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护理查房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管性痴呆 (2)ppt课件

(一)有确定的脑血管病及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1. 脑血管病病史 2. 脑血管病后遗症状 3. 脑影像改变
.
26
(二)有确定的痴呆症状
1.认知和非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总体 智能受损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ICD-10,DSMⅣ-R)
.
27
(三) 痴呆与脑血管病相关
1. 痴呆由脑血管病引起 2. 痴呆发生于脑血管病后一段时间内 3. 痴呆症状持续足够一定的时间长度
回中部和颞横回。
3.颞叶前部:与记忆、
联想和比较等高级神经 活动有关。
颞上回
.
感觉性 语言中
枢
13
颞叶-与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有关。
4.嗅觉中枢:位于钩回
和海马回前部。
钩 海马回
.
14
颞叶-与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有关。
5.颞叶内侧面:此区域
属于边缘系统,海马是其 中的重要结构,与记忆、 精神、行为和内脏功能有 关。
.
24
基础原因
➢ 高血压 ➢ 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血管炎 ➢ 胶原血管病
V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直接原因
➢ 脑梗死 ➢ 脑出血 ➢ 缺血性白质损害如
Bingswangs病
➢ 遗传性脑血管病如
CADASIL
➢ 脑血管内淋巴瘤 ➢ 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
闭塞
.
25
VaD 的临床症状
.
4
大脑半球概述
.
5
四叶
• 额叶 • 颞叶 • 顶叶 • 枕叶
.
6
一岛
岛叶
颞叶
.
7
额叶—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
1. 脑血管病病史 2. 脑血管病后遗症状 3. 脑影像改变
.
26
(二)有确定的痴呆症状
1.认知和非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总体 智能受损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ICD-10,DSMⅣ-R)
.
27
(三) 痴呆与脑血管病相关
1. 痴呆由脑血管病引起 2. 痴呆发生于脑血管病后一段时间内 3. 痴呆症状持续足够一定的时间长度
回中部和颞横回。
3.颞叶前部:与记忆、
联想和比较等高级神经 活动有关。
颞上回
.
感觉性 语言中
枢
13
颞叶-与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有关。
4.嗅觉中枢:位于钩回
和海马回前部。
钩 海马回
.
14
颞叶-与听觉、语言、记忆及精神活动有关。
5.颞叶内侧面:此区域
属于边缘系统,海马是其 中的重要结构,与记忆、 精神、行为和内脏功能有 关。
.
24
基础原因
➢ 高血压 ➢ 动脉粥样硬化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血管炎 ➢ 胶原血管病
V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直接原因
➢ 脑梗死 ➢ 脑出血 ➢ 缺血性白质损害如
Bingswangs病
➢ 遗传性脑血管病如
CADASIL
➢ 脑血管内淋巴瘤 ➢ 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
闭塞
.
25
VaD 的临床症状
.
4
大脑半球概述
.
5
四叶
• 额叶 • 颞叶 • 顶叶 • 枕叶
.
6
一岛
岛叶
颞叶
.
7
额叶—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
血管性痴呆护理ppt课件

2、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 各种脑血管病(缺血性、出血性以及脑 缺血缺氧性损害)引起的痴呆总称。 血管性痴呆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1、脑血管病,2、痴呆(时间超过6个月), 3、痴呆的发生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
3、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 VCI): 1) 1993年Hachinski 和Bowler提出的,指与脑血管病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2)丘脑性痴呆: ①表现为突然发病,深度木僵或昏迷,持续数小 时或数天,然后逐渐清醒,但表现为淡漠无欲, 思维迟钝,缺乏主动性。 ②柯萨克夫( korsakoff )综合征是本病最常见、 最显著的特征。 ③垂直凝视麻痹:中脑间脑交界处的红核前区受 累,特别是下视障碍。 ④神经影像学显示双侧丘脑内侧腔隙性梗死。
(三)出血性痴呆
2、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痴呆 1)前脑基底病变性痴呆:前交通动脉瘤或大脑前 动脉瘤破裂或结扎术后引起明显的智能衰退与行 为异常。 病因:前交通动脉瘤或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后血 管痉挛引起的脑梗死损害了前脑基底部的重要结 构。这些结构包括下丘脑前部、隔核、终板、穹 窿柱、胼胝体腹内侧与扣带回前部。
(三)出血性痴呆
前脑基底病变性痴呆主要的临床表现: (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
(2)短暂性尿崩症,持续1-3周,多数自行缓解。 (3)精神障碍多表现为嗜睡或躁动。随着病情的发展, 人格改变逐渐明显,以淡漠、愚钝、行为怪癖及攻击 行为常见。 (4)遗忘症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病人能记住个别印象如 姓名、职业及面孔等,但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病人 常有虚构症,颇似korsakoff综合征。 (5)神经影像学显示:A、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B、 继发性脑梗死;C、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
痴呆综合征护理查房PPT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干燥、清洁;使用气垫床、 海绵垫等减压用具。
预防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提供合适的助行工具;加强患者平 衡能力训练等。
其他建议: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 整护理措施等。
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合 作
● 加强生活照顾
●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等 ● 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单等物品,保持清洁卫生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心理支持
● 加强心理支持
●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其心理需求 ● 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 ●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减轻孤独感 ● 定期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社交能力
将查房结果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 务
查房结果总结:对本 次查房的结果进行总 结,包括患者病情、 护理措施、治疗效果 等方面的评估。
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 将查房结果及时反馈 给相关医护人员,以 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 服务。
提出改进意见:根据 查房结果,提出相应 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提高护理质量。
查房发现
第四章
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情况
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情况: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等
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风险
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如饮食不当、排泄异常、皮肤受损等 潜在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跌倒、压疮等
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建议
满意度调查:了解 患者家属对护理工 作的评价和意见
护理质量:关注护 理工作的专业性 细致性
预防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提供合适的助行工具;加强患者平 衡能力训练等。
其他建议: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调 整护理措施等。
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合 作
● 加强生活照顾
●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等 ● 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床单等物品,保持清洁卫生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心理支持
● 加强心理支持
●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其心理需求 ● 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 ●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减轻孤独感 ● 定期组织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社交能力
将查房结果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 务
查房结果总结:对本 次查房的结果进行总 结,包括患者病情、 护理措施、治疗效果 等方面的评估。
反馈给相关医护人员: 将查房结果及时反馈 给相关医护人员,以 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 服务。
提出改进意见:根据 查房结果,提出相应 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提高护理质量。
查房发现
第四章
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情况
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情况: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等
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风险
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如饮食不当、排泄异常、皮肤受损等 潜在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跌倒、压疮等
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建议
满意度调查:了解 患者家属对护理工 作的评价和意见
护理质量:关注护 理工作的专业性 细致性
《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项目
突然起病 阶梯式恶化 波动性病程 夜间谵妄 人格相对保留 抑郁症状 躯体主诉
评分 项目
2 情感失控 1 高血压病史 2 卒中病史 1 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1 局灶性神经症状 1 局灶性神经体征 1
评分
1 1 2 1 2 2
2024/10/1≥9 7分者为VD;≤4分为AD;5-6分之间可能为混合型24
2024/10/19
20
VD的诊断
DSM-Ⅳ标准(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痴呆 阶梯性恶化与斑片状智能减退 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有导致痴呆的脑血管障碍的病史及诊疗所见
2024/10/19
21
VD的诊断
NINDS-AIREN标准(Neurology,1993;43:250)
2024/10/19
11
VD的发病机制
缺血和缺氧性低灌注
大脑皮层中参与认知功能的重要部位 以及对缺血和缺氧较敏感的脑组织由 于高血压和小动脉硬化所致的小血管 病变,长期处于缺血性低灌注状态, 使该部位的神经元发生迟发性坏死, 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2024/10/19
12
VD的发病机制
皮质下白质病变
载脂蛋白E(ApoE)
Wehr报道VD病人具有ε4等位基因者达 32.4%, 与AD相近 ,认为此基因可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来 促使痴呆形成
2024/10/19
15
影响VD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因素
梗塞灶的体积 梗塞灶的数量 梗塞灶的位置 白质损害 与缺血相关的其他因素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不完全缺血性坏死 重要部位和远端神经的功能改变 萎缩(部位、程度) 合并其他病变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教案和课件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 制,可分为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出血性痴呆、高血压性痴呆等
症状: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 下降、情绪和行为改变等
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 生活方式调整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发病机制:脑部血管病变、脑部供血不足、脑部缺氧等 症状: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情绪变化等 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
进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血管性痴呆的护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热点包括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 方面 研究趋势倾向于多学科交叉、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以提高血管性痴 呆的护理水平
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 究
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效 果和反馈,对课件进行评估和 改进
使用方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展 示课件,讲解知识点,引导学 生理解和掌握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 课件的内容、形式和互动性等 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血管性痴呆06的护理案例
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背景:患者是一位70岁的男性,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近期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定向力丧失等症状。 护理评估: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绪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估。 护理计划: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等。 护理实施:按照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如协助服药、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护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的记忆力和定向力有所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结:回顾护理方 法和目标,强调护 理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互动环节:邀 请学员提问和 讨论,加深对 护理的理解和 掌握
血管性痴呆演示ppt课件

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具体标准包 括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脑损伤证据以及与血管性脑损伤时间上的相关性。
诊断流程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 等。接着,会安排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性脑损伤。最后,通过神经 心理学评估,确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增强免疫力。
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 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倾听他们的感受和 想法,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教育
教育公众如何早期识别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及时就诊并接受专业 治疗。
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指导
疾病认知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支持与辅导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 负面情绪。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工具和方法
神经心理学评估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用于全面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等。
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进行评 估,如抑郁、焦虑、攻击行为等。常用评估工具 如神经精神问卷(NPI)等。
社区资源利用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具体标准包 括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脑损伤证据以及与血管性脑损伤时间上的相关性。
诊断流程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 等。接着,会安排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性脑损伤。最后,通过神经 心理学评估,确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增强免疫力。
生活技能训练
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掌握 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倾听他们的感受和 想法,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教育
教育公众如何早期识别血管性痴呆的症状,及时就诊并接受专业 治疗。
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指导
疾病认知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支持与辅导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 负面情绪。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
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工具和方法
神经心理学评估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用于全面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等。
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和精神症状进行评 估,如抑郁、焦虑、攻击行为等。常用评估工具 如神经精神问卷(NPI)等。
社区资源利用
《血管性痴呆课件》

1
生活、饮食和卫生护理
注意居室安全、定期运动、均衡饮食以
情感、行为和心理护理
2
及常规卫生护理等。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需求,理解和指导病 人常见的情感和行为问题,关注病人心
理健康问题。
预防和减缓血管性痴呆的措施和策略
预防
控制高血压、合理膳食、规律性锻炼等有助于预 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减缓
及早发现和治疗血管性痴呆,进行康复训练,有 助于减缓病情进展。
血管性痴呆课件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本课程 将介绍病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痴呆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帮 助。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和病因简介
1 定义
2 病因简介
指由脑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通常起病缓慢, 表现为记忆力、思维、言语能力等功能衰退。
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 硬化、脑出血、脑梗死等。
症状
痴呆症状包括健忘、语言能力下降、情感不稳定、 认知障碍、视觉障碍等。
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方法
1
初步评估
通过相关症状和患者的病史来进行初步
血液检测
2
评估和排除其他病因。
检查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定量评估病情。
3
影像学检查
可以通过核磁共振、CT 等检查手段来获 取图像数据,全面了解病情。
关注和关心血管性痴呆患者的 心理健康问题
痴呆患者常常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等情绪,需要关注和关心他们的心理 健康,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性痴呆的影 响
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病因之一,可导致 脑血管病变,而控制血压是血管性痴呆预防的重要 措施。
血管性痴呆ppt课件

血管扩张药
• 环扁桃酷——抗栓丸 • 能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 • 老人开始用量600~900mg,每日分3~4
次服用,症状改善后应减量至每日300~ 400mg。 • 副作用有:颜面发红、皮肤发热感,胃 肠反应、头痛、头沉等。
血管扩张药
• 适脑脉-30 • 此药为长效片剂,能维持及恢复葡萄糖
的氧化分解代谢,使脑血管恢复和维持 生理性扩张,增加脑血流量。 • 适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记忆减退、疲乏 无力、视觉光感闪烁、睡眠障碍以及脑 血管病引起的焦虑、抑郁及情绪不稳等。
血流量。 • 对记忆、智能恢复有疗效。并有不同程度的稳
定情绪、治疗头痛及头晕的作用,可增强适应 能力及生活能力。 • 老人常用日量3~6mg,分三次饭前服。一般可 在2个月见效,需治疗3个月。 • 常见的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鼻塞及胃肠道 反应。
大脑代谢调节药
• 毗乙酰胺——脑复康 • 为γ—氨酪酸衍生物。其作用为增进脑细胞
血管扩张药
此类药物的目的是增加脑血流量
• 脑益嗪 • 扩张血管药,使脑血流量,脑氧供给量增加。
适用于脑中风、脑动脉硬化症等。 • 老人常用日量3~6粒,分三次服用。脑出血患
者应在止血后,即一般发病后10~14天之后开 始服用。
• 主要副作用有:食欲不振、恶心、腹泻、偶有 头痛、目眩、嗜睡、乏力、皮肤过敏及致畸作 用。
血管扩张药
• 盐酸氟桂嗪(西比灵) • 在缺血状态下抑制脑血管收缩,增加红
细胞变形能力,保护脑组织。 • 适应证:头晕、偏头痛、血管性头痛、
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间歇性跛行。 常用日量1粒。 • 副作用不明显。
其它药物
• 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近年来已经广泛应 用抗血小板聚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下肢静脉栓塞 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 关
I:1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对抗血液高凝 2加强肢体活动,使用强迫动力按摩器
P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害
相关因素:与肢体受压、营养不良、水肿、排泄物刺激有 关
I:1.定时给予翻身拍背,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及时清 除排泄物
2.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食物。
病情介绍
为进一步抢救治疗转入我科,患者来时神志清,立即给与 经鼻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支持呼吸,模式BIPAP呼吸频 率18次/分 氧浓度45% .心电监护应用示HP:165 HR:28次/ 分BP:86/62mmhg SPO279%抽血送检,测随机血糖 6.7mmol/L。
诊疗计划: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痰液,呼吸机支持通气 2加强抗感染,因患者长期住院,考虑院内感染可能性较
理等有关
I:1.给予心理护理 2.建立治愈信心
P6泌尿感染 相关因素: 长期留置尿管、机体抵抗力降
低有关
I: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 2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尿管采用封闭式引
流袋
3 多饮水并提高机体抵抗力 4每日做好会阴护理
P7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
相关因素:感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部位、 时间、置管期间的护理水平、患者因素、 全肠外营养有关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血管性痴呆护理查房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述
血管性痴呆是因血管病导致脑梗塞造成的 痴呆,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痴呆可发 生于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的急性 脑血管意外之后,个别人也可发生在一次 严重中风后。梗塞灶一般较小,但效应可 累加。一般在晚年起病,包括多发脑梗塞 性痴呆。
3治疗感染,清创、换药,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 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 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祛腐生肌。
4防止创面污染:贴膜、敷料
P4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与认知和感知功能障碍有关 I:维持生活自理能力,接受生活技能的训练 P5焦虑和恐惧 相关因素:与健康状况改变、生活不能自
血管性痴呆,重在早期预防
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度血症、糖尿病">糖 尿病、吸烟、酗酒等都是引起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所以, 为了预防脑血管性痴呆,必须积极地防治上述疾病,就需 要从年轻时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生活有规律, 劳逸结合,注意心理健康。饮食宜少盐、低脂、低胆固醇, 多吃些鱼、豆制品、牛奶、新鲜蔬菜、水果、核桃、芝麻 等。要忌烟忌酒、适当运动,防止过度肥胖,以改善体质, 提高全身的抗病能力及免疫功能,避免过度劳顿。运动应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运动量以既锻炼了体魄又不感觉 疲乏为度,要量力而行,掌握分寸,从而达到延缓衰老进 程的目的。还要培养开朗的性格。老年期尚需保持各种学 习,强调一定的脑力劳动,加强记忆力的训练,多参加户 外活动,防止孤独闭塞的生活方式,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 的乐观情绪。这些对大脑功能都有促进作用,可以延缓智 力衰退,防止发生痴呆。
3加强营养液的配置和使用:营养液应在层流操作台上严格无菌配制, 营养液现配现用,24小时内输完。单腔深静脉导管,营养液输注应在 最前面,多腔时,应单独输注。
4防止血栓形成:避免在导管内采血和输血,避免较小的血凝块沉积 或粘附导管腔内。加强巡视,避免导管打折,受压,输液器导管连接 处脱落回血凝固。输注粘稠度高的液体,每6-8H冲一次管道。每日 输液结束后,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用125U/ml的肝素液正压封管。
I:1加强交接班:交接管道深度,置管时间,管道是否通畅,穿刺处
有无红、肿、热、痛,敷贴有无污染、渗血,导管连接装置有无松动、 牵拉、打折。
2合理更换敷料:置管后第一天常规消毒更换敷料,随后置管期间应 两天更换一次,在ICU应24小时更换一次。但有渗血、污染应及时更 换。患者出汗,敷料松动及时更换。
。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
疾病病因
1缺血和缺氧性低灌注 2脑动脉闭塞导致多发性梗死和脑组织容积
减少 3皮质下白质病变 4出血性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
(1)多梗塞性痴呆 (2)大面积脑梗塞性痴呆 (3)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4)特殊部位梗塞所致痴呆 (5)出血性痴呆
疾病表现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如脑梗塞或 脑出血等)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一种,一般 在50—60岁发病。
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
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 则2个月账达20多年,平均5.2年。其早期表现主 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 、耳鸣等, 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 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所常将此表现称为 “脑衰弱综合征”。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 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而肌 麻痹 、失认、尿失禁、偏竣、凭空听见声音(幻 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 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等。
病情介绍
柏根娣,女,(代)左侧肢体偏瘫一年余,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偏瘫,言语不清,饮水呛咳。
曾与我院就诊,头颅ct:脑梗死。后遗有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近半年来上 述症状加重,生活不能自理,一直卧床,半年前患者出现臀部溃烂,未予特 殊治疗,溃烂逐渐增大、创面扩大,伴有脓性分泌物,后在我院药物治疗后 稍好转,今再次来我院拟“脑梗塞后遗症、褥疮伴感染”收住入院。近期患 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四肢抽搐及意识障碍。】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言语不清。骶尾部约6*7cm、可见渗出, 局部红肿,双臀、足跟部处分别可见小约2*2cm压疮。两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BP140/90mmHg,心 率76次/分,率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稍亢。 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叩呈鼓音,肝区、肾区无扣击痛,无移 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左下肢皮温较高,色红,局部张力较大。左侧上肢 肌力为0,肌张力增强,双下肢屈曲,伸直受限,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 阳性。 入院诊断:血管性痴呆、2型糖尿病、褥疮泌尿道感染、电解质紊乱、营养 不良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大,请示马景贺主任后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抗感染,祛 痰。 3积极扩容,抗休克,深静脉置管,指导输液治疗。 4支持对症处理。
护理诊断及问题
P1气体交换受损 相关因素:疲乏无力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有关 I:1鼻插管接呼吸机支持呼吸,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2强迫震动排痰 3预防VAP:床头>30°,及时清除气囊上分泌 物 ,预防和减少误吸,加强超声雾化,呼吸机管 道的使用消毒 ,空气消毒 ,抗生素的应用 ,护 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降低医源 性气道感染 ,提高机体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