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与卵细胞相同点: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三、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四、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有丝分裂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一、减数分裂(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2N)(N)3个极体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复制(2N) 1个次级母细胞(N)1个卵细胞(N)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染色体 2N 2N N 2N N NDNA 2C 4C 4C 2C 2C C C 1、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细胞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染色体和DNA 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期末期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在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 数目不变。

染色体和DNA数目减半发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

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五、图形判断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分布,有染色单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奇数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均匀:初级精母细胞不均匀:初级卵母细胞末期:染色体排列散乱,无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减Ⅱ联会:四分体减一前期有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一中期偶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一后期均匀:初级精母细胞不均匀:初级卵母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有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分离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染色体排列散乱,无染色单体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次级精母细胞
3、减ɪɪ期—减ɪɪ末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细胞膜中部凹陷分裂,细胞一分为二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4、变形期(对于雄性个体而言) 发生了什么? 任务:出现尾巴和顶体
最终,得到4 个精子,但只 有2种类型
精细胞 精子
减数分裂视频 (视频1)
五、减数分裂—卵细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基本与精子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如:P19
此时,每个细胞中 还有同源染色体吗?
没有
3、减ɪɪ期—减ɪɪ前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说明:减数ɪɪ分裂过程与 有丝分裂过程是相似的。
次级精母细胞
3、减ɪɪ期—减ɪɪ中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次级精母细胞
3、减ɪɪ期—减ɪɪ后期 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任务:细胞中部开始凹陷,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
即同源染色体分开时
2、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 二,两条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减数分裂过程中,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时向两极移动
精细胞
六、受精作用
精子的顶体是特化的溶 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 类,能够溶解卵细胞的 外被,产生孔道,使精 子进入卵细胞
顶体 核 线粒体鞘 中央微管
精子
放射冠(最靠近透明带的 一层颗粒细胞)
卵细胞
透明带(保护卵细胞,阻止

(新)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新)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一)过程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核仁消失,③出现纺锤体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纺锤体消失,④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赤道板上排整齐。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不同点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二)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种类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姐妹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裂结果形成四个精子细胞细胞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2N)(N)3个极体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复制(2N) 1个次级母细胞(N)1个卵细胞(N)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染色体 2N 2N N 2N N NDNA 2C 4C 4C 2C 2C C C比较精子卵细胞不同形成部位动物精巢,植物花药动物卵巢,植物胚囊三、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细胞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人教版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减数分裂

人教版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l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l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又称为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用于产生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以下是生物必修二中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知识点:
1. 减数分裂的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细胞核的一次有丝分裂和二次有丝分裂,形成具有半数染色体数目的四个细胞,即配子。

2. 减数分裂的发生地点:减数分裂发生在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中。

3. 减数分裂的目的:减数分裂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种群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同时产生具有遗传变异的配子,为繁殖和物种进化提供基础。

4. 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包括一次有丝分裂和二次有丝分裂两个阶段。

一次有丝分裂中,细胞核的染色体减半,在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过程中产生遗传重组;二次有丝分裂中,细胞核进一步分裂,染色体进行二次分离。

5. 减数分裂的特点: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有以下几个特点:
- 产生细胞数目增多:减数分裂一次产生四个细胞,而有丝分裂一次产生两个细胞。

- 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量减半,为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提供基础。

- 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会在一次有丝分裂中发生交换,产生遗传重组,增加遗传变异。

- 遗传物质在两次分裂中分离: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在一次和二次有丝分裂中分离,确保每个配子的染色体组成都是随机的。

以上是减数分裂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作用。

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
是 A.32、16、64、64、128 (A )
B.32、8、32、64、128
C.16、8、32、32、64 D.16、0、32、32、64
注意:一个四分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含四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四分体 2 减数 • ⑴此细胞进行_____分裂,处于_______时期, 共___个; 8 8 4 • ⑵图中有染色体___条,DNA___个,染色单体___个 同源染色体 • ⑶ A和B是____________, 分离 • 细胞分裂时将______;A和C 非同源染色体 • 是____________,细胞分裂 自由组合 • 时可能_______; 姐妹染色单体 • ⑷ 1和2是____________,细 分裂 • 胞分裂时将_____,2和3是 •非姐妹染色单体 • ______________,细胞分 交叉互换 • 裂时可能_________; F和f • ⑸属于等位基因的是_____
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生物种类:进行 有性生殖 的生物。 2.细胞类型: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分裂特点:染色体复制 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 。 4.分裂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 细胞中的 一半 。
5.产生场所:动物精子形成发生在 精巢(低等动 物如昆虫等)或 睾丸 (高等动物),卵细胞形
胞中的两倍,精(卵)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 体和DNA数目相同,精细胞或精子中无染色单体,
但染色体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答案 B
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发生的场所 染色体自制 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
只在生殖腺内 一次 两次
有丝分裂 全身各处

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40张)

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40张)
4N
染色体变化曲线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P16
有丝分裂的意义P113
父亲 精子
(46条) (23条)
母亲 卵细胞
(46条) (23条)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受精卵有细丝胞分分裂化个体
(46条) (46条)
一、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无细胞周期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间: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1个四分体 = 1对 同源染色体 = 2条 染色体 = 4条 染色单体 = 4个 DNA分子 = 8条 脱氧核苷酸链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A与B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
A与C的关系? (非同源染色体)
a与a′的关系?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
精原细胞由 有丝分裂 产生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
四分体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二)减数第二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精细胞
精子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A
B
C
D
E
生 物 必 修 二 减数分 裂(40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特点 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 中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移向两极
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
1个
2个
精原 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 联会、四分体 次级精
细胞
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 母细胞
间期
分裂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2个 次级精 着丝点分裂
母细胞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五、染色体、核DNA的变化曲线
四分体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2n 2n 2n 4n
初级精母细胞
2n 2n
4n 4n
次级精母细胞
2n n 4n 2n
着丝点 分裂
n
n 2n
2n 次级精母细胞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2n 2n
变形
n
n
精细胞 n
精子
n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不变形
结 果 1个精原细胞 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 →4个精细胞 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
四、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减数分裂的观察不选择雌性个体的原因:
(1)卵细胞产生的数量少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排卵时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P16
盐城市明达中学 严建农
有丝分裂的意义P113
父亲 精子
(46条) (23条)
母亲 卵细胞
(46条) (23条)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受精卵有细丝胞分分裂化个体
(46条) (46条)
一、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无细胞周期
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间相对应的部位常常会发生
交叉互换。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
(原始生殖细胞)
1.场所: 睾丸(精巢)
睾丸内有许多弯弯曲曲 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 中有大量原始的雄性生 殖细胞即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由 有丝分裂 产生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
四分体
复制
联会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二)减数第二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2、过程
时期
图像
减Ⅰ间期
减Ⅰ前期
主要特点
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 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并移向两极
时期 减Ⅱ间期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图像
交叉互换,发生于何时期?减Ⅰ前 着丝点分裂,发生于何时期?减Ⅱ后 4、雄性减Ⅰ过程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名称?
有,初级精母细胞
雄性减Ⅱ过程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名称? 有,次级精母细胞
有丝分裂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名称? 有,体细胞
A
B
C
D
E
F
G
GCHEAFDBI
H
I
请给它们排序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N
染色体变化曲线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4N
DNA 变 化 曲 线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细胞名称、什么分裂、什么时期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生 物 必 修 二 2.1减数 分裂( 40张PPT)
六、判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方法
一看染色体数目(后期时只数细胞一极)。 若为奇数,一定是减Ⅱ;若为偶数,则进行 二看。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若无,一定是减Ⅱ;若有,则进行三看。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 若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Ⅰ; 若没有上述行为,则是有丝分裂。
卵原细胞
复制
四分体
联会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着丝点 分裂
着丝点 分裂
同源染色 体分离
第二极体
卵细胞
1、场所:卵巢
卵原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细胞质 分裂情况
初精减Ⅰ, 次精减Ⅱ 均等分裂
初卵减Ⅰ,次卵减Ⅱ 不均等分裂
第一极体减Ⅱ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1个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 同源染色体 = 2条 染色体 = 4条 染色单体 = 4个 DNA分子 = 8条 脱氧核苷酸链
A与B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
A与C的关系? (非同源染色体)
a与a′的关系?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
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时间: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2、相关的概念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大小一般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少个四分体?
23
出现四分体的时期? 减Ⅰ前
此时,有多少条染色体? 46
多少条染色;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DNA数目减半,发生于何时期?原因?
减Ⅱ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分别进 入两个子细胞中
3、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于何时期?减Ⅰ后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于何时期?减Ⅰ后
4个 精细胞
变形 4个 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1、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