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杂草综合治理简明技术操作规程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一、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玉米田是杂草生长的理想环境,因为玉米作物自身的生长特点以及种植管理措施的影响,容易导致杂草的大量繁殖。
以下是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1.快速生长:玉米在生长季节内,以强劲的生命力迅速生长,形成了繁密的叶片和茎秆,为杂草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和遮阴条件。
2.种子多产:杂草的种子数量庞大,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迅速繁殖。
杂草的种子可以通过风、水、动物等多种方式扩散到玉米田内。
3.竞争力强:杂草和玉米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等生长所需的资源,由于杂草的生长速度快,抢占养分的能力强,容易导致玉米作物生长不良。
4.抗逆能力强:一些杂草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快速生长繁殖,对玉米作物形成较大的威胁。
二、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技术为了保证玉米田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除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防除技术:1.物理防除: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对杂草进行除草。
常见的物理防除方法包括手工除草、锄草、耙草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数量,但对于大面积的玉米田来说,工作量较大且费时费力。
2.化学防除:利用化学药剂对杂草进行除草。
常用的化学除草剂包括除草剂、杀菌剂等。
化学防除具有药效强、作用迅速、面积广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作物造成污染和伤害。
3.生物防除:利用天敌、寄生菌、细菌等生物因素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如草地螟、蚜虫等,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此外,一些微生物如枯草杆菌等也可以用来防除杂草。
4.耕作措施: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来防除杂草。
常见的耕作措施包括旋耕、深耕、中耕等。
这些措施可以破坏杂草根系,阻断其生长,减少杂草的数量。
5.覆盖防除:利用覆盖物(如黑色塑料膜、稻草、秸秆等)覆盖玉米田地表,防止光照、空气和水分的供应,从而抑制杂草的生长。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杂草的数量,但需要注意覆盖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玉米病虫草害是玉米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们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综合治理玉米病虫草害是保障玉米生产稳定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综合治理技术以及综合管理的角度,探讨玉米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方法。
一、预防措施1. 种植优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是防治病虫草害的首要措施。
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2. 土壤改良:保证土壤肥力和培肥质量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
加强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建立健康的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3. 合理种植密度: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和生长环境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的种植方式。
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空气流通,降低玉米病害的发生。
4. 均匀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科学施肥,确保营养均衡,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5.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打破病原体的生物周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在玉米连作的土壤上适时轮作其他作物,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综合治理技术1. 防范灾害发生:根据气象预报和病虫害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预防灾害的发生和扩散。
在连续多日阴雨天气时,及早采取草药灌根、化学药物喷洒等措施,减轻病虫害的影响。
2. 种植技术: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保证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通过种植密度、间作种植等技术手段,调整玉米的生长环境,增加抗病虫害的能力。
3.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引入寄生性天敌对玉米害虫进行控制,使用优质杀菌剂对玉米病害进行防治等。
4. 合理用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具体病虫害类型,合理选择药剂,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和频次,降低残留物对玉米的影响。
5. 技术培训: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病虫害的认知和防治能力,提高综合治理的效果。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

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方案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市农业生产安全。
为有效防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田间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技术路线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科学制定化学除草使用策略,实施综合防控,努力降低除草剂药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坚持综合防控。
结合轮作休耕、翻耕整地等农业措施,发挥生态控草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
(二)坚持减量增效。
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并适期施药,杜绝超剂量使用,保障安全,提升防效。
二、技术措施(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麦家公、猪殃殃、田旋花等阔叶杂草。
杂草防控要立足麦草冬防、综合防控。
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
种子精选。
通过麦种调入和调出检疫,检查其中是否夹带杂草种子,特别是毒麦、节节麦等。
通过检疫措施,结合播种前的麦种清选,有效减少杂草的远距离传播。
农业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
小麦播种前及早整地浇水,诱导杂草种子提前萌发,结合浅旋耕锄草,降低杂草基数。
通过提高整地质量、合理运筹肥水、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全苗、壮苗、匀苗,提高小麦对杂草的竞争力。
物理措施。
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
二是化学除草技术。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
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它广泛用于玉米田的杂草防治。
以下是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1. 使用时机:草甘膦主要用于玉米播种后和作物萌出期之前的除草,一般在玉米幼苗出土后7-10天使用,此时的杂草生长状态较好。
2. 剂量和稀释:草甘膦使用的剂量根据玉米田的草本杂草密度和种类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每公顷使用草甘膦100-250克,稀释于30-60升水中,然后喷洒在杂草上,确保杂草叶片完全湿润。
3. 喷洒方式:草甘膦可以通过喷雾器或喷洒设备进行施用。
根据杂草密度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喷洒方式,以确保草甘膦均匀覆盖整个田地。
4. 避免药剂漂移:使用草甘膦时,要注意避免药剂漂移至非作物区域,避免对其他作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施药时,应注意气象条件,尽量避免风速大、稀疏或不稳定的天气。
5. 关注背景草地:草甘膦可能对背景草地产生副作用,使用前应仔细观察周边的草地状况,并避免喷洒到与玉米田相邻的草地上。
6. 定期观察效果:草甘膦喷洒后,定期观察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施药。
注意保持杂草的生长状态,确保获得最佳的除
草效果。
总之,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合理选择适当的剂量和药剂施用技术,以确保有效除草,并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作物的安全。
为了安全使用农药,请遵循当地有关农药使用和安全操作的规定和指导。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除草技术大全

农田杂草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有害生物,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传播病虫害,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杂草群落演替、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杂草抗药性水平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发生面积连年增加,年均超过14亿亩次,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危害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为有效防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棉花田杂草危害,以下技术,农民朋友要记住。
一、麦田杂草防控方案麦田杂草主要有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和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等阔叶杂草。
冬小麦种植区。
在江淮流域水旱轮作麦田,杂草基数较大,杂草防控采用“封杀结合”策略。
小麦播后苗前,选用异丙隆及其复配剂、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呋草酮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小麦苗后早期(秋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防治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硬草、菵草、棒头草,选用环吡氟草酮•异丙隆防治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苯磺隆、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及其混剂防除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等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
在黄河流域旱旱轮作麦田,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效果较差,杂草防控采用“杀补结合”策略。
在小麦苗后早期(秋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雀麦、多花黑麦、大穗看麦娘、棒头草、早熟禾等,选用啶磺草胺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防治雀麦、野燕麦、多花黑麦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灭草松、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播娘蒿、荠菜、猪殃殃。
翌年春季可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补施2,4-D异辛脂、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防除藜、萹蓄、打碗花等;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双唑草酮及其混剂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
玉米田苗前“封”“杀”除草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 ”后 “ ”的除 草技 术 。如果 田问杂 草较 少 , 封 杀 大量
杂 草 尚未 出土 ,可在 玉 米 播 种后 出苗 前 先 喷 施 乙草 胺 等 , 玉 米 到达 7 8叶 期 , 待  ̄ 喷雾器 加 保 护 罩 在行 间 定 向喷施 “ 草 枯 ”。麦 收 前 套 种 玉米 的地 块 , 百 由于 麦 收 后 玉米 已经 出苗 ,要 在 玉米 3叶 期 喷 施一 些 茎
饲 料 与 种 植
玉 米 田苗 前 “ ’ 杀 ’除 草 操 作 方 法 及 其 注 意 事 项 封 ’“ ’
赵 秀军 梁 志 刚 (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双榆树 乡 人民政府 131 ) 685
夏 玉米普遍使用贴茬播种技术 ,致使 玉米 田麦 茬高 . 草多 、 龄大 , 杂 草 密度 高 , 药 性 强 。 由于 多 年 抗
闭型除草 剂相互 协调 地运用 ,即可实 现 “ ”和 封
干 旱 、 温 的环 境 , 往 达 不 到理 想 的 效 果 。 如果 遇 高 往
到这样的环境 , 要特别强调药液量喷洒充足 、 喷洒 均 匀 。每 亩 玉 米 田喷 洒 药 液 量 不能 少 于 4 5千 克 , 强 要
调 1次 喷洒 均 匀 , 重 喷 不 漏 喷 , 其 是 在 麦 茬 高 、 不 尤 气 候 干旱 的情 况下 , 更不 能 减少 药 液 的喷施 量 。 要 认 真按 照 《 药 安 全使 用 规范 》 行 操 作 。严 农 进 格 把 握 好 “ ” “ ”化 学 除 草技 术 。小 麦 收 获后 贴 封 杀
基 甲酸 酯类 农药 混 配使 用 。
4 注 意 事 项
“ 封后 杀 ”除草 技 术 , 前 在沙 性 土 壤 或 重 壤性 土 壤 的 玉米 田 , 往 除 草效 果 不理 想 , 以要 适 当加 大 往 所 喷施 药 液量 。要尽 量 保 持 良好 的土 壤墒 情 , 一般 遇 到
玉米田杂草及化除技术

除草剂作用机制
抑制光合作用
通过阻碍杂草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合成 ,降低光合效率,使杂草因缺乏能量 而死亡。
破坏细胞膜结构
通过干扰杂草细胞膜的脂质合成或破 坏膜蛋白结构,使细胞膜失去完整性 ,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泄而死亡。
干扰氨基酸合成
通过抑制杂草体内氨基酸合成过程中 的关键酶,阻断蛋白质合成,导致杂 草生长受阻。
03
常用化学除草方法
土壤处理法
播前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使用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封闭 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的萌发和生 长。常用的除草剂有乙草胺、甲草胺 等。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在播种后出苗前使用除草剂进行土壤 处理,可以封闭土壤,防止杂草萌发 。常用的除草剂有莠去津、氰草津等 。
茎叶处理法
苗后茎叶处理
在玉米出苗后,使用除草剂对杂草进行茎叶处理,可以有效 杀死杂草。常用的除草剂有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等。
案例二:南方地区玉米田杂草化除方案
杂草种类
南方地区玉米田主要杂草有千金子、牛筋草、香附子等。
化除技术
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杂草生长旺盛,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化除措施。在玉米播种前,可以使用土壤翻 耕和晒田等方法减少杂草种子库。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如莠去津等,对玉米安 全而对杂草有毒的化学物质进行喷雾处理。
案例三:特殊环境下玉米田杂草化除方案
特殊环境
如盐碱地、干旱地区等特殊环境下的玉 米田。
VS
化除技术
在这些特殊环境下,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化 除措施。例如,在盐碱地可以使用耐盐碱 性强的除草剂如2甲4氯钠等;在干旱地 区可以选择使用具有抗旱保墒作用的除草 剂如氟磺胺草醚等。同时,可以结合农业 措施如合理轮作、深松耕等改善土壤环境 ,减少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玉米田中,杂草的生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杂草的生长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因此,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
一、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1. 杂草种类多样:玉米田中常见的杂草有苋菜、莧菜、狗尾草、稗草、蒲公英等。
2. 生长迅速:杂草的生长速度很快,会与玉米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线等资源,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3. 繁殖能力强:杂草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旦发生,很容易扩散,形成严重的杂草危害。
4. 抗逆能力强:杂草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难以根除。
二、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技术1. 机械控制:利用机械方法控制杂草的生长,如锄草、耕地、覆盖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2. 化学控制:利用化学药剂控制杂草的生长,如喷洒除草剂等。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但是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生物控制:利用生物方法控制杂草的生长,如引入天敌、利用微生物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同时对环境和人体无害,但是需要长期投入和研究。
4. 综合控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控制杂草的生长,如机械控制、化学控制和生物控制相结合。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总之,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控制。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环保的防治技术,为玉米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田杂草综合治理简明技术操作规程
一、玉米田杂草种类
(一)禾本科杂草
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稗草、谷莠子等。
(二)阔叶杂草
铁苋菜、反枝苋、凹头苋、皱果苋、马齿苋、苘麻、鳢肠、鸭跖草、饭包草、藜、青葙、跑马秧、小藜、牵牛花、酸模叶蓼、半夏、田旋花、打碗花、苣荬菜、刺儿菜、乌蔹莓等。
(三)莎草科杂草
香附子、黄颖莎草等。
二、玉米田杂草防治措施
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农业、化学等措施,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杂草发生与危害。
(一)生态措施
采用秸秆覆盖法,即利用作物秸秆,如粉碎的小麦秸杆、碎草、树叶等覆盖,可有效控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
一般每亩可覆盖粉碎的小麦秸杆等150~200公斤。
(二)农业措施
采用春花生或春棉花等与玉米、小麦二年三作,有利于改变杂草群体,减少伴随性杂草种群,有效减少杂草基数,控制杂草危害;播种前,配合增施肥料,适当深耕30~50厘米;播种采用精选种子、施用腐熟有机肥料,并及时清除田边沟边杂草;中期管理以人工或利用农机具直接清除杂草。
(三)化学措施
根据田间优势杂草,选择在玉米田登记使用的合适除草剂。
按说明书中规定的除草剂使用剂量、施药时期等执行。
不同年份,除草剂应轮换使用。
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及玉米亲本田慎用除草剂或使用前进行试验确定。
车载喷雾机械喷施除草剂兑水量一般为每亩15~30公斤,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除草剂兑水量一般为每亩30~50公斤。
三、玉米不同播种方式化学除草技术
(一)夏直播玉米
1.土壤处理。
以禾本科杂草为优势种群的地块,每亩可分别选用:48%甲草胺乳油150~200毫升,或72%异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毫升,或96%精异丙甲草胺乳
油60~80毫升,或33%二甲戊灵乳油150~250毫升,对水后土壤均匀喷雾处理。
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群的地块,每亩可选用38%莠去津悬浮剂200~250毫升,土壤均匀喷雾处理。
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均较多的地块,每亩可选用40%乙.莠悬乳剂150~250毫升,或50%异丙甲·莠悬乳剂150~200毫升,或50%异丙草·莠悬乳剂150~200毫升,或40%丁·莠悬乳剂200~250毫升,或40%扑·乙乳油200~250克,或42%甲·乙·莠悬乳剂150~200毫升,或20%噻磺·乙可湿性粉剂200~250克。
也可以选用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上述两类药剂进行混用,混用药量略低于单用药量,要进行小区试验确定最佳混配剂量。
2.茎叶处理。
玉米2~4叶期,单子叶杂草2~5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均匀喷雾。
每亩可选用40克/升烟嘧磺隆悬浮剂70~100毫升,或10%硝磺草酮悬浮剂70~100毫升,或52%烟嘧•莠去津悬浮剂75~150毫升,或4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180~270毫升,或550克/升硝磺.莠去津悬浮剂80~120毫升。
阔叶杂草多的地块,每亩可选用38%莠去津悬浮剂200~250毫升,或5%嗪草酸甲酯乳油8~12毫升,或48%麦草畏水剂30~70毫升,或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150毫升,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
对水后定向喷雾,以免玉米发生药害。
玉米前期未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杂草高7~15厘米时,每亩选用20%百草枯水剂150~250毫升,喷头上加防护罩,在玉米行间定向喷雾,避免药液喷施到玉米植株上。
(二)免耕直播玉米
玉米播前或播后苗前,每亩选用41%草甘膦水剂,或20%百草枯水剂等灭生性除草剂150~250毫升,杀除前茬残存杂草。
免耕玉米田化学除草,土壤处理及茎叶处理选用除草剂品种及用药量与夏直播玉米田相同。
(三)麦套玉米
麦田套种玉米化学除草分为播种带施药和麦茬带施药两种方法:
1.将予留好的播种玉米行间浇水造墒或麦收前浇足麦黄水,于5月中、下旬播种玉米,播种后镇压,然后喷施除草剂。
2.麦收后灭茬,除掉田间残留杂草,然后进行麦茬带喷施除草剂。
除草剂用药量按玉米播种带和麦茬带实际面积计算,土壤表层均匀喷雾。
麦收后如不灭茬,亦可每亩选用20%百草枯水剂150~250毫升与土壤处理的除草剂混用,喷头上应加防护罩,在玉米行间定向喷雾,避免药液喷施到已出土玉米植株上。
3.麦田套种玉米化学除草,土壤处理及茎叶处理选用除草剂品种及用药量与夏直播玉米田相同。
四、喷施除草剂应注意的事项
(一)天气条件
选择无风或微风天喷药,植株上无露水,喷药后24小时内无降雨;注意风向,避免飘移发生药害。
气温高时用低剂量,反之用高剂量;突遇降温时,慎用除草剂。
(二)土壤条件
土壤干旱时,应造墒;墒情好用药量低,墒情较差用药量高。
土地应平整,如地面不平,遇到较大雨水或进行灌溉时,药剂往往随水汇集于低洼处,造成药害。
(三)器械选择
选择生产中无农药污染的常用喷雾器,带恒压阀的扇形喷头,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
(四)科学施药
喷头离靶标的距离不超过50厘米,要求喷雾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五)安全防护
在施药期间不得饮酒、抽烟,施药时应带口罩、穿工作服,或穿长袖上衣、长裤和雨鞋;施药后要用肥皂洗手、洗脸,用净水漱口,药械应清洗干净,以防喷雾器内残余除草剂对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备注:本技术规程摘编于DB37/T 1541-2010山东省玉米田杂草综合治理技术规程。