模型三维图

二 模型尺寸及构件截面

该拱桥总跨度L=80m,高H=20m,宽度10m ,分为五个构件

1拱肋:一段圆弧线,水平投影长度80m,采用箱型截面,高1.6m,宽2m ,翼缘厚度0.22m,腹板厚度0.15m

2主梁:长80m,采用箱型截面,高6m,宽2m,翼缘厚度1.1m,腹板厚度0.55m

3立柱:拱桥与主梁的之间的竖向构件,采用矩形截面,长宽均为1.2m ,分别在桥的每隔10m 布置1根

4横系梁:拱肋之间的横向构件,采用矩形截面,高0.6m,宽0.4m 5桥面:长80m,宽10m,厚度为0.6m,保护层厚度30mm

三 材料定义

所有构件均采用C50混凝土,配置钢筋,抗压强度,50cu k f MPa =,弹性模量43.4510E MPa =?

四 计算模型假设与简化

⑴由于拱肋,主梁,立柱,横系梁长度远大于宽度及高度,将其定义为杆件单元。

⑵由于桥面的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将其定义为平面厚壳单元。 ⑶圆弧拱肋采用在圆弧线上取点,用折线杆件进行逼近。

⑷由于拱肋伸入桥台或桥墩,位移和转角均被束缚,两端采用固定端

约束,形成无铰拱模型。

⑸由于主梁支撑在刚度较其大的多的桥台或桥墩上,又考虑到主梁长度方向的热胀冷缩,将其一端定义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定义为辊轴支座。

⑹由于工程实际多采用混凝土现浇工艺,所有构件的连接处视为刚接

⑺由于拱顶与主梁之间的混凝土的厚度较小,可忽略这部分混凝土,让拱顶与主梁直接接触。

⑻由于桥面的重量较其它杆件大得多,故只考虑桥面的重量。

⑼计算车辆对桥面的荷载时,不考虑车辆的具体尺寸,将其定义为均布荷载加在桥面上。

五模型受力分析

在桥面上施加规范规定的2

kN m的公路一级荷载,来模拟车辆对

10.5/

桥的压力。

六结果展示(分析与校核)

1 强度分析

桥面单元

桥面内力主要为弯矩,从弯矩图可以看出桥面的弯矩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减小,从中间的正值(下侧受拉),到桥面边缘出现负值(上侧受拉),其受力特点与框架梁受均布荷载类似,由于桥面与梁刚接,桥面可看成无数沿横向布置的框架梁拼成的。

桥面应力色谱图

应力的分布与弯矩大致相同,更加验证了弯矩是桥面板的主要内力,最大压应力在桥面中间,,2.9150cu k MPa f MPa σ=<=,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桥面边缘,3.63 2.64t k MPa f MPa σ=>=,混凝土处于开裂工作状态,拉力由钢筋承担,桥面板的强度符合要求。

杆件单元弯矩

竖向平面弯矩图M3(正立面)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主梁所承受的弯矩远远大于拱肋与立柱,弯矩最大出现在边缘的立柱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梁左端固定铰支座限制向下的位移,靠近左端的立柱,支撑在拱上,与拱一起下沉,产生较大的相对的位移,使梁下部受拉,产生较大的弯矩,max 77974488M N m =?由于梁的跨高比13.3310H

l

=>,由弯矩产生的最大正应力σ可由材料力学弯曲

正应力公式max max M

Wz

σ=,箱型梁的

2231

()9.384N m 6

Wz BH bh =?-=?,max 7.93t MPa f σ=>, max ,50cu k f MPa σ<=,混

凝土处于带裂缝工作阶段,拉应力由钢筋承受,至于由剪力产生的切

应力,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配置密集的箍筋,一般总能满足强度要求。

杆件单元轴力

轴力图

承受轴力的构件以拱圈为主,其次是立柱,主梁和横系梁可以忽略不计,立柱的轴力分布大致比较均匀,而拱则极不均匀,从拱顶到拱底轴力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支座处轴力最大,取任意截面,上面分布轴力,剪力与弯矩,沿水平方向建立平衡方程,设拱的任意一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cos sin N Q F F H αα=+(H 为拱脚水平推力),由于Q H F >>,所以cos N H

F α

≈,从拱顶到拱底,α从0逐渐增大,因此N F 逐渐增大。max

6190634N F N =,70398751.228 5.733N F

MPa A

σ=== 为了更好

地展现拱圈的弯矩分布,取拱圈的一跨,将立柱上与拱圈接触的轴力近似当做集中荷载加在拱圈与立柱接触处,即近似将立柱其当做二力杆。

等效结构图

此时max 63527257039875N F N N =≈,等效结构合理

拱圈的弯矩图

max 4244720M N m

=?,受弯应力

'M

Wz

σ=

30.472Wz m =,'8.99MPa σ=,,'14.72350cu k Mpa f MPa σσ+=<<=,因此强度合

格。

2 刚度分析

Z 方向位移色

谱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桥面正中间位移最大,沿长度和宽度方向逐渐减小,桥面最大位移max 0.1600

L

m ?=<<

,刚度符合要求。 六模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存在的问题

①从受力结果来看,主梁靠近支座的立柱附近弯矩过大,

如何减小其弯矩。

②拱圈所受的弯矩过大,如何减小其弯矩。

优化方案

针对问题①,在实际工程中,越靠近支座,立柱应间距越小,安置越密集,将力有效地传给下面的拱圈,从而减小弯矩,或者为了经济性将梁做成变截面的,越靠近支座,截面越大。

可以看到问题一的将梁力引到拱圈上,无疑是进一步加大拱圈的弯矩,为了节省材料,应从拱的轴线的合理性考虑,拱的最合理的轴线应该是只有轴力,没有弯矩的状态,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圆弧线是受力不太合理的拱轴线,为了使拱圈减小弯矩,应换一种轴线形式。下面保留原拱轴线上支座处的两点,以及拱顶上的点,以原对称轴为轴做一条抛物线,和上面做拱圈的弯矩图一样,在拱圈与立柱交接处以立柱的轴

力作为集中力加在上面,

线

优化后的弯矩图

max '631127

M N m

=?,圆弧线下的max4277419.4

M N m

=?,拱轴线用了抛物

线后弯矩不到圆弧形的1

6

,显著减小了,因此优化方案合理。

七结论

在空腹式拱桥中,最重要的构件还是拱圈,上部构件所承受的力都要传递到拱圈上,因此拱圈的轴线形式及截面的设计是提高拱桥跨度,增强桥的安全性的保证。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报告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报告 试题1: 一、问题描述及数学建模 图示无限长刚性地基上的三角形大坝,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试用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对坝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以下几种计算方案进行比较: (1)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 (2)分别采用不同数量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计算; (3)当选常应变三角单元时,分别采用不同划分方案计算。 该问题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大坝所受的载荷为面载荷,分布情况及方向如图所示。 二、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 1、有限元建模 (1)设置计算类型:两者因几何条件和载荷条件均满足平面应变问题,故均取Preferences 为Structural (2)选择单元类型:三节点常应变单元选择的类型是Solid Quad 4 node18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选择的类型是Solid Quad 8 node183。因研究的问题为平面应变问题,故对Element behavior(K3)设置为plane strain。 (3)定义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1e11,泊松比σ=0.3 (4)建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生成坝体截面 (5)网格化分:划分网格时,拾取lineAB和lineBC,设定input NDIV 为15;拾取lineAC,设定input NDIV 为20,选择网格划分方式为Tri+Mapped,最后得到600个单元。

(6)模型施加约束:约束采用的是对底面BC 全约束。大坝所受载荷形式为Pressure ,作用在AB 面上,分析时施加在L AB 上,方向水平向右,载荷大小沿L AB 由小到大均匀分布。以B 为坐标原点,BA 方向为纵轴y ,则沿着y 方向的受力大小可表示为: }{*980098000)10(Y y g gh P -=-==ρρ 2、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1) 三节点常应变单元 三节点常应变单元的位移分布图 三节点常应变单元的应力分布图

华科大有限元分析题及大作业题答案——船海专业(DOC)

姓名:学号:班级: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作业报告 一、问题描述 图示无限长刚性地基上的三角形大坝,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试用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对坝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以下几种计算方案进行比较: 1)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 2)分别采用不同数量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计算; 3)当选常应变三角单元时,分别采用不同划分方案计算。

二、几何建模与分析 图1-2力学模型 由于大坝长度>>横截面尺寸,且横截面沿长度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可将大坝看作无限长的实体模型,满足平面应变问题的几何条件;对截面进行受力分析,作用于大坝上的载荷平行于横截面且沿纵向方向均匀分布,两端面不受力,满足平面应变问题的载荷条件。因此该问题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大坝所受的载荷为面载荷,分布情况及方向如图1-2所示,建立几何模型,进行求解。 假设大坝的材料为钢,则其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1e11,泊松比σ=0.3 三、第1问的有限元建模 本题将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 1)设置计算类型:两者因几何条件和载荷条件均满足平面应变问题,故均取Preferences为Structural 2)选择单元类型:三节点常应变单元选择的类型是PLANE42(Quad 4node42),该单元属于是四节点单元类型,在网格划分时可以对节点数目控制使其蜕化为三节点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选择的类型是PLANE183(Quad 8node183),该单元属于是八节点单元类型,在网格划分时可以对节点数目控制使其蜕化为六节点单元。因研究的问题为平面应变问题,故对Element behavior(K3)设置为plane strain。 3)定义材料参数 4)生成几何模 a. 生成特征点 b.生成坝体截面 5)网格化分:划分网格时,拾取所有线段设定input NDIV 为10,选择网格划分方式为Tri+Mapped,最后得到200个单元。 6)模型施加约束: 约束采用的是对底面BC全约束。 大坝所受载荷形式为Pressure,作用在AB面上,分析时施加在L AB上,方向水平向右,载荷大小沿L AB由小到大均匀分布(见图1-2)。以B为坐标原点,BA方向为纵轴y,则沿着y方向的受力大小可表示为: ρ(1) = gh P- =ρ g = - 10 {* } 98000 98000 (Y ) y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试题

有限元分析习题及大作业试题 要求:1)个人按上机指南步骤至少选择习题中3个习题独立完成,并将计算结果上交;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有限元分析计算; 3)以小组为单位编写计算分析报告; 4)计算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 A、问题描述及数学建模; B、有限元建模(单元选择、结点布置及规模、网格划分方 案、载荷及边界条件处理、求解控制) C、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位移分析、应力分析、正确性分 析评判) D、多方案计算比较(结点规模增减对精度的影响分析、单 元改变对精度的影响分析、不同网格划分方案对结果的 影响分析等) E、建议与体会 4)11月1日前必须完成,并递交计算分析报告(报告要求打印)。

习题及上机指南:(试题见上机指南) 例题1 坝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受力分析 例题2 平板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 例题1:平板的有限元建模与变形分析 计算分析模型如图1-1 所示, 习题文件名: plane 0.5 m 0.5 m 0.5 m 0.5 m 板承受均布载荷:1.0e 5 P a 图1-1 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平板计算分析模型 1.1 进入ANSYS 程序 →ANSYSED 6.1 →Interactive →change the working directory into yours →input Initial jobname: plane →Run 1.2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 OK 1.3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Element T ype →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4node 42 →OK (back to Element T ypes window) → Options… →select K3: Plane stress w/thk →OK →Close (the Element T ype window) 1.4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input EX:2.1e11, PRXY :0.3 → OK 1.5定义实常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 s… →Add … →select T ype 1→ OK →input THK:1 →OK →Close (the Real Constants Window)

ansys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ansys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有限元大作业 设计题目: 单车的设计及ansys有限元分析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6.11.23

单车的设计及ansys模拟分析 一、单车实体设计与建模 1、总体设计 单车的总体设计三维图如下,采用pro-e进行实体建模。 在建模时修改proe默认单位为国际主单位(米千克秒 mks) Proe》文件》属性》修改

2、车架 车架是构成单车的基体,联接着单车的其余各个部件并承受骑者的体重及单车在行驶时经受各种震动和冲击力量,因此除了强度以外还应有足够的刚度,这是为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使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机构的相对位置应保持不变,充分发挥各部位的功能。车架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为转向部分,后部为驱动部分,由于受力较大,所有要对后半部分进行加固。

二、单车有限元模型 1、材料的选择 单车的车身选用铝合金(6061-T6)T6标志表示经过热处理、时效。 其属性如下: 弹性模量:) .6+ 90E (2 N/m 10 泊松比:0.33 质量密度:) 3 2.70E+ N/m (2 抗剪模量:) 60E .2+ N/m (2 10 屈服强度:) .2+ (2 75E 8 N/m 2、单车模型的简化 为了方便单车的模拟分析,提高电脑的运算

效率,可对单车进行初步的简化;单车受到的力的主要由车架承受,因此必须保证车架能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振的能力,故分析的时候主要对车架进行分析。简化后的车架如下图所示。 3、单元体的选择 单车车架为实体故定义车架的单元类型为实体单元(solid)。查资料可以知道3D实体常用结构实体单元有下表。 单元名称说明 Solid45 三维结构实体单元,单元由8个节点定义,具有塑性、蠕变、应力刚化、 大变形、大应变功能,其高阶单元是 solid95

完整word版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报告要点

船海1004 黄山 U201012278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报告 试题1: 一、问题描述及数学建模 图示无限长刚性地基上的三角形大坝,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试用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对坝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以下几种计算方案进行比较: (1)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2)分别采用不同数量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计算; (3)当选常应变三角单元时,分别采用不同划分方案计算。 该问题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大坝所受的载荷为面载荷,分布情况及方向如图所示。

二、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 1、有限元建模 (1)设置计算类型:两者因几何条件和载荷条件均满足平面应变问题,故均取Preferences为Structural (2)选择单元类型:三节点常应变单元选择的类型是Solid Quad 4 node18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选择的类型是Solid Quad 8 node183。因研究的问题为平面应变问题,故对Element behavior(K3)设置为plane strain。 (3)定义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1e11,泊松比σ=0.3 (4)建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生成坝体截面 (5)网格化分:划分网格时,拾取lineAB和lineBC,设定input NDIV 为15;拾取lineAC,设定input NDIV 为20,选择网格划分方式为Tri+Mapped,最后 得到600个单元。

1 船海1004 黄山 U201012278 (6)模型施加约束:约束采用的是对底面BC全约束。大坝所受载荷形式为Pressure,作用在AB面上,分析时施加在L上,方向水平向右,载荷大小沿L 由小到大均匀分布。以ABAB B为坐标原点,BA方向为纵轴y,则沿着y方向的受力大小可表示为: P?gh?gyY}*{?)??98000?9800(10? 2、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1)三节点常应变单元 三节点常应变单元的位移分布图

有限元分析报告大作业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基本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交; 2.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计算分析报告; 3.按下列模板格式完成分析报告; 4.计算结果要求提交电子版,一个算例对应一个文件夹,报告要求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小组成 员: 储成峰李凡张晓东朱臻极高彬月 Job name :banshou 完成日 期: 2016-11-22 一、问题描述 (要求:应结合图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应清楚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受力状况 和约束情况。图应清楚、明晰,且有必要的尺寸数据。)如图所示,为一内六角螺栓扳手,其轴线形状和尺寸如图,横截面为一外 接圆半径为0.01m的正六边形,拧紧力F为600N,计算扳手拧紧时的应力分布 图1 扳手的几何结构 数学模型

要求:针对问题描述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应包含示意图,示意图中应有必要的尺寸数据;

图 2 数学模型 如图二所示,扳手结构简单,直接按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三、有限元建模 3.1 单元选择 要求:给出单元类型, 并结合图对单元类型进行必要阐述, 包括节点、自由度、 实常数等。) 图 3 单元类型 如进行了简化等处理,此处还应给出文字说

扳手截面为六边形,采用4 节点182单元,182 单元可用来对固体结构进行

二维建模。182单元可以当作一个平面单元,或者一个轴对称单元。它由4 个结点组成,每个结点有2 个自由度,分别在x,y 方向。 扳手为规则三维实体,选择8 节点185单元,它由8 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有3 个自由度,分别在x,y,z 方向。 3.2 实常数 (要求:给出实常数的具体数值,如无需定义实常数,需明确指出对于本问题选择的单元类型,无需定义实常数。) 因为该单元类型无实常数,所以无需定义实常数 3.3材料模型 (要求:指出选择的材料模型,包括必要的参数数据。) 对于三维结构静力学,应力主要满足广义虎克定律,因此对应ANSYS中的线性,弹性,各项同性,弹性模量EX:2e11 Pa, 泊松比PRXY=0.3 3.4几何建模由于扳手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可以直接在ANSYS软件上直接建模,在ANSYS建 立正六 边形,再创立直线,面沿线挤出体,得到扳手几何模型 图4 几何建模

重庆大学研究生有限元大作业教学内容

重庆大学研究生有限 元大作业

课程研究报告 科目:有限元分析技术教师:阎春平姓名:色学号: 2 专业:机械工程类别:学术 上课时间: 2015 年 11 月至 2016 年 1 月 考生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有限元分析技术作业 姓名: 色序号: 是学号: 2 一、题目描述及要求 钢结构的主梁为高160宽100厚14的方钢管,次梁为直径60厚10的圆钢管(单位为毫米),材料均为碳素结构钢Q235;该结构固定支撑点位于左右两端主梁和最中间。主梁和次梁之间是固接。试对在垂直于玻璃平面方向的2kPa 的面载荷(包括玻璃自重、钢结构自重、活载荷(人员与演出器械载荷)、风载荷等)作用下的舞台进行有限元分析。 二、题目分析 根据序号为069,换算得钢结构框架为11列13行。由于每个格子的大小为1×1(单位米),因此框架的外边框应为11000×13000(单位毫米)。 三、具体操作及分析求解 1、准备工作 执行Utility Menu:File → Clear&start new 清除当前数据库并开始新的分析,更改文件名和文件标题,如图1.1。选择GUI filter,执行 Main Menu: Preferences → Structural → OK,如图1.2所示

图1.1清除当前数据库并开始新的分析 图1.2 设置GUI filter 2、选择单元类型。 执行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BEAM188,如图2.1。之后点击OK(回到Element Types window) →Close

有限元分析作业报告 英文版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硕士1606班 姓名:钱树生 学号:163712160 指导教师:李毅波 日期:2016.12.02

1.Question 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herringbone roof truss. Question:The geometric dimensions of the chevron roof is shown in Fig.1,you should analyze it by statics,as a result you should give the displacement and axial force and axial force diagram of the deformation diagram. Conditions:The ends of the roof truss were fixed,the sectional area of the truss is 0.01m2,elastic modulus is2.0×1011 N/m2,poisson's ratio is 0.3. 2.The software used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APDL 15.0) 3.Solving process Point1 was choosed as the Coordinate point, horizontal to the right was the X axis,the upright direction is choosed as the Yaxis to create a coordinate system. The nodes was numberedas shown in Figure 1,node 1 and node 5 was fixed,and the force on node 6,7,8was is 1k N,the direction is opposite to the Y-axis 3.1 The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analysis (1)Specify the new file name. Select Utility>Menu> File>Change Jobname, then pop-up the dialog box Change Jobname,inputthe the working file name ‘2D-sp’ in the Enter New Jobname, click OK to finish the difinition, as shown in Fig.2. Fig.2.The difinition of working file name. (2)Specify a new title.Select Utility>Menu>File>Change Title,then pop-up the dialog box Change Title,inputthe the file name ‘2D-sp pro’ in the Enter New Title,click OK to finish the difinition, as shown in Fig.3.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大作业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大作业 作业要求: 1)个人按上机指南步骤至少选择习题中3个习题独立完成,并将计算结果上交; 也可根据自己科研工作给出计算实例。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有限元分析计算; 3)以小组为单位编写计算分析报告; 4)计算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部分: A、问题描述及数学建模; B、有限元建模(单元选择、结点布置及规模、网格划分方案、载荷及边界 条件处理、求解控制) C、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位移分析、应力分析、正确性分析评判) D、多方案计算比较(结点规模增减对精度的影响分析、单元改变对精度的 影响分析、不同网格划分方案对结果的影响分析等) 题一:图示无限长刚性地基上的三角形大坝,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试用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对坝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以下几种计算方案进行比较: 1)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注意ANSYS中用四边形单元退化为三节点三角形单元) 2)分别采用不同数量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计算; 3)当选常应变三角单元时,分别采用不同划分方案计算。 解:1.建模: 由于大坝长度>>横截面尺寸,且横截面沿长度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可将大坝看作无限长的实体模型,满足平面应变问题的几何条件;对截面进行受力分析,作

用于大坝上的载荷平行于横截面且沿纵向方向均匀分布,两端面不受力,满足平面应变问题的载荷条件。因此该问题属于平面应变问题,大坝所受的载荷为面载荷,分布情况P=98000-9800*Y;建立几何模型,进行求解;假设大坝的材料为钢,则其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2.1e11,泊松比σ=0.3; 2:有限元建模过程: 2.1 进入ANSYS : 程序→ANSYS APDL 15.0 2.2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ferences →select Structural →OK 2.3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4node 182(三节点常应变单元选择Solid Quad 4node 182,六节点三角形单元选择Solid Quad 8node 183)→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 →Option →select K3: Plane Strain →OK→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2.4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input EX:2.1e11, PRXY:0.3 →OK 2.5生成几何模型: 生成特征点: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In Active CS →依次输入四个点的坐标:input:1(0,0),2(10,0),3(1,5),4(0.45,5) →OK 生成坝体截面: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Arbitrary →Through KPS →依次连接四个特征点,1(0,0),2(6,0),3(0,10) →OK 2.6 网格划分: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Size Controls) lines: Set →依次拾取两条直角边:OK→input NDIV: 15 →Apply→依次拾取斜边:OK →input NDIV: 20 →OK →(back to the mesh tool window)Mesh:Areas, Shape: tri, Mapped →Mesh →Pick All (in Picking Menu) →Close( the Mesh Tool window) 2.7 模型施加约束: 给底边施加x和y方向的约束: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On lines →pick the lines →OK →select Lab2:UX, UY →OK 给竖直边施加y方向的分布载荷: ANSYS 命令菜单栏: Parameters →Functions →Define/Edit →1) 在下方的下拉列表框内选择x ,作为设置的变量;2) 在Result窗口中出现{X},写入所施加的载荷函数: 98000-9800*{Y};3) File>Save(文件扩展名:func) →返回:Parameters →Functions →Read from file:将需要的.func文件打开,参数名取meng,它表示随之将施加的载荷→OK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Pressure →On Lines →拾取竖直边;OK →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Existing table →OK →选择需要的载荷为meng参数名→OK 2.8 分析计算: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to close the solve Current Load

有限元法大作业

有限元法大作业 一平面刚架的程序 用Visual C++编制的平面刚架的源程序如下: ///////////////////////////////////////////////////////程序开始//////////////////////////////////////////////////////////////////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math.h" #include"stdlib.h" #include"conio.h" //***************** //声明必要变量 //***************** #define PI 3.141592654 int NE; //单元数 int NJ; //节点数 int NZ; //支承数 int NPJ; //有节点载荷作用的节点数 int NPF; //非节点载荷数 int HZ; //载荷码 int E; //单元码 int fangchengshu; double F[303]; //各节点等效总载荷数值 int dym_jdm[100][2]; //单元码对应的节点码:dym_jdm[][0], dym_jdm[][1]分为前后节点总码 int zhichengweizhi[300]; //记录支持节点作用点的数组 int fjzhzuoyongdanyuan[100]; //非节点载荷作用单元 int fjzhleixing[100]; //非节点载荷类型:1-均布,2-垂直集中,3-平行集中,4-力偶,5-角度集中 double fjzhzhi[100]; //非节点载荷的值 double fjzhzuoyongdian[100]; //非节点载荷在各竿的作用点 double fjzhjiaodu[100]; //非节点载荷作用角度 int jdzhzuoyongdian[100]; //节点载荷作用的节点数组 double jiedianzaihe[101][3];//节点载荷值,其jiedianzaihe[][0]-- jiedianzaihe[][2]分别为U, V, M double zhengtigangdu[303][303]; //整体刚度数组 double changdu[100]; //各单元竿长数组 double jiaodu[100]; //各单元角度数组 double tanxingmoliang[100]; //各单元弹性模量数组 double J_moliang[100]; //各单元J模量数组 double mianji[100]; //各单元面积数组 double weiyi[303]; //记录各个节点位移的数组 double dy_weiyi[100][6]; //各个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位移数组dy_weiyi[i][0]-dyweiyi[i][6]分别为第i+1单元的u1,v1,@1,u2,v2,@2 double dy_neili[100][6];//各个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固端内力dy_weiyi[i][0]-dyweiyi[i][6]分别为第i+1单元的U1,V1,M1,U2,V2,M2 double gan_neili[100][6];//各个单元的竿端内力数组,gan_neili[i][6]表示第i+1单元的6内力. //*******************

有限元分析报告大作业

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报告 机制1205班杜星宇U201210671 一、概述 本次大作业主要利用ANSYS软件对桌子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计算出桌子的最大应力和应变。然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证明分析的正确性,从而为桌子的优化分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且通过对ANSYS软件的实际操作深刻体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对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问题分析 已知:桌子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单位为mm。假设桌子的四只脚同地面完全固定,桌子上存放物品,物品产生的均匀分布压力作用在桌面,压力大小等于300Pa,其中弹性模量E=9.3GPa,泊松比μ=0.35,密度ρ=560kg/m3,分析桌子的变形和应力。

将桌脚固定在地面,然后在桌面施加均匀分布的压力,可以看作对进行平面应力分析,桌脚类似于梁单元。由于所分析的结构比较规整且为实体,所以可以将单元类型设为八节点六面体单元。 操作步骤如下: 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 (1)定义工作文件名:执行Utility Menu/ File/Change Jobname,在弹出Change Jobname 对话框修改文件名为Table。选择New log and error files复选框。 (2)定义工作标题:Utility Menu/File/ Change Title,将弹出Change Title对话框修改工作标题名为The analysis of table。 (3)点击:Plot/Replot。 2、设置计算类型 (1)点击:Main Menu/Preferences,选择Structural,点击OK。

有限元分析Ansys大作业

有限元分析作业 作业名称扳手静态受力分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理工学院

题目:扳手静态受力分析: 扳手的材料参数为: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u=0.3:此模型在左侧内六角施加固定位移约束,在右侧表面竖直方向上施加6 10 48 N的集中力。 模型如下图: 1-1 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文件标题 (1)定义工作文件名:执行File-Chang Jobname-3090601048 (2)定义工作标题:执行File-Change Tile-3090601048 (3)更改工作文件储存路径:执行File-Chang Directory-E:\ANSYS 2.定义分析类型、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1)定义分析类型,执行Main Menu-Preferences,如下图所示:

2-1 (2)定义单元类型,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弹出Element Type 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2-2 (3)定义材料属性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在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对话框中,双击 Structual-Linear-Elastic-Isotropic.如下图所示:

2-3 3.导入几何模型 将模型导入到ANSYS,执行File-Import—PRAR…—浏览上述模型,如下图所示: 3-1

3-2 4. 网格划分 执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 Tool命令,考虑到零件的复杂性,采用智能网格划分,精度为1,其他选项为默认,如下图所示: 4-1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大作业——齿根弯曲应力计算报告 班级:无可奉告 姓名:无可奉告 学号:无可奉告 指导老师:无可奉告

目录 目录 (2) 1.概述 (3) 1.1工程问题描述 (3) 1.2问题分析 (3) 2.建模过程 (4) 2.1几何建模 (4) 2.2CAE网格划分与计算 (5) 2.3后处理 (8) 3.多方案比较与结果分析 (9) 3.1多方案比较 (9) 3.2结果分析 (11)

1.概述 1.1工程问题描述 我在本次作业中的选题为齿根弯曲应力的计算与校核。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是齿面接触疲劳和齿根弯曲断裂,而闭式传动硬齿面齿轮的失效形式以齿根弯曲断裂,这个时候进行齿根弯曲应力的校核才比较有意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当选取这种类型的算例。 设计计算的另一个主要思路是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传统机械设计的结算结果进行对比,以从多方面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我们最终选取了《机械原理》(第三版)P50例3-1中的问题进行校核计算。 已知起重机械用的一对闭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输入转速n1=730r/min,输入功率P1=35kW,每天工作16小时,使用寿命5年,齿轮为非对称布置,轴的刚性较大,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载荷为中等冲击。z1=29,z2=129,m=2.5mm,b1=48mm,b2=42mm,大、小齿轮均为20CrMnTi,渗碳淬火,齿面硬度为58~62HRC,齿轮精度为7级,试验算齿轮强度。 齿面为硬齿面,传动方式为闭式传动。 根据设计手册查出的许用接触应力为1363.6Mpa,计算结果为1260Mpa,强度合格。 根据设计手册查出的许用弯曲应力为613.3MPa,计算结果为619Mpa,强度略显不够。1.2问题分析 大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受载荷情况较为严峻,故分析对象应当为小齿轮。可以看出,由于齿轮单侧受载荷,传动过程中每个齿上载荷的变化过程是相同的,故问题可被简化为反对称问题,仅需研究单个齿。

有限元编程大作业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书 四节点等参单元有限元分析的FORTRAN程序

目录 1.问题概述 (1) 2.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介绍 (1) 3.单元应力磨平方法介绍 (4) 4.程序流程设计 (6) 程序设计概述 流程图 5.程序结构及程序说明 (8) 6.程序应用及算例分析 (9) 算例概述 算例ANSYS求解 算例程序数值解 算例分析 7. 总结 (15)

1. 问题概述 等参单元是有限元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单元类型。等参单元的位移模式和坐标变换均采用相同的形函数,这种坐标变换叫做等参变换。通过等参变换可以将自然(局部)坐标中几何形状规则的单元转换成总体(笛卡尔)坐标中形状扭曲的单元,因而使得单元有较好的适应性。 本问题首先对平面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的形函数、应力矩阵和等效节点力矩阵、应力磨平公式等的推导和计算求解。并通过设计FORTRAN 求解程序进行编程求解,最后给出算例(受集中荷载的悬臂梁)并进行求解,将解与ANSYS 的解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高斯三点积分和高斯两点积分,这种积分方法的求解效率较高而且精度也较好。在问题的最后,尝试去分析引起数值解误差的原因,并分析四节点等参单元的若干特性。 2. 四节点四边形等参单元介绍 边长为2的正方形单元(如下图所示),在其形心处安置一个局部坐标。单元角 结点i 的坐标(,)分别为 ,因此单元四条边界的方程可用简单公式 和 逐一给出。 图2-1 母单元 1 2 3 4 0

图2-2 四边形单元 形函数的表达式: 位移函数: ∑==41 i N u i i u ∑==4 1 i N v i i v 坐标变换式: ∑==41 i x N x i i ,∑==4 1 i y N y i i 单元应变矩阵 {}[]{}[]{}e e B B B B B x v y u y v x u δδε4321==??? ? ??? ?????????????+??????= 式中{ }[]T T T T T 4 321e δδδδδ=——单元节点的位移列阵;

有限元分析报告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计算分析报告 A、问题描述及数学建模; B、有限元建模(单元选择、结点布置及规模、网格划分方案、载荷及边界 条件处理、求解控制) C、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位移分析、应力分析、正确性分析评判) D、多方案计算比较(结点规模增减对精度的影响分析、单元改变对精度的 影响分析、不同网格划分方案对结果的影响分析等) E、建议与体会 试题1:图示无限长刚性地基上的三角形大坝,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试用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对坝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以下几种计算方案进行比较: 1)分别采用相同单元数目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和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计算; (×) 2)分别采用不同数量的三节点常应变单元计算;(√) 3)当选常应变三角单元时,分别采用不同划分方案计算。(√)

1.有限元建模单元选择、结点布置及规模、网格划分方案、载荷及边界条件处理、求解控制 1)单元选择:由于ANSYS没有提供三角形常应变单元,故采用六节点三角形单元进行计算。 2)结点布置:(0,0)(6,0)(10,0)(3,0)(0,5)(3,5) 3)单元数目:4 4)网格划分方案 方案1 方案2 5)边界条件 底边加上UX,UY 的约束 6)载荷 受齐顶的水压力作用,呈阶梯状分布,载荷函数为F=1000(10-Y)7)求解控制:默认,单一载荷步 2.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位移分析、应力分析、正确性分析评判)1)位移结果与应力分析 方案1: 最大位移为0.109×10-05 最大应力为15936 最小应力为5181 方案2: 最大位移为0.130×10-05 最大应力为15058 最小应力为7834 2)正确性分析 从应力分布图中,我们比较这两种网格划分方案的优劣,方案1的应力最大位置在(0,0)处,方案2的应力最大位置在(6,0)处,显然,方案1更贴近实际情况,因为其左下角的单元与整体单元的受力情况相似,而方案2则有较大的差别。但是,由于这两种网格划分都非常粗燥,根据常识,在坝顶处,其受力为0,应力应接近于0,而这两种情况的最小应力分别为5181和7834。因此,我们将增加单元的个数,使得计算结果接近真实情况。

ansys有限元分析报告大作业

有限元大作业 设计题目: 单车的设计及ansys有限元分析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6.11.23

单车的设计及ansys模拟分析 一、单车实体设计与建模 1、总体设计 单车的总体设计三维图如下,采用pro-e进行实体建模。 在建模时修改proe默认单位为国际主单位(米千克秒 mks) Proe》文件》属性》修改

2、车架 车架是构成单车的基体,联接着单车的其余各个部件并承受骑者的体重及单车在行驶时经受各种震动和冲击力量,因此除了强度以外还应有足够的刚度,这是为了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使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机构的相对位置应保持不变,充分发挥各部位的功能。车架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为转向部分,后部为驱动部分,由于受力较大,所有要对后半部分进行加固。 二、单车有限元模型 1、材料的选择 单车的车身选用铝合金(6061-T6)T6标志表示经过热处理、时效。 其属性如下: 弹性模量:)(2 N/m 1090E .6

泊松比:0.33 质量密度:)(2 N/m 32.70E + 抗剪模量:)(2N/m 1060E .2+ 屈服强度:) (2N/m 875E .2+ 2、单车模型的简化 为了方便单车的模拟分析,提高电脑的运算效率,可对单车进行初步的简化;单车受到的力的主要由车架承受,因此必须保证车架能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振的能力,故分析的时候主要对车架进行分析。简化后的车架如下图所示。 3、单元体的选择 单车车架为实体故定义车架的单元类型为实体单元(solid )。查资料可以知道3D 实体常用结构实体单元有下表。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基于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报告 机制1205班杜星宇U201210671 一、概述 本次大作业主要利用ANSYS软件对桌子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计算出桌子的最大应力和应变。然后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证明分析的正确性,从而为桌子的优化分析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并且通过对ANSYS软件的实际操作深刻体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对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问题分析 已知:桌子几何尺寸如图所示,单位为mm。假设桌子的四只脚同地面完全固定,桌子上存放物品,物品产生的均匀分布压力作用在桌面,压力大小等于300Pa,其中弹性模量E=9.3GPa,泊松比μ=0.35,密度ρ=560kg/m3,分析桌子的变形和应力。

将桌脚固定在地面,然后在桌面施加均匀分布的压力,可以看作对进行平面应力分析,桌脚类似于梁单元。由于所分析的结构比较规整且为实体,所以可以将单元类型设为八节点六面体单元。 操作步骤如下: 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 (1)定义工作文件名:执行Utility Menu/ File/Change Jobname,在弹出Change Jobname 对话框修改文件名为Table。选择New log and error files复选框。 (2)定义工作标题:Utility Menu/File/ Change Title,将弹出Change Title对话框修改工作标题名为The analysis of table。 (3)点击:Plot/Replot。 2、设置计算类型 (1)点击:Main Menu/Preferences,选择Structural,点击OK。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基本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上交; 2.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计算分析报告; 3.按下列模板格式完成分析报告; 4.计算结果要求提交电子版,一个算例对应一个文件夹,报告要求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限元分析》大作业 小组成员:储成峰李凡张晓东朱臻极高彬月 Job name:banshou 完成日期:2016-11-22 一、问题描述 (要求:应结合图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应清楚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受力状况和约束情况。图应清楚、明晰,且有必要的尺寸数据。) 如图所示,为一内六角螺栓扳手,其轴线形状和尺寸如图,横截面为一外接圆半径为0.01m的正六边形,拧紧力F为600N,计算扳手拧紧时的应力分布。 图1 扳手的几何结构 二、数学模型 (要求:针对问题描述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应包含示意图,示意图中应有必要的尺寸数据;

如进行了简化等处理,此处还应给出文字说明。) 图2 数学模型 如图二所示,扳手结构简单,直接按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三、有限元建模 3.1 单元选择 (要求:给出单元类型,并结合图对单元类型进行必要阐述,包括节点、自由度、实常数等。) 图3单元类型 扳手截面为六边形,采用4节点182单元,182单元可用来对固体结构进行

二维建模。182单元可以当作一个平面单元,或者一个轴对称单元。它由4个结点组成,每个结点有2个自由度,分别在x,y方向。 扳手为规则三维实体,选择8节点185单元,它由8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分别在x,y,z方向。 3.2 实常数 (要求:给出实常数的具体数值,如无需定义实常数,需明确指出对于本问题选择的单元类型,无需定义实常数。) 因为该单元类型无实常数,所以无需定义实常数 3.3 材料模型 (要求:指出选择的材料模型,包括必要的参数数据。) 对于三维结构静力学,应力主要满足广义虎克定律,因此对应ANSYS中的线性,弹性,各项同性,弹性模量EX:2e11 Pa,泊松比PRXY=0.3 3.4几何建模 由于扳手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可以直接在ANSYS软件上直接建模,在ANSYS建立正六边形,再创立直线,面沿线挤出体,得到扳手几何模型 图4 几何建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