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导学案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导学案教案 全册

胜利小学“高效课堂”学案设计年级二年级学科语文秋学期主备课人李伟1.找春天一、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二、教学重难点:会正确书写课文中的9个生字,背诵课文。

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的情趣。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记住生字。

2.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正音,开火车读词语)害羞嫩芽音符触摸喜鹊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头来3.说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加点的生字。

4.请从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5.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教学4——7自然段)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指导朗读相应的段落。

说说段落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四、自由朗读,背诵课文朗读课文(4——7自然段),尝试背诵。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4——7自然段。

2.自己课后去寻找春天。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开火车读词语害羞嫩芽音符触摸喜鹊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探出头来2.说说课文中的孩子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3.背诵课文4——7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课文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二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导学案

罗甸四小新课改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教学内容: 9《日月潭》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
备课组负责人:王俊成员:龙登念陈佳丽冉及.杜雪梅一、教师讨论:教学分析与目标预设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三、板书设计
早晨:薄雾隐隐约约
9、日月潭中午太阳清晰
下雨朦胧的仙境
教学反思:
罗甸四小新课改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教学内容: 9《日月潭》
总课时: 2 第 2 课时
备课组负责人:王俊成员:龙登念陈佳丽冉及.杜雪梅一.教师讨论:教学分析与目标预设
二.教学过程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日月潭》导学案
三.板书设计
9.日月潭
绕——浇.烧清晰——朦胧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他们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初步的阅读和写话能力,但在理解较复杂的文本和运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这个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写话等。

课文涵盖了童话、寓言、诗歌、记叙文等多种文体,既有优美的语言,又有生动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语文园地中的各项内容,如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口语交际和写话板块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

三、学习目标1、认识本册教材要求认识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积累好词好句。

3、学会观察生活,能在口语交际和写话中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生字词的读写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

2、难点(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能理解较复杂的课文内容。

(2)提高写话能力,能写出内容完整、语句通顺的短文。

(3)在口语交际中,能够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五、学习方法1、多读多写鼓励学生多读课文、课外书籍,积累语言素材;多写生字、词语、句子,提高书写能力。

2、观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为写话和口语交际打下基础。

3、合作学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3单元

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3单元
上——()稀——()生——()
五、读读品品,我是诗人的小知音。

,。
,。
1.默写古诗《草》。
2.我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代诗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才()岁。
3.小法官,下列说法对吗?
“岁”是年的意思。()
“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
⒋《草》这首古诗主要:
(1)描写了小草一年都要绿一次,黄一次。()
③带着体会,读笋芽儿的话。
④做做笋芽儿撒娇时的动作,并加上动作演读第二自然段。
同时联系第四自然段,感受笋芽儿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三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的雷公公。(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②想象: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
③演读第三自然段。(二)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
六、作业
1.背诵课文1-2节。
完成《课堂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升华情感
1.小朋友们都顺利通过了检查,我们的列车又稳稳开动了,一下
子就把我们带到了田野。
2.请女生齐读第3自然段。
我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为什么要仔细地找?
生交流: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说说体会)
3.春天到底躲藏在哪里?请生自读4-7自然段,仔细找找春天。
五、书写生字
1.出示:呼唤
⑴观察比较 ⑵独立书写 ⑶抽样评点
二、初读古诗 认识生字
1.自由读,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读正确,读流利
三、入情入境,理解诗意
1.学生读,说说诗人在徐公店外看到了什么?在诗句中作上记号,并在插图中找找。
2. 插图和诗句内容填空: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识字4 中国美食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导学案)识字4  中国美食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⑤展示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2)合作书写“鸭、鸡”。①明确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注意写字姿势。
④展示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3)自主书写“饭”。
①观察教材会写字表中的生字“饭”,明确“饭”字的结构特点。
四、畅谈收获,小结课堂(用时:2分钟)
1.学生自由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2)搜集家乡美食的资料并制作词语卡片。
1.学生自由谈收获。 2.完成作业。
1.重点引导学生谈谈识字和写字方面的收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2.学生搜集后的图片可以制成小报。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3.“茄”的草字头的两竖要匀称,“加”右侧的“口”要写得上开下合。 4.“蛋”的上部的捺要舒展,注意上下穿插。
5.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通过评议,引导学生揣摩字形,把字写好看,写整洁。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完成书后习题。
2.指导学生展示各自搜集的中国美食的资料,并当小老师领读自己做的词语卡片。
4.指名再读课题。
1.学生读课题。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美食。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美食进行分类。
4.学生朗读课题。
1.教师在第一个学生朗读题目后,要强调突出“中国”。
2.学生在交流美食时,学生很可能只说菜肴,教师要相机引导说说主食。
3.再次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中国”两字,突出自豪感。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用时:23分钟)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自主书写“饭”。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年级:二年级课题:1、找春天
⒈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9个字。

学习目标
2.学会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学习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第二课导学案 (1)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第二课导学案 (1)

第9课《日月潭》第二课时主人姓名:_________ 预习情况检查人:_________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日月潭》,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自主学习组长给分1、我会组词岛()纱()隐()茂()展()省()【展示课导学】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随堂笔记巩固识字。

1、找出课文哪些我会认的生字。

2、并认真读与学习。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2、日月潭在哪里?3、(预时7分钟)A 、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

预时2分钟B、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

(预时5分钟)C、十人共同体:⑴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⑵预演: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

大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预时8分钟)展示单元一诵读。

1、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文共可分为几个自然段?展示单元二读文感受议一议,说一说: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展示单元三请为“读读记记”中的成语口头造句展示单元四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日月潭的比喻句。

你能不能照样子造句呢?(预时30)1、日月潭在哪里?2、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等级评定:A B C【训练课导学】“日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 批阅日期 一、基础题 一、自主完成:(听写生字)我会把字写漂亮纠错:二、发展题换偏旁组词:坏( ) 烧( )稳( )换( ) 环( ) 绕( )隐( )唤( )三、提高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湖。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导学案27、寓言两则课时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导学案27、寓言两则课时一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小结: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达标检测回馈表
检测方式
提问
监测情况分析
辅导措施
板书设计
27、寓言两则
焦、费、望、算
教学反思
合作学习提纲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
教研组长签字:周云志
达标检测题
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教研组长签字:周云志




复习导入
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合作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3、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点拨感悟:
点拨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图片,说说草长得怎么样?
(2)“岁”是什么意思?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学习
重点
会写“枯、荣”等字;积累词语。
学习
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背诵并默写古诗〈草〉。
自主学习: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自主学习: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以“我眼中的春天”为话题,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点拨感悟: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
课题:1、找春天(第一课时)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学习
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学习
重点
会写“脱”等9个字;熟练变换句子。
学习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学习
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学习
难点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情境导入: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并写下你所积累的诗一至两首。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巩固反馈:
1.照样子写词语。(书本P4)
2.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1、找春天(第二课时)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5、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九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反馈:
一、在下面的句子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我们几个孩子,( )掉棉袄,()出家门,()向田野,去( )春天。
2、她在柳枝上()秋千,在风筝尾巴上()啊();她在喜鹊、杜鹃嘴里( ),在桃花、杏花枝头( )……
二、春天在哪里,请用彩笔连一连。
小草探出头是春天的音符
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眼睛
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琴声
树木的嫩芽是春天的眉毛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2、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点拨感悟: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及难写的字,并注好拼音。
2、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巩固反馈:
1、填空。
离离,一岁一。
野火,春风。
2、按要求分类。
未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
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2、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宿新市徐公店)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学习
难点
感悟读文。
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
2、播放歌曲。(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4、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