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完整版

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我国玉米种植区域的划分以及种植制度核心提示: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
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
2013年2月21日讯? 玉米种植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技术的变迁有密切关系。
我国玉米带纵跨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态区,分布在低地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区等不同自然条件下。
划分玉米种植区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历史的延续性; 2.根据不同地区光温水和无霜期等自然资源特点,及玉米生长发育对资源条件的要求划分种植区;3.在分区命名时要体现种植制度的基本特征;4.考虑到玉米在各生态区内农业生产中所占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根据上述原则,将中国的主要玉米种植区划分为五个明显各具特色的生态区:一.北方春播玉米区1.分区范围该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之一。
1995年玉米播种面积约893万公顷,占全国玉米面积的%,总产量占全国的%(吴景锋)。
北方春播玉米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无霜期130-170天。
全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大部份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于种植玉米,是中国玉米的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玉米主要种植在旱地,有灌溉条件的玉米面积不足五分之一。
该地区玉米产量很高,平均达到每公顷6吨左右。
最高产量达到每公顷15吨。
2.种植制度北方春播玉米区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
种植方式有三种类型:(1)玉米清种。
约占玉米面积的50%以上,分布在东北三省平原和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北的北部高寒地区。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在我国,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玉米生产和科学种植,国家审定了一些适宜生态区划分的玉米品种,以确保其在不同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背景、意义和相关内容,以及对这一主题的个人理解和观点。
1. 背景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背景与我国的地理、气候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区的土壤、降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都存在较大差异。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旨在为不同地区提供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意义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在于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玉米的适应性,确保玉米品种能够在不同生态区域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产量特性。
通过区分适宜生态区,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户选择适合自家种植的玉米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避免不合适的品种种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
3. 相关内容在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中,通常会标明适宜的生态区划分范围、生长季节、栽培管理要点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选择和种植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国家还会对各个生态区划分范围的玉米品种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以适应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举措对玉米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区划分和定期的评估更新,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需求,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这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不合理的品种种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我对这一举措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国家对玉米品种的审定和区划分应该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以更好地促进玉米生产和农业的发展。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玉米资源,我国将其分为不同的生态区,以便于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本文将就玉米生态区划分进行探讨。
首先,根据气候特点,我国将玉米生态区划分为南方、北方和西北三个区域。
南方玉米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气候湿润多雨,适宜种植早熟、矮秆、强抗逆性能的品种。
北方玉米生态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黄淮平原地区,气候寒冷干旱,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
西北玉米生态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气候干燥少雨,适宜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
其次,根据土壤类型,我国将玉米生态区划分为黑土带、黄土高原和盐碱地三个区域。
黑土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种植高产优质品种;黄土高原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土壤贫瘠,适合种植早熟抗旱品种;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土壤盐碱化严重,适合种植耐盐碱品种。
最后,根据海拔高度,我国将玉米生态区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海拔区。
低海拔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带,适合种植早熟品种;中海拔区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带,适合种植中熟品种;高海拔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适合种植晚熟品种。
总之,玉米生态区划分是我国对玉米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
不同区域的玉米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适应性,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方式,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品质和抗性,为我国的粮
食生产和丰富人民的餐桌做出贡献。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玉米类型区划分玉米生态类型区划分ﻭ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南北纬度相差约50,经度相差约60,境内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全省各地在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和土壤、生物、经济诸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及其稳产性。
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玉米生产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研究与推广协作组1981—1983年开展了“河南省玉米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
根据全省各地光、温、水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性状表现,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和试验研究,以缓变因子(光、温、水、土)为依据,可变因子(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运用相关、回归、方差、聚类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将全省划分成6个玉米生态类型区。
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ﻭ本区位于北纬34016’至36015’,东经112015’至116030’,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商丘7地(市)的39个县(市),498个乡镇,耕地面积2215.6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米面积约800万亩,本区由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平原组成,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30米至90米之间,西部边缘有少量丘陵分布。
ﻭ生态条件ﻭ1.光照本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为809—867小时,开花、灌浆、成熟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82—321小时。
ﻭ 2.热量本区6月11日至日均温≥20℃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为2459—2500℃,刚刚满足中熟玉米杂交种对热量的需求。
而北部的安阳、濮阳热量紧张,农耗时间极短,在秋寒年份,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难以保证正常成熟。
ﻭ3.降水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50—496毫米,可基本满足玉米需水。
但6月上旬少雨,初夏旱机率高达45—60%,影响玉米适时播种。
在玉米需水高峰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集中,伏旱发生率仅为10—25%,是河省伏旱最轻的地区之一。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玉米类型区划分玉米生态类型区划分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南北纬度相差约50,经度相差约60,境内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全省各地在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和土壤、生物、经济诸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玉米产量的高低及其稳产性。
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玉米生产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研究与推广协作组1981—1983年开展了“河南省玉米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
根据全省各地光、温、水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的生育性状表现,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定点观察和试验研究,以缓变因子(光、温、水、土)为依据,可变因子(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运用相关、回归、方差、聚类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将全省划分成6个玉米生态类型区。
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本区位于北纬34016’至36015’,东经112015’至116030’,包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商丘7地(市)的39个县(市),498个乡镇,耕地面积2215.6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米面积约800万亩,本区由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平原组成,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30米至90米之间,西部边缘有少量丘陵分布。
生态条件1.光照本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为809—867小时,开花、灌浆、成熟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82—321小时。
2.热量本区6月11日至日均温≥20℃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为2459—2500℃,刚刚满足中熟玉米杂交种对热量的需求。
而北部的安阳、濮阳热量紧张,农耗时间极短,在秋寒年份,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难以保证正常成熟。
3.降水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50—496毫米,可基本满足玉米需水。
但6月上旬少雨,初夏旱机率高达45—60%,影响玉米适时播种。
在玉米需水高峰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集中,伏旱发生率仅为10—25%,是河省伏旱最轻的地区之一。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 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1.2 黑龙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哈尔滨910齐齐哈尔764鸡西88鹤岗36双鸭山102大庆337伊春27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摘要:。
I.玉米品种生态区划分的重要性II.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A.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B.东北早熟春玉米类型区C.华北早熟夏玉米类型区D.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E.西南春玉米类型区F.南方春玉米类型区III.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国家对玉米品种进行了审定,并划定了同一适宜生态区。
这对于指导农民种植玉米,提高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划分主要依据我国玉米种植区划和各种植区域的气候类型、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品种特性及生产实际等因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区域: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包括黑龙江省北部及东南部山区第四积温带,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兴安盟部分地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通辽市部分地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包头市北部等地。
东北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华北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包括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
西南春玉米类型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份。
南方春玉米类型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
国家审定玉米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农民科学种植玉米。
通过划定适宜生态区,可以引导农民在适宜的地区种植适宜的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有利于玉米品种的优化。
通过审定同一适宜生态区的玉米品种,可以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
3.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生态区划分,可以避免在生态脆弱地区种植玉米,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生态区划分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将玉米种植区域进行生态区划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粮食生产。
一、华北玉米生态区: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其中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比较干旱,光热条件适宜,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是中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
二、东北玉米生态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这一地区天气寒冷、降雨时段较短,但由于蒸发量小、土地肥沃,故这里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也比较高。
三、黄淮海玉米生态区:以安徽、江苏、河南、山东为主,这里的水稻和玉米双季生产比较有优势,夏季降雨充足,适宜玉米生长。
四、长江中下游玉米生态区: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降水充足,是玉米种植的理想区域之一。
通过生态区划分,不仅可以促进玉米生产的合理布局和调整,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4区(南方优质玉米区)
包括贵州(册亨、望谟)、 广西(百色、南宁、崇左、 钦州、防城港、北海、玉 林、贵港、梧州、河池 (凤山、东南、巴马、都 安)、云南文山、红河、 思茅、临沧、德宏、版纳。 该区域积温5500-7500℃, 玉米种植面积850万亩, 需种量1700万公斤,习惯 密度3200-4500株/亩,生 育期115-130天,该区是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壤 比较瘠薄, 品种需求中大穗、硬粒型, 要求抗倒、抗锈病、大小 斑病、穗腐病、抗旱耐脊、 耐密。
区域特点: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M3区
区域范围:
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 \山东西北部\山西运 城\陕西关中平原. 包括197个县市
区域玉米面积:
5816万亩
为夏播玉米区,该区光热资源 丰富,灌溉条件好,玉米产 量水平高,机播为主,多数 区域密度偏大,病害发生总 体发生较轻,倒伏等自然灾 害也比较轻。 陕西\山西矮花叶病发生偏 重. 高产\耐密性好\对光照不敏 感,品质较好的品种. 山西\陕西夏播区需要品种 抗矮花叶病。 郑单958
G1区
本区以春播玉米为主, 南疆有部分夏播玉米。 属温带干旱气候。4—9 月平均气温多在12~ 25℃,唯吐鲁番盆地8月 平均气温高达30℃左右。 其它地区≥10℃的积温多 在2500℃以上,且昼夜 温差大,无高温危害、 光照充足,年总日照时 数2600~3200h,对玉 米生长发育及高产具备 十分有利的条件。灌溉 条件好。 全区玉米面积约680万亩 丝黑穗和叶蝉危害 主要品种SC704、郑单 958、登海3622
区域特点: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M4区
区域范围:
河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 \安徽北部. 包括297个县市 5427万亩
为夏播玉米区,该区大部光热资 源丰富,肥力偏低、玉米产量 偏低,种植密度中等,自然灾 害较多,倒伏发生的年份多, 小斑病、锈病、青枯病发生严 重。 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区域,降 雨量大,机播为主,多数密度 偏大,病害发生偏重,倒伏等 自然灾害较多。
W3区(云贵川高原玉米区)
包括贵州安顺、贵阳(除开 阳)、黔西南(除册亨、望谟、 安龙)六盘水、毕节;云南昭 通、曲靖、丽江、昆明、大理、 楚雄、保山、四川凉山州、攀 枝花、甘孜州。 该区域积温2600-5000℃, 玉米种植面积1900万亩,用种 量3800万公斤,习惯密度 3500-4500株/亩,生育期125140天, 该区域生态复杂多样,贵州西 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整体对品种的综合抗性要求较 高,贵州西部需求中大穗、硬 粒型、抗倒、抗病、抗旱耐脊、 耐密品种。贵州毕节、云南昭 通需求大穗、白粒型品种。
尹立国 13911270267
将军欲成帝业,北让 曹操占天时。南让孙 权占地利,将军可占 人和。先取荆州为家, 后即取西川建基业, 以成鼎足之势,然后 可图中原也。
划分依据
积温 产量水平 降雨 病虫害 倒伏
P1
区域范围:
黑龙江第5、6积温带,
区域玉米面积:50万亩 区域特点:
G2区
包括内蒙西部、宁夏, 甘肃河西走廊 玉米面积约1000万亩 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 件好 主要为制种区
哲单7、先玉335、正 德304、武禾1、沈单 16
Q1区
全区玉米总面积300万亩 本区为高原气候,海拔高度为 2000~8000m。7月份平均气 温多在10~17℃,甚至低于 6℃,海拔、高于4000m地带 农作物难以成熟。在海拔 3200m以下的地块可以种植玉 米,引种早熟品种在拉萨(海拔 3658m)可以成熟,但因积温 不足产量不高,需覆地膜,可 增产二倍以上。能够种植玉米 地区属高原温带南部边沿亚热 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本区 年降水量400~500mm;光资 源充足,年日照3000~ 3200h, 光与水的资源可以满足玉米生 长的需求,但热量贤源不足。 龙源3号、金穗3号、中玉9
超早熟品种 积温≤2100º
需求品种特点:
高寒地带,超早熟品种.
目前主栽品种:
克丹9号、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
P2区
区域范围:
黑龙江第3、4积温带, 内蒙兴安盟
区域玉米面积: 2650万亩 区域特点:
早熟品种 积温2100-2550º 降水充足、土壤肥力高、 种植面积集中 积温低、叶斑病较重
需求绥玉7、吉单27
目前主栽品种
P3区
区域范围:
黑龙江第1下限、2积温带, 吉林东部、辽宁部分
区域玉米面积: 4645万亩 区域特点:
早熟品种 积温2550-2750º 大部分属于丘陵、山区、土地耕 层浅、土地面积不集中 积温低、降雨少、灌溉条件差, 土壤贫瘠 叶斑病较重、地下害虫多 抗旱、抗倒、早熟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兴肯3,先玉335
P4区
区域范围:
黑龙江三肇地区,吉林大部, 辽北、通辽、赤峰
区域玉米面积: 7680万亩 区域特点:
早熟品种 积温2750-2850º 雨热同期、“黄金玉米带”、大部 分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农民种植 水平高 部分地区大斑病压力大、有些年份 易出现寡照天气、常出现大风倒伏 现象 密度偏大,地下害虫多 抗病、抗玉米螟、抗旱、抗倒伏、 耐密
抗大小斑病性好、抗倒性好 的高产品种。 。
郑单958
区域特点: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W1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
包括贵州遵义(除正安、道真、 务川)黔南、黔东南、毕节 (金沙)、贵阳(开阳)、广 西河池(南丹、天峨、环江、 罗城、金城江、宜州)、柳州、 桂林、贺州、来宾;四川广安、 达州、万州、德阳、南充、遂 宁、眉山、乐山、资阳、内江、 泸州、宜宾、雅安;重庆市区、 万州;湖南邵阳、娄底、永州、 益阳、郴州、衡阳、株洲、长 沙、湘潭、岳阳。 积温4600-6500℃,玉米以春 播为主,生育期125-130天, 习惯密度2600-3000株/亩。 该区玉米面积1838万亩左右, 需种量2500万公斤左右 品种需求:稀植大穗、马齿、 半马齿、抗性强。
需要抗倒性好,耐贫瘠,抗小斑病, 抗青枯病的品种. 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区域需要 耐涝性好,耐密,稳产的品种。 郑单958
区域玉米面积:
区域特点: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M5区
区域范围:
河北沧州东部\山东东 北部. 包括41个县市
区域玉米面积:
1560万亩 该区属夏播玉米区, 地处沿海,气温、雨 水适宜玉米生长,病 害发生沿海地区严重, 大小斑病、锈病、粗 缩病都有发生。
W2区(武陵山区玉米区)
包括贵州铜仁、遵义 (正安、道真、务川); 重庆黔江、涪陵;湖南 怀化、吉首、张家界、 常德;湖北恩施、宜昌。 该区积温4800-5500℃, 玉米以春播套种为主, 生育期125-130天,习 惯密度2500-2800株/亩, 面积380万亩左右,需 种量530万公斤左右 适宜稀植大穗、马齿或 半马齿抗性强品种。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M2区
区域范围:
北京\天津中南部,唐山 \秦皇岛大部 包括26个县市
区域玉米面积:
730万亩
为夏播玉米区,有效积温不足, 土壤肥力一般,播种期混杂,大 小斑病混合发生,产量水平不 高,倒伏偏重. 高抗大小斑病,抗倒性好. 稳产的品种。 郑单958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东单、丹玉
M1区
区域范围:
河北北部\山西大部\ 陕西中北部 包括174多 个县市
区域玉米面积: 2460万 亩 区域特点:
为春播玉米区,光热资源丰富, 产量水平高,病害以大斑病\ 丝黑穗病为主. 其中有约100万亩属高寒地带, 全年有效积温在2200°C左 右. 生育期略长,增产潜力大,抗大 斑病. 高寒地带,需要极早熟品种. 先玉335
需求品种特点:
目前主栽品种
郑单958,先玉335
P5区
区域范围: 辽宁南部、西部 区域玉米面积: 1545万亩 区域特点:
积温2850º 以上 积温、降水充足 病虫害压力极大、个别年份降雨 偏大、内涝、倒伏严重、需要长 生育期品种 斑病重,地下害虫多 抗倒、耐涝、晚熟、抗斑病、抗 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