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远程教育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

合集下载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雷同作业按照零分处理。

二.作业内容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答: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揭示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但是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偶然性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因此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使发展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往往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导致机械决定论。

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此意义上,又会导致非决定论的观点。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即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

此时的具体不是现实中的感性具体,不是“混沌的表现”,而是思维中的理性具体,是对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反映。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

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作者:————————————————————————————————日期:郑州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1.专业计划马克思主义哲学10人;中国哲学4人;外国哲学2人;伦理学7人;宗教学2人;政治学理论10人;中外政治制度5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1人;国际政治7人;社会学11人;行政管理50人;社会保障7人;社会工作硕士30人;公共管理硕士100人。

2.复试排序综合排序序号考生姓名报考专业备注1 夏铭泽马克思主义哲学2 母延雪马克思主义哲学3 郭燕斌马克思主义哲学4 李晗马克思主义哲学5 李世杰马克思主义哲学6 燕丹马克思主义哲学7 陈雪雪马克思主义哲学8 孙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9 程双斌马克思主义哲学10 李俊萱马克思主义哲学11 常贺祯马克思主义哲学1 张阳中国哲学2 李程碑中国哲学3 王宏星中国哲学4 陈夏楠中国哲学5 谢圣荣中国哲学1 林琳外国哲学2 薄国欣外国哲学1 李源伦理学2 赵玉玲伦理学3 李萌伦理学4 秦舒展伦理学5 段澄澄伦理学6 康静伦理学7 刘泽伦理学1 张元龙宗教学2 穆化朋宗教学1 王垚政治学理论2 张建存政治学理论3 张华宇政治学理论4 张蒴政治学理论5 董鸿飞政治学理论6 高亚林政治学理论7 崔建国政治学理论8 侯帅政治学理论9 赵冶倩楠政治学理论10 郭亚敏政治学理论11 郭璐璐政治学理论1 陶焕霞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 金洁沛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 刘春梅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4 段营营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5 周宁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6 焦超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7 程雨晴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8 唐丽娜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9 王洋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0 方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1 郑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2 王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 邢雅旭中外政治制度2 王菁雯中外政治制度3 谷宁中外政治制度4 蔡文慧中外政治制度5 白晶中外政治制度1 谢海玉国际政治2 王亚京国际政治3 李爽国际政治4 王伟国际政治5 李亚杰国际政治6 李勤川国际政治7 马愉翔国际政治1 王怡凡社会学2 白杨社会学3 彭飞社会学4 任爽社会学5 郝秉源社会学6 李兴珍社会学7 付琦社会学8 李鹏桀社会学9 李慧娟社会学10 张识博社会学11 王霞社会学12 王玉娜社会学1 邓孟阳行政管理2 王立行政管理3 喻耀行政管理4 王若瀚行政管理5 李贺行政管理6 武小茜行政管理7 刘朔行政管理8 苏瑞雪行政管理9 孙强强行政管理10 谭艳洁行政管理11 雷钰婕行政管理12 管堃洁行政管理13 陈阳阳行政管理14 陈正起行政管理15 张超凡行政管理16 毕萌蓓行政管理17 李梦晓行政管理18 李路路行政管理19 赵星行政管理20 梁家豪行政管理21 袁璟行政管理22 郭潇潇行政管理23 梁言行政管理24 吕程琳行政管理25 陈辛未行政管理26 赵蕙行政管理27 涂陈阳行政管理28 翟蓓蓓行政管理29 吴桐行政管理30 汤晨行政管理31 魏冉行政管理32 刘非凡行政管理33 何阳晨行政管理34 陈瑜行政管理35 田起家行政管理36 牛原野行政管理37 吕彦茹行政管理38 陈茜行政管理39 周星晨行政管理40 马露璐行政管理41 朱雨田行政管理42 曲乐行政管理43 张田禾行政管理44 陶冠廷行政管理45 郭宇飞行政管理46 成丽娟行政管理47 赵枫行政管理48 何江斐行政管理49 王继华行政管理50 曹孟丹行政管理51 韩靖行政管理52 陈泊淇行政管理53 于佳行政管理54 肖允行政管理55 王明月行政管理56 郑晓晓行政管理57 欧广义行政管理58 王真行政管理59 张涵行政管理1 杨天社会保障2 张容瑜社会保障3 米粟社会保障4 赵佳佳社会保障5 杨洋社会保障6 孙端社会保障7 石澹社会保障8 李芳芳社会保障1 董钱钱社会工作硕士2 李姣社会工作硕士3 杜洁社会工作硕士4 黑梦莹社会工作硕士5 宋雪飞社会工作硕士6 杨倩社会工作硕士7 姜柄宇社会工作硕士8 王磊社会工作硕士9 李婧雯社会工作硕士10 邢素芳社会工作硕士11 袁冰洁社会工作硕士12 韦智新社会工作硕士13 温倩倩社会工作硕士14 耿炜洵社会工作硕士15 杨晶晶社会工作硕士16 齐慧社会工作硕士17 李洋社会工作硕士18 张荣芳社会工作硕士19 代鹏飞社会工作硕士20 冯怡霏社会工作硕士21 任宁宁社会工作硕士22 张成宇社会工作硕士23 梅易社会工作硕士24 龚园媛社会工作硕士25 吕翼吟社会工作硕士26 牛帅铧社会工作硕士27 李东豪社会工作硕士28 刘子僅社会工作硕士29 马婷社会工作硕士30 王学珍社会工作硕士31 李晓社会工作硕士32 董正理社会工作硕士33 潘龙岗社会工作硕士34 王云鹤社会工作硕士1 胡长瑞公共管理硕士2 胡时公共管理硕士3 张寅璐公共管理硕士4 余浩洋公共管理硕士5 郑广辉公共管理硕士6 刘文公共管理硕士7 陈梦蕾公共管理硕士8 刘小雪公共管理硕士9 付政公共管理硕士10 李恒公共管理硕士11 徐力公共管理硕士12 秦峰公共管理硕士13 马媛公共管理硕士14 吴文文公共管理硕士15 李慧敏公共管理硕士16 晁馨公共管理硕士17 黄大林公共管理硕士18 刘欣雨公共管理硕士19 李芳芳公共管理硕士20 杨岚公共管理硕士21 岳媛公共管理硕士22 纪卓利公共管理硕士23 罗森公共管理硕士24 朱晓晓公共管理硕士25 熊枫公共管理硕士26 杨丹公共管理硕士27 冯路公共管理硕士28 李丹公共管理硕士29 任书钊公共管理硕士30 杨永涛公共管理硕士31 栗岩公共管理硕士32 李苏楠公共管理硕士33 赵亚卓公共管理硕士34 张艳公共管理硕士35 李金花公共管理硕士36 杜辉公共管理硕士37 冶伟平公共管理硕士38 郑静静公共管理硕士39 邵广辉公共管理硕士40 兰军营公共管理硕士41 刘哲公共管理硕士42 张军华公共管理硕士43 申亮公共管理硕士44 胡月恒公共管理硕士45 申照亮公共管理硕士46 王瑞公共管理硕士47 李晨光公共管理硕士48 王爱华公共管理硕士49 吴忠诚公共管理硕士50 董潺潺公共管理硕士51 白宁公共管理硕士52 蔡冬子公共管理硕士53 靳晓磊公共管理硕士54 陈曦公共管理硕士55 常逢春公共管理硕士56 陈晨公共管理硕士57 苏晓斌公共管理硕士58 张静公共管理硕士59 王衡琰公共管理硕士60 李臻尧公共管理硕士61 李功勋公共管理硕士62 郭瑾萍公共管理硕士63 万可宇公共管理硕士64 蒋浩公共管理硕士65 杨辉国公共管理硕士66 梅兰公共管理硕士67 沙金公共管理硕士68 郑王凯公共管理硕士69 陈攀公共管理硕士70 王广旭公共管理硕士71 张寒瑞公共管理硕士72 蔡茜公共管理硕士73 田卫婷公共管理硕士74 秦剑公共管理硕士75 董珏公共管理硕士76 李鹏程公共管理硕士77 张璐公共管理硕士78 李楠公共管理硕士79 王中学公共管理硕士80 史建军公共管理硕士81 井江雪公共管理硕士82 耿艳杰公共管理硕士83 张弘毅公共管理硕士84 焦锋杰公共管理硕士85 张玉晶公共管理硕士86 王志攀公共管理硕士87 朱蔚珊公共管理硕士88 陈跃民公共管理硕士89 吕志远公共管理硕士90 王晨铭公共管理硕士91 张冲公共管理硕士92 孙扬公共管理硕士93 程瑞公共管理硕士94 信利娜公共管理硕士95 雷华公共管理硕士96 邢辉公共管理硕士97 孙佳公共管理硕士98 胡海公共管理硕士99 马绘慧公共管理硕士100 张文华公共管理硕士101 高婧刘婷公共管理硕士102 张中华公共管理硕士103 李幽公共管理硕士104 郭彪公共管理硕士105 赵丽红公共管理硕士106 邱晨公共管理硕士107 冯鹏公共管理硕士108 陶红波公共管理硕士109 余亚参公共管理硕士110 李莹莹公共管理硕士111 赵鑫宇公共管理硕士112 黄夏维公共管理硕士113 和志鹏公共管理硕士114 李国防公共管理硕士115 董波公共管理硕士116 苏恒仔公共管理硕士117 张洪涛公共管理硕士118 李远公共管理硕士119 王文晖公共管理硕士120 柴豪公共管理硕士121 李金伟公共管理硕士3.各专业根据计划录取。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2015年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8章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2015年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8章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答案第二章第二章答案满分楼主1、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2、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3、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4、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

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文字的产生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不可知论(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3、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 )。

A、其内在根据是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B、其重要基础是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C、其外部条件是气候的变化D、其关键因素是生产劳动E、只是生物进化规律的结果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5、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B、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C、它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类似于人的创造性D、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E、电脑的功能在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人脑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世界统一于存在。

郑州大学2013年优秀研究生名单

郑州大学2013年优秀研究生名单

201312222603 201312222560 022 水利与环境学院 201312222553 201312222597 201312222573 201312222589 201312222555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30 043 化工与能源学院 建筑学院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 院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12232677 201312232695 201312242816 201312252836 201312262885 201312272902 201312283020 201322283060 201312303133 201312433226 201312443365 201312443315 201312443409 201322443494 044 第一附属医院 201322443526 201322443543 201322443540 201322443647 201322443442 201322443443
郑州大学2013年录取优秀研究生名单
院系代码 院系 学号 201312010071 001 商学院 201312010078 201312010026 201312010025 201312030505 003 公共管理学院 201322030473 201322030472 004 信息管理学院 201322040698 201312050776 005 文学院 201312050780 201312050802 006 法学院 201312060862 201312060845 201312071097 007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312071112 201322071135 008 外语学院 201312081193 201312081219 201312091292 009 历史学院 201312091307 201312091294 010 013 014 体育系 物理工程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312101392 201312101391 201322131605 201312141640 姓名 张东南 韩玉 孔张宾 刑力 邓孟阳 李姣 董钱钱 郭秀丽 徐俊 王雪娇 王蒙蒙 蔡梦迪 方涧 赵玲瑜 丁莺 李春玲 刘兰 孙红岩 黄世俊 葛凯丽 刘亚玲 巩月迎 赵小龙 张庆 王阳阳 专业 会计学 企业管理 金融学 金融学 行政管理 社会工作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图书情报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刑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新闻学 传播学 新闻与传播硕士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经济史 中国史 考古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仪器仪表工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结果公示
18
李路路
行政管理
19
赵星
行政管理
20
梁家豪
行政管理
21
袁璟
行政管理
22
郭潇潇
行政管理
23
梁言
行政管理
24
吕程琳
行政管理
25
陈辛未
行政管理
26
赵蕙
行政管理
27
涂陈阳
行政管理
28
翟蓓蓓
行政管理
29
吴桐
行政管理
30
汤晨
行政管理
31
魏冉
行政管理
32
刘非凡
行政管理
33
何阳晨
行政管理
34
陈瑜
行政管理
35
田起家
113
和志鹏
公共管理硕士
114
李国防
公共管理硕士
115
董波
公共管理硕士
116
苏恒仔
公共管理硕士
117
张洪涛
公共管理硕士
118
李远
公共管理硕士
119
王文晖
公共管理硕士
120
柴豪
公共管理硕士
121
李金伟
公共管理硕士
3.各专业根据计划录取
吴文文
公共管理硕士
15
李慧敏
公共管理硕士
16
晁馨
公共管理硕士
17
黄大林
公共管理硕士
18
刘欣雨
公共管理硕士
19
李芳芳
公共管理硕士
20
杨岚
公共管理硕士
21
岳媛
公共管理硕士
22
纪卓利
公共管理硕士

(完整版)郑州大学《马哲》网上测试答案

(完整版)郑州大学《马哲》网上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2:2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世界观就是(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2、人生观是人们对(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3、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5、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牛顿力学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期:122)思想道德修养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期:122)思想道德修养

【ZZJ网上考试系统 v10.1】本套软件使用权属于: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期:122)考试课程:0025.思想道德修养(第1次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考场:123.15.57.116考试日期:2013-04-19考号:12085287005姓名:汪志强剩余时间:48:18 保存交卷帮助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C DA BDC祖国的责任A B C DA B C DA B C DE、尊老爱幼8、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2分)A、责任感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D、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C、尊重对方的自由德义务E、忠于对方9、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有()(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有()(2分)A、三权分立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D、公民权利原则E、法治原则三、辨析题(3道小题,共45分)1、科学技术落后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遇到的主要挑战。

(15分)答:正确。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思想道德》参考答案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思想道德》参考答案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思想道德》参考答案1、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成才,作为人才素质灵魂的是()(1分)A、德B、智C、体D、美2、《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行政拘留处罚执行最长不超过()(1分)A、10日B、15日C、20日D、60日3、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

这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称为()(1分)A、环境监测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4、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

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1分)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的利益5、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1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1分)A、国务院以法律规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法律规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法律规定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1分)A、国务院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1分)A、16届3中全会B、16届4中全会C、16届5中全会D、16届6中全会9、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卷共有4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15分)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 )。

(1分)
A、辩证法
B、直观性
C、形而上学性
D、机械性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b )。

(1分)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3、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b )。

(1分)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4、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a )。

(1分)
A、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人类自身的改造
D、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5、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b )。

(1分)
A、人的实行或行动
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的存在方式
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6、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b )。

(1分)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这是说( a )。

(1分)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c )。

(1分)
A、是否用整体性观点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9、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c )。

(1分)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0、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c )。

(1分)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
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1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 a )。

(1分)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12、技术社会形态是( a )。

(1分)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13、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b )。

(1分)
A、建立革命政党
B、国家政权问题
C、创造革命理论
D、发展社会生产力
14、社会基本矛盾是( a )。

(1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
15、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d )。

(1分)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
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
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二、多项选择题(10道小题,共20分)
1、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 ce )。

(2分)
A、康德的哲学
B、费希特的哲学
C、黑格尔的哲学
D、谢林的哲学
E、费尔巴哈的哲学
2、不可知论( cde )。

(2分)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C、回避世界就其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E、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bcd )。

(2分)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4、科学实验是( abcd )。

(2分)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
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