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看雪》教学设计【优秀5篇】《看雪》教学设计篇一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我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介绍。

《雪顿节上看赛牛》就是介绍了藏族人民在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时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写出了浓郁的藏族风情。

课文按“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顺序描写了自己在雪顿节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藏族人民欢乐的心情。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做的好的地方是: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品读,读出情,读出味。

通过读来理解感悟课文。

2.能抓住重点段落来学习,品味。

做到以点带面。

但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如:1.在过渡到品读感悟时,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比较差,学生提的问题太多,过碎,学生不会抓住重点,充分地理解课文。

2.朗读形式有点单一,齐读较多,学生评议读较少,应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我要从遗憾中找出问题,改进方法,提高自己。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看雪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重点难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2.“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在藏语中,雪顿节的意思是“喝酸奶的节日”。

一般在藏历7月初举行,为期3—5天。

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观看藏戏,同时举行游园活动,弹唱、歌舞、赛牛,尽情欢乐。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优秀4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设计(优秀4篇)

《看雪》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一、导入:展示“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湖心亭看雪》,一起领略雪后西湖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句读。

挐()毳()淞()沆()砀()堤()毡()强()喃()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湖中/人鸟声/俱绝2、结合注释,读懂文意。

小组合作理通文意,看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句弄不明白?若有就让学生提问解答,若无就进入下一环节。

三品雪景既然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1、展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先)生先读句子,再问这两个句子你能够翻译出来吗?明确: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长提(淡淡的)一道痕迹,湖心亭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船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2、比较品味。

我们知道文言文一般都惜字如金,非常简洁,很少有用连词和量词的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口技》那么我们这两句话能不能改为展示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后)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湖心亭一,与余舟一,舟中人两三而已(后)湖上影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明确:这四个“与”并不多余,他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合到了一块,去掉就好像有界限似的四个“与”的存在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把所看到的景无限的扩大了(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我们再来看这几个量词痕一般指很小的一道,点更是小到极致,在说芥,是芥菜的种子,非常小,粒也就是米粒了这几个量词不但有量词的作用还起到比喻的作用,堤、亭、舟、人,以此类推一个比一个小,到人的时候仿佛已然可有可无了王国维有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天人合一(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2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2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看雪》(2篇)教案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1)在我国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2)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3)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4)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5)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6)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

还可以读给同座的小朋友听,互相帮助一下。

指名读,正音。

最后全班齐读五个句子。

3.再读生词(活动词卡)。

4.在小组里用巧办法记一记这些字。

5.全班交流记字方法。

6.游戏:猜字谜。

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7.指名读课文。

检查通读课文情况三、朗读课文1~2自然段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2.说说你对的了解。

3.在小组里互相读读课文,读完讨论: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四、书写生字书写“讲、打、指、接、惊”五个字。

行观察它们的结构,注意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学生在书上试写一个,指名上黑板书写。

评价同学的字。

再写,同位互评欣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雪》的生字新词,读了1、2自然段,这些词语还会读吗?读词语。

小朋友只能在商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指图说)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二、朗读课文3~11自然段1.默读课文,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画下来,多读几遍。

(1)指名读画的句子,读完贴出四个问句。

有关二年级《看雪》的教案【5篇】

有关二年级《看雪》的教案【5篇】

有关二年级《看雪》的教案【5篇】有关二年级《看雪》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教学关键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质疑点拨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多媒体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描写西湖的诗句,能背多少?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呢,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二检查预习1注音更定毳衣雾凇沆砀一芥2解词更定拿拥毳衣雾凇沆砀一白长堤一痕一芥焉得更大白客此者三初读课文1请一男一女同学初读课文,看看他读音和停顿正不正确(音乐幻灯)2再请以同学读课文或老师范读或放音频。

学生活动,可分成两组,每组一段,疏通课文,提出疑问。

3疏通文意。

四齐读课文思考:① 找出课文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明确:“独往湖心亭看雪”之“独”与“舟中两三粒而已”“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思考:②课文中那个词形象的概括出张岱的形象?朗读: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思考:③ “痴”字通俗的讲是什么意思?呆傻笨,举止不同常人五小结六布置作业: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解释词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 12《看雪》导学案(个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   12《看雪》导学案(个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个案)执教人课题12 看雪课类新授课主备人审定人语文教研组授课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目标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4 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主要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主导步骤(要点问题化)学生学习步骤(求解活动化)时间组织教学1.图片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2 看雪1 学生看图说一说看到的景色2 齐读课题。

展示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3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4 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齐读目标。

导学达标一、学习生字词。

二、初读课文领读、范读、齐读、指名读。

三感知课文:读书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本上的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问题(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在书上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内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三)理解: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思考:1、台湾省在地图上什么位置?说出“美丽、洁白”的近义词。

2、找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认真读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九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和比喻句,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4、理解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1.圈出生字,读生字、生词。

2.朗读课文。

思考讨论、品析、汇报3.理解课文1)台湾:是我国东南部的一个省,我国的第一大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2)老师看过真的雪;老师的故乡在北京;北京的冬天很美;孩子们想到北京去看雪景;3)“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二年级看雪导学案

二年级看雪导学案

二年级看雪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省、店”等 10 个生字,会写“讲、打”等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雪吗?在哪里见过?(学生自由发言)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看雪》,讲的是台湾的小朋友从来没有见过雪,他们很想知道雪是什么样子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1、学习第 1、2 自然段(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台湾小朋友在哪里看到过雪?(2)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思考:孩子们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3)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好奇、急切的心情。

2、学习第 3—8 自然段(1)老师是怎么回答孩子们的问题的?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2)老师的话里提到了北京,北京在哪里?北京的雪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看图片或视频,感受北京的雪景)(3)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有什么反应?指名读第 4—8 自然段。

(4)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四)拓展延伸1、台湾是我国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还没有统一。

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2、如果你有机会去台湾,你会给台湾的小朋友带什么礼物?(五)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讲、打、指、接、惊、故、候、奇”,学生认读。

新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导学案设计

新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导学案设计

班级二、2班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12、看雪》导学案(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计,算”等13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自主学习】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合作、探究】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请小老师领读。

小组内互相抽认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组词,造句展示。

5、小组内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读音。

6.组内讨论怎样写好本课生字。

【达标测评】一、用“”画出正确的读音。

省(shěn shěnɡ)银(yínɡyín)惊(jīn jīnɡ)指(zǐ zh ǐ)二、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chūn jiéɡù xiānɡxuějǐnɡjié báidiǎn tóu xuě dìdì tú三、区别字组词故()候()讲()凉()其()胡()侯()进()惊()奇()四、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京()()成()()寸()()()()()()()()白( )( ) 不( )( ) 井( )( )( )( ) ( )( ) ( )( )班级 二、2班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12、看雪》导学案(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

正确、较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2、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学习重难点】体会邓爷爷的话语,感悟自己肩上的责任。

【自主学习】1.开火车读生字。

2.猜字游戏:识记汉字读音和字形3. 自由读课文,想想怎样分角色读文。

【合作、探究】1.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讨论:指名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 (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写一写老师的心理在想什么?【达标测评】一、照样子,填一填。

二年级上册《看雪》第一课时导学案

二年级上册《看雪》第一课时导学案

《看雪》导学案年级:二学科:语文编号: 12本周习惯:我会认真倾听,勇于展示。

课题:《看雪》课型:学文写字课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2、我能正确规范书写“讲、打、指、接”4个生字。

(重点)【学法指导】1、自读自悟法:以读促识、以读促讲、以读促悟。

2、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时间预设】导入、明确目标4′学文26′写字10′【课前预习提示】1、我会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我会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学习流程教与学【导入】【学文】1、我能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

2、我能和对子轮读课文。

3、小队齐读课文并交流易错字和好词好句。

4、小队展示易错字和好词好句。

4、小队预展读课文,并展示读课文。

(任务 1:1—4自然段,任务 2:5—8自然段,任务3:9--11自然段)5、全班齐读课文。

6、思考问题: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写字】学习生字“讲、打、指、接”1、我能说出这些字的读音、结构、组词、笔顺、关键笔画等。

2、我会和对子交流自学遇到的困难。

3、我能跟随小队汇报学习成果。

4、我能跟着老师写一写。

通过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感情。

读准字音哦!认真倾听,记得纠正起笔很重要,别忘了提醒呀!达标检测:我会连.堆故事飘着银装美丽的棉花打雪人披着雪毯洁白的情景讲雪仗铺着雪花玩雪的雪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看雪
学习目标:
1、在脱离语言环境、没有拼音帮助的情况下,能从整体字形上正确认读9个生字;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生字组词或说简单句。

认识9个生字,
2、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3、在识记生字、练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借助对插图的观察,读出课文中不同的对话语气。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评价方案的设计
1.对于目标1,可以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时,采取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游戏抢读、同桌互读等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识字目标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5%以上。

2.对于目标2,可以分散在两个课时中来评价,评价维度较多元。

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展示学生在课本上书写的生字、巡视学生听写生字的情况等方式来评价写字目标落实情况。

其中,
生字的默写正确率应达95%以上;生字的规范书写程度应达90%左右;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应达90%以上。

3.对于目标3,分散在两个课时来评价。

其中,第一课时,在落实识字目标、自己练习朗读的基础上,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朗读的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两个浅层次的朗读目标;第二课时,可采取倾听、观察、评读等手段,通过自由朗读、角色朗读、动作表演读、创设情境读等方式来评价朗读的第三个层次——有感情地朗读。

最终,能落实朗读前两个层次目标的应达95%以上,落实朗读第三个层次目标的不低于85%。

4.对于目标4,在学生读懂句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指名说、同桌互说来评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100%。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预设: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

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

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

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

学教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

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

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

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

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板书设计:
12 看雪
台湾的孩子
看到橱窗的雪景想看北京的雪景
(向往北京想念祖国)
作业设计:
一、我会填:
()的棉花()地点头()的故乡()地说()的雪景()地问
二、连词成句。

1、看见您真的过吗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里的做的雪景是棉花商店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加标点:
1、你想去看台湾吗
2、台湾真美啊
3、我想去台湾
学教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