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玉米田杂草种类

合集下载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其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

一、玉米田间杂草组成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等草本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狗尾草、稗草、谷子草等;豆科杂草主要有大豆、豌豆等;菊科杂草主要有蒲公英、菊花等。

禾本科杂草是新疆玉米田间最常见的杂草,其特点是生长迅速、容易扩散,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竞争压力。

豆科杂草的特点是根系发达,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对玉米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菊科杂草的特点是开花时间长,花粉丰富,容易引起玉米的传粉障碍,对玉米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结构主要表现为物种多样性较低、优势种较多的特点。

在禾本科杂草中,狗尾草、稗草和谷子草是常见的优势种,它们生长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光、水和营养资源,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在豆科杂草中,大豆和豌豆是常见的优势种,它们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为玉米提供了养分。

在菊科杂草中,蒲公英和菊花是常见的优势种,它们长时间开花,容易引起玉米的传粉障碍。

三、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土壤、种植制度和管理措施等。

气候因素对于杂草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禾本科杂草的生长,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豆科杂草的生长。

土壤因素也对杂草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土壤肥力越高、土壤酸碱度越适宜,杂草的生长发育就越旺盛。

种植制度和管理措施对于控制杂草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适时翻耕、覆盖草料、采用化学除草剂等都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玉米地杂草如何科学去除 玉米地杂草科学去除办法.doc

玉米地杂草如何科学去除 玉米地杂草科学去除办法.doc

玉米地杂草如何科学去除玉米地杂草科学去除办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在我国农业种植中一直保持着较大比重,玉米在种植中,多杂草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去除玉米地杂草?玉米地杂草科学去除措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玉米地杂草科学去除办法一、最好除治的一年生阔叶杂草:有灰藜、反枝苋、苘麻等等,2,4-D丁酯或异辛酯或莠去津即可。

注意,不宜剂量太大,也不要在拔节后还傻乎乎的去喷。

烟嘧磺隆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大草就差一些,尤其是灰藜。

安全性烟嘧磺隆更是要注意适当加大剂量。

硝磺草酮对阔叶杂草的效果更好,但也要在草小的时候下手,大草,尤其是进入雨季以后,硝磺草酮就显得心有余力不足了。

二、不太好治的阔叶杂草:马齿苋,生命力很强,当田间除了反枝苋、马唐、牛筋草以外,马齿苋很多的时候,在烟嘧磺隆的药液中添加一点点乙羧氟草醚,定向喷洒就会有不错的效果。

刺菜、牵牛花、葎草等多年生阔叶杂草。

如果在草小的时候用药,2,4-D丁酯或异辛酯有一定效果,但草稍微大一些,2,4-D也就不行了,硝磺草酮也不行。

此时,可以上氯氟吡氧乙酸,但要注意尽量定向喷,尤其是在开始长气生根的时候。

三、不太好治的禾本科杂草:单用硝磺草酮对马唐、牛筋草、稗草等这些禾本科杂草是不行的,需要和莠去津复配。

即便是这样,也要小心狗尾草,硝磺草酮对它的效果最差。

四、其它不好治的杂草:香附子,烟嘧磺隆是它的克星。

但也要尽量在草小的时候喷洒,同时注意不要伤害了玉米幼苗。

至于麦苗,最怕莠去津,烟嘧磺隆对它也没有问题。

最后,如何说说选择和匹配玉米田除草剂的问题。

首先要根据田间主要杂草的种类,再根据玉米的生长期、种植模式和施药器械等确定。

玉米不宜用的除草剂1、精喹禾灵(精禾草克)玉米对精喹禾灵敏感,误施或邻近地块施药,雾滴飘移到玉米植株上都会产生药害。

不能用于玉米田。

邻近地块施用精喹禾灵应留出足够距离的隔离带,施药时注意风向和风力,防止药液飘移至玉米田。

玉米杂草种类

玉米杂草种类

2. 分布与危害 根据我国地域与耕作差别分为: 1.北方春播玉米田草害区 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的北部等 ,为一年一熟,这些区域的杂草种类有:马 唐.稗草.龙葵.铁苋.狗尾草.苍耳.蓼.鸭趾草.藜. 蓟.田旋花等,而且草害非常严重,面积占 90%,必须进行防治。
2.黄淮海夏播玉米田草害区 如:河北中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山 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等地是我国玉米 最大种植区,一年二熟,多为麦玉轮作或 套作等。主要杂草有:马唐.马齿苋.牛筋草. 田旋花.藜. 狗尾草.香附子等,但近年来酰 胺类.三氮苯类除草剂及复配剂的应用使香 附子.田旋花上什为优势杂草
3.长江流域玉米田草害区 如: 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一 年二熟或三熟,一般麦.玉.稻轮作或套作, 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千金子.凹头苋. 马齿苋.碎米莎草..稗草.空心莲子草等,危 害面积达60%左右
4.华南玉米田草害区 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一年二熟,主 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胜红蓟.香附 子.绿狗尾.碎米莎草等;
5.云贵川玉米田草害区 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主要杂草有:马 唐.辣子草.毛臂形草.绿狗尾.荠菜.蓼等。
6.西北玉米田草害区 如: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的部分地 区,一年一熟,主要杂草有:藜.稗草.田春玉米和夏玉米,那么杂草的发 生规律肯定是不一样的; 春玉米自播种后杂草就开始发生,几乎 和玉米同步生长,不过一般发生时期长, 出草情况不同;而夏玉米一般在5月下旬到 6月上旬播种,气温较高,杂草生长快,墒 情好发生集中,一般播后10天即达出苗高 峰,25天左右基本达到97%
玉米杂草种类
玉米田的分布情况
• 主要以: • 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四川.江苏 .安徽等,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位 居第三,产量和小麦相等

常见杂草大全

常见杂草大全

常见杂草稗? 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白绒蓼。

分布在全国各地。

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

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

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

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

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 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1.2 黑龙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哈尔滨910齐齐哈尔764鸡西88鹤岗36双鸭山102大庆337伊春27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玉米杂草

玉米杂草

玉米田杂草种类及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3亿亩左右。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夏播玉米种植区。

栽培方式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形式大部分为套种或铁茬播种。

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科、38属、43种,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田旋花、藜、画眉草、绿狗尾、香附子、铁苋草、龙葵等。

一般年份,杂草危害可使玉米减产1~2成,严重时减产3~5成。

玉米田杂草生命力极其旺盛,一些种子埋在土壤中20年仍可发芽,如香附子、藜、蓼、马齿苋、旋花等。

一般杂草具有成熟早、不整齐、分段出苗等特点,不利于防治,并且很多杂草能死而复生,尤其是多年生杂草,如马齿苋在人工拔除后在田间晒3天,遇雨仍可恢复生长。

此外,杂草还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杂草的结实数是作物的几倍、几百倍甚至上万倍。

据调查,一株马唐约有22万粒种子,可见其繁殖能力有多强。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影响产量达10—30%,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所以杂草的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

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种类1.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1)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质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除草活性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该类除草剂受土壤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因此若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可适当浇水后再施药。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在新疆地区,由于气温干燥,土地地貌多样,因此导致其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也有相应的变化,其中玉米作为新疆地区中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产能力和产量极高,但如果玉米田间的杂草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就会随着其生长而繁殖,导致玉米的生长受到威胁,最终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玉米田间的杂草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禾本科牧草、莎草科杂草、菊科杂草、豆科杂草、茎叶类杂草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茎叶类杂草,其主要分布于玉米靠近地面的底层,最常见的茎叶类杂草有青苗、哥白尼等。

禾本科牧草主要分布在地表层,常见的有早熟禾、羊草等。

莎草科杂草喜好阴凉潮湿泥质土壤,主要分布在地表下2-20厘米处,最常见的莎草科杂草有茭白苗等。

豆科杂草则主要分布在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农田中,由于其根系发达,容易竞争养分,最常见的豆科杂草有水稻野生亲缘植物、野杂草等。

菊科杂草则主要分布于微坡、块状和排水不好的区域,最常见的菊科杂草有星刺菊、金鸡菊等。

玉米田间的杂草在群落结构上主要分为单层群落和复层群落。

单层群落指的是在玉米田地中只分布着一种鲜明的杂草,比如普通的茎叶类杂草;而复层群落则指在同一块田地内分布两种及以上的不同杂草。

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存在着其独特的物种构成、数量比例和垂直分布。

对于单层群落而言,其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玉米田中下部,为较矮的禾本科牧草和茎叶类杂草。

而复层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多,常常包括两种或以上的杂草构成,且各杂草物种之间并不会呈现明显的优势,而是按照一定的空间分布合理拓展。

同时,在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结构中,还存在着相应的竞争关系。

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杂草所需的养分、水分等资源会相互竞争,对于适应性更高的杂草,其存在的优势也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每个生长季节的环境条件不同,也会对杂草的生长情况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在不同类型的杂草间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

因此,在制定玉米田间杂草控制的策略时,还需要对其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全面考虑,保证有效控制田间的杂草数量和分布,更好地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除草剂基础知识与玉米地常见杂草

除草剂基础知识与玉米地常见杂草

小蓟,又名刺儿菜、刺蓟菜、萋萋菜,多年生草本,具匍 匐根茎。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茎直立,高50厘米,叶椭圆形,叶 缘有细密的针刺,总苞钟状或半球 形。
阔叶杂草
苘麻锦葵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圆心形,先端尖,基部心形。
苍耳,菊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茎 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近全缘,边缘有不规 则的粗锯齿,耐干旱瘠薄。4月下旬发芽,5~ 6月出苗,7~9月开花,9~10月成熟。种子易 混入农作物种子中,根系发达,入土较深,不 易清除和拔出。
灰绿藜,一年生草本,高 60-120厘米。茎直立,粗 壮,多分枝。叶卵形,叶缘 微波状,两面均布白色粉粒。
葎草,一年生或多年生缠 绕草本,茎、叶、枝和叶 柄都有倒生的皮刺。叶纸 质,通常对生,具长柄, 叶片掌状深裂,边缘有锯 齿,两面有粗硬毛。
阔叶杂草
苣买菜,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70cm, 叶片长披针形。全株有乳汁,花黄色,无刺。
第一章 苗前封闭除草剂
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快速、经济,有的品种还兼有促进生长等优点,它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先进技术,成为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除草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又称除莠剂, 用以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一类物质。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能够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如,精喹禾灵、乙草胺灭生性除草剂: 该类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没有选择性,即对所有植物均有毒害或有抑制作用。如,百草枯、草甘膦
马 唐
稗 草
芦 苇
狗尾草
虎尾草
禾本草种类
玉米田主要杂草
苘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截止2008年,中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图1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省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 841.10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61%,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84%。

1.1.1 省种植结构夏播面积保持80%左右,可灌溉区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占总播种面积的70%;冀东平原和太行丘陵山区夏播区,热量资源相对短缺,约占总面积的10%;春播玉米区,生态、生产类型多样,约占总面积的20%。

省约70%的玉米用于饲料加工和养殖,约29%用于工业加工。

(省玉米生产面临的形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英,农业科学,2009,13(6):113-115)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田杂草群落主要由马唐、稗草、黎、反枝苋、牛筋草等杂草组成。

在化学除草剂的长期作用下,近年来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东北春玉米区鸭跖草、芭英菜、问荆等杂草的危害程度不断上升,逐步演变为田间主要杂草,而华北夏玉米区难除杂草铁苋菜、苘麻在田间的优势度显著提高。

省玉米田杂草有136种(含变种),隶属于34科、97属,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反枝苋、稗、马齿苋、藜、狗尾草、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等9种,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

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牛筋草、鸭跖草、灰绿藜、打碗花、苦荬菜、苣荬菜、芦苇、蒺藜、野稷、碎米莎草。

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96种。

地区主要形成反枝苋十狗尾草+灰绿藜+藜为主的杂草群落,地区为马唐+稗+反枝苋十藜,一地区为马唐+马齿苋+鸭跖草十稗+反枝苋,地区为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

和地区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

从群落相似性来看,与一地区群落结构最为相似。

(省玉米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2006.6,植物保护学报,守辉等)春玉米是冀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于2006—200在冀北地区春玉米生产重点县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地点、72个地块进行调查,鉴定出春玉米杂草18科、46种。

其中主要优势种有马唐、藜、反枝苋、铁苋菜、鸭趾草,次要优势种有狗尾草、鬼针草、小蓟、山苦荬、葎草、稗草、辣子草、猪毛菜、个别地块黄花蒿、苣荬菜、圆叶牵牛、莎草等为害较重。

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

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灭草松;鸭趾草、小蓟、黄花蒿、藜等较多的地块,可在配中加入适量的2,4一滴丁酯;圆叶牵牛较多的地块,宜选择含有烟嘧磺隆的药剂等。

对于乙草胺+莠去津和异丙草胺+莠去津的配,为提高对藜、鸭趾草等的药效,可适当加入2,4一滴丁酯,但加入量一般每亩不超过有效成分309,(冀北春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化学防除技术探讨,明辉,树才.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出苗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若无覆盖并去除麦根,则对马齿苋的萌发和生长更有利,主要原因有以下2个面,1、麦根的去除为杂草生长腾出了生存空间;2、麦根对杂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减少。

麦根水提物对杂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郭宪,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96)不同耕作式下杂草发生规律:黄淮海小麦一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小麦收获后直播或套种玉米,玉米田的耕作式主要有两种:旋耕和免耕。

免耕属于保护性耕作,又分为秸秆覆盖和不覆盖。

在免耕覆盖麦秸、免耕、旋耕3种耕作式下,不同耕作式杂草种类差异不大,主要杂草有8个科,11种,包括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百草等禾本科杂草,马齿苋、铁苋菜、藜、旋花、酸浆、苘麻等阔叶杂草;但免耕覆盖麦秸的杂草数量比免耕不覆盖的降低53%-82%,比旋耕的降低了62%-78%;免耕玉米田,由于不进行翻耕,部分在小麦田危害的杂草转嫁到玉米田,免耕玉米田有上茬危害小麦的扁蓄,而旋耕田则无此杂草,多年生杂草旋花在免耕玉米田发生的数量比旋耕的多,无论免耕还是翻耕,均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杂草。

对玉米生长发育危害比较重的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

另外,免耕覆盖麦秸,杂草发生数量少,在田间呈点片分布。

(不同耕作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樊翠芹等,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07-211,试验时间2006-2008)省禹城市,常年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栽培制度,上茬为冬小麦,收获时留茬15-30cm,麦秸全部覆盖回田,下茬为夏玉米免耕条播。

免耕直播夏玉米田杂草种类与翻耕田差别不明显,主要差别在于免耕秸秆覆盖农田杂草生物量的大:使用常用除草剂能有效防治杂草危害和保护性耕作的实现。

其中马唐、稗草为优势杂草,苋菜、马齿苋等为次要杂草.另外自生麦在玉米苗期发生较多。

免耕和翻耕夏玉米田杂草种类、数量差异不大,主要杂草均为马唐和稗草。

(保护性耕作农田玉米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初步研究,克诚, 2006年中-加保护性耕作论坛论文汇编,61-65)旋耕玉米田,夏玉米田杂草在玉米播后5-7 d开始出苗,播后8-10 d出草进人始盛期,播后15-18 d达出草高峰,28 d后极少有杂草发生。

优势杂草为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鸭跖草、马齿苋、铁苋菜等,其发生频度系数分别为0.88、0.85、0.76、0.80、0.66、0.55。

(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除技术,桂东,杂草科学,2009,(1):44-45))农大108、豫玉22、单9583个玉米品种中,以农大108的耐药性最强,其次为豫玉22。

(5种除草剂对不同品种玉米的安全性研究,凡彬,广西农业科技,2008,(6),81-82)北中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田的优势种杂草有藜(通常称灰菜)、小藜、反枝苋、苣荬菜、灰绿藜、独行菜、酸模叶蓼、苍耳、蒺藜、田旋花、打碗花、狗尾草、无芒稗、马唐等;晋东南玉米种植区优势种杂草有马唐、狗尾草、稗草、打碗花、藜、反枝苋、马齿苋、车前、猪殃殃等;南部夏玉米种植区的优势种杂草有藜、黄蒿、反枝苋、马齿苋、大蓟、小蓟、地锦车前、铁苋菜、打碗花、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白美卿,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07: 54-55)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单、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藜、苍耳、香附子等。

随着玉米田酰胺类、三氮苯类除草剂及其复配剂的广泛应用,香附子、田旋花等逐渐上升为优势杂草。

(豫北地区小麦玉米田杂草防治技术,路志国,农学通报,2009,15(12))省不同种植式对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省,通过玉米与苜蓿间种对照玉米清种,调查发现两种种植式下,玉米田的杂草群落均由稗草、红蓼、反枝苋、藜、苘麻、龙葵、打碗花和鸭趾草组成,清种玉米田稗草和红蓼为优势种。

(不同种植式对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芳等,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07,27(4),203-207)省各地区常见杂草有35种,分属19科。

其中玉米生长前期主要危害杂草有鸭拓草、藜、稗草和反枝苋,其相对多度分别为34.06%、38.75%、29.72%和21.85%;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杂草有铁苋菜、马唐、鸭跖草、藜,其相对频度分别为15.63%, 10.94%、9.38%、7.81%.。

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拓草、牛筋草、马唐、铁苋菜、苦卖菜和茼麻,、、熊岳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藜、铁宽菜、反枝苋、马齿苋、稗草和苘麻,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跖草、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问荆和苦卖菜;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跖草、黎、稗草、苘麻、苍耳、稗草、香薷、马唐和问荆;,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稗草、萝摩、刺菜、鸭跖草、蓼、苘麻、藜、马唐。

大部分地区玉米田反枝苋对去津处于敏感性水平,:、兴城等地区反枝觅对莠去津的敏感性较其它地区低(省玉米田杂草群落调查及反枝苋对莠去津的抗性研究,会杰,2007,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越年生杂草不到13%,以看麦娘为主。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重。

(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鄂西南()山区长阳县。

长阳县玉米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左右,其中1.33万公顷左右为小麦玉米、油菜玉米、马铃薯玉米、蚕碗豆玉米套种。

长阳玉米田间杂草共31科77种,以禾本科、菊科、蓼科、唇形科、苋科居多,共有杂草36种,占杂草总数的46.7%,危害重的15种杂草依次是马唐、铁苋菜、野篙、狗尾草、尼泊尔寥、荩草、刺儿菜、鸭跖草、风轮草、叶下珠、鳢肠、辣寥、繁缕、地锦、车前草。

其中以马唐分布广、密度大、危害重,出现频率达96.8%.,草害指数25. 46%,危害频率达41.1%,重危害频率为3.27%。

玉米田杂草按出现频率和草害指数的大小依次是:马唐、尼泊尔寥、风轮草、野篙、辣寥、母猪油、鸭m草、狗尾草、黎、车前草、卷茎寥、马兰、繁缕、大尾摇等。

调查表明,地膜玉米与同海拔高度露地玉米田间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无明显差异。

所有调查的地膜玉米田杂草都比较重,有的杂草将地膜顶穿,影响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

(长阳玉米田杂草发生现状及防除,连举等,杂草科学,2007年第1期)天津:大港区小麦田中,越年生杂草播娘蒿、黄花蒿所占比例为65%-71%,1年生杂草灰绿藜、打碗花所占比例为80%-88%;玉米田中,越年生杂草稗草、狗尾草、刺儿菜所占比例为65%-77%,1年生杂草马齿苋、裂叶牵牛所占比例为时65%-76%;大豆田中,越年生杂草稗草、狗尾草和1 年生杂草扁蓄、凹头苋所占比例均为65%-79%.(大港区主要农作物杂草普查及防治技术研究,春斌等,农学通报,2009,15(08))玉米田杂草群落中主要杂草为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荞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其中优势杂草是黎、反枝苋和稗草。

玉米田杂草株数以马齿苋最高,为119.4株/m2,占同期杂草总数的46. 77%;其次为反枝苋和藜,3种杂草株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