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清照的咏春词赏析

对李清照的咏春词赏析
对李清照的咏春词赏析

对李清照的咏春词赏析 仲春时节,沐浴和煦的暖风,或踏青于郊野,或倦懒于窗前檐下。闲散间爱 读读前人咏春的词句,或唐诗 , 或宋词。 其实, 无论是前人还是今者, 春天都是一个值得我们吟咏的季节, 有春风拂面,有柳绿桃红。但面对良辰美景,也不全是赞颂,字里行间,说的也 不全是欣喜和快乐,也有忧愁和哀惋。本人喜欢李易安的词,在她的词里,就有 很多都是在春天美丽的季节里,抒发自己的一腔愁绪和满目的辛酸。 关键词:李清照 咏春词 信手从易安居士的咏春词中拣选出两三首,与同好者共赏。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 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 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现代人再没有谁睡过藤床纸帐了。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事》的“梅花纸帐” 条目中描写道:于独床四周立柱,挂瓶,插梅数枝;床后设板,可靠以清坐;床 角安竹书柜,床前置香鼎;床上有大方目顶,用细白楮(纸的代称)作帐罩之。 想像着“梅花纸帐”的淡雅, 恨不得马上在自己的卧室里置上一架。 有花以养目, 有沉香以怡神,有素纸以安心。读一卷书,或诗词 , 或经文, 想想都惬意、 舒服。 和现代人相比, 还是古人会生活, 懂得享受。 也许是我们现在有太多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了, 使得我们再不能像古人那样去 关注“春花秋月”。 李清照的“梅花纸帐”并没有给她带来那么多的恬适和快乐, 因为她最至亲 的人不在身边,随亲人逝去的,还有那份缠绵的柔情。所有的诗人都是敏感的, 只有一颗敏感的心才会对一片秋叶的飘落、 一朵春花的盛开寄托无限的情思。 不 知道李清照看到沉香燃尽的时候, 心里的那份孤寂可否一心承载, 她是否想到的 是柔情远去后的冷清。她说:“沈香烟断玉炉寒”是不是影射自己的心情呢,追 忆当年的两情相悦,伤怀眼前的孤枕难眠。哪怕是简陋木床,哪怕是粗布棉被, 只要鸳鸯交颈,寒夜也温暖,而现在,虽然是“梅花纸帐”,但孤枕寒衾,也让 人长夜难奈。春夜还有几分的寒意,而如水的心情,更平添几分寂寞。
1/8

无声的夜会让人窒息得喘不过气来, 但笛声悠扬的夜, 会让伤心的人更伤心。 也许是呜咽的笛声让夜色更觉清冷的原因吧,而比笛声更悲凉的,却是箫音,如 果此时箫声响起, 李易安的眼泪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住的。 清冷的夜, 如泣的笛声, 几行清泪,此情此景,无法让人不动容,无法让人不伤心。 伤心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 但李清照告诉了我们她有多伤心。 空对雅致的藤 床纸帐,心里却了无佳思;动听的笛声,在她眼里,只会惊破了梅心的春意,并 不能激发半点的快乐心情;淅沥的春雨,并不能让她感觉到生机,只会催下伤心 的眼泪;她想到箫音,因为她必有伤心的悲泣,这声音太象箫声;由箫音又想到 吹箫人与知音双宿双飞;空楼独倚,断肠人泣,梅花虽美,无人可赠。伤心!我 看到的是满纸的伤心! 这首词词牌叫做《孤雁儿》,不知是天意巧合,还是李清照有意为之,连词 牌都带着几分寂廖之意。 思念之苦,想不出还能有多深;离别之意,想不出还能有多苦。后主词也有 太多的悲凉,但那是一国之君的悲凉,虽然大气,但有时未免离人间太远。李清 照的伤心,是一个普通人的伤心,她的思念之苦似乎你我都经历过,都可以感受 得到,只不过,她叙述得太真切,无论什么时候,读起它,都能让我们再一次感 受到彻骨的痛楚。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十三岁的李清照, 这一年避难金华。 金华双溪, 是著名的风景区。 前两年, 我曾在仲春时节游过金华的武义。熟溪廊桥,郭洞古村,都美得能让人忘情。普 通人尚且如此,何况有非凡才情的易安居士呢。周辉的《清波杂志》曾记载,李 易安在南京时,“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雪天尚且如 此,何况春意盎然时节。但在做这首词的时候,恐怕满眼的春色已经不能再让易 安居士有那么多的情致和诗兴了。 国破,让一个有爱国热忱的词人悲愤;家散,让一个感情细腻丰富的女人伤 心;物失(李清照珍藏的文物丢失),让一朝才女扼腕。在这样的心境下,李清 照只有写下这首武陵春以寄托情怀。 “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晚倦梳头。”春天在怀有不同心情的人眼里,景致和 情绪都是不同的。在赏春人的眼里,是万紫千红的。后主词云:“车如流水马如 龙,花月正春风”,在这里,读者似乎可以嗅到轻风送来的花香;吴文英:“残 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在追忆亡人的 情绪里, 春色只能使人更添哀愁。 梦窗词中的春天, 因为爱妾的亡故而使人伤怀。 而李清照的眼里的春天, 就更有让人难以排遣的愁苦, 她不仅仅失去了可以琴瑟 相和的丈夫,还失去了把玩在手的字画古玩,就连居所,也无定处。这些令人心 痛的情绪堆积在一起,在心头挥之不去,春天,再不能让她有任何美好的兴致和
2/8

情绪了。落红千片虽然伤感,但毕竟有色彩和香味,可以闻得到,看得见。但当 花入尘埃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记忆中去搜寻花香的感觉了,这时,对花香只是一 种追忆和缅怀,如同我们缅怀一位逝去的故人。陆放翁《卜算子》有云:“零落 化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碾作尘的花是不可能再闻得到香气的,所谓“香如 故”只是在回忆中的零散的片断而己。 “女为悦己者容”, 当昔人已经与自己阴阳两世的时候, 梳妆又为了谁呢? 没了情致,人也就倦懒了。思念亡人,最伤心的时候,莫过于再现当年的情景。 当年的李易安,一定也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时候。现在一 个人梳妆, 怎能让她不再次想起两个人卿卿我我的场面, 这样的回忆带给她内心 的痛苦折磨,她又如何承受得了。勾起回忆,旧景重现,对李清照来说,是最痛 苦、最无法面对的事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让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女词 人都没了言语,此时,说什么都无以寄托哀思,说什么都不能排遣伤心。春天, 带给她的,只是一片春愁。 愁有多深,愁有多苦,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愁似乎是一个不可以计量的 东西,但李易安却清清楚楚地给了你一个愁字的斤两。佛家认为:我们眼中的一 切,都是内心的反映。因此,心里装满了哀愁,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哀愁的化身。 春是愁的,花是愁的,连溪上的小舟,都是用来装载哀愁的,只不过这愁多得装 不过来。 词中的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最为传神,可谓千古绝唱。 词人毕竟是词人, 当听说距此不远的双溪春色秀美的时候, 会习惯性地有了游春 的念头,但对于当时的李清照来说,她游春的念头也只停留在“也拟”的阶段。 估计在以前,应该是立时前往,应是“不禁泛轻舟”,但如果真的那样的话,也 就没有这样传世的佳句了, 正如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所说: “文穷而后工”。 李清照此时,只是想起,并且,一想起就会失落,无家无国,无至爱之人,她如 何敢去溪上泛舟, 她怕那轻舟绿水, 只会凭添一份哀愁, 让那小小的舴艋舟, “载 不动,许多愁。”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 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时代越来越进步了,现在八零后的年轻人在感情问题上似乎越来越洒脱了。 身边的朋友经常说,不喜欢有些人叽叽歪歪的,这种所谓的叽叽歪歪,有时候就 是指对感情的拿得起来放不下。亲近的人远行了,不在身边了,随便哪儿不能抓 来一个陪在身边,什么生理需要,心理寄托,一下子就全解决了。“闺怨”这个 词现在好象在年轻人的字典里再也寻不到了, 既使提起这个词, 也是用来对一些 “痴情傻瓜”的嘲笑。 没了深闺,也就没了闺怨,也没了那么多的一往情深。感情变成了麦当劳式 的快餐,囫囵吞下,充饥就成,没人去细品,觉得没有必要。其实,这样的人,
3/8

才是真正的傻瓜! 我们现在都吃得饱, 穿得暖了, 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 都在追求着一些其他的什么东西,或名,或利,甚至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其 实, 无外乎都是一种心理的寄托和不甘寂寞的快慰。 当舒服得不能再舒服的时候, 人们开始追求折磨自己,其实,都没有认真体会“舒服”的好,只是舒服了两天 就腻了。 扯远了,还是谈谈李清照的词吧,这首《点绛唇》是典型的闺怨词。深闺的 妇人,思念自己的郎君,再普通不过的离愁别绪,有人心里苦了,就那么生生地 捱着,而李清照则把心里的苦清晰地写出来,说出口。就像我们有时心里烦了, 想找个人聊聊一样,当我读着这首词的时候,似乎能听到李清照低声的倾诉。 “柔肠一寸愁千缕”, 真的非常地想他, 心里的思念, 千丝万缕的, 剪不断, 理还乱。“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鲁迅 。春色是美的,所以我们惜春,但春去是让人伤心的;花是美的,但落红是 悲凉的,何况是雨打落花,雨声如泣,落红如泪。而比这一切,更让人伤心的, 是爱人的别离和逝去。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 一个“遍”字, 贴切地描述了李易安的心情。 等待归人的焦躁和烦闷, 使得人不可能心静如水。 李清照一定是来回地在檐下踱 着脚步,轻抚着雕栏。台前的咫尺空间,被她用脚步仔细地量了千遍,她也许已 经能数得脚下楼板的数目。 这就是一个思妇烦闷又难奈的心情写照, 那么有才情 的李清照,此时也会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没情绪,苦守着一份期待,一份盼 望。 虽说闺中人含蓄内敛,但感情是真挚的,并且,李清照也绝不是内敛得不敢 表白内心的人。因此,在词的结尾,她很直接、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心情。“人 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 她心里想的就是心上人在哪儿, 她倚栏远望, 望向亲人归来的路,却只望见了满眼的荒草,一目的愁怅。 李清照咏春惜春伤春,咏的是一片大好春光,惜的是自己内心的真情,伤的 是国破家亡人去楼空。 真情比春色还美, 逝去时, 当留下一地的凄凉, 但这凄凉, 也很美。
4/8

5/8

6/8

7/8

8/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