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笔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笔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笔记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一、俄罗斯的独特文化品位:宗教热忱:“不信仰东正教就不是俄罗斯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圣母崇拜(俄罗斯文学作品多优美女性形象);罪孽意识;顺从性格。

反思精神:关注抽象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忧郁气质。

忏悔意识:外族入侵,专制压迫,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形成罪孽意识——注重忏悔——肯定灵魂,否定肉体——热爱苦难和自虐。

二、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特征:1、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璀璨:代表作家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高尔基等。

2、两大主题:《谁之罪》赫尔岑——————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怎么办?》车尔尼雪夫斯基——————推翻沙皇专制。

3、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意识:出现了“多余人”形象和忏悔的贵族4、俄国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而且是一种“心灵现实主义文学”三、俄国文学经典作家: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俄国第一位抒情诗人”,代表作:《斯维特兰娜》;普希金——俄国民族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代表作《死魂灵》、《钦差大臣》;莱蒙托夫——《当代英雄》塑造了30年代“多余人”彼巧林的形象;屠格涅夫——《父与子》,表现贵族阶级与平民知识分子的斗争;《罗亭》塑造了40年代“多余人”形象;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塑造得“多余人”奥勃洛摩夫,说明了贵族阶级已经丧失了生存的能力和必要;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戏剧之父”,其剧作《大雷雨》被杜波罗留波夫誉为“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塑造了一系列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取代了贵族知识分子——“多余人”形象;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上好日子?》表现农民的觉醒与反抗;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又一座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其探讨人性复杂的作品在同时代无人企及,被追认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四、作家:屠格涅夫:1818生于俄罗斯贵族家庭,父为军官,母性暴虐。

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运动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运动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运动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运动是一段充满活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的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俄国象征主义和俄国现实主义。

这些流派的作品都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让俄国文学得以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俄国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感性和神秘主义的元素,试图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流派的作品通常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表达诗意和哲学性的主题。

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包括安德烈·别利亚夫斯基的《死之舞》和费奥多尔·索洛维约夫的《三姐妹》等。

与象征主义不同,俄国现实主义则强调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试图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

这种流派的作品通常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以真实和客观的方式描绘人物和事件。

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包括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伊万·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等。

尽管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风格和主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都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西方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它试图挑战传统文学和艺术形式,以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思考方式。

这种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詹姆斯·乔伊斯、弗朗茨·卡夫卡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西方现代主义对俄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引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激发了俄国文学家们对于艺术创新和自由探索的热情。

在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俄国文学家们开始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例如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和离奇现实主义等。

这些新流派的作品通常采用非传统的叙述方式和形式结构,以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总之,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运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它不仅在当时俄罗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俄国)

浪漫主义文学(俄国)

纪念碑
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 非人工所能造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的路径上, 青草不在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碑的石柱。 我不会完全死亡 我的灵魂在珍贵的诗歌中。 诗比我的骨灰活得更长久, 逃避了腐朽的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只要还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创作简表
青年时期 19世纪20年代 世纪20 19世纪20年代 南方流放时期 19世纪20年代 世纪20 19世纪20年代 波尔金诺的秋 天 19世纪30年代 世纪30 19世纪30年代 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 金 短篇小说集: 别尔金小说集 (暴风雪、驿 站长) 彼得堡时期 19世纪30年代 世纪30 19世纪30年代
莱蒙托夫

莱蒙托夫一生写作400多首抒情诗和20多首长诗,主 题是自由与死亡。诗歌代表作是长诗《恶魔》(1841)和 《童僧》(1840),这是他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充 满爱国热情和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恶魔》体现了诗人 的叛逆思想,恶魔精神受西欧文化的影响。恶魔是一切现 存秩序的破坏者和反抗者。他从天国到人间,孤独地反抗, 最终失败。诗人用西方文化个人反抗的恶魔精神莱冲击俄 国传统文化的顺从精神。《童僧》描写一个童僧反抗奴役, 憧憬自由,充满理想和激情。他逃离修道院,渴望返回家 乡,最终失败。童僧表达了诗人的追求。
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景色。普希金在流放期间,时常坐 在这块石头上陷入遐思,四周的牧场、湖泊、丛林和 风车都曾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石头上雕刻的诗句是 普希金1835年重返故乡时所作。
美 女 金 夫 人 , 洛 娃 斯 科 著 名 的 莫 ----秋天”

普希金的创作高潮期是1830年秋天在他父亲的领地波 尔金诺村停留的3个月。他在这里完成了诗体小说《叶甫 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4部小悲剧和抒情诗 多首。后来文学史家称“波尔金诺的秋天”。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陀思妥耶夫斯基

6. 心理分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善于人物的心理分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善于人物的心理分析,而且侧 重于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重于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描写双重人格的负面,也即表现正派人内心深处 )描写双重人格的负面, 隐藏的各种原始欲望,展示其恶的本相。 隐藏的各种原始欲望,展示其恶的本相。 (2)描写人的意识活动中突然涌现出的无意识层的思 ) 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常常是人物事先没有想到的, 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常常是人物事先没有想到的, 一旦出现,人物的意志便失去了控制, 一旦出现,人物的意志便失去了控制,不知不觉地按 下意识的思维活动行为,成为不自觉的罪犯。 下意识的思维活动行为,成为不自觉的罪犯。ຫໍສະໝຸດ 4.小人物传统 4.小人物传统
陀氏妥耶夫斯基继承了普希金、 陀氏妥耶夫斯基继承了普希金、果戈理描写小人物 的传统。 1848年发表的处女作 穷人》 19世纪俄 年发表的处女作《 的传统 。 1848 年发表的处女作 《 穷人 》 是 19 世纪俄 国文学中“小人物”系列的名篇。 国文学中 “ 小人物 ” 系列的名篇 。 陀氏与普希金和 果戈理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 他更加突出了小人物 果戈理的小人物所不同的是 , 自虐、 病态的特点, 自虐 、 病态的特点 , 并且大量描写被欺凌的妇女与 儿童形象, 宣扬宽恕和解、 忍耐顺从的理想, 儿童形象 , 宣扬宽恕和解 、 忍耐顺从的理想 , 主张 用基督的爱来拯救社会。 用基督的爱来拯救社会。
巴赫金对陀氏小说复调结构的理解含义: 巴赫金对陀氏小说复调结构的理解含义: 一是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 一是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 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 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 二是复调小说的主旨不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性格, 二是复调小说的主旨不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性格, 描写命运,而是展示具有同等价值的各种不同的独立 描写命运, 意识,是各种不同的声音(观念)在进行全面对话。 意识,是各种不同的声音(观念)在进行全面对话。 三是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与作家关系是平等的, 三是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与作家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 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概括起来,理解陀氏小说复调结构的关键有三点: 概括起来,理解陀氏小说复调结构的关键有三点:平 等关系、独立意识、全面对话性。 等关系、独立意识、全面对话性。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

3. 屠格涅夫(1818.11.9--1883.9.3):
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时代感强。高尔基认为屠格涅夫给俄国文学留
下了一份“绝妙的遗产”。
(1)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主要思想是:反对农奴制。
(2) 50~70年代先后共创作6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多余人)、《前夜》、《父与子》(新人)、《烟》、处女地》(民族运动),其中以前四部尤为卓越,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
② 《诗人之死》是莱蒙托夫的成名作,也是他开始受政治迫害的原因。
③ 其他作品:a.《别了,满目垢污的俄罗斯》--诗中,承认他的祖国是“奴隶的国土和老爷的国土” b.《祖国》
(2)长诗:
①《恶魔》:恶魔这一形象使他倾心的原因是:恶魔敢于反抗上帝的大无畏精神。
《夜话》从头到尾贯穿了一个中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体现了果戈里基于宗教信仰的道德观。
②《密尔格拉得》虽然附有副标题《狄康卡近乡夜话的续篇》,但两部作品的风格有显著的不同。《密尔格拉得》发展了《夜话》中已经开始的对现实生活和人物形象的一些现实主义描写原则,同时也进一步显示了作者所特具的艺术才能------表现在深刻的幽默中的批判倾向。《密尔格拉得》是果戈里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成熟的标志。
4.果戈理(1809.4.1.~1852.3.4):
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讽刺作家。写出了《钦差大臣》、《死魂灵》等不朽杰作。对俄国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家,从他开始了俄国长篇小说的辉煌。以果戈理为标志,是真正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开始。)
早期的作品有明显的民间、民俗色彩。
&④《青铜骑士》是普希金3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浅谈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浅谈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浅谈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摘要:在欧洲各国中,俄罗斯发展是比较晚的。

文学的发展更是如此。

十七世纪以前,除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之外,俄罗斯文学是一片空白。

十七世纪末彼得大帝向西方开放之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俄罗斯文学才发展起来。

十九世纪初,随着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失败,俄军一直打到了巴黎。

一些俄军中出身贵族的年轻军官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反而成了拿破仑事业的继承者。

这就是十二月党人。

他们反对农奴制的起义,虽然也以失败而告终,但给了农奴制俄国以最初的沉重打击。

这一切都为普希金登上俄国文学舞台准备了条件。

从普希金开始,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一浪接着一浪,形成了欧洲文学中一个突出的高峰。

而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高峰,也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本文就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进行简单分析,并列举出十九世纪几个代表作家,使我们在了解十九世纪文学作品的同时,从而更加了解十九世纪文学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十九世纪;代表作家;俄国文学1、黄金时代―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俄国文学泛指产生于俄语文化环境中、以俄语写成的文学作品。

从地域上讲,不仅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

欧洲浪漫主义于19世纪初传入俄罗斯。

19世纪前25年,由于1812年卫国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贵族革命的准备,加上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上升到主导的地位。

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是茹科夫斯基(1783一1852)。

他的诗歌不接触社会主题,有朦胧的神秘色彩,但诗歌语言纯正、优美,对俄国诗歌的发展有良好影响。

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是早期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十二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1795一1826)等。

十二月党人诗人以犀利的笔锋抨击专制暴政,揭露统治阶级对农奴的野蛮剥削,进行了革命的鼓动。

不过,俄国的浪漫主义风潮很快就结束了;不仅如此,即使在浪漫主义高潮时期,俄国文学仍然带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与俄国贵族革命的失败以及政府统治的强化有关。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俄国文学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俄国文学
陀氏一生创作的总结,突出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理思考。通过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围 《卡拉马
金钱、女人而产生的激烈斗争,揭示人类社会现实的内在本质,以性善者阿辽沙指出人类的出路是 佐夫兄弟》
忍耐、顺从、皈依上帝。
(5)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是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是《大雷雨》:描述 卡捷琳娜备受婆婆卡巴诺娃折磨、从丈夫齐虹处得不到支持、爱上商人提郭意的侄子鲍里斯 后出走无望、最后自杀的悲剧故事,控诉社会的黑暗,歌颂“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卡捷 琳娜的抗争。 (6)谢德林(1826——1889)是讽刺巨匠;代表作是《戈洛夫廖夫老爷们》。 (7)契诃夫(1860-1904)是 19 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巨匠。 1、早期: 这个阶段契诃夫写短篇小说;作品从内容上说大体上有三类:1 鞭笞专制制度和人 们的奴性心理的作品,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胖子和 瘦子》等;2 揭露庸俗生活、庸俗习气的作品,代表作有《查问》《喜事》《嫁妆》等;3 反 映底层人民的不幸、控诉世态炎凉的作品,代表作有《苦恼》、《万卡》等。艺术上,契诃夫 早期的小说是形式简约、笔调幽默轻快、闹剧色彩浓的小品式作品。 2、中期(1888——1896)这个时期契诃夫的思想、艺术走向成熟,开始写中篇小说和剧本; 小说多批判专制制度、写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揭露知识分子的弱点;风格变为严肃深沉, 悲喜剧因素更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时期契诃夫的重要作品有:《草原》:* 是契诃夫 第一部严肃的大型作品;* 通过男孩叶果鲁什卡从乡下去城里上学途中的见闻歌颂祖国美好
育明教育从 2006 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 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班型分专业课一对一和集训营两种。集训营是包括政治英语的小班课+专业课全程一 对一。小班课全年分四个阶段:寒假,暑假,国庆,最后冲刺(您现在报名可以参加今年和明 年两年的),授课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也会请海文海天的教授结合讲课)。专业课一对一是按总 课时来规划,保证够用。上课形式是面授和远程一对一相结合,上课时间和进度主要根据你 的进度来安排,第一次上课后会给你做一个导学规划。数学我们请的是北理工的教授一对一 讲(这个是其他机构请不来的),专业课请的是你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研究生助教和北大博士结 合授课(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独家尝试的非常合理的方式)。总部咨询电话 400-6998-626,了 解更多辅导信息请咨询马老师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莱蒙托夫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蔽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 ——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 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奥勃洛摩夫形象在俄国文学的“多余人” 形象系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形象的出 现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俄国贵族阶级已经 丧失了历史上曾经起过的进步作用,精神上 已趋于死亡。奥勃洛摩夫是俄国文学史上最 后一个“多余人”。
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 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 纪中期杰出的现实主 义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奥多尔·米哈依 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 基(1821—1881)是 俄国19世纪杰出的作 家,其思想和创作中 都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 大作家,他代表了19 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 顶峰,是俄罗斯古典 文学的终结。
《怎么办?》
《怎么办?》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 作,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书名本身就蕴 含着深刻的寓意:在平民知识分子革命阶 段到来之时,俄国反专制制度的斗争应该 怎么办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并塑造了一 批新的文学主人公—“新人”的形象。小说 通过自由劳动、妇女解放和秘密革命活动 这三条线索来展开情节和阐发主题。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
(一)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贵族革命时期 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莱蒙托夫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 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 展:平民知识分子时期
农奴制改革之前资产阶级自由派与革 命民主派之间“两种历史倾向,两种历史 力量”之间的斗争。自由派赞美改革,民 主派则揭露改革的骗局,“宣传农民革命 的思想”,因此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各 派都通过文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创作空 前活跃。现实主义文学在五六十年代进入 空前繁荣的时期。
“新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成功地塑造 了女主人公薇拉等四个俄罗斯“新人”形象。小 说中的“新人”形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 “普通的新人”,一类是所谓“特殊的新人”。 前者主要是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和薇拉等。这 些形象大多是出身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其中大 多数人从少年时代起就自食其力,靠自身的力量 开辟生活道路。他们熟悉人民的生活,与人民感 情相通。同时,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理想,富有 实干精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奥多尔·米哈依 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 基(1821—1881)是 俄国19世纪杰出的作 家,其思想和创作中 都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 大作家,他代表了19 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 顶峰,是俄罗斯古典 文学的终结。
《怎么办?》
《怎么办?》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 作,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书名本身就蕴 含着深刻的寓意:在平民知识分子革命阶 段到来之时,俄国反专制制度的斗争应该 怎么办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并塑造了一 批新的文学主人公—“新人”的形象。小说 通过自由劳动、妇女解放和秘密革命活动 这三条线索来展开情节和阐发主题。
契诃夫
安 东 ·巴 甫 洛 维 奇 ·契 诃 夫 (1860— 1904) 是 俄 国 19 世 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 一个杰出的作家,以 短篇小说和剧作驰名。
(三)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衰 落——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现实主义文学的衰落阶段 现实主义文学,颓废文学,无产阶级文
学三分天下; 现实主义: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
重要历史事件
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
1825年12月,一些青年贵族军官在彼 得堡发动了起义 ,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 起义遭到沙皇政府的镇压,但是它揭开了俄 国贵族革命的序幕,唤醒了一代年轻人。
1861年2月,沙皇政府被迫颁布废除 农奴制度的法令。这种自上而下的法令是不 彻底的,但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
现实主义的确立
30年代,俄国的“自然派”文学开始 形成。“自然派”要求文学创作真实反映 生活,揭露农奴制的黑暗现实,注重描写 下层人民的命运。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 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批评家别林 斯基则以自己的理论著作为这股潮流推波 助澜。“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别称。
俄国现实主义流派“自然派”
列宁说:“俄国解放运动经历了三个主要阶 段,这与曾给该运动以深刻影响的俄国社会的三 个主要阶段是相适应的,这三个主要阶段就是: (1)贵族时期,大约从1825年到1861 年;(2)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 期,大致从1861年到1895年; (3)无 产阶级时期,从1895年到现在。” 这段话就 是十九世纪俄国历史和文学史分期的依据,即是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和衰落的三个时期。
科、绥拉菲莫维奇,魏烈萨耶夫,安德烈 耶夫,库普林;
主要内容
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仍是批判旧 俄国,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和沙皇政府的 残暴。1905年革命后,现实主义阵营 的分化公开化。安德烈耶夫倒向反动阵营, 同颓废派合流;库普林倾向于自然主义; 绥拉菲莫维奇转向无产阶级;阿·托尔斯泰 仍站在民主主义立场。
《当代英雄》
莱蒙托夫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是《当代 英雄》作品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二个 “多余人”形象:毕巧林。毕巧林既有贵 族的恶习,又不随波逐流,以批判的眼光 看待周围的环境和自己;他渴望有意义的 生活,又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内心充满矛 盾与痛苦。
《当代英雄》开了俄国小说心理描写的 先河。

普希金纪念碑
赫尔岑
赫尔岑(1812 -1870)40年代, 赫尔岑撰写了大量哲 学论著和文学作品, 很快成为俄国进步思 想界的领袖人物之一。
创作
长篇小说《谁之罪?》 (1841~1846), 通过3个出身不同的青年的爱情悲剧以及对 他们周围人物的描写,暴露农奴主的残酷 专横、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远离人民的 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贵族青年别里托夫 形象的塑造,丰富了俄国文学中“多余的 人”的画廊。
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派别,领袖 是果戈理。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于“自然” 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 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 在文学题材、文学语言和艺术技巧方面多 有创新。到50年代后期,因对农奴制的改 革意见不一,分成彼此对立的革命民主派 和贵族自由派。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俄国文学发展分期
主要作家
冈察洛夫 (18121891)俄国现 实主义作家。
《奥勃洛摩夫》
代表作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 (1847~1859),表达了农奴制改革前 夕社会上强烈的反农奴制情绪和要求变革 的愿望,细腻地描述了地主知识分子奥勃 洛摩夫的精神上的死亡过程。
奥勃洛摩夫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奥勃洛摩夫这样一个 典型形象。具有懒惰、优柔寡断、好空想的 特点。
莱蒙托夫
诗人殒没了!——光荣的俘虏—— 他倒下了,为流言所中伤, 低垂下高傲的头颅,胸中 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 诗人的心再不能够容忍 那些琐细非礼的侮辱了, 他起来反抗人世的舆论, 依旧是匹马单枪……被杀了! 被杀了!……到如今哀泣悲痛、 怨诉的剖白、辩解的空谈、 空洞的赞扬,又有什么用?
命运最后的决定已宣判! 不正是你们首先凶狠地 迫害他自由勇敢的天才、 而你们自己只为了寻欢取乐 把隐蔽的大火煽扬起来? 好了?你们称心了…… ——他已经 不能忍受这最后的苦难: 稀有的天才火炬般熄灭, 壮丽的花冠也已经凋残。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托尔斯泰在创作
一、概况
19世纪俄国文学开始跻身于世界文学 的前列。19世纪俄国文坛人才辈出、著作 如林,风格各异的作家创造出了大量堪称 一流的文学杰作。以小说为例,从果戈理 的犀利、屠格涅夫的抒情、冈察洛夫的凝 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邃,直至托尔斯 泰的恢弘和契诃夫的含蓄,无不显示出俄 罗斯文学独具的艺术魅力。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
(一)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贵族革命学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 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
莱蒙托夫
莱蒙托夫 (1814—1841)俄 国著名诗人,他在其现 实主义代表作《当代英 雄》中塑造了俄国文学 史上第二个“多余人” 形象:毕巧林。
《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
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18631876)是他的代表作。长诗描写7个贫苦而又 渴求幸福和真理的农民,为了亲眼看看谁在俄罗 斯能过好日子,决定漫游俄罗斯。作者通过这些 农民的所见所闻,深刻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 俄国的社会生活。改革前,地主对农奴为所欲为; 改革后,农民不仅没能完全挣脱农奴制的枷锁, 反而又遭到了新兴资产者的残酷剥削。农民是不 幸的,但精神空虚的地主、神甫、商人等也不幸 福,当时的俄罗斯没有幸福。
代表作家和作品
冈察洛夫 《奥勃洛摩夫》(1859) 屠格涅夫 《父与子》(1862) 车尔尼雪夫斯基 《怎么办?》(1862)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1866 )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1863-1869) 奥斯特罗夫斯基 《大雷雨》(1860) 涅克拉索夫 《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
(1863-1877)
莱蒙托夫亲手绘的画,内容是对高加索的回忆。
梯弗里斯(莱蒙托夫画,1837年)
《诗人之死》
1837年1月,伟大诗人普希金因决斗 而死,莱蒙托立即写了《诗人之死》,指 出杀死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整个上流社 会。诗人因此被流放到高加索。这篇诗震 动了整个俄国文坛,他被公认为普希金的 继承人。
诗人之死
奥勃洛摩夫形象在俄国文学的“多余人” 形象系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形象的出 现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俄国贵族阶级已经 丧失了历史上曾经起过的进步作用,精神上 已趋于死亡。奥勃洛摩夫是俄国文学史上最 后一个“多余人”。
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 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 纪中期杰出的现实主 义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尼古拉·加夫里洛维 奇·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俄国 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 主义哲学家、文学批评 家、作家。
创作
1855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发表著名 的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次年,又完成论著《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 概观》,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 发展。1856年,车尔尼雪夫斯基接编 《现代人》杂志,很快就使它成为宣传革 命思想的强大阵地。1863年他写下了著 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
别林斯基
别林斯基 (1811-1848) 著名文艺评论家 。
创作
别林斯基主要论文有: 《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 的中篇小说》(1835)、 《艺术的概念》(1841)、 《论普希金》(1845)、 《致果戈理的信》(1847) 和《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1848)等。
贡献
别林斯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 通过他的著作宣传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政 治纲领,而且第一个系统地总结了俄国 文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地阐述了艺术创 作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和 美学见解,成为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 论的奠基人。
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初期,俄国开始出现浪漫 主义文学思潮。早期代表作家是茹可 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等人,稍后出现 的是思想上更为激进的以雷列耶夫为 代表的“十二月党诗人”。
茹可夫斯基
茹可夫斯基 (1783-1852)是 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 奠基人。被誉为第一 位俄国抒情诗人。
“十二月党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