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清华园中学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1教学地位“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间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的关键1.2重点、难点分析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难点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第二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又复杂又抽象,以往的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构建。

第三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2教学方法2.1设计思路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从新课的导入到减数分裂概念的自主学习,一直到精子形成中三个环节:探究减数分裂过程→“做〞“议〞结合学习各期变化→变式练习,实现知识的重建改组。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路线的设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这节课以传授生物学概念原理为主,因此设计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开放的,而是针对减数分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的部分探究活动。

首先是在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后,让学生利用模具〔用彩色塑料纸和子母扣制作,较教材中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更能表达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而且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探究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以加深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另外,在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后,让学生利用染色体模具探究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的类型,以突破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难点。

临清四所高中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二教学案: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教案2.doc

临清四所高中联合制作生物必修二教学案: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教案2.doc

学校临清三屮学科生物编写人刘新华审稿人冯子文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结合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明确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也要经过像有丝分裂那样的“间、前、中、后、末”等吋期。

在这些吋期中,染色体同样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这些变化•有丝分裂不同。

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减数笫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不同变化,归纳出减数分裂的特点。

为了加深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可将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屮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建构”的部分活动在这里进行。

二、教学目标(2)(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粘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丿IJ使生物询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卵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屮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

大部分学牛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主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心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雷物的木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投影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一种方式的细胞分裂,试说明理由?(2)这个细胞中有儿条染色体?儿条染色单体?(3)这个细胞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哪几对?(4)这个细胞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5)细胞中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6)这个细胞在全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课件显示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山西省临汾市清华园中学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山西省临汾市清华园中学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山西省临汾市清华园中学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概念及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重难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学习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P16___P18,讨论总结各时期的特点及完成导学案2.根据各时期的特点画出图像【导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个体在产生配子时遵循的遗传定律,这节课我们学习产生配子的过程。

【自主学习】一、减数分裂1、范围:进行的生物。

(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而细胞。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了。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

2、过程:⑴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a.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后,每条染色体含染色单体。

b.细胞变化:1个精原细胞→1个。

②分裂期a.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联会: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的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后期: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级移动。

这样,细胞的每个极只得到各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末期:形成两个b.细胞数目变化: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

c.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2N→。

⑵减数第二次分裂①间期: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时间很短,不再复制。

②分裂期前期:已不能成对的染色体散乱在细胞中。

中期:已不能成对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后期:每条染色体的分裂,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在纺锤丝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连续两次分裂形成了个精细胞。

③特点:a减数第二次分裂各分裂期的细胞(有或无)同源染色体。

b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

⑶精子的变形: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成为精子。

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尾长,能够摆动。

【合作探究】请仔细观察右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是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其中A图是________分裂,_________时期。

高中生物必修二 2.1.1 《减数分裂》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 2.1.1 《减数分裂》导学案

《减数分裂》导学案年级:高一学科:生物编制人:陈潇潇审核:吴贤圣 2016年3月28日 【学习目标】1.掌握减数分裂概念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数目。

2.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3.掌握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以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及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自主学习】 一、减数分裂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二、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Ⅰ)精子的形成过程(睾丸) 过程示意图: 细胞变化过程: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精细胞变形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DNA 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

(Ⅱ)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极体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极体 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和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个同样大小 的精子细胞。

大的 和1个小的 ,原来的极体 等分裂成两个极体色体,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

变形否 ________ __________ 分裂结果 产生 个有功能的精子产生 个有功能的卵细胞 个小的极体退化消失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探究活动】1、请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DNA 变化曲线图间 前 中 后 末 间Ⅰ前Ⅰ中Ⅰ后 Ⅱ前Ⅱ中 Ⅱ后Ⅱ末间 前 中 后 末 间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 2.以动物细胞为例(2N=4)分别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细胞图像并标出细胞名称。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导学案: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减数分裂导学案核心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构建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归纳与概括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等的变化;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精子的形成过程视频资料,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学习重难点1.说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概述精子形成过程。

3.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4.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形态的变化。

知识链接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及其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特点。

知识梳理1、减数分裂的概念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或)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次,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1) 范围:进行的生物。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_______________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

2、精子形成的过程(1)场所:______(哺乳动物称_____ )A 、相关的概念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和 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 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 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 DNA 分子, 染色单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

先联会后看到染色单体才形成四分体 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B 、精子形成过程各时期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含同源染色体)间期I : (包括 和 的合成)。

前期I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 ),形成 。

四分体中的 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中期I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 。

后期I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

末期I: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 _。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间期II:时间很短或没有。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清华园中学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第三节 伴性遗传 导学案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清华园中学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第三节 伴性遗传 导学案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班级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学法指导】结合遗传图解寻找各类遗传病的规律,理解并记忆遗传规律应用于解题。

【导入新知】P33问题探讨【自主学习】一、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相关联的现象。

二、红绿色盲:1、遗传方式:(什么染色体上的什么性遗传病)2、写出相应的基因型女性: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男性:正常色盲3、写出一下各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1女性正常×男性色盲○2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3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4女性色盲×男性正常4、以上各种情况后代的患病率分别是多少:○1○2○3○45、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1、遗传方式:。

2、人类中的基因型:女性,男性。

3、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雌、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2、写出对应的基因型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非芦花雄鸡3、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别:雏鸡雌雄的方案是:(用遗传图解表示)【合作探究】1、伴X隐性遗传(1)特点:①具有遗传现象。

②患者中性多于性。

③女患者的及一定是患者,简记为“女病,父子病”。

④正常男性的及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

⑤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

(2)实例: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的眼色遗传。

2、伴X显性遗传:(1)特点:①具有遗传现象②患者中性多于性③男患者的及一定为患者,简记为“男病,母女病”。

④正常女性的及一定正常,简记为“女正,父子正”,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2)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

3、伴Y遗传:(1)特点: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为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

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必修2的重点内容之一。

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

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

本节课的学习要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作为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第二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又复杂又抽象,以往的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构建。

第三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本节教学拟用3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用2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建构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第二课时介绍卵细胞的形成与受精作用,并将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进行比较;第三课时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异同,并总结相应识图规律与技巧。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示识别。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减数分裂的过程。

能够快速地识别各种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各时期细胞图,会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DNA含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高中生物 2.2减数分裂教案 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2.2减数分裂教案 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⑶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2.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四、教学课时:3
五、教具:
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而且涉及到很多应用方面的内容,所以安排上课的内容有3课时,必须先让学生熟记知识点,再有大量有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题目练习,才能更好接触这节课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阐明细胞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学习重难点】
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学习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P18___P19,讨论总结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及完成导学案
【导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子的形成过程,这节课我们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两者的比较
【自主学习】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

2、过程:⑴卵原细胞增大,进行复制,成为。

⑵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
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小的叫做。

⑶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

3、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和三个,卵细胞和极体
中都含有数目减半的。

不久,三个都退化消失了,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
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了一个。

【合作探究】
一、卵细胞的形成和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进行
了等分裂。

初级卵母细胞进行了
等分裂,并产生了
都有联会、四分体、同
源染色体内的父方和
1个细胞和1个。

母方染色体单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等分裂形成了
个同样大小的
精子细胞。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
等分裂形成了一个
大的和1个小
的,原来的极体
等分裂成两个极体
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
色体,子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不变,分裂过程无
同源染色体。

变形否________ __________
分裂结果
产生个有功能
的精子产生个有功能的卵
细胞个小的极体退
化消失
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减半
【课堂小结】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图像的鉴别: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②③
①与②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的行为特点不同;
①与③、②与③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_______________。



④⑤⑥
④与⑤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的行为特点不同;
④与⑥、⑤与⑥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_______________。

⑦⑧⑨


⑦与⑧比较:⑦中________________分离,⑧中_______________分离;
⑦与⑨比较:⑦中__________________,⑨中__________________;
⑧与⑦、⑨比较:⑧中__________________,⑦⑨中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
1.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B.32、32、32、64
C.16、8、32、32 D.16、0、32、32
2.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符合这种特点的细胞是:
A.第二极体 B.卵原细胞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3.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A.精巢中的细胞B.受精卵
C.骨髓干细胞D.雄配子
4.有关卵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都在进行减数分裂B.所有细胞都可以见到染色体
C.有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D.所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相同
5.卵细胞形成特点不同于精子形成特点的是:
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无变形期②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出现四分体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6.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据图回答:(1) 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期;乙图表示________分裂的____期;丙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的____期。

(2) 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细胞,该细胞应有______条染色体;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应有_____条染色体。

(3) 据图推测,此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____条。

(4) 上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图,染色体数比体细胞染色体数增加了一倍的是_____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