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6.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课件
钟楼鼓楼,已经开始钟鼓齐鸣,中间是北京最高的城门午门,当你越走近午门,人显的越渺小,这时使节的心 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了。穿过午门,终于进入紫禁城,前面是通往太和殿的最后一道门太和门,穿过太和门 之后,高高坐落在三层白色石阶上的太和殿呈现在眼前,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他 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第五单元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明清故宫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故 宫 全 景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一.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1.故宫的修建
旧称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永乐年间1406年, 至清已近600年。故 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殿宇9000 多间。
太和殿--穹隆圆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江山永固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2)中和殿
三大殿中规模最小, 供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3)保和殿
除夕盛宴: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和朝廷的文武大臣 殿试场所: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最高一级考试。
《洛神赋图》 卷,晋,顾恺之(宋摹),绢本,设色,纵 27.1cm,横572.8cm。 此图是根据三国(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写 《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 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 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 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 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 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北京故宫
导读:本文人教版选修6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选修6《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ppt 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此后,历代屡有改建和扩建,但仍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未变。

布局严谨
气势恢宏
金碧辉煌
豪华精饰
(1)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组织形制:
“五门”“三朝”
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
面南背北
王者居中
中轴对称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北京故宫》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北京故宫》教案

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一、教材分析(一)课标:了解北非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等古建筑,认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二)学科指导意见:1、基本要求: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中国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2、发展要求:认识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故宫的建筑时间、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知道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知道故宫博物馆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知道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中轴线;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北京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四)重难点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难点: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二、课前预习(填空题)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北京故宫,旧称________,始建于___朝______年间。

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仍爆出原有的_____未变。

②位置:原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__、_____。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测试题 2019.9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显著发展B.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C.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程度,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1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

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材料2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3 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1)材料2、3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2)材料1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受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3)比较材料1、2,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3,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会议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次革命的危机关头,会议往往起着关键的转折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请列举大革命失败后到长征胜利结束期间召开的具有上述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名称。

②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我军最为宝贵的思想,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定的?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哪里?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什么?4,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高中历史6.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6.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第1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清故宫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建筑上的主要特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故宫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

包括五部分内容: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实际上就是从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概括讲述了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这些内容讲两课时。

本课的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由骆宾王的诗句引出古代宫殿建筑的主导思想──通过规模庞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表现王朝的巩固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方面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宫殿的实际使用意义。

第二,北京故宫的巨大价值──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关于中国历代皇宫相继损毁的原因,教材并未直接说明,这里作一解释。

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虽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但却极易为火灾、兵燹所毁损,特别是中国古代有一种恶劣的传统,就是新兴王朝大都习惯人为地毁灭前朝的宫殿、都城,认为这样可灭掉上一代政权的“王气”,使其永远不得复辟。

当然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但是它的历史代价是惨重的,中国古代宫殿几乎都毁灭了,只有明清故宫是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唯一完整的皇宫。

清军入关后直接承继了这座宫殿,并未做大的改造,特别是清朝灭亡后,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这样就使北京紫禁城完好地保存下来。

关于故宫与世界其他几个著名宫殿的比较,可参考以下几个数字。

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建筑面积不到故宫的四分之一;俄罗斯的冬宫相当于故宫的九分之一;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号称欧洲最大的宫城,面积还不到故宫的一半;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故宫的十分之一;日本东京的皇宫面积尚不及故宫的三分之一。

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6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一、选择题1.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

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气势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解析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一切(包括建筑)都必须服从皇权至上这个主题,故选C;其余都是特征之一,但都必须服从C。

答案 C2.如图所示的“正大光明”牌匾悬挂在( )A.乾清宫B.坤宁宫C.交泰殿D.东宫解析此匾和清代皇帝选择太子有密切关系,皇帝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于此匾背后,答案为A项。

答案 A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A.太和殿B.中和殿C.保和殿D.文华殿解析保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4.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③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③④解析明清故宫不仅是一座殿堂,更是一座承载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化的传统宝库,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正确答案选A项。

答案 A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故宫)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局,以……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在碧蓝的天空下闪闪发光,红色的宫墙、城门、立柱、门窗鲜艳夺目。

红色与黄色构成了北京故宫的主色调。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明代北京城的营建〔材料一〕(永乐四年秋七月)诏①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永乐十五年春正月)壬子,平江伯陈督漕②,运木赴北京。

……壬申,泰宁侯陈董③建北京,柳开、王通副④之。

……丙申,杂犯死罪以下囚,输作北京赎罪。

(永乐十八年秋七月)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永乐十八年冬)十一月戊辰,以迁都北京诏天下。

……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孙至北京。

癸亥,北京郊庙宫殿成。

(永乐)十九年春正月甲子朔,奉安五庙神主于太庙。

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

《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注释】①诏:皇帝颁发的命令。

②漕: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等,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③董:督,监督。

④副:辅助。

〔材料二〕明永乐四年闰七月,淇国公丘福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

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左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侍郎古朴诣江西,督军伐木……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作在京诸匠造备砖瓦。

《明永乐实录》(永乐四年秋闰七月)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①,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②、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升。

其征发军之处一应差役及间办银课等项令停止。

命泰宁侯陈、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备砖、瓦,造人③月给米五斗。

《天府广记》【解读】材料一选自《明史·成祖本纪》,反映了朱棣营建北京城和皇宫的大略经过。

这两则材料都相对简单,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第一,关于北京紫禁城的营建时间北京故宫建筑历史悠久。

关于它的建成日期,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即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元旦正式迁都北京,并在三大殿举行了大典。

但对于北京紫禁城的开工日期,史料记载说法不一。

一种认为是在明永乐五年五月开工。

依据是据《明史本纪》,永乐四年七月诏,“明年五月间北京宫殿”。

人教版选修六 6.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人教版选修六 6.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③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下列对故宫午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故宫朝东的正门,开有三门,左右两侧又各开一个掖门
B、清朝规定,午门的正中一门为皇帝专用
C、左右掖门,只有在举行大典时才开放,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分别通行
D、午门正中的一座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意在显示“九五至尊”的威严
3、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
A、外朝
B、内廷
C、皇极殿
D、文华殿
4、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是
A、皇极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太和殿
5、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
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

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无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云龙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原
产于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村······从大石窝村到北
京不50多公里,竟用了2万多民工,历时20多天,
花了10多万两白银才运到。


图一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

7、建筑技术本身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

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

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
世有以加也。

”上说。

——《汉书·高祖纪》
材料二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高祖叹曰:“吾乃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

”——《汉书·叔孙通传》
(1)阅读以上材料,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
材料三
图二故宫全景图
(2)仔细观察图片,简述故宫高超的建筑技术。

这种建筑体现出来的实质是什么?
(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故宫在建筑上是如何体现“皇权至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