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海省乌兰县行政中心规划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设计图纸】市行政中心规划总平面图(精选CAD图例)

【设计图纸】市行政中心规划总平面图(精选CAD图例)
0.51.1.1.51.59.14.1-1N0102050100150M东安路规划红岭路规划道路机场路龙泉R30路会见厅人大办公楼政协办公楼会议中心人员出口人员出口政府广场市委市府办公大楼签会1结 构建 筑23暖 通给排水强 电动 力弱 电45761011121314FEDCBA1234576891011121314总平面图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30R6R6R6R6R6R6R6R6R6R6R6R6R6R6R6R61520中心水面市民广场政协主入口市委市府主入口 人大主入口市民入口广场车库出入口车库出入口车库出口地块2集中绿地停车场地块5地块3地块6地块4地块7地块8集中绿地地块1 室外停车位:34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5.5% 建筑密度:机动车停车位: 室内车位:24辆集中绿地率:绿化率:27.5%43.8%非机动车停车位: 253辆30211.49平方米18256.98平方米148.93平方米11805.58平方米3257.36平方米容积率:公建配套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其中基地面积:高层住宅面积:多层住宅路占地面积:236户10.6%车库出入口车库出入口车库出口政协主入口市委市府主入口 人大主入口市政厅主入口车行主要路线人行主入口人行主要路线车行主入口车行主要路线人行主入口人行主要路线车行主入口车库出入口政协主入口市委市府主入口 人大主入口车库出入口车行次要路线人行次要路线 室外停车位:34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5.5% 建筑密度:机动车停车位: 室内车位:24辆集中绿地率:绿化率:27.5%43.8%非机动车停车位: 253辆30211.49平方米18256.98平方米148.93平方米11805.58平方米3257.36平方米容积率:公建配套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其中基地面积:高层住宅面积:多层住宅面积:2.3612784.24平方米总户数:道路占地面积:236户10.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3738.46平方米6149.04平方米5891.83平方米58780.44平方米政协办公楼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基地面积:人大办公楼面积:政府办公楼面积:106961.58平方米12917.15平方米会议中心面积:22508.61平方米车库及辅助用房:机动车停车位:室内停车位268辆室外停车位22辆32.940351.92070942238.183406.45099874.8134.498.487140409912280129750==网易 NETEASE 网易 建筑 中国建筑行业网络家园;因为专业,所以完美本图纸由浩辰ICAD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编辑部:ivpinfo@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青政办[2017]146号【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发布日期】2017.08.12【实施日期】2017.08.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17〕14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政效能,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行政服务中心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政务服务、转变工作作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的重要平台。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探索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有效形式,更是从源头预防腐败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工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服务中心得到迅速发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我省行政服务体系,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在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优化政务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工作机制不顺畅、运行模式不规范、服务标准不健全、功能配套不齐全等问题,影响着行政效能的有效发挥。

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全局的高度,扎实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高效、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按照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南沙沟村庄规划03

南沙沟村庄规划03

四、村庄建设规划——用地平衡表
现状(2012年) 规划(2025年)
用地性质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
用地面积 (公顷) 3.70 0.10 0.10
占建设用地 人均(平方 用地面积(公 占建设用地比 人均(平 比例(%) 米) 顷) 例(%) 方米) 80.43% 2.17% 2.17% 130.28 3.52 3.52 4.08 0.44 0.1 52.63% 6.43% 1.46% 115.76 14.15 3.22
八、近期建设投资估算与远景展望
规划对生产发展投资、村庄建设项目投资、村庄基础设施投资进行 分别估算,得出总投资为864.1万元。
其中生产发展投资:77万元
村庄建设项目投资:390万元
村庄基础设施投资:397.1万元
八、近期建设投资估算与远景展望
生产发展投资估算:
建设性 质 改造 新增 新建 新建 概算 总投 资 22 5 30 20 77
户型1
户型2
五、植被配置
村庄植被的配置主要考虑其整体性、适宜性、季节性、层次 性和功能性。最终确定适宜村庄种植的数种植物类型。 规划按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四个层次按照因地 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抗性强、生长快的适宜本地立地条件的造林树种,乔木选 择新疆杨、河北杨、青杨、旱柳、棉柳、垂榆、 圆柏、云杉等;花灌木选择柽柳、沙棘、丁香、连翘、珍珠梅、
七、村庄基础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日用水最高值为 39.64m3/d。水源来自于2009 年在赛什克北部实施 的“九
村通项目”中建设的大型生活
饮用水池
七、村庄基础设施规划——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生活污水日最高排放量 为33.69m3/d。污水经简单处 理排入南侧污水池。雨水经由 雨水管网汇集至村庄南部的处 理池。

行政中心规划

行政中心规划

行政中心规划行政中心规划是对城市行政职能进行集中统筹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举措,它关系到城市的效率、功能和形象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行政中心规划方案。

行政中心规划方案一、规划目标1. 提升城市行政服务效率,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办公环境。

2. 集中规划行政机构和相关配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

3. 塑造城市现代化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二、规划布局1. 选址原则:选择城市中心地带,便于交通、资源和人才的集聚。

2. 办公区:以多功能大楼为主,设计现代化办公空间,提供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设立支持办公设施如会议室、培训中心等。

3. 公共设施区:设置大型会议中心、展览中心等公共设施,满足各类会议和展览活动的需要。

4. 商业区:规划商业街、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满足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和办公人员的日常购物和娱乐需求。

5. 交通规划:建设集中的停车场、地铁站等交通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接驳条件。

三、规划建设1. 建设主体结构:主要建设多功能大楼、公共设施等建筑,以符合现代化办公需求和城市形象建设为原则。

2. 配套设施建设:为行政中心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如道路改造、绿化景观、电力供应等,提高办公和生活环境质量。

3. 环保措施:可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包括利用自然光、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规划管理1. 决策机构:设立专门行政中心规划领导小组,由城市政府牵头负责,吸纳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参与,负责规划的决策和实施。

2. 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明确项目责任人,确保规划建设各环节的协调运作,加强质量和进度监控。

3. 参与公众: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和途径,增强公众对规划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4. 宣传推广:通过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积极宣传规划建设理念和成果,提高行政中心的知名度和形象。

五、预期效果1. 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办事体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青政办[2012]173号【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发布日期】2012.06.12【实施日期】2012.06.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12]173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二日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青办发[2011]54号)精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集中行政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窗口,是履行公共管理服务职能、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

其形象既是行政机关工作作风、公仆意识、服务水平的缩影,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理念、投资环境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一些州(市、地)、县(市、区)相继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一些部门建立了办事窗口,对方便群众办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部分地区工作进展缓慢,至今未建成统一的行政服务中心;少数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定位不明确,工作机制不顺畅,制度不健全,办事效率低,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行政服务中心规范、高效、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12.28•【文号】国函〔2023〕159号•【施行日期】2023.12.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3〕159号青海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青海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青海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区域。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海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青海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838.7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37.1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64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9.6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决日格图与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等其他行政行为二审行政裁定书

决日格图与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等其他行政行为二审行政裁定书

决日格图与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等其他行政行为二审行政裁定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其他行政行为【审理法院】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3.05【案件字号】(2019)青28行终18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何萍吴培青邢昌【审理法官】何萍吴培青邢昌【文书类型】裁定书【当事人】决日格图;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乌兰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当事人】决日格图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乌兰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当事人-个人】决日格图【当事人-公司】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乌兰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代理律师/律所】马福收青海盐成律师事务所;张启林青海德坤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马福收青海盐成律师事务所张启林青海德坤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马福收张启林【代理律所】青海盐成律师事务所青海德坤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决日格图【被告】乌兰县人民政府;乌兰县铜普镇人民政府;乌兰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本院观点】决日格图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确认三被上诉人不履行法定的行政职责,对其与肖军社草原使用权争议不处理的行为违法,构成行政不作为,而一审法院以决日格图作为利害关系人应当自肖军社办理征用补偿款登记和政府公告时,至迟于2007年12月1日前就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超过六个月起诉期限为由驳回决日格图的起诉不当,本院应予纠正。

【权责关键词】行政复议其他行政行为合法违法拒绝履行(不履行)第三人行政复议驳回起诉改判发回重审行政不作为【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查明,决日格图于2018年2月1日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该院于2018年6月8日以超过起诉期限为由作出(2018)青2802行初2号行政裁定,驳回其起诉。

决日格图不服提出上诉后,本院于同年10月26日以该案应先由人民政府处理为由,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行政服务中心规划

行政服务中心规划

行政服务中心规划一、背景介绍行政服务中心是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便利性,集中整合各类行政服务资源,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行政服务平台。

本文旨在对行政服务中心的规划进行详细描述,以确保其功能和布局的合理性。

二、规划目标1. 提供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流程设计,使市民和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类行政手续。

2. 提升服务体验:通过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使市民和企业在行政服务中心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满意的服务体验。

3. 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将各类行政服务资源集中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规划内容1. 功能布局:(1) 接待大厅: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门面,提供信息咨询、预约服务等功能。

(2) 办事大厅:设置多个办事窗口,提供各类行政手续办理服务。

(3) 咨询服务区:设立专门的咨询台,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市民和企业的疑问。

(4) 业务指导区: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办事指南、流程说明等相关信息。

(5) 便民服务区:设置自助终端设备,提供自助服务,如缴费、查询等。

(6) 会议室和培训室:用于举办会议和培训活动,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的专业能力。

(7) 后勤支持区:包括办公区、会客区、歇息区等,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2. 设施设备:(1) 接待大厅:设置接待台、信息查询终端、预约终端等设备。

(2) 办事大厅:配置办事窗口、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3) 咨询服务区:提供咨询台、咨询终端等设备。

(4) 便民服务区:设置自助终端设备,如自助缴费机、自助查询机等。

(5) 会议室和培训室: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会议桌椅等。

(6) 后勤支持区:提供办公设备、歇息区设施等。

3. 环境设计:(1) 建造外观:采用现代化建造设计,体现行政服务中心的形象和功能。

(2) 室内装修:以简洁、璀璨、舒适为设计理念,营造温馨的办公环境。

(3) 空调、照明等设施:确保室内温度适宜、照明充足,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乌兰县行政中心规划设计分析
一、区位及周边环境分析
乌兰县地处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是一个以汉族占多数,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撒拉族、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乌兰县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州府德令哈市;北与天
峻县交界。

县城所在地
希里沟镇位于县境中
部,东距青海省会西宁
市374公里,西距海西
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德
令哈市110公里。

青藏
铁路及青新公路从县
城北部穿过。

本次规划研究片区位于县城希里沟镇的中北部,地块东接解放路,西邻幸福路,南、北分别以规划四路、规划一路为界,核心建设用地面积39.33ha,整体规划研究范围包含规划公园路以南片区,共50.86ha。

项目地块与乌兰县火车站相隔不到2公里,邻近县城对外交通干道315国道,周边现有的城市干道解放路、幸福路及即将施工建设的公园路共同构成地块的交通发展条件,综合交通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见附图《区位分析图》)。

基地周边环境
“希里沟”是蒙古语,意为“草甸子”,因其南部都兰河畔有大片沼泽水草地而得名。

希里沟镇三面环山,中间低凹,属闭流凹陷盆地,盆地内土地平坦。

规划区北临315国道,南侧与公园路、北小街相接,邻近县城现状中心片区,东西两侧基本为农田、河流及沼泽水草地等,自然田园风光优美。

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南部现状有少量民房,以低层平房为主,大多为土胚房,建筑质量差,布局零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全部考虑拆除。

基地其他土地类型为未开发建设的农田用地,地块现状交通分布有城市干道解放路、幸福路、北小街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公园路,内部片区之间主要通过现状土路联系。

二、案例分析
功能定位
现代化、都市型、综合性服务配套平台。

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务商贸、生活居住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多中心、复合型的新城中心区。

规划理念及构思
对一个城市而言,新行政中心是城市的脸面,是地方政府权力的象征,又是政府与市民、环境和谐关系的表达。

进入21世纪的城市,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应是公正、高效、亲民。

因此,新的行政中心应该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具有行政权威性的特点,又要具有与公众、环境和谐的特点,更要具有时代赋予的“创新”特色,引领城市与地区的发展。

本次规划设计中着重于突破传统中轴线手法,探索从城市特色(如社会、经济、自然、民族文化等)出发的新思路。

打造景观轴线,北部小区的步行栈道、行政办公大楼、人民广场、中心水体和南部的中心公园等自然形成联系新区与现有老城的中轴线,其中行政中心处于中轴线的北端,打造成为代表乌兰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强调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并保留和培植新的适应
当地气候的植物,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

提升文化内涵,积极挖掘当地历史与文化,注重多民族的融合与团结,融入新区规划建设,提升乌兰县城行政中心的文化内涵。

功能布局
依据新行政中心的功能要求、现状用地形态及其与老城区之间的关联性,整个规划设计区采取十字轴线的布局模式,形成“一心、两轴、四区”的功能结构布局,以行政主体办公建筑前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规划区的视觉中心,与东西方向的公园路两侧商业性建筑分别形成城市中心文化轴线和商业景观轴线,其他功能片区分布轴线两侧,构成行政中心区的结构框架。

1)一心:区域公共活动中心
2)两轴:城市中心文化轴、商业景观轴
城市中心文化轴:以行政中心主体建筑中央大厅为中心,南北向延伸,为控制新行政中心区景观环境氛围的轴线,成为新区的视觉中心。

该轴线北起北部高品质社区的步行景观栈道,经过综合行政办公大楼,往南分别为人民广场、中心水体界面、中心公园等,形成区域公共活动中心,是未来乌兰新县城的代言形象。

商业景观轴:沿公园路的横向轴线两侧为商务办公、商贸服务业、商住小区等建筑,并为公园路北侧预留30米的景观带,通过商业氛围的带动,形成景观环境与功能相结合、富有人气的片区。

3)四区:高品质居住社区、行政文化办公区、商业商务办公区、商住社区。

功能分析图:
景观及开放空间系统
景观及开放空间系统由行政中心区内的各级绿色开放空间以及绿色通道组成,总体上形成绿色斑块和绿色通道相联结的网络结构。

行政中心区内的各级绿色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广场、公园、水体界面、道路景观绿地和街坊内部绿地等五个层次;绿色通道主要依托行政中心区内的主要道路及步行通道,形成连接各级绿色开放空间的连贯的网络体系。

系统架构
结合行政中心区现有的自然景观条件和规划框架,设计主、次要景观视线走廊各一条、四条城市道路景观轴线、三个主要景观节点、五处次要景观节点、一处中心水体景观界面以及一栋标志性建筑等城市景观设计要素,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及开放空间系统。

主要景观视线走廊:为行政中心区的主要中轴线,缘起北侧标志性建筑—行政办公综合大楼,由政府广场、中心水体过渡到南侧的中心公园,形成一条贯穿地块南北的景观轴线及开放视线走廊。

次要景观视线走廊:行政办公综合大楼前的城市道路——规划三路两侧布置具有地域特征的种植物,形成次要景观轴线及开放视线走廊,提升行政中心视觉形象。

城市道路景观轴线:主要指沿解放路、幸福路、公园路及北侧的规划一路等道路两侧以绿化重点布置,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和整体视觉景观效果,形成城市道路景观轴线。

景观节点:规划于主要道路相交处、公园广场入口处及社区中心形成不同风格、景观形象的景观节点,成为片区视觉中心。

中心水体景观界面:广场中心规划一个以圆形步道围合而成的中心湖,形成中心景观界面。

标志性建筑:新的行政办公综合大楼体现政府建筑的庄重和亲和是本次规划设计造型的着重点,成为独具特色又体现新时代政府特征的行政中心建筑。

景观节点分析图: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行政中心区道路交通系统由对外城市交通、地区交通、步行人流交通、静态交通系统构成,整体形成“三横两纵”的道路骨架。

道路设计中注重加强
人车交通分离,强化步行系统设计,形成与开放空间系统相结合,联系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网络。

规划原则:1)生态化交通建设原则;2)人车相对分流原则;3)预留远期道路拓展的弹性空间原则。

方案总平面图:
实施操作建议
近期(1-3年内):先行启动打基础
启动核心区县委县政府、法院、公安等行政办公中心楼的建设,动工建设规划已审批的金子海大酒店和保障性住房,并为中远期的开发打下坚实的道路设施等基础。

中期(3-5年内):完善布局提升品质
逐步开发南北两侧的居住、商业性办公地块,进一步完善中心广场、公园等环境设施,创造良好的居住商业氛围并改善规划区的景观面貌,聚集人气,提升行政中心城区的整体形象与品质。

远期(5年之后):全面协调综合发展
行政中心区基本建设完成,并与周边地区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